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創刊日期:2009-06-12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350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發報時間: 2010-05-24 05:00:00 /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公益聯播]【招募課輔天使】長期招募平日、寒暑假貓頭鷹課輔志工
本期目錄
本期期數:社造電子報第134期,重建快訊第40期
【社造觀點】公民記者算記者?
【社造大小事】2010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 阿里山新美村無毒農業之家
【社造消息】第五屆全國河川NGO會議@宜蘭
【重建現場】旗美社大新進社區工作者學習分享─30天的生活觀察
【重建消息】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重建見學之旅@屏東
本期期數:社造電子報第134期,重建快訊第40期
本期期數為 八八水災重建快訊第39期

本期期數:社造電子報第134期,重建快訊第40期*尚未繳交各年度常年會費的會員們,學會希望能繼續得到您的支持與肯定,我們將持續為台灣的社區營造最大的努力!為了保障您的會員權利,敬請撥冗繳交會員年費,如您的通訊資料有更新者,請傳真或寄回您的更新資料。
【社造觀點】公民記者算記者?
(文、圖/陳憶潔)
【社造觀點】公民記者算記者?
這是由新頭殼(先驅媒體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作的一個節目,新興的媒體平台,常有訪問、介紹公眾議題的節目,這次到了辦公室攝影棚現場參與了拍攝過程。

主持人為高茹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副秘書長)、來賓為楊志彬(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秘書長)、邱家宜(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莊豐嘉(newtalk總製作),談話性節目的方式分享這次的節目議題「美麗新視界,公民記者算記者?」

當前比較知名的公民媒體如PEOPO公民新聞、莫拉克獨立新聞網、苦勞網、環境資訊平台等都是公民記者報導的發聲平台;個人部份如前聯合報環保記者朱淑娟,也以個人部落格方式,持續關注並報導環境議題。公民記者人人可當,但是新聞專業與新聞倫理要怎麼兼顧?成為公民記者又要具備什麼特質?

公民記者的契機

最早開始,公視peopo和社大以及許多NPO合作,倡議公民記者,公民也可以當記者,而公民記者確實也顛覆了我們的想像,展現了很大地議題能量,目前一天都有60到40則左右新聞量,挖掘了許多在地新聞。但推廣初期並不是這麼容易就上手,尤其上傳、線路頻寬都會遇到障礙,因此也擔心是否會有社會效益,初期很多人覺得這樣的模式是不是就只是城市中產階層的公民才能參與,但事實證明,三年下來公民記者的數量和模式有很大的改變。

例如,2009年在八八水災就投入了很多公民記者,同時,網路平台的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小地方大記者新聞台都有很大的社群號召能力,讓不論是專業記者,還是當地對議題或影像文字有興趣的人們,都能夠變成公民記者。

未來幾個重要的課題都是公民記者大展身手的機會:八八災後的最大問題就是社區重建,但是主流媒體已經很快遺忘、淡化偏鄉地方的重建議題了;再來就是今年年底的五都選舉,我們不應該以大都會的角度來想像未來五都的發展模式,但面臨小型歷史鄉鎮、農村都市化所有的問題,地方觀點以及地方生活需求從來不層浮上桌面;年底市長、議員、里長三合一選舉,將促使傳統的里長選舉投跳率由三曾衝高到七八成,增添了許多變數與契機。以往縣市長選舉可以透過電視報紙等主流媒體來傳播,但里長呢?能不能引進公民記者的方式讓這些聲音投入,讓里長的選舉可以透過公民記者傳播,促使基層選舉更加透明化、深化社區議題,這會顛覆過去里長選舉的既定印象。

其他還有公民記者的門檻與優勢媒體/媒介展露方式與平台當前的公民記者問題等部份文章,詳細內文請看我
【社造大小事】2010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 阿里山新美村無毒農業之家
(文、圖/蘇之涵)【社造大小事】2010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 阿里山新美村無毒農業之家
從平地到阿里山鄉新美村路途遙遠,從嘉義高鐵站轉乘九人座小巴士需再花兩小時的車程。沿途的路況不甚良好,從阿里山公路轉到產業道路,再轉到僅能容納單向通車的便道,三十度斜坡,一百八十度髮夾彎,窗外還時常可見砂石裸露的河床以及土石坍方後清出來的道路,車輛經過塵土飛揚,車內的我們暈的七葷八素。總之,是趟不容易的旅程。

新美村農農雜糧產銷班很年輕。去年八八風災將他們先前的努力連根拔起,而後在世界展望會與信義房屋的輔導下,逐漸發展出自己的銷售通路。近來他們常在台北248農民市集出現,無毒農業的概念受到許多肯定,農產品質也大受稱讚,因此農農產銷班目前訂單接量持續成長中。「農農」是鄒族語發音,其意思為憨厚勤勞的農夫,透過產銷班領班對於新美農業發展的簡報,我們看到一群善良且勤勞的人們,用心且認真地照顧每一批作物,堅持著無毒的農法,努力做到最好。
 

簡報後,見學訪客與產銷班成員進行討論,除了技術上的交流,更著重在農產銷售發展的永續經營。現階段的種植是以市場訂單為主,依照顧客的需求栽種各類蔬菜與雜糧,這樣的市場與客戶群的穩定性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農農產銷班的特色與優勢若能加強定位,增加與其他類似農產品的區辨度,並提升農產品質與量的穩定,搭配品牌行銷通路,如此一來才會有大幅成長的機會。此外,有機證認的過程繁瑣、接班人才的培育、回收獲利的時程等等都是農農產銷班必須要繼續花時間思索的議題。
【社造大小事】2010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 阿里山新美村無毒農業之家  【社造大小事】2010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 阿里山新美村無毒農業之家  【社造大小事】2010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 阿里山新美村無毒農業之家
班長手上一包包分裝好的紅薏仁,不但是他們的招牌產作,更是他們辛勤的成就與驕傲。中餐時間與新美國小的學生及家長一同享用,其中有好幾道蔬菜就是農農產銷班的產品。當天小學正好有母親節慶祝活動,媽媽們提供家常菜讓全校師生與客人一同享用,之後再票選冠軍菜。

午後的行程,我們走進田裡,摸摸泥土與作物。農農產銷第一班的農田就位於先前土石滑落處附近,整片的崩塌斜坡與歪倒的電線桿不禁令人擔憂即將來臨的颱風季。

跟著農民們一同除雜草,穿梭在田埂間,種下紅椒幼苗,討論液肥與驅蟲辣椒水的材料及比例,我們學習農農產銷班的堅韌與耐心。重建與發展之路是緩慢且長遠的,就像田裡剛種下的紅椒幼苗,沒有速成的方法,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是不變的真理,而農農產銷班在這片土地上的經營,正要開始豐收了。

詳細文章與圖片
【社造消息】第五屆全國河川NGO會議@宜蘭
隨著全球暖化現象日趨嚴重,氣候變化已越來越難以預測,加上都市不斷發展的需求,使得土地的容受力降低,土地的保水、蓄水能力亦日漸喪失。98年八八水災對已台灣南部地區形成重創,未來台灣應如何 在環境生態永續的觀點下與洪水、災難共存?如何在坡陡河流湍急的地理條件下將水留下來?是否有替代的水資源可以取代水庫、攔河堰的功能,讓河川可保持一定 的生態基流量,皆是值得省思的相關課題。

第五屆全國河川NGOs會議以「極端氣候下,河川與水資源的教育」為大會主題,一方面著重於從氣候變遷、國 土規劃、產業結構等問題,整體檢視台灣的水資源問題,並重新檢討公部門慣行工程的思維,探討替代水資源的可能性;另方面則安排宜蘭的在地經驗與全國性議題 進行對話,擬邀請宜蘭縣政府代表報告宜蘭河川政策藍圖,期能藉此全國性河川NGOs會議的機會,除了延續過往與中央政府的互動機制之外,亦能建立起地方政府與民間對話溝通的平台。

第五屆全國河川NGO將於99年6/5到6/6展開。
地點為宜蘭大學人文及管理學院一樓103階梯教室(宜蘭市神農路一段1 號)

相關連結:http://e-info.org.tw/node/54089
http://www.napcu.org.tw/river-network/category/5th-ngoforum/rundown/
【重建現場】旗美社大新進社區工作者學習分享─30天的生活觀察
文/旗美社大重建站專員 許蓓璉 (圖中者)【重建現場】旗美社大新進社區工作者學習分享─30天的生活觀察
〈一〉前言
2009年8月8日,台灣來了一個颱風,當我們正
歡呼又有颱風假可以放的時候,此時的南台灣已經造成嚴重的損失與傷害,這是在北台灣感受不到的威力與震撼;暑假期間,北投社大正忙著遷移校舍,忙的不可開交,在校舍重建與南台灣救援間,北投社大發起一項活動:號召學校師生及社區夥伴,一起為校舍重建投入時間與勞力,並將這些時間換算成金額對外募款,這筆款項請旗美社大協助運用在救災用途上。這段過程,我利用攝影機真實的紀錄下來,並上傳公視PEOPO平台、流傳於各校或社區間,除了是想把大家響應募款到災區,積極參與學校重建的活動廣為宣傳,也希望在一個月後,北投社大仍以不同的方式關心南部的風災情形。

一直覺得在救災期間沒有投入救災行動有些遺憾。半年後,我很高興在我決定要換新環境學習新的事物時,有這個機會可以到南部服務,雖然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幫上什麼忙?

〈二〉未來的想像-兩個大難題
2010年4月1日,愚人節。我在旗美社大報到。曾經參加過旗美社大的願景活動,那時候對旗美社大的印象就是:每個人都是專業的!怎樣的專業我說不上來,只覺得大家對自己的工作內容是很有個人想法與清楚規劃,一種我總是缺乏的「個人觀點」與「自信心」,這對我無疑會是一大挑戰及突破!未來的工作內容是要進入社區,與社區互動,雖然以往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也無法預期會發生什麼事情,期初我樂觀其成,興奮又緊張地期待它的來臨!

〈三〉30天的學習與體會-「我們是輔導單位」,其實真正要被輔導的單位,應該是我。
當未來工作實際執行內容不明確時,我開始感到一股焦慮感油然而生,不知道自己可以為社區做點什麼事?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做的到嗎?如果做到了,會不會淪為只服務當地組織或是組織的負責人?〈這不是我最想要的〉面對那麼多的問題與疑慮,或許我需要一些方向及指引。我和幾位在社區有過實際接觸與互動有過經驗的前輩聊天,在我很混亂的表達我的想法和對未來缺乏自信的談話中,他們很鼓勵我,同時也給了我一些進入社區的建議及應有的態度─向社區學習。

社區是個形形色色又多元的小型組織,每個社區都有它的獨特性,每個社區都是個資源豐富的地方,讓自己在不同的社區,學習不同的事情,接觸更多的面向,自然而然地就會學習到、體認到許多事情,再藉由這些收獲發揮在可以幫助的地方。

進入社區的方法有許多種,初期可以透過當地的組織,如社區發展協會、里長等,慢慢的對社區有些瞭解後還可以拓展跟當地的學校、農會、鄉公所等單位合作,逐漸形成一個群組的網絡,一起共事讓社區變的更好。

詳細閱讀
【重建消息】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重建見學之旅@屏東
邀您一起走入八八災後的屏東重建現場,許多強韌、精采的故事正在發生。

在被洪水沖毀300公頃良田以及整個灌溉渠道系統的高樹鄉,高樹鄉大埔社區合作社積極重振社區產業的通路,打造有機釀造村的願景。台24線盡頭屬於重災區 的魯凱族阿禮部落,企圖以生態旅遊的模式,聆聽自然山林與祖靈的聲音,找到族人在傳統疆域中作為山林守護者的定位。

對電影「海角七號」裡的琉璃珠有印象嗎?由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的摸索可以看到「社會企業」的雛形,他們企圖透過三地門琉璃文化藝術村的主題經營,推動 部落特色產業與觀光資源的整合行銷。來不只要協助達來與德文部落,還要畫出一幅三地門鄉的大觀光整 合藍圖

除了這些在地重建的議題之外,如果走入龍泉營區跟瑪家農場,和達瓦蘭部落促膝對話,可以幫助我們深度了解部落決定是否遷村、原部落劃定特定區域的難題。

以上議題是學會和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以及在地社區團體共同規劃的5月災後重建社區建學之旅參訪內容,邀請您一起參加,藉著重建現場的觀察、體驗與學習,和 社區的夥伴建立同理心的社會連結,共同思考災後大環境復育與振興的結構問題。

見學時間:99年5月24.25日
名額有限,有興趣的夥伴,請盡速e-mail您的個人資料、現職、社造相關經歷、對於八八社區重建的想法到 karensuekimo@gmail.com,或電洽(02)2393-0629轉分機218。 

詳細內文
推薦訂閱
校外教學安問卷填寫@【靖娟兒童安全基金會訊電子報】
【最新消息】萌,新青年運動-國家理想&青年論壇燭光晚會@【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轉寄『社造電子報《No.134‧40》公民記者算記者?阿里山新美村無毒農業之家,旗美社大社區工作者30天的生活觀察』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