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雜誌-百年老街 三角湧舊城新力─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14,2024百年老街 三角湧舊城新力
文‧白騏瑋 圖‧甘樂文創 長久以來,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地區,吸引人類群聚生活而形成了聚落及城鎮,順應著當地具有的條件發展出特色產業與文化。三峽昔稱「三角湧」,位於台北盆地的西南方。三面環山,僅西北一隅面向大漢溪河谷平原,經歷百年洗禮,造就這座城鎮獨特且迷人的文化樣貌。 漫步在三峽老街的紅磚拱廊,巴洛克風格的裝飾立面在午後斜陽中閃耀。自清代以來,得天獨厚的地理與物產環境,使三峽因河運而興起,茶葉、樟腦、染布、木材、煤礦等產業發展興盛,三峽老街成為商號聚集的繁榮之地,經歷日據時期大正四年(1915年)的街區改正計畫而成為今日街區的建築樣貌。 矗立一世紀,見證三峽興衰的紅磚老街 然而,依靠河運興起,卻因為水圳的建立、陸上交通網絡的開發完善,使其失去交通運輸之優勢,自此逐漸沒落。老街因建築老舊,商家紛紛外移,一度面臨拆除命運,2004年在政府的主導下啟動整建計畫,最後於2007年重新開幕,店家進駐、遊客絡繹不絕,三峽老街從此邁入新的篇章。 歷經了繁榮、沒落、重建、重生,三峽老街在2016年度過了百歲紀念,昔日因產業貿易而興盛的街道,一世紀之後隨著時代變遷成了熱鬧的觀光老街,過往的街區風貌只能從牌樓立面上的文字和圖樣找尋蹤跡。 邁開腳步走進街區,不同的氣味、聲音、形形色色的人文景物在此交會,不難發現這座舊城裡仍隱藏著許多傳統工藝產業,許多職人依舊堅守著本業,一生懸命,交織出了三峽特有的人文風景和氣味。
三峽藍染,傳承百年文化 集交通、水源、自然作物等條件於一身,三峽曾經是北台灣最重要的染布業中心,仔細觀察,能夠發現老街保留下許多「染坊」牌樓立面,三峽藍染曾經沒落,然而在地方許多有志之士的努力下重新擦亮「三峽染」這塊招牌。 「藍染的顏色很神奇,我愛上藍染創作的無限可能性。」廖寶桂參與三峽藍染文化的復興計畫,打從在山中與「大菁」(製作染料的原料作物)初次相遇,就開啟了她與藍染的不解之緣。透過採集大菁、製作染劑的親身實作,廖寶桂深刻體會到藍染的奧妙,「新鮮的大菁採集回來,必須經過浸泡、打藍、反覆沉澱等過程,才能製作出好的藍靛和穩定的染液。」廖寶桂說,唯有如此費工的過程,才能得到理想中的美麗靛藍色,搭配藍染師傅不同技法,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十多年來的經驗累積,廖寶桂探索不同技法及媒材的的可能性,並將三峽人文風景融入創作,透過藍染更加認識這塊土地,也持續以雙手與大菁演繹三峽的人文與歷史,延續「三峽染」百年文化。
木雕、陶藝,典藏東方藝術 三峽祖師廟,自古就是三峽、土城、鶯歌、大溪等地的信仰中心,1947年進行第3次重建,由三峽在地藝術家李梅樹教授主導,集建築、石雕、木雕、銅雕等精彩作品於一堂,素有「東方藝術殿堂」的美名,至今仍香火鼎盛。 木雕師傅洪耀輝參與了1986年至2001年的祖師廟修繕工作,國中畢業後便開始學習木雕,常常得跟著師傅四處奔波,到全台各地廟宇雕刻,練就一身紮實基礎。 攤開工作包,各式尺寸、形狀的工具排列開來,只見洪耀輝手操雕刻刀,堅定而精準的在木頭上鑿出痕跡,如此一點一滴的累積,最後才能成就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現在很少年輕人會想學這個了」,雕刻經驗超過30年的洪耀輝,知道箇中辛苦,然而秉持對傳承的使命感,持續在大學裡開班授課,期望找尋傳承的契機。 講到陶藝,大家最先想到的會是毗鄰三峽的鶯歌,但是陶藝師傅李志豪卻選擇三峽作為創作的基地。最初學習雕刻起家的李志豪,因緣際會之下來到鶯歌的陶瓷廠上班,充滿興趣的他一做就是10年,累積了對陶藝紮實的知識。 將熱愛的雕刻融合陶藝,李志豪漸漸摸索出自己的創作之路,「在創作的過程中,要與土對話。」李志豪認為「土」、「火」、「心」三者之間的協調,是做好陶藝最重要的關鍵。為了讓雕刻的美在作品上完美呈現,選擇不使用釉料,開始鑽研柴燒,更特別選用三峽泥土融入創作原料,李志豪解釋,「三峽環境好、水質好、土質也好,最特別的是三峽土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會在窯燒之後顯露出迷人的特質。」 除此之外,不同質地的土也會創造出不一樣的肌理紋路,加上柴燒過程自然落灰所形成的發色,讓李志豪的作品質樸而自然,又在細節中充滿不平凡。無論茶席間、餐桌上或生活中的裝飾擺設,李志豪的柴燒陶之美,盡在日常生活中流露。
打破學習的藩籬,隱身舊城的職人篇章 三峽在地社會企業團隊──甘樂文創深耕在地,長期記錄三峽文化。創辦人林峻丞為在地返鄉青年,在返鄉的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發掘許多家鄉文化的珍貴與美好。透過採訪及文字的撰寫,甘樂文創六年多來累積了20位在地傳統產業故事,發現傳統職人們雖擁有紮實的技藝,卻普遍面臨到「傳承」及「生存」兩大嚴峻考驗,林峻丞認為,要延續文化,必須找尋到傳統產業在未來的新世代價值,於是「職人小學堂」計畫漸漸醞釀成型。 第一步,甘樂文創選擇「在地文化‧在地扎根」。2015年開始策劃「職人協奏曲」校園巡迴展,轉化採訪文案,把職人產業故事帶入校園,讓每位學童認識家鄉文化,更進一步邀請職人進入校園,透過實境生動的技藝展演,引發學童學習興趣,「在進入校園的過程中,會發現職人與孩子們的互動是熱絡且真誠的,總會有特定一兩個小朋友對某項技藝特別有興趣或天份,藉此找到技藝傳承的契機。」林峻丞期待,透過三峽地區8所國小的巡迴展出,能讓在地孩子看見不一樣的在地文化。 除了更活潑的學習體驗之外,甘樂文創團隊更於2016年發展出「職人小學堂」計畫,導入「社區就是教室,職人就是老師」的學習觀念,拋出「職人工藝串聯學科」的新想像,林峻丞說明:「這些傳統產業所運用到的知識與技術,其實就是學校學科教育的延伸,也可以說是學科的實用版,我們想像這些技藝能夠成為學生們絕佳的活教材,而工藝師們就是最棒的老師。」舉辦動、靜態的展演之外,計畫團隊也與各學校串聯發展特色課程,例如與五寮國小合作的「小小主播台」,以及與龍埔國小搭配的「小記者尋訪老職人」計畫,除了將職人帶入校園,同時也邀請學生進入社區,與社區產業文化有更多互動。
找尋傳統產業文化的新世代價值 「跳脫框架,拋出想像,教育可以不一樣。」為了將概念推廣、激盪更多想像,甘樂文創與國家教育研究院合作策展,將職人小學堂計畫構想完整呈現,以展覽延伸為教育發想平台,期望與老師、專家們腦力激盪,找尋未來的新可能。 同時,也在2016年11月參與了亞洲最大創新教育展──「雜學校」特展,期望將理念及想像散播各地,甘樂文創相信,不同社區保有各自的產業、文化、資源,都有機會發展出一套獨特的、以社區及孩童為本的學習方案,或許能為台灣教育帶來新的篇章。 職人小學堂計畫只是個開始,林峻丞深知,要傳承技藝、延續文化,最重要的是產業必須要能夠「生存」。現代人追求方便、快速,加上與傳統文化習俗逐漸脫鉤,讓傳統工藝與一般民眾生活產生疏離。甘樂文創期望能透過「再設計」重新開啟傳統工藝與民眾間的溝通橋梁,以識別、產品、空間設計精準傳達傳統工藝的價值,重新與民眾建立連結,讓社會重新看見傳統工藝的珍貴與價值。 「三藝金工」是甘樂文創透過「設計力」影響傳統產業的絕佳範例,溫清隆是傳統學徒制出身的金工師傅,擁有一身紮實功夫,卻只能以接案代工維生。透過與甘樂文創的串聯,溫清隆跳脫傳統金工師傅的框架,成立個人品牌工作室、發展設計商品、嘗試進行藝術創作,更提供體驗服務,傳達手作金工的溫度。透過盤點與對象媒合,甘樂文創希望持續運用設計資源,為社區裡的傳統產業找到新世代的價值。 串聯發酵,新舊融合的文化新力 傳統產業的創新能量除了在三峽醞釀發酵,甘樂文創更建構「大三鶯文旅日興會社」旅遊平台,串聯鄰近的鶯歌、大溪發展出「鶯歌陶」、「三峽染」、「大溪木藝」產業文化,推廣三地產業、人文、歷史文化,並且導入回饋機制,將旅人消費的10%回饋給在地非營利機構,成為建構城鄉永續發展的基金,讓文化旅遊成為改變社會的方式之一。 透過文化記錄、教育翻轉、產業復興、旅遊共好、公益回饋,甘樂文創從不同面向切入,以創新模式找到傳統職人文化的新價值,在三峽這座舊城中漸漸醞釀出一股新舊融合的文化能量。 (本文摘自台灣光華雜誌106年4月號)
透過經驗與巧手,廖寶桂讓美麗靛藍躍然布上, 與純白交織成美麗而獨特的圖樣。 洪耀輝創作時專注而沈穩,熟練地運用工具及技法,經過一點一滴的創作累積,將原本平凡無奇的木塊變成栩栩如生的雕刻作品。 透過經驗與巧手,廖寶桂讓美麗靛藍躍然布上, 與純白交織成美麗而獨特的圖樣。 甘樂文創參與「雜學校」創新教育展,分享職人小學堂「以社區及孩童為本」的教育思維,同時與更多團隊交流學習,激盪更多新可能。 集精彩工藝於一堂,祖師廟流露濃厚人文藝術氣息,建築內外的每個角落都值得細心品味,除了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更是外地遊客來到三峽必定朝聖的據點之一。(莊坤儒攝) 李志豪透過最細微的感受與創作對話,尋找「土」、「火」、「心」三者間的平衡,造就出渾然天成的不凡作品。 金工職人溫師傅跳脫傳統思維,透過甘樂文創輔導注入設計能量,創立個人品牌工作室,成功轉型、開拓傳統產業創新道路。 三峽老街 (莊坤儒攝) 2016年9月,甘樂文創與五寮國小共同策劃「拜師學藝開學祭」,透過一連串工藝體驗課程,讓學童以更生動的形式進行學習。 洪耀輝將原本平凡無奇的木塊變成栩栩如生的雕刻作品。 甘樂文創參與「雜學校」創新教育展,分享職人小學堂「以社區及孩童為本」的教育思維,同時與更多團隊交流學習,激盪更多新可能。 林峻丞2010年創立「甘樂文創」,致力打造三峽文創聚落平台,使眾多能量在此匯聚、融合、重生、發散,讓想像成為可能,持續透過行動為家鄉文化盡一份心力。(莊坤儒攝) |
- 透過採訪及文字的撰寫,甘樂文創六年多來累積了20位在地傳統產業故事。
Through interviews and written documents related to Sanxia, over a six-year period CAN pieced together 20 stories that shed light on the town’s traditional industries.
- shed/cast/throw light on… 解釋…;使…更易理解
Recent researches have shed some light on the causes of the disease.
- 甘樂文創團隊更於2016年發展出「職人小學堂」計畫,導入「社區就是教室,職人就是老師」的學習觀念,拋出「職人工藝串聯學科」的新想像。
In 2016, CAN created a program called Sanxia Shokunin School, to foster the concept that the community itself is a schoolroom in which the artisans are the teachers. The new educational concept allows traditional crafts to be folded into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 fold… in(to)… 把…調入(拌入); 融合…
The school folds student health insurance into tuition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