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8-17─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8-17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8-17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中國的航母夢魘 |
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開始進行下水測試的新聞,在本地糾葛於台灣前途的氣氛下,似乎成為中國國力、台灣安全威脅的象徵。在媒體的局部放大、片面解釋的處理下,把一個「航母夢魘」變成了中國的「航母夢」。 航母還不到國力象徵的層次,之所以有此錯覺,其實是中了美方在宣傳上的毒。韓戰、越戰的經驗證實,在陸地上部署陸空軍,其成效遠大於由遠距離派遣艦隊來實施攻擊,簡單的說,盟邦的支持比孤軍深入要來得有效,這樣的經驗甚至到了波灣戰爭都仍然有效。航空母艦曾是冷戰期間的「雞肋」。於是,海軍中的航艦派,積極透過媒體來進行形象塑造,航艦的大體積,則在影像上有震撼力,軍方、媒體雙方一拍即合。這是我們對於航艦的「船堅砲利」印象來源。 但是,蘇聯時期對於航母的操作概念,基本上是半吊子。冷戰時期,蘇聯對於歐洲的軍事策略,是以陸空攻擊為主,美國、北約為了分散戰爭爆發時,面對蘇聯的軍事壓力,希望用航空母艦戰鬥群從海上進行攻擊,然後用登陸作戰開闢第二戰場以舒緩歐陸的戰爭壓力。蘇聯則是期望用大量的飛彈攻擊,來對抗美國的航空母艦戰鬥群。對於蘇聯人而言,航母原本不在規劃中,而只是配套作法之一,它在海戰中的重要性,還不如蘇聯海軍所開發出的潛艇、反艦飛彈等策略。 中國的第一艘航母是以採購廢船的名義,將蘇聯時代的舊硬體予以「復活」。中國顯然是要從20年餘前的造船技術、硬體,作為軍事科技的追趕起點。 然而,即使不把航空母艦硬體設計的時間落差考慮在內,中國引進前蘇聯的舊航空母艦,卻又以美國式的航空母艦戰鬥群作為操作的模仿對象,這顯然是一個概念的拼湊:蘇聯硬體加上美式操作概念。美式的航空母艦戰鬥群,需要大量、精細分工的各種軍艦來運作,龐大的操作成本不是蘇聯所能負擔。 這樣的概念拼湊,反映了中國在軍事革新上的創意不足。中國急於讓軍事力量趕上西方國家的水平,採取的作法卻幾乎是直接套用冷戰時期的概念,而沒有突破性的想法。當美國開始發展新的軍事技術,來超越航空母艦戰鬥群的運作模式時,中國卻選擇了「發展航母」來作為追趕美方的基本策略。這會讓中國在軍事運作的概念上,永遠落在西方國家之後。這顯然是失策,其後果可能不是中國的軍力成長,而是資源的無效運用,然後排擠到其他軍事領域所獲得的資源。 前蘇聯是其中的典型。他們受惑於美國的各種軍事科技、軍事策略,於是急著發展各種相對應的裝備,最後是歧路亡羊,紛亂的軍事發展策略形成龐大的軍事開支,壓垮了蘇聯的國防體系。 航空母艦這項軍事裝備,原本應該是要被深刻對待的,而不是被片面解釋。放在中國的脈絡下,航母應該被視為是國防資源的配置,甚至是從國防政策來考察;放在台灣的脈絡,應該是重新檢視「中國威脅論」,甚至是兩岸軍備競爭的重要議題。但是大眾、媒體似乎受到航空母艦龐大體型的震撼,還有美國以航空母艦作為宣傳樣板的刻板印象,總把它視為國力的象徵。於是,中國對於航母的各種說法,幾乎都被本地照單全收,然後放大成為中國國力成長的象徵。 我們以為航空母艦是中國國力的象徵,實際上,我們可能錯的把夢魘當成正面的象徵。 |
(回目錄) |
左右看:人才宣言的虛實 |
左看:要加薪何必拐彎?
中研院長翁啟惠與多位知名人士共同發表了一份「人才宣言」,痛陳台灣近10年來淪為白領人才淨輸出國,呼籲鬆綁對於高階人才的相關薪資管制,維持台灣競爭力。 然而,台灣可不是近來才淪為人才輸出國。台灣的留學生學成歸國比例近年雖已超過30%,但連一半都還沒跨過,更別提1979年時還曾創下8%的最低紀錄。由此觀之,台灣的人才其實已經比過去更大比例地留在台灣了,不知宣言關心的是誰? 其次,宣言相信優秀的領導人才有助創新產業、提升就業與全民薪資水準。但這點其實很難得到確證。領取超高薪酬的企業CEO對於企業獲利有何作用?便是不少實證研究爭論的議題,至於中研院對一般民眾的貢獻那就更難衡量了。更有學者計算,中研院的「生技醫藥國家型計畫」與「基因體醫學國家型計劃」至今已投入合計250億元,但產值只有「授權合約總值近6億」,以及合作研發經費「超過3億8千萬元」,不成比例。 因此說到底,這宣言的主旨雖說是強化台灣競爭力,但可能更接近於用競爭力的大帽子來合理化加薪的訴求。當然,想加薪沒甚麼不對,只是領國人納稅錢的中研院學者們最好老實承認,別再用似是而非的宣言唬弄納稅人吧! 中研院長與多位知名人士聯名發表了一篇「人才宣言」,指出台灣近10年來呈現高階人力淨輸出的現象,原因就在於台灣的制度與文化對於高階人才薪資的限制太多,留不住人也無法吸引外來者。此一宣言看起來是希望改善人才外流的問題,但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台灣的發展軌跡,就可以知道這其實只是恐懼中國威脅的又一表現罷了! 誰都知道,台灣從來就是人才輸出國,過去大量的留學生在學成之後都滯留不歸,在國外(主要是美國)生根落戶,1979年達到高峰;當年留學生學成後的歸國率只有8.24%!之後則逐漸提升至30%以上,但仍有很大的移出率。包括提出宣言的翁啟惠本人也在美國生活、工作多年。如今移出的目的地換成了中國或香港、新加坡,依舊不改人才輸出國的地位,為什麼忽然就成了問題? 再者,要吸引人才,高薪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薪資通常與發展前景、提升機會等是連動的,因為只有強大的經濟產業才能提供高薪的基礎。而面對逐漸成為世界經濟強權的中國,以及其傾全國之力支持的北大、清大等一流名校,台灣只怕砸再多錢也不夠! |
(回目錄) |
衛報週評:英國暴動反映出的社會經濟問題 |
節譯■葉興台 當前倫敦市長李文斯頓(Ken Livingstone)將最近發生的暴動連結政府大舉削減支出,他似乎捅到蜂窩。每日郵報抨擊,歸咎於削減支出是不道德和憤世嫉俗的,有一堆主張控制暴動者附和這種說法。他們堅稱,毋需多做解釋,唯一反制之道就是塑膠子彈、高壓水槍和軍警上街。 當國會開議時,我們聽到很多上述的說法,不難理解其中原因。如果這些暴動沒有社會或正治理由,執政當局顯然就無須負責。更有甚者,由於很多英國民眾被蓄意破壞驚嚇,對警方無力阻止暴動擴散感到憤怒,這提供執政當局加強執法,穩定社會秩序,以恢復受損信譽的機會。 但這也是一種荒謬的立場。如果上週發生的暴動是不折不扣的犯罪行為,與警方騷擾、青年失業率、社會不公或經濟危機惡化無關,為何暴動會發生在此時,而非10年前?維多利亞時代就將社會邊緣人污名化的犯罪階級,始終都存在於英國社會,如果這些暴動與英國嚴重的社會分歧和貧民區的剝奪感無關,為何暴動會在貧苦的哈林吉區(Haringey)暴發,而非富裕的亨萊區(Henley)? 指控那些做此種連結的人,或為攻擊消防員或劫掠小商家者辯解,都相當愚昧。拒絕承認這場騷動的的發生原因,會使騷動更可能再度發生,英國政府官員若要顧及自己的政治前途,當然不該在閉門會議中犯這種錯。 這場暴動與30年前發生在倫敦和利物浦的相當類似,主要是因為警方和黑人社區發生衝突,當時的保守黨政府在經歷經濟衰退後,也大舉削減政府支出。南倫敦布里克斯頓區(Brixton)和利物浦市中心托克斯泰斯區(Toxteth)的居民都被貼上罪犯和惡棍的標籤。但在幾週內,當時的保守黨國會議員哈塞丁(Michael Heseltine)寫一份未公開的備忘錄給內閣,開頭就說這是一場暴動,並著手緊急計畫,打擊都市的剝削。 這次,這場多族群掀起的騷動擴散的速度更快和更遠,與政治較無關係,而且出現更多劫掠,暴民在很多地區以隨意拿東西為主要行動。但這場騷動沒有什麼難解之處,起因是警方射殺一名黑人青年。在英國,黑人被警察臨檢和搜身的機率為白人的26倍。這場暴動發生的托特罕區(Tottenham),是倫敦失業率最高的區域,由於政府削減75%預算,很多青年服務社被迫關門。 接下來暴動擴散至英國其他城市,也不令人意外,因英國的貧富差距已成為已開發國家中最大,10%最富裕人口的財產為最貧窮10%的273倍,英國年輕人口的教育維持津貼遭到刪除,官方統計的青年失業率創紀錄新高,大學錄取名額被縮減,大學學費卻調漲兩倍。 但這場暴動早在執政當局持續大砍支出之際就可以預期。去年秋天英國警司協會(Police Superintendents' Association)曾警告,在需要警察處理社會壓力或廣泛的失序之際,大幅縮減警察人力,是一種危險舉動。早在兩星前之前,托特罕區的青年就曾對衛報說,可能會發生暴動。 儘管政治人物和媒體發言人反駁,這與反社會的青少年打破商店玻璃櫥窗、拿走電漿電視或遊戲機無關,但暴民從哪獲得沒有比偷取個人財物更高的價值、或偷取名牌產品是取得認同和尊重的途徑這樣的念頭? 銀行大亨公開劫掠英國的財富,卻毫無責任,不難理解為何一些被排除在輕鬆賺大錢之外的人會想,自己有權幫自己拿走一台手機。有些暴民公開做這種連結。一名暴民告訴記者:「政客說我們劫掠,他們才是流氓。」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