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五期:文化部上路—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化政策/記者,是記錄還是守門?─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September 30,2012編輯室報告:文化部上路—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化政策
責任編輯/陳莞欣
在眾所矚目之下,文化部於5月21日正式成立,並由龍應台出任第一任部長。龍應台表示,在未來文化部的施政方向包含「泥土化」、「國際化」、「產值化」與「雲端化」四大面向,目標在於提升國民文化素質、整合文化機制以創造文化產值。新成立的文化部,合併了過往新聞局、文建會、教育部等相關單位業務,行政層級提升,可用資源也相對增加。
對於文化部的成立,藝文界各方人士皆有諸多期待。然而,面對來自各界的盼望,文化部當前所擬定的政策展望卻仍多屬較為理想化的泛泛之論,缺乏對細部實行方式的詳細論述。這樣的文化政策背後的施政重心為何?又是否能回應藝文界的期待?這些問題實有待深入探討與觀察。
資源分配攸關文化發展
檢視日前龍應台所提的四大施政方針,「泥土化」意指將文化深根至偏鄉,確立社區文化之領導地位;「國際化」則是在多國設點,推動台灣的文化輸出。此外,和「國際化」密不可分的則是「產值化」與「雲端化」,前者意指建立文創產業的行銷與投資管道將文化價值轉化為產值,後者則是匯流數位內容與藝文資源,方便消費者近用。
綜觀上述四點,可以看出,目前文化部所擬定的政策發展偏重產銷文化創意產業與創造產值。在這樣的政策規劃背後,反應的是主事者將積極推動文化商品產值與產業發展的意圖。此一施政方向對推廣台灣文化入國際市場、帶動相關投資或許有一定助益,同時卻也忽略了許多文化界長期以來的深根柢固的根本問題。
對台灣藝文界而言,目前文化發展最關鍵的問題為何?據去年「夢想家事件」後藝文工作者所連名發表的幾點訴求,當下台灣文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可約略分為三大層面,分別是藝文補助機制的缺失、當局對基層文化人才養成缺乏重視,以及文化建設軟硬體發展的失衡。
首先,針對藝文預算分配與補助機制層面,除了長久以來文化預算的不足導致僧多粥少的惡性競爭外,政府當局在編列補助案預算時,也欠缺一套完善的審核機制。缺乏規劃的補助方式,使得各文化領域所得的預算經費補助懸殊,不利於藝文多樣性的養成。
此外,不透明的審查機制,也造成政府資源往往為特定藝文團體掌握,真正需要扶植的弱勢團隊反而難以得到應有的資源,造成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惡性循環。如在去年飽受爭議的夢想家事件中,賴聲川與表演工作坊所籌辦的「夢想家」音樂劇總共花費2.15億元,相較之下,前年文建會編列補助國內各大藝文團體的總預算卻僅有3.62億元;兩者之間的懸殊差距,正是經費補助過度集中化,排擠其他藝文活動預算的實例。
人才培育缺乏具體措施
另外,論及基層文化人才的養成,問題則在於有關當局往往僅看重短期立即可見的成果,而缺乏長期、深耕的規劃與人才培育計劃。當下惡劣的大環境,已限縮了藝文團體的生存空間,政府的補助又過度集中於少數特定團體,造成基層文化工作者本身就難以自保,更遑論有餘力和資源進行長期的人才培育。
面對這樣的狀況,文化部提出「產值化」的對策,希望藉由文化商品所創造的產值帶動創作,同時建立發展平台以為文化創作者提供投資者與行銷通路。這樣的政策構想,意圖以發展自由市場的方式,透過利潤的提升與吸引投資來解決當下的問題。然而,在此同時,當局卻忽略了目前台灣各藝文團體發展極不均衡與人才斷層嚴重的事實,在其政策藍圖中並未提出扶植弱勢藝文團體以及培養基層人才的具體措施,長久下來恐不利於養成健全的文化環境。
文化軟硬體發展不均
除了經費運用的失當與文化人才培育措施不足外,當前眾多閒置的文化建設以及淪為蚊子館的文化園區,也反映了文化建設軟硬體設施的發展極度不均。政府盲目追求看地見的成果與產值,忽略了硬體存在的意義實奠基於實質的精神文化內涵之上。
的確,相較於它國對於文化硬體建設的支出,台灣在這方面的投資並不算多。然而,在目前全台各縣市幾乎都設有文化中心或場館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利用硬體資源、地方民眾是否能有效近用文化資源,進一步提升國民文化素養,保存並發展屬於地方的特色文化,才是有關單位應該深思的問題。
對照上述問題與文化部日前所提出的四大施政方針,可以發現政府的施政藍圖與藝文界的訴求顯然缺乏共識。前者所提的是理想化的願景,企圖透過活絡文創產業市場以及文化商品輸出以改善總體環境,後者要求的卻是徹底檢討過往施政方針的缺失,包括經費分配嚴重失衡、缺乏有計劃的人才培育政策、文化硬體設施的閒置與浪費等。面對各界的殷殷盼望與期許,文化部若無法正面回應、對症下藥改善過往積病與陋習,反倒持續以舊有的治理思維,提出缺乏新意的文化政策,恐怕有負各界期許也難以服眾。
面對當前台灣文化環境的種種問題,文化部在制定政策之時,實宜多聽取各方基層文化工作者的意見,加強政府與民間的對話。另一方面,也應擴大文化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公民參與,建立公開、透明的監督平台,讓文化政策得以受到大眾的公評,使政策更貼近基層需求,而非僅是由在上位者單方面決策。
甫成立不久的文化部目前仍屬草創初期,其未來表現仍有待觀察。除了回應各界的期待外,也要改善過去在文建會與新聞局所主導下的文化政策積弊,發展更細緻的文化政策論述以強化實踐政策規劃的可能。
● 參考資料:
〈終結百年煙火,開啟文化元年:藝文界對台灣文化政策的九大要求〉。文化元年基金會。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94097(檢索日期:2012.06.05)
文化部施政理念。中華民國文化部。http://www.moc.gov.tw/about.do?method=list&id=4(檢索日期:2012.06.05)
媒大事:記者,是記錄還是守門?
媒大事:記者,是記錄還是守門?
責任編輯/蕭宇軒
上(5)月中旬(19日),總統馬英九就職典禮記者會上,台灣醒報社長林意玲「激動提問」,引起各界媒體的討論,有人對此反應感到讚賞,認為她直接地表達民眾的怨嘆,有人則認為此舉相當不妥,有失記者的專業。而這次的的狀況激起我們思考一件事情,即記者的與消息來源的關係,是維持與消息來源發佈資訊,記者負責記錄,還是需與消息來源直接進行對話溝通?
通常作為一位記者,其職責在於採訪和記錄消息來源所提供的資訊,並將收集來的資訊整理攥寫成新聞。記者與消息來源的互動與資訊交流,對於記者來說,是記者的工作和職責,因此,這樣的互動應當維持在新聞資訊的交流上,不應其他的身分關係,與消息來源有其他的互動。
畢竟,就職典禮這類記者會,出席的記者人數眾多,每位記者可提問的時間相當有限,林意玲以個人身分的發言可能會排擠到其他記者的發言時間,使得其他記者沒法獲得自己所需的新聞資訊。
要是林意玲與馬英九為深交,有話欲與馬英九相談,大可排定私人會談,而不是在所有新聞媒體面前,以個人身分與馬英九對話,雖然這滿足了大眾對於馬英九的不滿,但是,卻不是一場記者會,一位記者應當出現的狀況。
但若是真的是激進「提問」,那麼林意玲作為一位資深記者,她的提問,促使我們反省記者的另一個身分:監督、批判權力的職責。與消息來源互動時,記者除了詢問基本寫作的必須問題(如,5W1H),更應當提出批判性的質疑,或是「重點」性的議題,如,總統記者會針對當前社會民生問題,或是詢問總統未來的政策方向,而非照單全收政府公開的資訊,否則,這僅是一位稱職「公關」記者,而非作為一位「新聞」記者,一位被賦予名聲和責任的記者。
林意玲事後公開道歉,表示自己失態與失責。的確,身為一位資深記者不應該有此表現,但是,林意玲此次舉動也讓我們了解記者逐漸被遺忘的職責,當記者僅是在「記者室」等待政府發言人的消息,那麼,新聞記者就逐漸在磨耗掉「新聞」這一詞被賦予的期待。
綠林好漢媒來稿
傳學鬥電子報秉持網路公有地(commons)精神,提供社會團體刊登公益活動訊息,歡迎與傳學鬥電子報編輯連絡(scstw2003@gmail.com)。此外,傳學鬥作為開放平台,若您對媒體或社會現象心有所感,傳學鬥電子報也提供讀者們互動與分享空間,只要是任何有關傳播與社會之媒體觀察、時事評論、我見我思、讀書心得等,都歡迎您來稿,來稿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所屬單位。為求慎重,傳學鬥對來稿會經過內部討論,並適時給予回應。考量人力,一個月內未見刊出視同退稿或請來信詢問,尚祈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