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南方電子報
報主:南方電子報
創刊日期:1997-11-04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14,258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南方電子報報
南方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南方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1-01-20 16:00:00 / 報主:南方電子報
[公益聯播]【志工招募】志願服務教育訓練
主題文章
※「南方」歡迎各界投稿,投稿信箱為editor@esouth.org 。以下文章均不代表「南方」立場,如有正式回應,希望南方電子報刊出,請註明「投稿」寄到投稿信箱。活動訊息請寄到south@esouth.org

「教室裡的惡魔」導讀:台灣校園霸凌事件的省思


作者:莫茲婷(心理師)

前幾天打開新聞看見:「校高中生集體霸凌,暴力行徑貼網」,內容是:影音網站上又出現校園霸凌畫面,十五個學生拳打腳踢打同學,還拿椅子砸,圍觀同學沒有制止還拍下畫面在網路上散佈—-。心中滿是難過和心疼,我們的孩子到底是怎麼了?「教室裡的惡魔」於2009年3月由平安文化出版,作者為日本臨床心理師,而筆者為本書導讀作者,就台灣校園霸凌事件,做深入的省思,以下為導讀全文,和讀者們一起來關心探討:

◆校園霸凌問題,不只在日本,在台灣也常發生!

「細菌來了,趕快走…唉唷!好噁…大家不要踫他的東西!書..髒耶!作業本..有細菌…還有座位…,碰了會傳染的…。不准靠近我們,給我閃開…。各位同學,他碰過的東西都要消毒,不然就死定了!」幾個帶頭的在那邊加油添醋,另外幾個在旁敲邊鼓,其他的人或冷眼旁觀、或不知所措。

唯獨「他」孤立無援地被眾人消遣著!不只一天,是一學期、一年、兩年 —-。辱罵的語言,加上鄙視嘲笑的眼神。這位被霸凌的同學,起初是很生氣,和同學反駁爭辯,後來不爭辯了,在校變得沉默寡言,在家經常對父母發脾氣。漸漸地,缺課請假次數增多,最後不去上學了,醫生說他得了「憂鬱症」。

這就是霸凌問題!它不只發生在日本,也發生在我們台灣。

如果有人問:「在書中,日本諮商心理師所提的校園霸凌問題,在台灣不會這麼嚴重吧!就算有,也應屬於偶發的個案。」我不同意這樣的說法:「不!大家會有這樣的印象,可能是由於這一兩年才比較重視,比較宣導霸凌問題吧!事實上,校園霸凌問題存在已久,很多學生都知道自己班上哪個同學被「公幹」了。因此,不難從他們口中聽到某某某又被…」

被公幹的同學,往往變成大家惡整的對象,久而久之,他被霸凌變成是理所當然,也是罪有應得的。最常聽見的對象包括:人際技巧不好( 白目、不懂察顏觀色)、外貌(長得醜、肥胖、恐龍妹、娘娘腔)、成績不好(上啟智班、資源班)—-。

這讓我想到諮商的一位個案,他是國中女生,在班上成為同學言語霸凌的對象。她曾哭述說:「我並沒有做什麼惹同學不高興的事,為什麼開學第一天,班上一位曾與我是小學同學,就對大家大聲說:『她小學成績是班上倒數第一名!』。從此我就被取笑是「上啟智班的」、是「沒藥可救的」—-,同學沒有一個對我是友善的。」這位女生從此被孤立了,她形容自己在班上幾乎像是「隱性人」或「空氣」一樣。她很羡慕其他同學成群結伴,卻沒有人願意理她。當上課要分組活動時,她永遠是落單的,從開學到學年結束都是如此。後來她告訴我:「現在我不是班上最被討厭的人了!他們有了新的霸凌對象,因為她長的胖,所以被取了外號叫「肥油」。她的遭遇跟我以前一樣,桌上的東西無故失蹤、書包被倒入莫明其妙的液體、離開教室回來發現自己的桌椅被踢開—-;今天上理化課時,老師談到油、脂肪,全班都看著她大笑。我看得出她很生氣,可是我也跟著大家一起笑她,這也許能幫我自己從原來被公幹的對象中解脫吧!…」從她說話的神情中,我看到了當她面對班上霸凌時,內心的掙扎、矛盾與無奈。

◆受害者可能變成加害者

本書作者再三強調:「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加害人,也都可能成為被害人。」這點是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也是我們需要進一步瞭解的,尤其是受害者可能會變成加害者。按照我們的想法,一個人若身受同學欺負之苦,應該更有同情心站在護衛「弱者」一方。然而,大多數的情況卻非如此,似乎有一種「媳婦熬成婆」的心態,從受害者反而變成加害者。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先來看看小草的例子,就能比較瞭解。

小草是國二男生的個案,由媽媽帶來中心求助的。媽媽抱怨孩子上了國二後交了很多壞朋友,常常在放學後跟他們混在一起。我招呼他進到諮商室,他一付酷酷的樣子:「我跟你講…我才不想來…都是我那機車的媽媽,他強迫我來的…」。他故意裝的很「江湖味」的樣子,但是仍然看的出來他的稚氣與善良本性。經過幾次的會談,他終於告訴我他為何跟那群「壞」朋友在一起的原因:「我上國一時,原本也很單純!有一次我上厠所時,看到有人在裡面抽煙,我只是好奇多看他們一眼,他們就嗆我『看撒洨!』,接著就給我一個耳光。我害怕地想逃回去,他們卻堵在門口,記我的班級與名字。我不想告訴他們,他們就把我圍起來,接著拳打腳踢…還警告我若敢去告的話,小心對我不利…」。小草回去後,媽媽曾問他為何臉部受傷,他不敢說實話,僅淡淡地表示是不小心撞到跌倒受傷了。「後來幾天,我都很害怕去學校,因為我擔心他們會再來找我麻煩。一天又一天…我覺得在學校很沒有安全感…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如果加入他們,不是又有人罩你,又有人跟你玩,不就不用擔心了嗎?」小草就這樣,加入了他們一夥人。在加入不久後,也從受害者變成了加害者,第一次聯手打了同學。

校園的不安全感,使孩子覺得大人無法保護他們,他們需要自力救濟。漸漸地,他們嚐到了「人多勢眾」的好處,也體驗了「拳頭」的力量,因此就從受害者轉身一變,成為不折不扣的加害者。

◆「負向管教」是霸凌問題真正的推手

筆者在校園駐校心理諮商時,記得某國中輔導室曾轉介一名在校園內,被十幾位同學圍毆打成骨折的一位學生。該受害學生被圍毆的原因是:他曾挺身替幾位被打的同學向一群霸凌學生嗆聲。令人驚訝的是,在這一群圍毆他的同學中,有幾位是受害學生平日的好友!

當我為這名學生作心理評估時,我問學校輔導老師:「這一群霸凌的同學,是否是缺乏愛、低成就的孩子?」。老師回答:「是的!帶頭的幾位學生,在校成績都不好,並且平常過得生活幾乎像孤兒一樣,少有家人理他們。」

在霸凌事件中,問題背後真正的推手是誰? 我認為關愛及管教孩子的方式,扮演重要的因素。因為孩子們會複製大人負向管教的行為模式,如:肢體暴力、語言傷害、冷漠忽略、高壓權威、無理要求—-,並且在同儕之間如法泡製表現出來。因此,當我們在看待校園霸凌事件時,除了宣導霸凌的防治外,推動溫馨家庭、友善校園才是根本解決之道。教育部近年來所推動的「正向管教」,若能真正地落實在親職教育、教師班級經營及校長治校,對創造一個尊重友善的環境會有助益。這樣的環境提供給孩子正面的典範,進而必有助於培養自我負責、自我反思的學生,對於杜絕和預防校園霸凌問題,也必有深入的影響。

因此,從團體動力來看,強勢勢力所做的事,有時候是被認同和默許的,在台灣的校園霸凌也是如此。 所以大人如果能深入地理解和洞悉加害人和被害人,就可以在介入處理時,避免嚴厲批判及指責,而是以接納、整合且多元觀點,作積極正面地協助。

◆霸凌問題解決之道:「教育」!

「霸凌問題可以解決!」這是本書帶給學生、家長和學校的好消息。倘若學生、家長、學校能積極面對這個問題,最後獲益者必然會利及「加害者」和「受害者」。因為他們可以從面對的過程中,學習到正確的價值觀、人際相處的技巧、情緒的管理等等。 本書第一章,作者針對霸凌問題如何獲得成功解決,舉出諮商案例作一完整深入的呈現。

因此,校園霸凌問題必需以「教育」觀點,作為處遇的目的和手段,而不是「定罪」和「刑罰」。在國內,筆者常聽到許多老師家長,在處理學生霸凌問題時,用威權訓導的方式處罰犯錯的孩子,使他們心生怨恨,除可能煽動更多的人加入霸凌行列外,其手段也更是變本加厲。這樣的結果,反而讓被害者生活在恐慌當中,未來被威嚇時更不敢請求大人的協助。

國一的小浩,有一次因被父母發現有偷竊行為,才揭開了小浩在學校「被強迫」送東西、送錢給同學。事情是這樣的:起初班上兩三位強勢的同學提議玩「交換禮物」遊戲,小浩為了能交到朋友也加入了。小浩加入後,帶頭的同學將遊戲規則改變成:大夥列出禮物清單,指定小浩必須按照清單送禮物給他們。小浩第一次被要求送禮物時,心想:「這樣一來,同學就會願意把我當朋友了。」所以就遵照同學所列的清單送禮給他們。一次兩次,清單的項目越來越多、禮物的金額越來越高,同學人數也越來越多,大家絞盡腦汁在想自己還缺少什麼,最後甚至在清單中出現了「現鈔」,「交換禮物」成為變相的「勒索」!小浩漸漸無力應付同學的需索,但是想到若拒絕同學,同學會拍桌子、瞪著說:「不–行!」,也會威脅地說:「走吧!他要不給,我們大家都不要理他。」因此,小浩擔心自己被孤立的下場,也害怕同學的冷嘲熱諷、言語挑釁,所以「送禮物」是最後的浮木吧!

然而,當小浩父母知道這一切的問題後,第一時間就告訴老師。老師的處理步驟是:(一)將有參與的同學集合起來(二)嚴厲的斥責他們(三)要求他們寫道歉函給小浩和他的父母,內容必須舉出自己做了那些錯誤的行為,並要為自己的錯誤行為向小浩和父母道歉(四)將小浩過去送給他們的東西一一清還(五)懲戒他們每人兩支警告。這樣的處遇方式,忽略了小浩和同學微妙關係與心理狀態,最後霸凌事件就此落幕嗎?當然不!小浩心中的恐懼更加深,極害怕上學,覺得只要待在學校的一天,就會有不可預科的事發生。果然,霸凌的同學在老師不注意時,展開下一波的報復行動,因為小浩又多了一項罪名,叫作:「 抓扒仔」—-。

因此我們要問:「當霸凌問題浮現時,當如何適宜的面對,才能真正的解決呢?」作者所提的原則和步驟,乃根基於「教育」原則,一方面重視受害者身心的保護,且針對他們的創傷安排心理治療;同時,也積極關心加害者,針對其不當行為進行輔導,使他們不再重複霸凌行為。

◆提升預防霸凌問題的敏感度

本書第二章,作者剖析了九個實際案例,深刻地描述孩子身陷無知的遊戲中。這些案例,不但有助於讀者深入認識校園霸凌現象,也能提高我們對周遭誤入歧途孩子的敏感度,以至於在事情發生的第一時間,就能即時的介入處理,糾正引導他們回到正確的人際關係軌道中。

「其實校園霸凌事件,很多老師都不知道!」這是筆者所諮商的學生親口透露的。「即使老師有些風聲,進而質問雙方,但是被霸凌的同學,不論是口才、勢力、膽量…,往往處於弱勢,結果大都是不了了之…以至於『強者更強、弱者愈弱』。」

這就是為何受害者到最後會被逼到死角,會在忍無可忍之下來個大反撲,用強烈的手段自傷或傷人,或出現異常的行為問題。本書作者在第五章,指出了霸凌問題發生後,學生可能顯出的行為徵兆,這些徵兆可作為家長和老師平常對孩子的觀察指標。

總之,校園霸凌問題,屬於「重大傷害」的事件,需要來自家長、教師與學生多方的關心、瞭解與努力,同時也需要專業輔導的介入與協助。在此同時,我們仍必需從預防的角度,長期進行「心理教育」的投入,以有效建構健康的校園生態環境。我們期盼透過大家的努力,可以使校園永遠是人生中最美麗安全的樂園!

《教室裡的惡魔 》,山脇由貴子著

(本文出處:「心理師來開講」部落格

[瀏覽 / 轉寄]

◆延伸閱讀:

解決霸凌 人本:應建立教師支援系統(新頭殼)

校園霸凌,性/別暴力的展場(林秀怡)


推薦訂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性別教育電子報055】野ㄚ頭,愛冒險│台灣女生.勇闖埃及@【性別教育電子報】
主題文章摘要:

面對日益超載的政府暴力,身為藝術文化工作者,應面向生存與創作所立足的人民與社會,我們無法再繼續沉默。9月29日我們願意站出來,參與關廠工人發起的「包圍馬英九行動」,一同聲討馬英九總統與國民黨籍各縣市首長、高層官員;我們的聲援與加入,是身為公民的我們,阻擋馬總統主政五年來不斷擴張的政策暴力,善盡應盡的本分。9月29日,請穿著黑衣、帶一雙破鞋,與我們一起行動!(本文責任編輯:白佳琳)

 

 

 

活動訊息:

  

 

929包圍馬英九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

 

 

     

 

關於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目前為多個在1996-98年遭到惡性倒閉的自救會所組成的,包括聯福製衣、福昌紡織電子、耀元電子、興利紙業、東菱電子、太中工業等自救會。

 

簡介

1996年全國各地爆發惡性關廠風潮,後來各自救會組成「全國關廠工人連線」,包括聯福製衣、福昌紡織電子、東菱電子、太中工業、東洋針織、路明電子等自救會,發動激烈抗爭,例如軟禁老闆、臥軌、絕食等,要求監督退休金失職的勞委會「代位求償」,先將資遣費、退休金發給工人,再由國家向老闆追討。勞委會為了安撫抗議群眾,於1997年7月推出「關廠歇業失業勞工促進就業貸款」,以貸款形式發給了「代位求償」的金額。16年後,勞委會卻到法院告工人,要求工人償還「貸款」。

 

於是各自救會重新運作,加入了1998年擋大專聯考考生抗議的耀元電子自救會,以及苗栗地區的興利紙業自救會。串連抗議勞委會的惡劣討債行動。

 

活動

 

9月29日(日)國民黨開19屆全代會地點在國父紀念館,黨主席馬英九將在上午進行黨主席就任,所有重要政治人物都會聚集。可謂天賜良機!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邀請大家,藉由這個機會站出來展現人民力量。

 

9/29(日)下午兩點,請身穿黑衣在捷運國父紀念館四號出口會合!

 

 

 

 

      

         

         詳情請見

 

 

 

 

【講座】

NEW學生運動/者為什麼(不)重要——從《自由之夏》談起(9/25)

 

NEW【環境倫理與生命教育全台巡迴講座第6場】講者:駱以軍  講題:狗臉的歲月(10/5)

 

 

【活動】

NEW【2013華山藝術生活節】藝同作伴(10/10-11/3)

2013年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研討會年會「重返民間:從規範性論述到在地歷史解釋」(10/5-6)

轉寄『【南方】「教室裡的惡魔」導讀:台灣校園霸凌事件的省思(莫茲婷)』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