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電子報《No.144‧60》2010社造國民大會圓滿落幕─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ugust 22,2014【社造頭條】賀~~2010社造國民大會圓滿落幕
(文/施惠文,圖/林榮一)
10月3日陰雨綿綿的午後,許多社造的老幹新枝準時抵達士林社大,參加一年一度的社造國民大會,熱情絲毫不受天氣影響。下午一點半,在社造學會理事長曾旭正老師的主持之下,社造國民大會就此揭開序幕。
這次召開的目的主要是讓分散在各地的會員們,以及在社區工作的朋友們一起來參加盛會,首先登場的是社造經驗發表,這次有十八位投稿人主動前來分享他們的社造經驗,議題多元豐富,從社區的硬體到軟體,包括環境生態、景觀、產業、藝術、文化,還涉及社區內的人際互動、社造人力的培養等等…,儘管每個案例社造面向迥異,但在其中看到同樣的是,大家對社造的耕耘與關懷。
(圖/許久未齊聚的社區營造學會理監事們團體合照,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礙於時間限制,即使每個投稿人只有五分鐘的簡短發表,但都讓台下聽眾們感到意猶未盡,中場午茶休息時間,大家仍持續熱絡的討論著,許多平時在各自崗位忙碌的老朋友,也剛好趁這次聚會聊天敘舊,會場裡人
聲鼎沸,好不熱鬧。
為了深化議題的討論,讓大家可以進一步針對關注的議題彼此交換意見,在接下來的議程中,社造學會針對過去一年來學會較為關注的議題領域集結為五場小型論壇,主題包括親水環境、八八重建、社區文化資產守護、農村營造以及都會社造,並且邀請到多位長期在各個領域打拼的重量級人物參加與談。
在每場論壇中,除了與談人分享其經驗之外,透過大家的提問和討論,也激盪出許多火花,短短一個半小時的論壇,參與者都討論得欲罷不能,討論過程中,除了看到大家一路走來的辛苦與困境,更重要的是大家所呈現出對於社區營造作為實踐力量的期待與願景。
論壇結束之後,所有與會者齊聚ㄧ堂,先是由各個論壇的主持人代為總結每一主題的討論內容,上台和大家分享;最後則由陳其南老師上台致詞,為今年度的社造國民大會畫下圓滿的句點。陳其南老師在致詞中對於社造國民大會提供一個社造經驗的交流平台表示肯定,並且期待未來社造國民大會仍能持續進行。
社造學會十分感謝所有投稿人、與談人以及不遠千里而來的與會者對這次社造國民大會的熱情支持與響應,因為你們的情義相挺,本次大會才得以圓滿地成功落幕。期待這次會議的結束能夠成為另一個起點,為後續的社造經驗交流開啟一扇窗,也祝福各位社造工作的夥伴們辛勤耕耘終得以順利開花結果。
更多照片請詳
【社造大小事】花蓮這條,土地的界線<6>豐田,靠"關係"不是填滿東西的五味屋(下篇)
編按/遠赴一趟花蓮豐田五味屋的所見所聞,讓人收獲滿滿, 一間小小的二手公益商店五味屋,卻能夠有紮實的社區生態協力網、不同教育體系的教育系統、更學會分享和負責,促成每個小孩不同的生命軌跡,【花蓮這條,土地的界線】系列六的五味屋文章甚長,將分為上中下三篇出刊。此為花蓮這條,土地的界線系列完結篇。
孩子們所學會的是:分享和負責
除了以工換物以外,其實孩子在換東西上,是有兩種涵義,一種是「需要的」、一種是「想要的」,而面對這樣的時候,需要的就比較迫切,但想要的, 就是每個小孩裡所想的額外物品,因此,顧老師採取一套措施,讓孩子做事情學習,無論是看書,學習打掃,甚至是做一個確實實踐的夢想,在完成每個任務後,獲 得一定數量的點數後,才可以得到想要的包包或玩具等等。
因為以往,普遍世人採取捐助物資的方式來 救濟弱勢的小孩子,往往容易變成一種詬病:習慣被救濟,且讓孩子認為獲得物品很容易,所以在這裡五味屋被教導的方式為「想要可以,但需要為自己的人生做出 奉獻、努力,才可以得到」的精神。社區裡有人需要卻沒能力買,換工、以物易物,在這裡都行,學習社區照顧的策略,不做傳統的單向救濟。
當捐助物資到五味屋後,孩子們與協助的志工、老師們會一起為物資做第一階段的分類篩選,但不是所有的物資都會變成五味屋的二手公益商品,因為某些東西作為 孩子們的援助以外,其他部分的東西也會捐助給其他也需要的弱勢族群,例如台東的嘉蘭部落,但顧老師很有趣的,她仍舊以「關係」來打下團體與團體之間的基 礎,顧老師不希望這也是一種捐助模式,而是用物換物、用工換物、用能力換物,只希望獲得物資之後,對方可以分享他們的使用狀況,文章、或是照片分享都可 以,就是希望彼此之間並不是建立在施捨之間,而是建立在關係之上。孩子們也因此學會「分享」這件事情。
鄉村孩子的未來,他們的生命軌跡
鄉村家庭結構或環境有所問題,顧老師會更希望可以從家庭著手,先改善父母的困境,那能夠直接受惠的就是他的子女;顧老師希望鄉村孩子要有自己的主體性,一定有什麼東西或能力是別的小孩怎樣都學不來的能力,甚至希望弱勢與弱勢者更要相互幫忙,講到教育,顧老師的眼睛就閃閃發亮,來這裡的孩子,普遍有隔代教養、家庭結構不完整的問題,走闖在烏煙瘴氣的大人世界裡,孩子們變得不相信人群與放任自己,顧老師利用五味屋轉變成某種意涵的心理輔導諮商站,這和傳統的 社工體系是不同的,五位屋有更綿密的社區網絡,將社區資源,社區關係都連結到這個空間來,並讓小孩與社會不脫節。
五味屋,是一個充滿「關係」,而不是塞滿東西的舖子,他是一間很有趣,很休閒的商店,但卻充滿著意義的店鋪,小學生用能力換得東西,把想要hold住的東西全都拉在一起,一間商店卻也讓人看盡社會問題的所在。
詳全篇文章
延伸閱讀:花蓮這條,土地的界線>>六篇全系列文章
【重建消息】原住民族災後重建與永續發展研討會
【會議時間】99/11/12、11/13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演講廳
【線上報名】ap.itc.ntnu.edu.tw/Signup/index.jsp
【簡章下載】請按我下載
【報名截止日】99/11/05止
本期期數:社造電子報第144期,重建快訊第60期
*本期期數為 社造電子報第144期,重建快訊第60期
*尚未繳交各年度常年會費的會員們,學會希望能繼續得到您的支持與肯定,我們將持續為台灣的社區營造最大的努力!為了保障您的會員權利,敬請撥冗繳交會員年費:加入會員、繳會費方法如網站所示。
【社造消息】第一屆大高雄社會論壇
緣起/1990年代全球公民社會的集結,要求分配正義、糧食的自足與自主、反對生命專利、男女平權、本土文化的生存空間、不滿北方富國盡情享受地球資源,卻指定南方窮國擔負起修補地球的工作等。這股力量孕育了 2001年的「世界社會論壇」在巴西的阿列格弗港﹙Porto Alegre﹚舉行。「世界社會論壇」已擴散到歐、亞、非洲,此外,在30餘個國家內,也已出現地域性的社會論壇。這是一波新興的世界公民運動,指稱世界社會論壇所帶動的新一波世界公民運動風潮。
一個成熟的民主政治,應當是政府、企業與民間組織三種力量俱皆茁壯,形成民主體制的鐵三角結構;三種力量的交互作用與合作競爭產生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平衡感,與整個社會向上提升的能動性。尤其愈趨進步的當代民主政治,更強調公共政策的公民參與程序,以強化政策的社會正當性,並更貼近人民的真正需求。
具見值此關係大高雄發展的關鍵時刻,公民會社的力量仍當集結合作,打造大高雄區域發展公共議題的社會對話平台,阻止政治權力競逐的泥淖拖住區域整合的步伐,引領促成政治與社會領域對區域發展議題的對話與共識建構,讓大高雄的人民與政府共同走上一個充滿市民參與生命力與創作力的造夢道路。
【辦理日期】2010年 11月5日(週五)08:30-18:00
【辦理地點】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階梯教室
【發起團體】高雄市教師會、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美濃愛鄉協進會、旗美社區大學、鳳山市文化志工協會、勵馨基金會南區辦事處
【贊助單位】柏偉鐵工 (募款持續進行中,歡迎贊助)
【承辦單位】美濃愛鄉協進會
【連絡電話】07-6810467楊小姐 傳真電話:07-6810201
【線上報名】https://sites.google.com/site/mpampa1994/123
【研討會資訊】http://blog.roodo.com/khsocailforum
【協辦單位】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重建觀點】小農復耕-引社會力入八八重建之路﹝上﹞
編按/莫拉克風災迄今匆匆一年過去,除了主流團體或上位政策的重建努力,還有一些在民間微小而細密的行動正在進行著。在重建專案的執行過程中,我們有幸認識這些在各地努力的夥伴,看他們一步一步、紮實地參與重建工程。肇尉是台大農村讀書會的學生,與台灣農村陣線在災後進入台東歷坵部落與高雄桃源,共同參與小農復耕的計畫,重建因風災受損的社區產業;更長遠地來說,透過社區自力復耕的過程,培力在地組織與人才,希望為農業社區走出一條更寬廣的重建之路。
(文/徐肇尉、圖/陳芬瑜-台灣農村陣線)本文轉自做伙社區重建網
參與歷坵部落小農復耕至今,跟著農友一起耕作的經驗深受感動,尤其是看到老人家長久從農淬煉成身體上自然而然的「做」,以及在態度上對自然與土地相映共生的執著,駐留在地的親身經驗,也許真能讓我們在未來的社會實踐上有不同的觀念與視野。
發生在台東金峰鄉歷坵部落的「小農復耕支持計畫」,是在八八水災後,由浩然基金會、台灣農村陣線以及當地居民共同參與、組織、執行的經濟扶助計畫。從計畫名稱的字面意義上,小農復耕似乎在關心生產規模小的農民如何繼續從農,不過小農復耕的理念不止於經濟層面,還希望透過經濟的扶助,同時修補目前鄉村社會結構以及自然環境的危機。但小農復耕支持計畫為什麼發生,它又試圖引發哪些層面上的轉變,也許就得先從到過去整個台灣鄉村變遷來過程來談起。
從八零年代開始,鄉村地區經歷一連串的鄉村現代化與商品化的過程,瓦解了原以家戶為經濟生產單位的農村結構。又因國家產業政策的轉型,大量的鄉村勞動人口相繼流入都市謀生,處於這樣的社會情勢下,歷坵部落也面臨同樣的情況,部落裡的年輕人不再留在部落謀生,而到台東或是更遙遠的大都會區工作。留在部落的多為年長者及孩童,並多以農業作為副業貼補家用。
此外,過去部落自然環境的生物多樣性也因為「慣型農法」的耕作方式而消失,雖然當地一直有原住民傳統作物的種植,像是小米、芋頭、樹豆、生薑等,但是方式也不再傳統,更別說種植在部落裡的其它農作物了。
(圖/歷坵〈魯克拉斯〉復耕轉型,找回傳統農法)
面對著自然環境的破壞,鄉村年輕勞動力人口流失,甚至是鄉村社會無法永續發展的瓶頸,加上八八水災之後,突顯了社會發展上資源的分配不均,小農復耕的概念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提出與實踐。
透過經濟上的支持協助,當地農民在進行農業經營形式以及產銷通路上的轉型,著手改善農民的經濟困境:小農復耕希望農民從身處於歷坵的生活經驗以及老一輩務農者所擁有的一套無需仰?化學肥料與農藥的耕作方式,發展出符合在地社會脈絡與自然環境的農法,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同時建構新的產銷通路,讓農民可以直接面對消費者,使農產品能有較合理的價格。
小農復耕也期待農民組織化的發生,讓農友在小農復耕的互動過程中產生農業技術與知識上的交流,也形成彼此關係密切的產銷組織。於是小農復耕將讓農業重新成為可以滿足經濟需求的活動,創造了在地的工作機會,在未來可能會有更多人願意留在歷坵,說不定,小農復耕就成為解決鄉村人口流失可能途徑。
而小農復耕又是怎麼進行的呢?而我們學生又是怎麼參在其中?我從八八水災之後開始參與與觀察小農復耕至今,大舉前前後後來訪歷坵不下七次。在小農復耕支持計畫還沒開始前,我們其中幾位夥伴曾參與台大學生的賑災團隊,進入包括歷坵等等地點的東部災區,當時我們還不知道小農復耕這件事,不過也對歷坵有初步的認識。
後來我們從台灣農村陣線的芬瑜與培慧那邊,知道歷坵即將有一個新的社會實踐的嘗試,也就是小農復耕支持計畫。由於我們一直對農村議題想有更豐富的了解,幾位夥伴也就此參與了小農復耕的行動,進行觀察。記得當時是在耶誕節前夕,歷坵部落瀰漫溫馨的過節氣氛,執行計畫的芬瑜與右檸,聯絡當地最主要的合作夥伴聖華,並邀請了參與的農友長輩們進行了一場小農復耕支持計畫的說明會,為了傳達小農復耕行動中,強調自然農法、在地生產、組織培力的理念,芬瑜準備了有關自然農法的實踐—社區的力量—這部紀錄片。在這次的互動中,我們發現執行計畫的芬瑜與右檸,以及歷坵的在地農友是多麼意志堅定的要推動小農復耕。
說明會在這個平和的夜晚結束了,但卻是小農復耕往後漫長而穩健(重點是穩健,深厚的互動與陪伴)的開始。
文章待續
【重建現場】六龜也要一條平安回家的路:重省極端氣候下的交通運輸思維
編按/梅姬颱風過後,宜蘭蘇花公路中斷,浮現的問題就是「在這樣的氣候變化下,台灣還有哪條路才是安全的?!」,土石流、山崩發生已經不只是颱風真正來了,才會發生的事情,現在只要面臨大雨,台灣的土地就蠢蠢欲動,造成的生命威脅,難道只有加緊腳步的蘇花改才能屏除?八八水災只是一個開頭,沒有做好的道路,沒有建在對的地方的道路,未來條條的都可能是蘇花公路。
(文/何欣潔)本文轉自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連接六龜市區與寶來、荖濃地區的六龜大橋,即將於11月13日舉辦竣工典禮。從六龜各村庄共準備了五十多個慶祝節目,欣喜地迎接六龜大橋的通車,就可以知道各村庄之間每逢雨天便柔腸寸斷的交通,帶給六龜人多大的不便與心理壓力。
但風光體面、總統剪綵的六龜大橋完工之後,六龜人就擁有一條平安回家的路了嗎?
沿著美濃地區往六龜的省道一路前行,來到台27線4k~6k之處,兩旁仍有民宅,甲仙工務段在此進行道路拓寬工程。不願具名的當地居民表示,道路拓寬工程進行期間,家裡的老人都無法出門,只能受困家中,相當氣悶;小朋友出門玩耍、上學時,也讓家中大人提心吊膽,唯恐掉入溝中。
負責本段工程的甲仙工務段表示,本項工程因為遭遇凡那比颱風及梅姬颱風的襲擊,施作上有困難,預定於十一月中旬結束施工。
過了4k~6k的拓寬路段,來到六龜隧道附近。六龜隧道是日據時代留下的通行道路,經歷風雨依然穩固,在莫拉克颱風沖垮外環道之後,便成為六龜往美濃地區的唯一出入口。
但隧道中僅能單線通行,亦無照明設備,騎著摩托車的居民日日穿梭其中,在凡那比災情之後又因施行單向管制,使得出入交通更加危險。
時常騎摩托車載孩子出入隧道的陳媽媽表示,單邊交通管制維護了汽車的安全,但對機車駕駛人卻加倍危險。有一次她騎在隧道內時,疑因單向管制的失誤,前面的大型聯結車突然停下來,還開始倒車,嚇得她猛按喇叭;唯恐聯結車司機沒有看到機車渺小的身影,或自己根本位於大型車輛的死角,在隧道中發生事故。
「過了一年,這條路修個不停,越修越大洞,又來個凡那比把好不容易修好的外環道弄壞,每一次回家都心情很沉重,不知道什麼時候要出車禍。」
而負責維修該路段的旗山工務段表示,這是例行養護,只是不斷遭到超大午後雷陣雨與強颱攪局,導致工作遲遲無法完成,他們也十分無奈。居住在新發村的居民田崇一也以荒野保護協會會員的專業觀察指出:「高雄地區已經很像熱帶型氣候,像夏天午後暴雨情形,比以前更加嚴重,對工程和交通都非常不方便。」
2009年,莫拉克颱風創下中央氣象局所有平地測站當日降雨量808.5毫米的紀錄,曾被視為「莫拉克障礙」,無法超越;但旋即被梅姬颱風的939 毫米所打破。接連不斷的豪大雨,挑戰台灣舊有的公路系統與養護觀念,大則讓蘇花公路橋毀崖斷、人命傷亡;小則讓六龜居民出入不便、在家門口前寸步難行之憂。
面對不斷刷新紀錄的超大豪雨、漸趨熱帶的午後雷雨型態,我們究竟應該以舊有思維繼續開更寬的路、實施更多大型工程,或者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兼顧居民的生活品質與交通安全?
從位於話題焦點上的蘇花公路到較少人關注的六龜道路,都時時刻刻提醒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極端氣候下的交通運輸政策與居住空間規劃思維。
原文請看
延伸閱讀:
【梅姬雨災】學者:極端已成常態 防災升級拖不得
安全回家的路不只一條 環團籲慎審蘇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