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台灣光華電子報
報主:台灣光華雜誌
創刊日期:2005-05-26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1,019
官網:
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台灣光華電子報報
台灣光華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灣光華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4-03-19 05:00:00 / 報主:台灣光華雜誌
[公益聯播]化妝品真相大公開社群
本期目錄
彰化福興自然農法的「冠軍」
彰化福興自然農法的「冠軍」

文.張瓊方 圖.林格立

一月下旬,陽光普照,卻依然冷風颼颼的日子,冠軍有機農場位於二林的田地上正在採收當令的紅蘿蔔、蚵白菜與大陸A菜。

放眼一畦畦菜田,青花菜的區塊才見幼苗;大陸A菜已一片翠綠;剛用曳引機鬆土、拔出地面的胡蘿蔔,則紅綠相襯地躺在地上待分級裝箱。

「這裡是沙質地,透氣性好,種什麼都行,」黃三榮指出,這一片向台糖承租的土地,四邊都有樹林等天然隔離帶,完全沒有鄰田管理困擾,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有機良田。

跟隨父親務農的腳步,黃三榮是早已做了二十多年慣行農法的農夫,但不知是機緣成熟,還是突然開竅,有一天竟然「看到農藥會害怕」。

「社會上癌症、文明病叢生,所以開始種一些無毒蔬菜,給自己吃,也分享給親朋好友。」黃三榮說,就這樣越種越有興趣,越種越多,做到今天六十多公頃的規模,還通過MOA自然農法驗證,成為名副其實的有機「冠軍」。

大面積露天栽培

雖然有眼識良田,但在有機栽培的路上,失敗、挫折似乎任誰都無法倖免。

一開始因技術不純熟,再加上養地要時間,黃三榮繳了很多學費;但學會技術、懂門路後,種出來的產品卻又缺乏通路,他還是繼續賠錢。

慘賠5年,父母反對,鄰居訕笑,連老婆都翻臉了,黃三榮依然不改初衷。「有機的種下去,就會捨不得放棄!」黃三榮搖頭苦笑。

所幸還是有理念契合的農友願意挺他,與他共同奮鬥打拚。黃三榮向台糖承租土地,擔任統籌的理事主席,自己專司栽培地瓜、馬鈴薯,其餘種植紅蘿蔔、花椰菜、南瓜、大陸A菜、青椒、青江菜、波菜…等不同農作物的區塊,則由箇中翹楚負責管理。

為解決有機栽培最頭痛的病蟲害問題,他還請好友、植物病害管理博士郭彥成從馬來西亞回台擔任顧問。

冠軍有機農場,完全採用自然農法耕作。「在大自然中作物該怎麼長,就那麼長,我們只是稍微用些資材,讓作物長得更好一點而已。」郭彥成指出,豆渣、魚精(魚蝦下腳料經微生物分解處理)等富含蛋白質,可肥沃土地,但基本上有機栽培仍得順勢而為,而非逆勢操作。

而為保持地力,六十多公頃的土地,總有10公頃的土地在輪休中。

郭彥成指出,土地休耕期視作物而定,作物根扎越深,土地得休息越久。一般來說,種葉菜類收成後大約得休息一個月才能再耕種,扎根較深的根莖類,則需休息三、四個月。

拔草、抓蟲

露天栽培,讓作物吸收大自然的陽光、空氣、水,看似理所當然,其實是黃三榮經費不足下的權宜之計。

搭建溫、網室設施需要不少經費,耗能、也不環保,但是消費者要求完美的觀念逼得業者不得不妥協,往溫網室栽培的方向走。黃榮三說,等自己籌足經費,也想搭建簡易的棚子,「病蟲害真的是源源不絕,搭棚子可以減少一些。」

對抗蟲害,確實是項艱難的挑戰。

地瓜田裡,飛蛾翩翩。一般人眼中以為的浪漫,在黃三榮看來卻是提醒,「這表示斜紋葉蛾要來下蛋了!」

有機農田是昆蟲的快樂天堂,面對蟲蟲大軍,冠軍農場使用蘇利菌、性費洛蒙誘引罐等生物防治法,再加上一雙雙萬能的手。

「草多,蟲就多,」黃三榮指出,因為不能用除草劑,只能人工拔草,冠軍農場光是請人拔草的工資,一個月就得花費200萬元。

「蔬菜在田間停留時間越長,風險越高,」郭彥成說,偏偏有機蔬菜不像一般慣行農法,施肥長得快,葉菜類只要兩個多星期就可以收成;有機的葉菜得在田間生長25天到一個月之久。因此,冠軍農場尚不敢挑戰種植包心白菜、高麗菜等結球類蔬菜。

有機的甘甜滋味

地瓜是冠軍有機農場的主力作物,舉凡黃皮黃肉的台農57號、紅皮紅肉的台農66號、紅紫外皮栗子肉的日本高系14,或紅紫外皮黃橙肉的日本紅東甘藷,都一應俱全。

世代種地瓜的黃三榮自豪地表示,舉凡地瓜的問題他都能解決,堪稱「地瓜達人」。

顛覆一般人印象的是,長在地底下的根莖類作物,栽培起來比長在地上的難度更高。

「因為看不到,很難察覺蟲在地下啃蝕,」黃三榮以地瓜的害蟲之一甘薯蟻象為例,牠只在表皮鑽個洞,地瓜外表看起來完好如初,切開才知裡面都被蟲吃了,若不是經驗老到,很難判別。

有機栽培過程雖苦,但收穫的果實卻無比甘甜。

有機蔬菜的品質,非慣行農法可及。以地瓜為例,「慣行栽培的地瓜纖維較粗,有機地瓜的肉質綿密,甜度又高,」黃三榮透露,差別在於一般慣行農法,地瓜大約120天就採收了,有機地瓜則在田裡足足成長150天,「這個時候澱粉質已經轉換成寡糖,地瓜最好吃。」

冠軍生產的紅蘿蔔、蚵白菜,同樣香甜、爽脆,讓人不禁要豎起大拇指說讚。「只不過,不時有消費者客訴菜裡有蟲,」全聯實業行銷部特助初貴民笑說。

契作見曙光

前幾年黃三榮將產品交由有機店銷售,但有機店對於賣相要求越來越嚴格,稍有瑕疵就不收。再加上有機店銷量有限,黃三榮只好把辛苦呵護的有機蔬菜當成一般蔬菜來賣。「降價求售還被嫌醜,真是欲哭無淚。」黃三榮大嘆。

所幸去年遇到貴人,全聯實業找上黃三榮,與其簽約契作。

「全聯對我們比較優惠,盛產期幫我們辦促銷活動,有時賣相不好,也照收。」黃三榮感激地說,上一批收成的胡蘿蔔,因成長期間遇颱風浸水,有的裂成兩枝美人腿,有的像豬蹄,雖不影響風味,但賣相不好,處理起來也較麻煩,全聯還是勉為其難地賣。

望著這批採收中的紅蘿蔔,個個飽滿漂亮,黃三榮露出了笑容。負責管理紅蘿蔔的阿猛拍胸脯保證:「『向陽』品種,保證好吃!」

冠軍農場現階段每星期送交全聯1萬5,000斤紅蘿蔔、一萬多斤地瓜、一萬斤馬鈴薯,同時每天平均生產三千多包蔬菜,朝目標日產8,000包蔬菜邁進。

「我們晚上都不睡覺的,都在抓蟲!」不用擔心通路,又少了中間商的剝削,冠軍農場七、八十位工作人員,吃了顆定心丸,個個像有機蔬菜般充滿生機。

隨著全聯的拓展,冠軍農場為穩定交貨量,又在南台灣覓得一塊50公頃的土地,也要開始經營有機農場。

「有機是未來的趨勢,現在不做,將來還是得做,既然身為農夫,知道是對的,就儘早做。」準備要大展身手的黃三榮說。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4年03月號)

彰化福興自然農法的「冠軍」
有全聯福利中心契作加持,以自然農法生產有機蔬菜的冠軍農場,更加生意盎然。
彰化福興自然農法的「冠軍」
1、2月正值紅蘿蔔產季,採收後經過沖洗、風乾,隨即裝箱冰存,提供一年內市場所需。
彰化福興自然農法的「冠軍」
這些在地下足足成長5個月的有機台農66號地瓜,水分多,甜度高,肉質緊實又綿密。
彰化福興自然農法的「冠軍」 彰化福興自然農法的「冠軍」
大面積、露天有機栽培,黃三榮(前排中)與其工作團隊辛苦克服種種困難,終能歡喜慶豐收。

  1. 慘賠5年,父母反對,鄰居訕笑。
    After five years of being heavily in the red, his parents were opposed to his going on, and his neighbors laughed at him.
    ◎ in the red 賠錢
    Tourism is down at the beach in winter and many hostels are operating in the red.


  2. 黃三榮依然不改初衷。
    Huang refused to go back on his original idea.
    ◎ go back on 反悔
    Parents hate to go back on their promises to children.
推薦訂閱
王嘉明插手掌中戲 偶師樂師上台穿梭虛實之間@【兩廳院電子報】
我們永遠都會陪在妳身邊:陳云個展《智邦藝訊639期》@【智邦藝訊】
轉寄『台灣光華電子報-彰化福興自然農法的「冠軍」(2014/03/19)』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