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1-09-28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化妝品真相大公開社群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9-28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9-28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美國對台軍售所戳破的假象

美國上週宣布對台軍售的項目。這次軍售的項目與原先的預期大致相符。媒體、政治圈之所以連篇累牘的把軍售議題與政治連結在一起,其實是為了掩蓋真相:台灣的外交地位並無改變、中國軍力威脅不如預期、軍售議題的背後考量是以商業為主。

這次軍售的項目,最被注意的是軍機。本地、對岸都把F-16C/D型戰機描述得比現有戰機高級,然後以「C/D優於A/B」的說法,來揣摩軍售與政治地位之間的連結。這其實是文字遊戲。實際的狀況是,美國在20餘年出售給台灣的機型,其規格就已是專為台灣打造,當初為了迴避政治敏感度,美方刻意採用較舊的機型編號,卻在機身內部選用較優的雷達等零件裝備。依照歷年逐次升級的裝備來看,實際的性能其實已逼近世界同級戰機的前矛。這種情形也出現在美國對台軍售的海軍、陸軍等裝備。

對岸的軍事力量,被本地過度誇大,媒體不加思索的隨意引用西方、中國方面的報導,然後以一個被誇大的軍事力量來對照本地的國防,就會得出兩岸軍力已經失衡的論斷。在一般的印象中,軍事事務會反應政治現實,於是就得出「美方的政治天平已經向對岸傾斜」的推論。

然而實際的狀況是,中國在1979年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至上」的作法拖遲了軍事更新,解放軍曾有將近10年的裝備更新空窗期。相對應的則是當時台灣的軍事更新也陷入停滯,老舊艦艇、戰機的意外事件頻傳,卻等不到美方點頭同意出售新裝備。外界總以為「無法獲得新裝備」是台灣外交困境所造成,其實,從歷史經驗來看,尤其是美國在歐洲、中東的類似作法來看,這是美方基於兩岸軍力平衡的考量,所進行的政策作為。

至於中國的軍事發展,從這次軍售來看,顯示美國對於中國軍力發展的估計並不高。中國軍方近幾年的軍事行動宣示,甚至公布匿蹤戰機的試飛,雖然氣勢頗為驚人,媒體、政治人物也有意無意的把各種正面肯定「中國軍力快速成長」的政治辭令,詮釋成「中國軍力即將威脅美國」。依照兩岸軍力平衡的邏輯,既然對岸軍事實力有威脅,這次軍售應有對等的反應,上焉者是將台灣排入新型戰機F-35的客戶名單,下焉者是出售F-16C/D,或是某種過渡型裝備,例如F-15。但是,從台灣的軍事裝備更新上,卻顯示美方仍維持以往對於台灣的軍事協助等級,等同於否定、低估中國軍方近幾年的發展的潛力、企圖心。

這並不是美方對於兩岸局勢有什麼特殊考量,只要稍微對照南韓、越南、印度的軍事裝備更新,以及日本在東北地震後的軍事動向,就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氣氛。

因為,從戰機的全球市場來看,美方基於商業運作、後勤的考量,F-35是下一代國際市場的主力產品,許多國家都將裝備更新的目標放在這一機型上。然而,這款戰機的研發進度不如預期,從現有戰機到新型戰機的更換,將可能出現5年左右的空窗期,於是,「冒著戰力空隙的風險期待新機」,以及「升級舊機種以度過空窗期」,就成為國際軍武市場的熱門話題。而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案,就反映了各地區的軍事緊張程度。

這其中,軍火業的商業考量,比起地緣政治的因素要略高,畢竟,目前並無冷戰的緊張氣氛,俄羅斯的軍事研發,仍未完全脫離前一段時間的停滯狀態。不過,各方人馬為了各自的需求,就會從軍事議題當中,去尋找政治的微言大義,以便提昇自己的談判籌碼。不過,從近30年內的美國對台軍售的內容來看,這次美國對台的軍售項目,就軍事、政治的層面來看,並未逸出原有的架構,美國仍是把台灣視為美國的軍事盟友,並未受政治局勢而有太多變動。外界把軍售項目用放大鏡來觀察,其實是犯了錯誤:只看台灣不看對岸,也忽略歷史經驗,甚至不參照世界其他地方的經驗。

(回目錄)




左右看:樂施會批全球搶地潮

左看:投資還是掠奪?

歐美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資源控制與佔取,從殖民主義時期至今依然延續,近年來由於糧食價格走揚、生質能源作物興起,更在農業投資的名義下刮起一陣搶地風潮,不僅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參與其中,諸如中國、巴西、南韓等「新興國家」也紛紛軋上一角。國際知名的非政府組織樂施會(Oxfam)長期追蹤此一現象,於9月22日發布了「土地與權力」調查報告,透過實際案例揭發了關於搶地風潮的種種謊言。

報告首先指出,自2001年至今,全球出售或出租的農地已經高達2.27億公頃,面積相當於西歐加北歐各國的總和,且大部分案例集中在糧價暴漲的近兩年,半數位於非洲大陸。與流行的宣傳相反,樂施會調查發現外來投資者看中的許多土地並非荒地,而是人口密集區域,或是久經耕種、水源土質條件皆優的良田。

這些農業投資對於當地就業幫助不大,多半是一些季節性的、低薪工作。在稅收方面,由於當地國家多會提供租稅優惠,或者根本缺乏確實徵稅的行政效能,以至帶來的稅收亦相當有限。更別提這些農作多半用於出口,對於當地的糧食安全不僅無益還可能有害。
李亮/文字工作者

右看:問題在治理機制

經濟學原理與所有科學原理類似,通常與直觀的經驗不符,加上經濟學涉及人的實際利害關係,以至經常遭人誤解,9月22日樂施會針對當前國際上大規模農地投資風潮的調查報告,便又是一例。該報告痛斥近年來興起的大規模農地投資既無助於當地國的糧食安全、就業與稅收,還經常侵奪既有良田,使民眾流離失所。然而,這些經驗現象固然真實存在,是否就能以此否定這些農業投資的本質呢?恐怕未必。

此波大規模跨國農地投資的出現,主要是由近年來糧價高漲以及生質能源作物市場興起所推動,先進國家有技術有資金,結合落後國家的土地資源,正是市場調節資源供需、為雙方創造雙贏局面的結果。樂施會所指陳的種種問題,其實都不是來自於經濟問題,而是落後國家自身缺乏一套有效的治理機制,以至在生產成果的分配上出現問題。例如投資帶來的好處被當地貪腐權貴佔有,不顧受影響民眾如何重新安置等。在糧食安全問題,關鍵其實是落後國家本來的生產力低落,以及民眾購買力不足,並非外來投資所致。

市場有效,但徒市場不足以自行,還需要治理機制的配合。
王放/政治評論員

(回目錄)



衛報週評:義大利危機是資本主義的危機

節譯■葉興台
馬克思說過,歷史會重演,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根據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如果想知道歷史是否重演第三次,請看義大利:該國最強的反政府力量是喜劇演員,而總理貝魯斯柯尼本人根本是個笑話。這種看法扭曲了對義大利多數經濟和政治情勢的分析,宛如義大利的問題僅是被性和官司纏身的總理。

要了解義大利危機的本質,就得從更大的歐洲脈絡。歐元區的局限人盡皆知:歐元區擁有一個未獲政治主權背書的單一貨幣,擁有一個不以放款為最後手段或對會員國融資的中央銀行(歐洲央行),沒有統一的歐洲公共預算。歐洲央行過度強調反通膨立場以及只要物價上漲就升息的缺陷,也顯而易見。德國打算利用南歐國家的赤字升高,因而被迫採取撙節措施來獲取利益,更與精神病而非經濟有關。

有人說,歐洲危機並非土生土長的,主權債務危機並非真正的公共債務危機,義大利的危機並非義大利土生土長的,德國的新重商主義導致歐洲成長停滯,而歐洲能存活下來,全拜美國帶動的出口。當私有化的凱因斯理論(privatised Keynesianism)──混合了機構法人基金、資本資產通膨和消費者債務(一種從美國和英國輸出至義大利、西班牙和愛爾蘭等國的模式)──爆炸,歐洲成長也就跟著內爆。

主權債務危機因此是偽裝的個人債務危機,赤字並非好的赤字(計畫生產使用價值,經由定性發展來自行消失),而是壞的赤字(由實際的停滯或拯救金融引發)。

歐洲的問題一直是不願意一開始就對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再提供資金,三國的負債佔歐元區GDP的比重很低,取消三國的負債不會帶來太大傷害。

危機之所以爆發,是因為市場和信評機構看出歐洲領導人的愚蠢,一提到拯救高負債國家,他們就變得很沒有效率,更不要說推出弄巧成拙的撙節措施。恐懼導致融資成本升高,義大利已經很低的GDP成長(去年為1.3%,今年第一季為0.1%)又急速下滑,加上融資成本升高,導致義大利如今很難翻身。

義大利經濟有嚴重的缺點,但這些缺點是存在已久的結構問題,可回溯至1960年代中期,導致勞動生產力和成長率持續下滑。資本家用某種投資罷工(investment strike)來回應勞工的困頓──透過強化勞力而非創新。產業部門因此消失,技術從國外進口,公營企業民營化,義大利的中型企業從國際出口獲利,卻仰賴外部創造的成長,公共債務成為支援去工業化經濟的手段。

致命的一擊來自於勞動的彈性化(即雇用臨時工),導致勞動生產力的瓦解,有一段時間,這導致義大利中北部地區民眾低度就業,這場危機揭露了這個隱藏的事實。義大利失業率和進一步雇用臨時化只是剛開始而已,因累退稅(regressive tax)提高和猛砍政府支出的效應開始慢慢浮現。

義大利債務違約或退出歐元區,都無助於解決問題。1992年義大利曾脫離歐洲貨幣體系,隨後讓貨幣里拉大幅貶值,但結構問題反而更加嚴重,勞工的就業條件惡化。這次,義大利若離開歐元區,將意味了歐元區的瓦解,會導致歐洲和全球危機更形擴大。

這場危機只能一次解決,以防止骨牌效應。雅典大學經濟教授凡羅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和英國經濟學者赫蘭德(Stuart Holland)建議: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不僅能解決金融危機,也能作為投資的融資。

但這場危機不僅是金融危機,也是資本家的危機:這是對勞工的部分攻擊。從這個觀點來看,歐洲左派必須提出類似美國的新政(New Deal),他們必須推動投資社會化,將銀行轉變為公共事業,以國家介入來直接提供就業,並進行資本控制。這不是馬克思的看法,而是美國經濟學家明斯基(Hyman P.Minsky)的觀點。遺憾的是,歐洲所失去的不是融資債務的錢,而是國際主義。唯有歐洲奮力一搏才能抵抗撙節措施,進行像樣的改革。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第六十五期110902 公眾領域在哪裡?@【創用CC電子報】
【媒體小鋪電子報230期】@【媒體小鋪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9-28』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