【科幻科學報 No.552】迷失在完美與寂滅間的科學科技─科幻科學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ugust 01,2017創作大觀 ■ 迷失在完美與寂滅間的科學科技
▌文/oeo
「我們平常做的事情其實沒什麼危險,例如,我們生小孩,開車去上班,保住自己的飯碗,解決一些眼前的問題……結果是人類的滅亡。」這是科幻小說《時間迴旋》當中的一段開場白,也一語道出了文明發展在細微處的窘境!科學科技的演進日新月異,突飛猛進,但卻幾乎沒有人能說服或確信任何主流形式的科學科技發展,能帶來人類整體的幸福或長遠的利益!難道科學科技內含「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寬宏格局?最近《科學人》一篇〈你相信科學嗎?〉的調查與專文,也顯示了相關探討的警訊。但最大的問題來了,剔除掉「幸福與利益」這種直覺上的核心價值,科學科技還能或應該何去何從?
費力地宰殺一兩隻豬也許是個人與部族的生活問題,賣力地宰殺百十隻豬也許是村鎮與社區的經濟問題,那「優雅地」宰殺萬千隻豬呢?那可能已經跳躍到科學科幻的文明問題了!前些日子看到《沉默的食物》(Our daily bread)這部電影的片段,第一直覺就是震撼,再來馬上聯想到電影《駭客任務》中,人類被電腦當成「生物能源電池」的畫面,其實當中的設計除了角色互換,張力不惶多讓!單是在文明與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食物,當然包括再平凡不過的日常桌上餐飲,背後都有這種超越驚天動地的「沉默驚悚故事」,在一片強調科技化、機械化的幾近瘋狂進化中,我們到底還有多少不願/沒有面對的真相!?回歸野蠻或走向烏托邦,科學科技的定位到底為何,有沒有一些具體需要改變或革新的層面?又或者有沒有第三、第四條路或更多的其他選擇?
上述議題其實都指向一些科學科技「整體性」的探究,它們的作用與影響其實一點兒也不抽象與虛幻,像是最近常在思考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科學科技發展「整體性與專業性的優先順序嚴重失衡與衝突」,從一個個人到整個地球村都存在著它的影子,以下列舉三個事例作為喻說:
1.一位病患腳膝蓋重傷接受手術治療,手術「順利」完成後,整隻腿卻無法正常運作,詢問醫生,經再次詳細診斷,醫生斬釘截鐵權威地表示:「手術每一步驟都沒有問題!」甚至細節檢查都完全正確,手術是絕對成功的!但病患表示:「醫生,我完全相信你說的 但是我的腿真的不能動!」
2.以前聽過一個說法:「一位好的公車司機不會避開路上的每一個小洞!」
3.在一個酷寒的天氣中,有下列兩種不理想的解決作法,你會選擇哪一種:一種是戴上一支又厚又暖的新手套;一種是穿上一件又破又舊的薄外套?
我實在不願也不敢馬上提出類似「應該擴充廣度優於增加深度」的結論,因為常常擴充廣度的後果離文明福祉的「整體性」更遠(如同大力宣導高速公路增加免繳過路費的收費站以利交通流暢?又如同為改革教育、偏重智育?將考試科目擴充範圍到體育、藝能科目一般…),而且例如我們鼓勵數學的學習者,要找到一個題目的答案通常存在兩條路徑,一條是快速求解,一條則是再「看清題目」!也許一些對於「整體性」的探究不能馬上提供科學科技發展什麼現實方案,不過提供一個更宏遠的「觀照」是必須且重要的!
再舉另一個故事,是近年科學界、科技業又開始熱烈地討論、探究起「機器(人)倫理學」。而專家學者們也大方地表示,很多核心議題甚至經典原理(雛型)早在更早的時候,科幻作家們就已經提出了!例如艾西莫夫的機器人行為三法則(最早出現在1942年的一篇小說中):
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在艾西莫夫的相關作品中,不斷進行補充、辯證與修正,例如1976年的短篇小說《變人》中,嚴格批判「三法則」的矛盾性與不全,並在1985年的《機器人與帝國》這本書中,艾西莫夫將三大法則擴張為四大法則:
第零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整體,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整體受到傷害;
第一法則—除非違背第零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除非違背第零或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零至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但四法則中那「整體」用詞顯得最模糊與抽象,在科幻、科學界反而不如三法則那般流通與有名,導致專家學者們在應用上能接受「機器人三大法則」是經典的、首創的,但仍不夠科學、不夠嚴謹!但其實最後這些科幻中熱烈探究與塑造的「它者」,不也都指向我們自己嗎?把機器人換成人類或個人,把原來的「人類」換成上司、親長或團體,探討不也同樣精練與簡要嗎?
關鍵問題又再次出現:我們能因為一個正確目標或一件價值事物過於龐雜、抽象、模糊,就放棄或忽略探究、投入發展它的路途嗎?科學家與科技人社群一向偏好具體(包括許多名為抽象的理論,也表示它們「僅能」用「具體」數學公式與函數推導說明之)、明確、實證的事物,一些討論「整體性」的事物在現實科學界、科技業自然就顯得曲高合寡甚至乏人問津了!
硬要提出什麼因應這種類似解決「方法目的化」、「程序結論化」(原本科技是方法,福祇是目的;科學是程序,真理是結論)的方法,科幻、科普(含非學院學術科學)、科學科技史以及科學哲學的推展都是重要且可行的,它們就是探究與整合文明整體與事件全貌的最佳入門路徑,雖仍有「做錯不如少做」的顧忌,但整體說來,越從與人類生活生命直接相關的科學科技扭曲(例如醫學與環保),越可看出代表性地有「不得不做」的正當性與必要性,如同電影「靈光乍現」主角羅伯特在大學課堂上的一段精采台詞:「是誰設計了人工心臟瓣膜?是工程師,那又是誰設計了納粹集中營的毒氣室?也是工程師,差別在於一個拯救了千萬人,一個卻殘害的千萬人!有一天,你們都將面臨選擇!」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詞,歌名叫做《拋物線》,由華語歌手蔡健雅演唱,少見地,其實數學味很重,更有趣地,把當中的「我、你、愛」置換為「專家、科學科技、文明」,一樣通情達理,一樣韻味十足!
(想趣時空 http://www.wretch.cc/blog/oeocaiv/7139411 、創發社 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group.php?gid=145021152176920 )
科學小視窗 ■ 鯊魚瀕危 保育團體籲保護
▌文/科科報編輯小組
根據法新社報導,海洋保育團體Oceana提出最新報告指出,大西洋一年有超過130萬隻鯊魚遭到大規模捕撈,其中許多鯊魚已經瀕臨絕種。
Oceana成員在保護大西洋鮪魚國際委員會上呼籲,鯊魚也應該要納入保護範圍,前年大西洋有130萬隻鯊魚遭捕撈,實際數字更可能高出數倍。
大西洋的21種鯊魚有四分之三被認定有絕種危機,當鮪魚議題受關注時,學者呼籲鯊魚處境更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