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2-01-18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第四季早上講堂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1-18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1-18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網路政治民意的虛妄

這次的總統選舉,選前的網路民意頗有政黨輪替的氣勢,開票結果卻與網路態勢形成大反差,再次顯示了虛擬世界的可信度令人存疑。這個現象雖有濃厚的政治屬性,顯示網路上的政治行銷已經進入瓶頸、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有其不可替代性,但是,對於關注社會議題的人士,其象徵意義更大。
網路世界的虛擬性質常被描述成無所不能、潛力無窮,據說網路所集結的群體智慧,比起實體世界更值得注意,網路的匿名性所能匯集的群眾動力,效益比現有的電子、平面媒體要高。中選會將「未來事件交易所」視為民調的一種,就反映了這種氣氛與共識。
網路總被描述成有無限可能性的新媒體,對於政治、社運團體而言,似乎可以跨過人與人之間的冗長、繁瑣接觸,部落格寫手、發言部隊就能以小博大、瞬間翻轉局勢,網路似乎比報紙、電子媒體更有效,網路世界的影響力比八卦媒體的爆料更有震撼力。據說,網路上的匿名性質,會讓人毫無顧忌、暢所欲言,網路這個開放空間所凝聚的群體智慧,例如維基百科,更能超越傳統菁英的水準。
但是,這次選舉結果只是再一次證實,網路其實沒有那麼神,許多效應都是誇大,甚至刻意的篩選。網路民意一片叫好、現實世界卻不動如山的案例很多,網路集體智慧所形成的預測,跟現實的落差,更是屢見不鮮。這次的總統選舉結果,並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2008年的金融海嘯不只是專家沒看出來,各種網路言論也沒有比專家強到哪裡去;網路投資部落客對於股市的預測準確度,與大戶、各種「老師」相去不遠;去年的「五都選舉」也是一個可以跟現在作對照的例子,只不過當時的槍擊案把眾人的注意力移轉了;數月前美國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則是網路的動員力量難以持續的例子。它們都是離現在不遠的實例。我們只凸顯了網路在中東民主潮所扮演的角色,似乎埃及等國的改革浪潮,「都是」被網路牽引起來,卻完全忘了,反面的例證更多。
對於網路的過度期待,其實是源自商業邏輯。網路能形成以小搏大效應的想像,全是移植20年前商業界對於網路媒介的想像,只要看看網路公司泡沫化之前,各方對於網路的操作想像,就可以發現,我們對於網路與公共議題的「經營」,與商業界有高度相似性。網路被商業界描述成無所不能,甚至還曾經有「網路經濟」的說法,認為網路出現後打破了某些既定的經濟法則。以今天的形勢來對照,1990年代商業界對於網路的想像實在是過度樂觀。但是,網路公司的泡沫雖破,其中的觀念卻流傳至今,然後,在新一波的網路公司的商業操作下,「以小搏大」的概念,轉而滲透到政治、社運領域。
在台灣,最常被提起、也是被誤解的案例,就是歐巴馬在2008年的總統大選神話。台版的說法是,歐巴馬的當選,是政治行銷與網路兩相結合的典範,以致於歐巴馬有極高的支持,此說法後來影響台灣政黨的政治行銷概念,類似於歐巴馬的「Change」話術,還有網路政治行銷逐漸成為主流。歐巴馬與網路的關連是個誤解,歐巴馬日前的聲勢低落,就可以作為「網路也許能讓人當選,卻不能協助治國」的佐證。而且,依據美國國內的相關研究,例如從聯邦選委會(FEC)所公布的歷年小額募款等資料,都能看出對於網路民意的印象,其實經不起現實資料的分析。
嚴格說來,網路其實跟一般媒體沒有太大不同,但是眾人總是將它特殊化,認為網路上的言論、行為有特異之處。更特別的是,網路上的氣勢讓人過度膨脹,忘了現象與實質之間的其實有落差,公共議題只是淪為聲勢的較量而已。

(回目錄)




左右看:委不承認美孚案世銀裁定

左看:跨國公司vs.發展中國家
日前,世銀旗下的「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ICSID)就艾克森美孚公司控告委內瑞拉一案,仲裁判定委內瑞拉應賠償9.08億美元。1月8日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即針對此案表示,委內瑞拉不會承認「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的仲裁結果,再次顯示查維斯的社會主義改革進程依然持續進行中。
此案起源於2007年委內瑞拉推動「再國有化」政策,欲收購跨國石油公司在委國的資產,擴大國有化範圍,遭到美國艾克森美孚、康菲等公司的抵制,告上ICSID。此一「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乃是全球化下跨國公司打擊發展中國家的重要工具。其「發明」了可由跨國公司直接控告政府的方式,免去了民族國家法制的種種麻煩,廣受跨國公司歡迎,近99%的案件全是跨國公司控告發展中國家與窮國(其中許多跨國公司的經濟規模,比它們控告的發展中國家還要大),原則上採用秘密仲裁,70%案件仲裁結果有利於跨國公司,對諸多破壞當地環保與人權法律的惡行大亮綠燈,相關案件可謂罄竹難書。玻利維亞與厄瓜多便已退出此一組織。
而這次的案件也充分顯示了跨國公司、尤其是美國公司對於社會改革與拉美民族利益的敵視。李亮/文字工作者
右看:反美莽夫查維斯
堪稱國際政壇怪咖的查維斯日前由古巴治療癌症歸來,說他生病很可能是美國中情局的秘密生化武器搞的鬼。繼去年底這番令人匪夷所思的談話之後,1月8日他又有驚人之舉:宣布委內瑞拉不承認世銀旗下的「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ICSID)就艾克森美孚案所作的仲裁結果,說委內瑞拉不會付錢給帝國主義者。此舉一出,又引發國際側目。
此案起源於2007年查維斯發動的所謂「再國有化」,將多家跨國公司的資產收歸國有而引起糾紛。雖然此舉有著「社會主義國有化」的響亮招牌,但實際上只是查維斯的反美個人秀,因為查維斯根本不反對外國控制石油,如法國、挪威、英國的石油公司皆能夠在出售部份股份給委國石油公司之後繼續營運。唯獨美國的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與康菲(ConocoPhillips)不服,循一般國際慣例向「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提起仲裁,該中心今年1月1日仲裁委內瑞拉應賠償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9.08億美元,這才引來查維斯的大動作。
目前向「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控告委內瑞拉的案件已經累積到了11件,台灣中油公司也在其中,充分凸顯出查維斯的魯莽惡習。王放/政治評論員

(回目錄)



衛報週評:年底美國大選須做出正確選擇

節譯■葉興台如最近美國賦稅爭議所顯示的,由共和黨把持的聯邦眾議院,連他們同意的事情都會意見不一,如延長對勞工階級的薪資減稅等。根據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華府的這場爭議已讓就業形勢惡化。
共和黨人聲稱,美國老百姓須忍受刪減社福津貼,勒緊褲袋,減少自己的收入,合力降低債務,以讓「創造就業者」拿到更多,因為這麼做可能會創造就業;但其實就是後者讓美國陷入今日的處境。保守派人士樂意支持富人的利益更甚於老百姓的利益,他們為了拯救船隻,願意讓水手溺死。
事實上,任何在美國消費的人都在創造就業,上流階級卻不那麼認為。
吾人不該將美國當作一家企業在經營,因為美國並不是企業。在艱困時刻,一家企業可透過裁員、無薪休假、削減支出和凍結人事來因應景氣寒冬。任何企業的主要存在目的在於獲利,企業的生存更重於個別員工的福祉。為了生存,美國有很多企業正在採取這些行動。
但作為國家不能這麼搞。美國人不是能在其他國家找到工作的員工,他們不能被國家隨意丟棄,特別是在很多美國人已被雇主隨意丟棄之際。儘管美國的長期體質很重要,但國家的存在目的在於保護和服務人民,而非從他們身上獲利,或在他們破產時,還要設法不透支。
吾人不該忘記,就是因為美國大型銀行妄想極大的獲利,導致美國今日的不景氣,與美國政府支出或負債無關,這些銀行要求美國政府紓困,最後也稱了他們的心,如了他們的意。大型銀行雖然這麼要求,但不該照單全收。
因為大型銀行的作為,美國企業正在裁減員工,沒有增聘員工的打算,這與美國政府負債或課稅無關。負債過高、課稅和金融監管並非造成不景氣的原因,大型銀行高度冒險、過度槓桿、為了獲利而不擇手段的行為才是禍首。如今,美國老百姓被要求承擔苦果,很多民眾還在想,美國政府何時才給他們紓困。
最近幾個月,有些美國人走上街頭,響應「占領華爾街運動」,在全國各個角落紮營,展現他們對當下情勢的不滿。這些美國人被批評為懶惰和骯髒,稱他們要的只是一份工作。在烈日和風雨中餐風露宿的應該是軍人,不該是老百姓,因此,任何願意走上街頭的人,都值得被傾聽。
衛報這篇評論的作者是退伍軍人,他抱怨: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退伍的年輕軍人,失業率為美國人平均的3倍。他和家人就像多數的美國人一樣,幾乎身無長物,家族的三代男性都投身軍旅,為美國參戰,祖母是個記帳士,養育6名子女,母親是個護士,家族成員中很多是加入工會的勞工、教師、照顧問題兒童的輔導員等。儘管很美國人繳了很多稅,但大部分的美國人對國家的貢獻更多,造就了今日美國的地位。
美國在選舉中需選出真正的領袖,國會議員需服務他們所代表的選民,而非利益團體或自己的利益。美國國會不應是讓人待幾十年就能致富的場所,也不該是世襲或自我選定的地方。當美國只有20%的國會議員服務現役軍人,但近半國會議員都是百萬富翁時,就會出現問題。
公共服務必須是真正的服務,美國國會議員需真正照顧老百姓,捍衛他們的就業和利益。作者認為,就像他在服役時,竭盡所能地捍衛美國,美國國會也應不分貧富地捍衛美國人。
若想改變華府,必須改變所選出來的國會議員,而非只是進行政黨輪替。今年11月美國人可以做出抉擇,希望這是正確的抉擇。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1-18』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