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創刊日期:2009-06-12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348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發報時間: 2010-08-16 11:00:00 /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公益聯播]【招募課輔天使】長期招募平日、寒暑假貓頭鷹課輔志工
本期目錄
本期期數: 社造電子報第140期,重建快訊第52期
【社造頭條】2010社造國民大會
【社造大小事】花蓮這條,土地的界線<5>吉安,來大王菜舖子,吃好睡好,身體好
【社造消息】看見,在地知識
【重建觀點】八八週年,夜裡的省思:如果自己不努力,權利不會自己掉下來
【重建現場】莫拉克災後社區<台東見學3>嘉蘭永久屋與居民期望的落差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99/6/9是苗栗竹南大埔居民永生難忘的一天,共同感受到國家機器暴力的恐懼。
本期期數: 社造電子報第140期,重建快訊第52期
本期期數為  社造電子報第140期,重建快訊第52期

本期期數: 社造電子報第140期,重建快訊第52期*尚未繳交各年度常年會費的會員們,學會希望能繼續得到您的支持與肯定,我們將持續為台灣的社區營造最大的努力!為了保障您的會員權利,敬請撥冗繳交會員年費:華南銀行新生分行113-20-060508-8,如您的通訊資料有更新者,請傳真02-23216487或寄回100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138號11樓更新資料。
【社造頭條】2010社造國民大會
社區營造學會需要大家的支持與鼓勵!

近年來社區營造面臨的挑戰既深且巨,例如八八水災的農村與部落重建艱苦難行、農村再生條例對於台彎農村的影響禍福難料、地方文化資產接二連三的遭到拆毀破壞,另一方面,社區見學的發展、公民記者、社區媒體的建置、藝術介入社區的創新社造經驗等亦呈現了民間強勁的生命力,暗示了台灣社造往前發展的新動能與新方向。

社造學會趁今年會員大會之便,同時規劃社造國民大會,誠摯邀請我們的會員以及社造領域的老幹新枝齊聚一堂,向社造領域的夥伴們介紹自己過去一兩年努力的方向與方案,分享、交流最新的社造經驗與心得。

我們預先規劃了「社造發展論述與政策檢討」、「八八重建」、「社區文化資產守護」、「農村營造」、「都市會型社造」五項主題供大家參考,會議中也針對這些主題規劃論壇深入討論目前及未來的發展課題。但也不限以上主題的限制,歡迎各界朋友依本身經驗投稿。

為了盡量呈現近年的新經驗與重要心得,大會的發表以簡潔、明確為主。為此,我們有簡單的徵稿與審核。審核通過的提案將邀請在社造大會中公開發表。而所有的投稿將收納在會議手冊以及學會的網站平台。

許許多多令人心憂或欣慰的課題都需要民間集結瞪大的力量與智慧來面對、理解、合作,才能走出希望的新局。學會希望和大家一起創造討論與行動的社造平台,期待您的參與。

舉辦日期:99年10月3日(日) 下午12:30~18:00
舉辦地點:百齡高中(士林社區大學)/台北市士林區承德路四段177號/捷運:劍潭站

詳細內容請依序下載
01-簡章附件1出席回函表附件2投稿摘要附件3 會費捐款通知單   
【社造大小事】花蓮這條,土地的界線<5>吉安,來大王菜舖子,吃好睡好,身體好
(文、圖/陳憶潔-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大王,一位原本從事城鄉規劃及研究多年的博士,因為想讓人們享受到自然的食物,因為想讓用心的農夫得到支持,因為想讓大地受到守護、友善土地,促使他在2008年成立了"大王菜舖子"。

【社造大小事】花蓮這條,土地的界線<5>吉安,來大王菜舖子,吃好睡好,身體好

大王很親切,這和他的稱呼一點也不符,但在菜鋪子裡他絕對是個大王,有如king,大王有個可愛的女兒,看她多大,大王菜舖子就有多大,可以說幾乎是一起長大的,可愛的妹妹每天就在菜堆裡走跳,不斷成長也像似給大王菜鋪子賦予綿延不斷的壽命一樣。

員工們正努力的打包分裝訂單出貨,好幾個人建立起人工生產線,一套SOP就在分裝經驗時不斷的改進與建立,我們不好意思打擾太多,悄悄的坐在房子裡的後院,坐在樹蔭下感受微風徐徐,鞦韆搖盪,偶有大王的狗來插一腳外,這裡也感受不到急迫,除了,前面趕包裝的員工以外。

在包裝的過程裡,員工們很厲害,菜也有分為易損壞的類別,看了客戶的訂單,就能夠把這些食材用立體空間概念一份一份疊起,要牢固又要發揮最大的空間效用,聽大王在說,連擺放的過程都是一套藝術。

大王的店面還在整理,從外頭來看是個白房子,又是一種「乾淨」、「極簡」的意象,多多少少和「有機」也是有那麼一點關係,在大王的店鋪裡,沒有拍太多的照片與大家分享,因為我想,在人家家裡時,攝影癮就先收斂一些吧,這裡太多的感受還真是用照片無法比喻的。

大王也提倡「打工換菜」的模式,起初二年前,大王幾戶人家開始共同購買、自己下田採菜分菜的時候,很多朋友覺得實在有意思,熱心來幫忙,一直堅持要支付酬勞,讓人白白付出沒有道裡,但實在沒能力支付工資,大王有的是菜,於是會送一份菜,作為答謝。於是這份傳統還是延續著,現在只要去花蓮在地生活的小旅行,菜舖子會幫你安排「打工換菜」的時間與工作內容,住宿的民宿也有合作,讓你能夠打工體驗後,還能換得好吃的蔬菜。

大王菜舖子在有機蔬菜這領域裡,算是蠻有名聲的,經由大王轉述,甚至連三立的台灣尚青似乎是想要來採訪,在yahoo搜尋裡,只要key上「大王」而已,第二個選項就是「大王菜舖子」了。

我想,這也是因為花蓮有著好山好水,所以才能有的「菜舖子」。

相關連結:

盧廣仲‧這個認真流汗的傢伙(圖中的蔬菜就是大王菜舖子的)
開學了。菜鋪子農法學堂台灣小農的生存之道(3)賣菜人的城鄉再造計劃
我怎麼成了賣魚人?尋找小農的春天遇見大王
【社造消息】看見,在地知識
「在地知識」是人們因生活在不同的土地上,因應地形氣候的獨特性而發展出來最適合、也最自在生活方式,那是一種親密的依存和互動下逐漸累積出來的生活智慧。

而要如何將這些深埋於人們記憶與身體實踐中的知識庫重新找出來,並提醒世人它在動盪環境下的重要性,做為重新向農村學習的我們,需要的便是謙卑地以「在地人」的眼光,來理解當地人的文化及符號系統,認識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們是如何透過這些符號系統,建立出一套符合他們世界觀的身份認同。

無論是食、衣、住、行、育、樂,我們都在這片土地上獲得所需的資源,先人用歌舞、儀式、信仰、禁忌、傳統表達對萬物土地的感謝與尊重,那是一種敬畏萬物與土地倫理的互動過程,也是默會在每個人心裡的「地方知識」。在全球化與講究科學邏輯的思潮下,這些寶貴的「地方知識」越來越被稀釋化,農漁村、原民部落人口外流,傳承出現斷層;如何拉回我們對於故鄉的地方感?

【指導單位】教育部、高雄縣政府
【主辦單位】高雄縣旗山區旗美社區大學
【活動日期】99年8月20日(五)至8月23日(一),共計四天三夜
【活動地點】主會場與住宿在內門鄉木柵教會
【住宿地點】內門鄉木柵教會
(※請自備環保碗筷、杯子、盥洗用具、個人藥品、雨具)
【活動人數】40人(全程參加者優先錄取,額滿即止)
【活動費用】一般民眾1,500元(請於報到時現場繳交)

簡章下載
線上報名系統
【重建觀點】八八週年,夜裡的省思:如果自己不努力,權利不會自己掉下來
(文、圖/陳憶潔-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八八節,一年前很多人傷心流淚,不分受災戶還是一般民眾,看見電視新聞反覆播送的畫面,我們不自禁也會流下淚來,最近電視做了一系列的週年特別報導,其中一段影片,小林自救會會長的一句話:我就想欲哭(台語),這段讓我真的無法克制眼淚。

【重建觀點】八八週年,夜裡的省思:如果自己不努力,權利不會自己掉下來八八水災一年後,原民到凱道上面,對於當前政府不當的政策提出抗議,不少爭議的安置問題、重建問題、永久屋等等問題,都讓原民感受到最直接的感受:迫遷與分化,但卻沒有太多的權利可以參與決策。尤其前陣子我有機會去台東受災也相當嚴重的嘉蘭、大鳥,衝擊著對於重建"慢"步調的印象,因為重建真的太慢了,而且一點也不像已經過一年的情景。

到達八八週年夜宿凱道現場,要不是因為去過在7/17舉辦的「台灣人民挺農村717凱道守夜行動」,我不會有這麼強烈的想法:人,怎麼這麼少?!(雖然原民是相對是弱勢族群,但似乎也不應該是如此吧)

尤其是這種要與政府抗衡的,人數絕對不能少,在場的年輕人也不如717當天那樣的多,難道原民的年輕人這麼少?難道為了自己的權利,大家都能這樣默不吭聲?甚至要由遠在原鄉的老弱婦孺攜家帶眷,這樣才能算是真正的收災戶?

原民身分的立法委員呢?議員?甚至歌手藝人呢?這不正是你們的舞台?!時間的流逝,也流逝掉當初你們的注目點,團結,看不見,口號,卻是滿滿是。

【重建觀點】八八週年,夜裡的省思:如果自己不努力,權利不會自己掉下來

這一個活動下來,巴奈的一句話:「如果自己不努力,權利不會自己掉下來」,她讓所有台下的每一份子都感同身受,給予熱烈的掌聲,不分「權利」還是「權力」,這都是我們先人爭取下來,讓我們後代子孫所擁有,親愛的原民朋友,至少對我來說,我相當希望你們可以抗衡,甚至可以在一切抗議的過程中,能夠得到你們本來就應該擁有的權利(力),但在這其中最害怕的就是「理所當然」,權利不是理所當然,別人給你的東西,也不是理所當然,更不能認為「你本來就應該給我東西」,這世間,這一切都是要自己去爭取而來,如果最後因為「膽怯、麻木、自認為爭取也無用」,那麼就沒有比你們更有資格爭取的人了。這個想法,適用於任何種族與文化,一定要自己傳衍文化、語言。

後來下了一場雨,該說是「老天為你留淚」還是「老天想考驗大家的心力」,不得而知。

相關閱讀:莫拉克週年專題─重災區系列(7):台東─失去媒體關注之後
【重建現場】莫拉克災後社區<台東見學3>嘉蘭永久屋與居民期望的落差
(文/胡梓筠、蘇之涵、圖/陳憶潔)

政府一直認為嘉蘭部落是原民部落在莫拉克災後重建的「示範村」,不但積極推動,也不斷打出房舍是「部落自主規劃」的口號。但嘉蘭居民真的有參與到嗎?他們真的滿意這些政府所謂有「充分討論」的屋子嗎?
【重建現場】莫拉克災後社區<台東見學3>嘉蘭永久屋與居民期望的落差

去年八
八水災沖毀金峰鄉嘉蘭村87戶民宅、400多位居民居無定所,受災居民在2009年12月入住位於正興村的中繼屋,目前正在等待永久屋的興建。永久屋的預定地位於新富社區的東西兩側,分別由紅十字會與台灣世界展望會負責。

見學所參觀的永久屋位於太麻里溪旁,距離村內約3分鐘的車程。根據當地居民表示,這一批永久屋其實是2005年海棠颱風之後所興建的永久屋,因故一直未能完工,這一次趕搭莫拉克八八週年的壓力,正在追趕施工進度。

當我們來到嘉蘭村的海棠永久屋時,營造員歐美惠說,原住民非常注重鄰居之間的往來與聯繫,然而永久屋目前的設計,讓居民想到隔壁鄰居家串門子,得繞一大圈的路甚至是需要騎摩托車,使大家進了家門後就不再想出門,完全不符合原民的生活型態。

而這只是其中一個不滿,還有更多的設計並不符合嘉蘭村民的需求,然而政府卻一廂情願的認為嘉蘭永久屋足以擔任示範屋,這當中的差異究竟是錯在哪個環節?
詳細全文與影片
推薦訂閱
介紹一個免費資訊與網路新知網站@【網頁研習室【網頁製作系列報導】】
【台權八月份電子報】集會遊行與非暴力抗爭@【台灣人權電子報】
轉寄『社造電子報《No. 140‧52》2010社造國民大會。八八週年,夜裡的省思:如果自己不努力,權利不會自己掉下來』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