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創刊日期:2009-06-12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350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發報時間: 2009-10-17 16:00:00 /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公益聯播]節慶活動
本期目錄
【志工招募】
【觀點與論壇】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志工招募】
[需求]災區社區報的編輯志工

編按:
本期快訊刊登高雄縣旗美社區大學的社區報編輯志工需求,若您是熟悉版面或美術編輯,會使用word、photoshop、illustrator或Coreldraw等以上任一編排軟體,熱心想協助災區需求的伙伴,都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喔!



聯絡方式: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陳芬瑜 劉亮佑
cesroc@seed.net.tw   02-23930629 #227、#2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需求]「88家鄉守護平台社區重建網」志工

編按:
「88家鄉守護平台社區重建網」需要您的加入!凡是具有網頁設計、網站規劃、熟悉相關程式軟體or關心重建議題,能協助資訊整理者,都誠摯歡迎您的加入喔!



聯絡方式: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陳芬瑜 劉亮佑
cesroc@seed.net.tw   02-23930629 #227、#210

【觀點與論壇】

學會至南部災區訪視紀錄

文.圖 / 陳芬瑜、劉亮佑(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編按:
學會於10月10日-11日訪視南部災區與在地重建組織,瞭解第一線的重建工作狀況,藉此思考後續的協助方向。本期快訊乃刊登此次訪視的圖文紀錄。


【觀點與論壇】

【高雄縣旗美社大】
中午在旗美社區大學由正揚簡介六龜、甲仙的地理位置,社會情勢以及目前在地重建組織的運作狀況。此外, 共同的議題為荖濃溪河床的疏浚問題 。



【觀點與論壇】

【六龜鄉重建關懷協會】接下來我們拜訪「六龜重建關懷協會」。該協會前身是六龜同好會,因為有過去的基礎,所以在組成跟運作上有一定的默契。

目前比較明確的重建計畫包括:發行社區報(旗美社大協助撰寫文建會提案)、修整荖濃國小廢棄托兒所跟廣播站作為社區學習中心、農產品加工、社區手工藝教室等用途(修繕的人物力,法鼓山可能協助贊助)、推動課後輔導計畫。



【觀點與論壇】

【荖濃村】六龜國小校長(左三)很熱心地帶我們參觀將規劃為「荖濃農村學園」的「舊荖濃幼稚園及復興電台宿舍」。

這項規劃案計畫將由法鼓山基金會贊助,六龜重建關懷協會執行。期望在災後,發展出比災前更具有農村力量的「重建計畫」。計畫內容主要為透過閒置空間的再利用,規劃一個涵蓋「學習與產業」的重建工作站;包括「農村生活教室」、「農村手工藝中心」、以及「農產加工中心」等功能。

後續這個點可以是社區工作站或是進入協助團體的聯合辦公站,成為社區各項資源的接合點,也支持多樣的活動用途。藉此吸引更多的人氣鼓舞社區、為社區注入活力。



【觀點與論壇】

【荖濃村】舊荖濃幼稚園一景。



【觀點與論壇】

【荖濃村】復興電台宿舍一景。

 
【觀點與論壇】

【荖濃村】閒置空間一景。日據時期多為伐木工人暫住的旅社。



 【觀點與論壇】

【荖濃村】針對「荖濃農村學園」的規劃,曾旭正老師建議法鼓山僅要協助修復結構、防水、廚房等工程,其他的空間再生可以透過工作假期方式進行,藉以讓關心的人力持續進入社區。修繕的過程避免全部外包,讓社區也參與其中,使修繕的過程成為社造的過程。

在地居民李懷錦(左一)對於重建事務投入很深,也是六龜重建關懷協會的總幹事。

 

 【觀點與論壇】

【寶來溫泉】街上店家多數沒有營業,原本熱鬧的街頭顯得很冷清(八月份是泛溪季節)。寶來多數居民仍以務農為主,觀光業佔少數,平日身份為農民,假日才經營店家。

目前的重建想法不排除申請水保局的經費,以及經濟部街道招牌補助計畫。不過重建委員會也很清楚,重建過程要能自己站起來,自己有願景有感動,才能將整合外界的關心與資源。

初步的重建構想是成立社區陶藝工坊,從建造一座社區窯場開始,為重建注入藝術元素,產出的作品也可以作為重建過程中使用的物件。未來還可以設立手工藝工坊等,讓居民在農忙之餘也能夠學習製作手工藝。

 

【觀點與論壇】

【寶來村】曾老師與寶萊村居民商討未來的發展方向。當地的居民希望藉由這次的重建工作,再次思考未來社區的發展方向,發展出地方的特色產業,讓社區的居民自己走出來。

 

【觀點與論壇】

【仁美營區】第二天我們拜訪高雄縣高樹鄉的仁美營區,這裡為高雄縣那瑪夏鄉的災民安置中心。



【觀點與論壇】 

【仁美營區】
我們拜訪了南方部落重建聯盟的工作人員。據第一線工作者的描述,營區的生活品質、家戶間的隱私、心境的安定與孩童學習環境等,都有很多問題。然而政府卻計畫將此地設定為居住一年以上的中繼屋,這項決定讓災民非常不能接受;災區需要有家感覺的中繼屋,作為緩衝喘息的空間。因此即至目前,第一線的工作人員持續不斷地向政府爭取以家戶為單位的組合屋設置,以作為災民中繼的居住場所。

此外,工作人員希望儘快結束營區生活。營區生活目前已經有家暴、性侵等狀況發生,擔心長期在營區生活,男性角色被弱化、功能無法發揮,類似的問題會更加嚴重。

 

 【觀點與論壇】

【仁美營區】
臨時辦公處一景。這裡是政府與民間救助單位的臨時辦公處。

 

 【觀點與論壇】

【仁美營區】我們拜訪了災民的生活現場,他們正圍坐在一起吃東西聊天。據災民描述,這裡的伙食由軍營負責,不能自己開伙,時間一到大家會到餐廳用餐;因此,平地飲食習慣的適應,也成為生活上的問題之一。



【觀點與論壇】 

前往甲仙鄉之沿途一景。

 

【觀點與論壇】 

前往甲仙鄉之沿途一景。



【觀點與論壇】 

【甲仙鄉】
我們最後拜訪甲仙鄉愛鄉協進會的工作人員,瞭解甲仙鄉的重建狀況。甲仙鄉的居民多為平日務農,主要種植果樹,假日做生意。水災造成灌溉水路損壞,沒有水是復耕的最大問題。此外,前後道路毀損,也嚴重影響甲仙的觀光業。

 

 【觀點與論壇】

【甲仙鄉】目前的甲仙愛鄉協進會的重建工作中,將申請文建會輔助計畫,預計發行重建社區報。此外,有機農業班學員(蔓花生家族)提出「公田有機蔬菜耕作構想」(約4分地),希望透過公田的實驗,帶動其他農友對於有機耕作的信心。

 

 【觀點與論壇】

【永遠的小林村】小林村就埋在照片中20米下的泥地裡。目前小林村將遷至五里埔(介於小林村與甲仙之間),並由紅十字會在該地設置永久屋與全國性的平埔文化園區。教育方面,目前小林村的學童被安排在甲仙國小復學與課後輔導。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八八水災●重建快訊】

發行期數:第10期
發行單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發刊日期:民國九十八年十月十七日
發行人:曾旭正理事長
工作人員:楊志彬 ,李敬孝 ,吳碧霜 ,許鼎鈞 ,洪琳茹 ,劉亮佑 ,陳芬瑜
執行編輯:劉亮佑
聯絡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138號11樓
聯絡電話:02-23930629
傳真:02-23216487
E-mail:cesroc@seed.net.tw
網址:
www.peopo.org/cesroc
捐款帳號:(郵局劃撥) 帳號:19002492  
戶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推薦訂閱
【黑潮電子報第78期】我們共同走過生命的藍光,卻獨自抵達死亡的幽谷。@【黑潮電子報】
弘道祝福您 中秋佳節愉快@【弘道電子報】
轉寄『【社造學會】重建快訊:學會至南部災區訪視紀錄』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