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科學報 No.701】哥倫布大交換─科幻科學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ugust 01,2017科科書介 ■ 哥倫布大交換
▌文/貓頭鷹提供
1972年,震動史界的《哥倫布大交換》原著在美國出版,讓「哥倫布大交換」一詞成為經典術語,亦開啟了生態史此一全新研究領域。40餘年來,「哥倫布大交換」已是近代史論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本書之前,世界史的主角永遠是歐洲,即便論及美洲,也往往依附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此歷史事件之下。直到本書,我們才終於意識到,植物、牲畜乃至細菌,才是推動人類歷史的真正力量;大交換的真正後果,則如作者克羅斯比所言:「這個星球上的生命,從此徹底並永遠地改變了。」
舉例而言,美洲的植物徹底改變了我們所有人的餐桌,並大大影響了全球人口的成長。我們習以為常的玉米、馬鈴薯、菸草、辣椒、可可,甚至是台灣「國食」地瓜,統統來自美洲,也全因大交換才得以散布到全世界。
另一方面,歐洲人帶到美洲的細菌殺害了無數的美洲印地安人,歐洲人帶過去的生物則掠奪了美洲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自哥倫布登陸美洲大陸這500年來所消滅的物種,可能比一百萬年演化而滅絕的物種都還要多。
本書是自大陸冰河融化以來人類的全本演義,述說各生態系統與社會在升高的海平面阻隔之下各自發展的分異,以及當它們乍然相逢時對彼此造成的激烈影響。這些影響如此浩大,甚至無法用我們慣常的分類如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植物學等等,單獨圈限涵蓋。
然而,正是這奇異的大交換主導了我們如今生存的世界,影響深、遠、全面,在此時此刻的地球村裡,交換也仍然不斷發生。
本書小檔案/
書名: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
(The Columbian Exchange: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1492)
作者: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JR)
譯者:鄭明萱
出版:貓頭鷹
科學小視窗 ■ 歐洲衛星近日墜地球 時間地點未知
▌文/科科報編輯小組
由歐洲太空總署ESA在2009年發射的「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GOCE)燃料即將用盡,近日內就會墜落到地球上。
根據外電報導,GOCE用盡燃料後,會進入大氣層並分裂成40到50個碎片,總重量達250公斤,並墜落到地球上。
ESA預計最慢26日前衛星發動機就會停止運作,但還無法預知衛星碎片撞擊的時間和地點,但初步研判傷害到人的機會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