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回顧】搖醒自己,學著將夢想與現實社會生活連結
文:Peggy
剛開始我不知道要怎麼把夢做出來,碰巧高雄旗美社大詢問基金會要不要加入行政院新聞局地方新聞處主辦的公民新聞寫作計畫。當時心想,或許能透過這個課程,讓更多人關心社會公共事務,除了發掘議題以外,還能運用網路的力量,傳遞資訊,引發後續的社會關注或行動。
然後我就興沖沖地跑去台中地方新聞處參加籌備會議,因為第一次坐高鐵的新鮮感讓我很高興,加上不只能認識來自台灣各地關心公共事務的人,還可以聽他們分享過去承辦的經驗,讓我學著怎麼規劃課程內容,讓我更高興。
從台中回來花蓮後,我興奮地去找幾個熱愛花蓮土地的朋友討論,一一電話邀約、拜訪所有的老師、設計課程內容…,整個工作的過程大概是這樣: (
繼續閱讀)
【徵件】給花蓮的悄悄話
人的一生中總在各個地景中移動,我們將童年的街道、校園的每一間教室,以及所有我們曾經進入而後離去的森林、河流、海洋,以影像或文字的形式安放在腦葉的某處。
而我們曾經到過花蓮、想像過花蓮、記憶過花蓮,或者,如此急切地想要離去、遺忘花蓮。
所以我們拍攝,所以我們寫信。
誰能投稿? 你。任何人。
「寄影片給花蓮」活動
第一名/獎狀一張與獎金壹萬元整
第二名/獎狀一張與獎金七千元整
第三名/獎狀一張與獎金五千元整
佳作(兩名)/ 獎狀一張與獎金兩千元整
「寫信給七星潭」活動
本活動為附屬舉辦的公益性質活動,第一階段將選出優選十篇,入選若干篇,優選者將發給一千元獎金,並由花蓮在地民間社團及國立東華大學數位文化中心提供相關獎品、票券,將作品刊登於活動部落格上。
哪時候要截稿?
即日起至2010年4月30日。(郵寄以郵戳為憑)
連絡與詢問:
東華大學數位文化中心 賴伯匡
洽詢電話:03-8635270
傳真號碼:03-8635256
Mail:lovelygugi@gmail.com
東華大學數位文化中心網頁:http://dcc.ndhu.edu.tw (
詳細辦法與規章請點此)
【展覽】流動中的凝視-張淑玫創作展
創作的狀態何以成謎?
自己為何迷戀?
在鬆弛中專注,
於投入時開放,
感覺懸浮游動在身體自身開啟的縫隙空間裡,
以未決之形象散佈於蒼茫荒野之境,
心靈的探險包含著恐懼和驚喜,
在行筆之間
瀟灑無意間,畫痕有心處。
/「曼陀羅」系列
/風光系列
展覽期間:2010.03.13 ~ 04.18
(每周一公休,二~四10:00~18:00,五~日10:00~20:00)
開幕茶會:2010.03.13 pm2:00
藝術講座:「自由繪畫‧曼陀羅」/莊慧秋主講
2010.04.03 pm2:00~4:00
展覽地點:花蓮市林森路210-2號2樓
聯絡方式:03-8334545 聯絡人:Peggy
E-mail :
space.east@gmail.com 活動網址:
http://space-east.blogspot.com/【2009回顧】一位會計的藝文初體驗
文:小貞
我是東海岸文教基金會裡的會計,到這裡工作以前也都是做會計,只知道如何製單、登帳、出納、製作財務報告。
對藝文活動從來沒有接觸的我,在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工作以後,面對執行長雅玲姐說著畫的色彩、畫的感覺、如何策展之類的話題,我很努力聽但還是有聽沒有懂,直到5月雅玲姐開始佈展後,看見她在牆壁上做畫,才一面牆而已,她卻花好多時間去塗色彩和規劃,等到佈展好的時候,我看到不是一面牆而是一幅畫,畫中還有畫,讓我第一次對色彩有另一種感覺和感受。(
繼續閱讀)
【2009回顧】舞台近在咫尺
(圖:《香港出品》劇照,陳淑韻攝影) 文:思鋒
為什麼基金會在2009年開闢出一條「表演工坊」的路線?說起來,無心插柳的成分居多。2009年4月16日,基金會結束花蓮創意文化園區的經營,討論著未來的方向,可是這時候,表演工坊的架構還沒有成形。
一直到8月2日《夏天故事劇場》和8月21、22日《影的告別》的舉辦,看到觀眾的參與和反應,這時候,才有一種「是時候了」的感覺。就這樣,10月到 12月接連又辦了「第一屆東岸故事劇場節」、「第一屆東岸表演藝術人才培訓營」,參加的朋友溫暖地擠在小小的空間,舞台近在咫尺(人人都坐搖滾區哪),演 後的交流如同演出過程一般火花四射。(
繼續閱讀)
【讀者投稿】陶窯燒 致鶯歌
文:番茄
軟泥泥
揉捏著
型塑的小小城鎮的一段
烈烘烘
炙煅著
窯燒的小小城鎮的一段
堅脆脆
溫潤著
擺放的小小城鎮的一段
過去與未來的
小小的故事
註:這首詩為去鶯歌參訪陶瓷博物館 、陶瓷老街。
陶瓷的器具與產品,玲玲瓏瓏的。
有感而發的,鶯歌的代表--陶瓷。
以陶瓷的生產,喻這城鎮的冉冉風華。
【小編打報告】空間即是創造
文:吳思鋒
2009年4月,基金會落腳林森路,陸續整理出新的辦公室環境與展演空間,也逐漸摸索著未來的路線,這其中,當然包含了一直以來一些朋友不斷的鼓勵和關心。我們就像是在創造一個新的、屬「心」的空間,而空間的生成實在是一場迷人的過程,充滿了難以言說的情感及氛圍。
這個月,藝術家張淑玫「流動中的凝視」個展已經開始了,而搶救七星潭的行動隨著「給花蓮的悄悄話」徵件,也走到了另一個階段。特別地是,日前收到一封投稿信,竟是由西部的朋友捎來,他為鶯歌陶藝寫下的詩句,若讀起來,有番輕跳跳的韻律感,為地方文化留下了個人化的情感記錄。我們也將其刊出,與各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