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以發展之名-區域性發展條例的危機
◎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再以《東部發展條例草案》為例,台灣社會與花東民眾必須正視條例的二大危機:
第一,地權危機。公有土地不僅是當代的公共資產,更具有土地儲備與土地保育意義而成為 跨世代的未來資產,而政府僅是當代與世代公眾的土地權利與管理的代理人,特別是花東地區八成以上土地屬公有土地,且涉及原住民部落傳統領域,以及歷史因緣移居的各個族群。這個共同的「家」,一旦因條例讓代理人無能或濫權,將公有土地私有化、財團化與建設化,則不但讓公義淪喪,且必將製造花東更大的地權爭議。
第二,地用危機。國土計畫是依據對國土環境資源的理解以及定位,而將脆弱與重要的國土保育以及海岸資源地區嚴格限制並管制其發展,並在其他適宜區位依其承載量有條件的 規範及管理使用的規模與程度。但是藉由條例瓦解國土使用的治理機制,任由財團與地方政府讓具有破壞力的「重大建設投資計畫」直接開啟保育與海岸地區利用之門,不僅將使花東自然與人文地景丕變,亦會使環境敏感地區之功能退化、劣 化甚至喪失,並進一步製造國土災難。(繼續閱讀)
【近期活動】紀錄片講座03:《最後的晚餐》
時間:2.25(五)pm7:30
與談人:胡朝聖(「食托邦」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策展人)
地點:乙皮畫廊(花蓮市林森路210-2號,近博愛街)
吃什麼好呢?假如這是你的最後一餐。
全球約有50個國家仍執行死刑,執刑前大多有所謂「最後晚餐」,媒體會詳細記下臨死的囚犯吃些什麼?瑞典藝術家畢傑與柏格隆(Bigert& Bergstrom)90年代因為閱讀死刑犯相關報導,因而對這個議題產生興趣。
他們翻遍圖書館尋找有關死刑犯最後一餐的文獻,發現付之闕如,於是決定自己尋找答案,最後拍下融合動畫、雕塑與裝置的紀錄片《最後的晚餐》。
《最後的晚餐》以曾為200名死囚煮過最後晚餐的美國人普萊斯為主軸,乍看像是個美食實境秀,普萊斯一邊烹調炸雞、鱸魚、薯條......一邊說故事。透過冷酷的死刑,探索人際與社會的疏離,及法律的不公。導演並未如人權主義者為死囚辯護,卻藉此反詰基督信仰裡「不可殺人」的誡律、社會及法律的殘缺。
【編輯室報告】別著襟上的祝福‧「東海岸評論」正式發刊
文:編輯部
與其說這是一場記者會,還不如說是一場儀式。一場見證東海岸評論轉型再生的儀式。
過年前,我們訂下今天一早的記者會,為的是避開假日與節慶,也讓記者們從容抵達下個採訪點,在截稿前不胃痛地趕稿。訂下時間後,又覺得當天不該只是一場為了傳播訊息而舉辦的聚會。畢竟,「東海岸評論」能轉以電子雜誌形式發刊,是因為有著許許多多朋友們的大力支持。
(圖/關心「東海岸評論」的記者及與會來賓)
很榮幸,莫言一口答應幫我們開場,還一人唱歌、全家出動。
不知3年前雜誌停刊之際,大家是否也有莫言所唱的席幕容〈渡口〉般,感到「是那樣萬般無奈的凝視/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別在襟上吧 /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所以今天不辭辛勞的來到現場,只為重逢?
(圖/開場請到歌手莫言演唱席幕容〈渡口〉)
雖然整體出版環境困難、閱讀習慣改變等不利雜誌出版的因素仍在,但基金會還能用現在大眾熟悉的方式,以網路發行電子雜誌,實屬不易。
高齡八十歲的基金會暨雜誌創辦人楊守全校長在師母的陪同下,坐著輪椅來到現場,眾人的掌聲如微風撫過,為「一位時代的知識巨人」楊校長以及「東海岸評論」發刊,獻上滿室的馨香。
(左至右:基金會執行長陳雅玲、楊守全校長夫人、基金會董事長林喬祥醫師、基金會暨《東海岸評論》創辦人楊守全校長)
「東海岸評論」網址:www.eastcoast.org.tw
【專題文章】幸福永續花東: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東部發展?
◎戴興盛(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在台灣,我們的整體發展水準其實在中上水平,所以既不需貶抑花蓮至今的發展模式,也不應把歷任主政者貶為無所作為的首長,更不應病急亂投醫式地跟隨西部既有的模式。當然,這絕對不代表花蓮不需要「更好」的發展,問題是,何謂真正的好發展?對此,全球的共識無疑是,在全球氣候與環境破壞的背景下,花蓮和世界所有地方一 樣,需要朝向永續發展的方向邁進,若不如此,依然以高排碳與高物質成長為唯一發展途徑, 即使花蓮享有最高所得與生活品質,也只是以鄰為壑,拿後代子孫以及其他國家人民的福祉為代價來滿足自己的私慾,這也絕非稟性善良的花蓮人所願意追求的。最低限度,若從自私的觀點,也請大家考慮到,在享盡一切高物質成長後,若有一天氣候反撲,八八風災及小林村的悲劇發生在花蓮,我們將有何感受?我們都不願意 這類事情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這類悲劇發生的可能性越來越高,從台灣到全世界,也已經有無數人因此受害。
基於以上的考慮,我主張東部地區、乃至全台灣,都應從永續發展的角度重新調整發展方向。永續發展意味著,在經濟層面上,人們擁有適度的物質生活水準;在環境層面上,這 個生活水準不應超過環境負荷;從社會正義的角度而言,消極地,發展不應以社會中弱勢個人與群體的犧牲為代價,且更積極地,發展應追求公平正義的社會。根據 這些準則,我們可以檢視現行版本的東部發展條例草案是否可以架構永續的未來,或是根本背道而馳,加速朝向以鄰為壑、最終自我毀滅的結果。(繼續閱讀)
【專題文章】一只國父紅包,掀起《東部發展條例草案》爭議
◎編輯部
小年夜,往或返的人群以花蓮車站為中繼,轉出,轉入,家是他們一致的終點。在這壅塞卻充滿期待的中繼站,好幾位國父突然現身,發給人們紅包,不忘致上句新年快樂。有些人以為是發傳單的噱頭,仍舊掠身而過,有些人喜吱吱地接受,有些人有些人露出不意的神情,半信半疑收下。
細看紅包上的圖文,不但印著國父肖像,還寫下「有土斯有財」五個字,顯然內有玄機。原來,這樣的創意行動,是由一群包括學生、工作者組成的自發性團體,挪用國父遺訓「平均地權,節制資本」,高喊「我要東部發展,不要亂賣國土」的口號,配合紅包裡將兩張百元鈔票化為訊息傳遞,主動掀起《東部發展條例草案》的爭議。
被視為能活絡地方,帶動產業,預算可能高達五百億的《東發條例》,隨著下一個立法院會期即將於2月22日展開,勢必成為全台矚目的焦點,而花蓮、台東長期被認為位居邊緣、不受關愛,兩縣急欲趁此大舉建設,轉邊陲為中心的意圖昭然若揭。因此,這一份草案的爭議性,恰恰表示了它的重要性。正是基於其一旦施行, 影響深遠的緣故,便需要在此掀開其中的複雜性,給出更為透明的資訊,然後再區辨、討論,接近事物的核心。(繼續閱讀)
【加入我們】東海岸之友_招募中
每一分錢都可以不只是錢,
而是提升文化環境的基石,
您的捐款讓美好化為可能。
我們相信,一個人的力量或許薄弱,但只要累加多人的力量,為共同的價值與目標努力,必定會對社會帶來強大的改變力量。
為了建立過去18年215期《東海岸評論》的數位典藏資料庫、籌募持續發行網路版《東海岸評論》經費、辦理東海岸評論獎及其他相關公共參與、藝文活動,希望您認同我們的理念,加入東海岸之友,透過捐款及參與活動和我們一起努力。
您所捐的每一塊錢將不僅是一塊錢,而是讓東部社會文化環境變得更加美好的基石。
※ 感謝您的支持,歡迎以「定期定額捐款」、「單筆單次捐款」等方式加入東海岸之友。請填寫捐款單後回傳本會,或憑郵政劃撥方式完成捐款,相關事宜請電洽(03)8334545詢問,謝謝。
文件下載: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捐款授權書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劃撥單
【近期活動】紀錄片講座04:劇情片特映_陳文彬 X《靈魂的旅程》
◎3月11日(五)pm7:30-9:30
地點:乙皮畫廊(花蓮市林森路210-2號,近博愛街)
◎3月10日(四)pm7:00-9:00
地點: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音樂教室
(座位有限,6:30pm 開放進場)
※兩場次皆由陳文彬導演擔任與談
主辦: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靈魂的旅程」是一部以原住民語言發音(泰雅語、邦乍語)為主軸的一齣原住民電影。導演選擇在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深山裡的泰雅部落,搭景重建泰雅古部落樣貌。劇中服裝、道具、美術及語言等,都經過長期細心考據的工作。
全 片以泰雅族人傳唱已久的「古訓」為戲劇核心,透過古訓內容中的故事,編織出一場古泰雅族人與現代泰雅族人對話的戲劇。全片呈顯長期以來原住民族對待生態、 自然與土地的特有文化認知及價值觀。透過主角「尤勞‧尤幹」劇中一人分飾的二角,分別以古代祖靈與現代原住民的角色,相互對話,並帶出現代原住民生活現狀 與文化困境。從現代原住民返鄉歷程中遭遇的事件,帶出現代原住民覺醒的過程。
這是一段古泰雅靈魂誤入現代社會,與現代泰雅族人對話的故事。在古泰雅部落中,為了族人生存問題,帶著族人在雲霧山中遷徙飄浪、尋找新住地的頭目「BUTA」,他在一次雲霧中,誤入現代一座拆遷的城市。
而現代城市中一名泰雅族「原民局局長—達袞」,因為縣府拆遷原住民違建問題,在行政體系中左右為難,充滿無力。在原民部落被怪手粗魯摧毀後,達袞滿懷歉意的 到部落中,他在難過的情緒下,不幸遭受意外昏迷臥病。於是,昏迷臥病的達袞與BUTA,開始展開一連串的對話。在對話中導引出一段原住民族在現代社會中的 生活樣貌與特有原住民文化與哲學意涵。全片故事繞著這段特殊的對話情節,抽絲剝繭的引領觀眾,進入另一段文化的故事裡……。
【專題文章】傳統領域與現代土地治理
◎施聖文(國立中興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從2002開啟的傳統領域調查,始終都受到現代土地法規對部落族人的威脅,產生相當的不信任。因此這套調查模式,也引帶進部落參與式的方式,讓部落族人在面對領域空間的 記憶中,開啟討論的空間,也反思了目前部落族人對於土地利用的現狀 與過去祖先對於土地使用的知識傳承,展開了精采而豐富的對話。這一系列的調查中,有許多部落藉由這個過程來組織部落的族人,重新面對自己的土地。例如在花 蓮阿美族的噶馹佤部落、屏東魯凱族的好茶部落、泰雅族的司馬庫斯與比亞外部落等。
然而這套傳統領 域的調查資訊,在長期面對國家土地使用的強制性下,並未能夠對這套現代 土地治理的思維展開對話。反而透過官僚體制的技術思維,將原本顯性的法令規範,轉移成為隱性的權力佈置,在各種土地行政程序中展性其國家霸權的心態。 2005年司馬庫斯的「櫸木事件」,更是將這樣的矛盾衝突,進入到國家的司法程序中,並將傳統領域的觀念第一次的帶入台灣的法院審理程序中。纏訟了將近五 年的司法訴訟,雖說在2010年2月9日宣判無罪,然而觀察其中的辯論,若非2005年所頒定的《原住民族基本法》,明定原住民族在「傳統領域」使用的自然權力,這個事件仍在「依法無據」的位置上。(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