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客家文化館的精神與石岡人的精神─石岡人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ne 13,2013土牛客家文化館的精神與石岡人的精神
文/邱方昱
地震發生10年過去,漫長的石岡「重建」工作,隨著硬體建設的陸續上軌暫告段落,但「家園再造」的事情便在社造的精神指引下持續進行。土牛客家文化館/劉屋老伙房在這重建的路上堪稱是個奇蹟,也是石岡地震後重新站起,重要的精神指標之一。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突如其來的天搖地動,摧毀了石岡客庄的28座伙房,從此刻開始也加速發酵了客家伙房精神維繫與否的另一個話題,伙房能否重建也象徵著客家人家族共同的精神是否持續之關鍵。漫漫崎嶇的重建之路,正因為「伙房」持分複雜的特性,使得絕大部分毀損的伙房都在一片驚濤駭浪與價值衝突中跌跌撞撞,而成功完全重建者寥寥無幾,一部分也僅能重建公廳而已,甚至有的連祖先牌位至今仍在地動寮中安置。
土牛劉屋老伙房,是在九二一之後幾乎唯一成功原地仿原貌重建的案例,而重建的艱辛若非經歷情境的當事人,否則很難體會與感受的,也正因為這困難重重、極為複雜的過程,讓這重建的伙房更顯得來不易。在「9559」(民國95年5月9日開館)的幸運數字眷顧之下,劉屋老伙房重建了、土牛客家文化館也誕生了。
文化館是在公部門、土牛劉家祭祀公業與石岡人協會三方溝通協調與合作下的產物,公部門爭取、提供資源,祭祀公業對公廳募款、並釋出空間,石岡人協會則重在規劃館舍的展示精神與軟體設備,一場巧妙、完美的組合,在「重建伙房」的共同精神指引之下,催生了土牛客家文化館。
然而,若以論述(discourse)的概念來看待這段文化館/老伙房重建的歷史,公部門、祭祀公業與石岡人協會其實各有見解,而重建的共識達成,不過是在三個圓圈之中尋找那唯一的部分交集—將這地方回復起來。隨著時間的流轉,那在唯一交集之外出現的排擠、甚至對立,也漸漸在一些衝突之中浮現出來,而這是在創造這個文化館之後,不得不面對的必然之事。公部門與祭祀公業對於文化館的想像並非石岡人協會所能陳述,但我們作為創造文化館的一份子,因此對它的理想與論述,石岡人協會認為不應該放棄這些堅持。
石岡人協會認為土牛客家文化館與一般館舍不同的精神價值,它是一個有故事、也正在寫故事的生態博物館,而在這裡生態的意義並不侷限在「自然環境」那種狹隘的生態概念,而是「活的文化進行式」之展演。故事性便是土牛客家文化館最大的賣點,也是它最與眾不同的地方,而這個故事的結構是從過往的歷史、到地震的經歷、再一直延續至今。
現在的文化館精神所展現的便是石岡人的精神,石岡人協會對於文化館甚至於對於整個石岡鄉的信念,便是把「人」帶進來、把「生活」帶進來、把「石岡人的生活」呈現出來,家園再造的內涵便不是體現在硬體的建設上,而是反映在社造的精神層次,帶動大家一起出來表達自己、詮釋自己、發揮自己,石岡人協會的這種精神、這些論述,不會也不應該放棄。
時間不停地向前邁進,回首過往的10年至今,我們發覺對於家園再造的工作還有很多要努力,從現在放眼未來的10年,我們期望有一天石岡人可以自己作主、自己發聲、自己展現,而這樣的精神持續表現在協會、表現在文化館、表現在石岡鄉。
石岡.九二一後的第十年
文/李美儀(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壯遊台灣參加學員)
第一次到訪石岡,是為了認識這裡的客家文化。大埔客家從清朝時期的廣東遷徙來臺灣定居,這裡是他們的新故鄉;經歷了九二一大地震的殘酷考驗,大夥共同努力重新出發,經過了十個寒暑,這裡已繼起過去,呈現歷史新風貌。
在豔陽護持下,石岡壯遊行程就此展開,首先造訪的正是地震斷裂的石岡壩閘門遺跡。巨大的裂痕顯示大自然不可忽視的強大能量。現今,這裡規劃成震災紀念地,並清楚的刻印上這天搖地動的一刻「88/09/21/01/47/12」。石岡壩的重建工程特別保留了斷壩的景觀,園區內也設置說明解說牌解釋斷層帶的相關知識,灰色的壩體此時特別令人勾起些憂傷。
騎著腳踏車繞過一條又一條的田間小路,拜訪隱藏於深村中的童玩達人。滾鐵圈、釣酒瓶、打嗶波等令人懷念的童玩在張爸手中重出江湖!我們也樂得重溫童年歡樂時光,一邊開始將棉花沾濕塞進竹管中,另一邊還樂此不疲的用釣酒瓶考驗自己的耐心。大家輪番上陣,伴隨著笑聲,才體悟到原來童玩也需要些技巧。夜幕低垂時尋著夜路前往探訪青蛙,尚未到達青蛙專家郭伯伯的住處就已經聽到此起彼落的蛙鳴聲。郭伯研究青蛙已二十餘年,不但對黑框蟾蜍、金線蛙、長腳赤蛙、小雨蛙、虎皮蛙等各種蛙類的聲音、特徵與生態瞭若指掌,還在自家闢建田園復育了多種蛙類,這種精神著實令人感佩不已。
繼續騎著鐵馬走上綠色走廊,經過后豐鐵馬道花樑鋼橋,最後到達九號隧道,高高低低起伏的路線提醒著地震後所留下的記號。九二一大地震震毀石岡鄉二十八處的夥房,而現今的土牛客家文化館正是土牛劉家老夥房重建後的新身份。重生後的老夥房,公廳依然擺放著劉氏祖先的牌位,左右護龍展示著石岡、土牛與劉氏家族的歷史文化,外側左右新建護龍則為劉氏族人的住所。
想起第一次踏入館的範圍的當時,即刻被館內所散發出的生命力感給吸引住:在寧靜的夕陽下,幾位住在館內與附近的阿婆,群聚在半月池畔悠閒地閒話家常;池中的鴨子大步的邁上陸地,時而整齊搖擺的齊步走;夥房後的百年古井紀錄著此夥房的歲月,至今依然持續的供給著生命泉源;在古井旁邊同樣百年年紀的巨大麵包樹,見證著夥房與家族的發展與繁榮,也看著村莊從地震後成功的重新站起再出發。
每年既有的祭祖儀式與生命禮儀依然會在夥房進行,諸如重要節日節氣-除夕、初一、端午、中秋、重陽、冬至-等日,住在附近的與外地的劉氏宗親族人皆會回到此夥房祭祖。族人的婚嫁慶典後,也會回宗祠祭拜告祖,文化館參訪者亦可以在其中參觀,每年依序舉行的祭祖活動儼然成為展示的一部分。雖然展示場依照公定營業時間到下午五時,但是夥房本身卻是一年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的生命體,延續著族群的生命血脈。文化館不單純只在面板上展示過去與文化,而是真正的呈現連結過去與現在的「文化展示」!
在土牛客家文化館遇到一位住在館內的阿婆,八十多歲的笑容依舊燦爛可愛。站在「蘋婆樹」下,告訴我們這是他所親手種植的樹。阿婆發著此樹果實之名「Ping-Pong」的客家音,當時的我是第一次對這種植物產生印象,還不曉得這種植物的真面目,只是嘴裡學著阿婆,以不太標準的客家音不斷叨唸著幾次希望自己記下來。後來的一個機緣讓我恍然大悟,原來「Ping-Pong」寫為「蘋婆」,梧桐科,原產於中國南部廣東,學名為Sterculia nobilis. R. Brown,別名鳳眼果、檳醅果、乒乓果、九層果。據說在早期臺灣,是老一輩的爺爺奶奶時常用以解饞果腹的點心。此時突然有一奇想,如果說文化館內的麵包樹是劉氏家族的記憶,那這來自於故鄉的鳳眼,發源於故鄉的蘋婆,在臺灣落地生根,甚至衍生出許多不同的品種,是否更能區別於已同質化的客家桐花印象,象徵從大陸廣東遠渡至臺灣生根發展的大埔客家?
放眼望去,村莊田園間遍地果園的石岡,不同種類的作物紀錄著季節的更迭與當地產業變遷。在吃著美味客家風味餐的同時,感受當地人刻苦耐勞、誠懇踏實的特質讓我深深感動。經歷在地地方知識與人文精神的洗禮,也讓我們的腰彎的更低,更實際的用雙腳與五感官身體力行認識石岡的真善美。
見證族群互動的不只有土牛地界碑,土牛客家文化館館員告訴我們,當地一種特殊的醃漬食物「酉介」(音ㄍㄟˇ)默默呈述著大埔客家、泰雅族原住民、平埔族、福佬客曾經在這塊土地上交織與融合,過去豐富的歷史造就今日多元和諧的石岡家園。
壯遊臺灣的石岡行,滿滿的收穫讓我更懂得感恩,用自己的雙腳認識這塊土地,堅定的走向未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