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電子報《No. 65》阿禮部落提行政訴訟撤銷特定區域之劃定─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ugust 22,2014本期期數:重建快訊第65期
*本期期數為 重建快訊第65期
*尚未繳交各年度常年會費的會員們,學會希望能繼續得到您的支持與肯定,我們將持續為台灣的社區營造最大的努力!為了保障您的會員權利,敬請撥冗繳交會員年費:加入會員、繳會費方法如網站所示。
【重建消息】反併吞原鄉自救說明會茂林鄉場&大小徵圖文消息
◎反併吞原鄉自救說明會茂林鄉場12/12(日)下午三點
於2010年12月9日(四)下午兩點於那瑪夏鄉南沙魯村的餐廳,舉辦「反併吞原鄉自救說明會」,邀請各鄉居民前來參與與討論。高雄縣市合併後,原住民鄉被併入成為直轄市區,區長派任,代表會解散,完全失去自主性。原鄉一切政策由上級政府控制,資源經市府分配,也仰賴市長同意。政府漠視原住民族權益、漠視原住民族的存在,藉縣市合併、五都選舉聯手併吞原鄉。原鄉的大家有權利知道縣市合併後的政府政策,藉此說明會提出聲明與訴求來共同討論,進而要求中央政府解決其迫切問題,修改地方制度法,並撤回矮化喪權的政院版自治法加以重擬。
◎心靈紓壓 莫拉克災後圖文徵集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關注八八風災後災民心靈療癒與重建,規劃「走過八八‧關懷久久─莫拉克災後紀念圖文徵集暨展覽」活動,鼓勵災後重建區民眾,透過圖文創作,關照自我,以記錄災後重建歷程並顯現社會整體關懷。
即日起至100年3月31日截止,以圖畫、影像或文字方式,抒發或記錄八八風災後的故事與心情,預計100年8月至9月展出。
※詳情請見此網站
◎勇敢回首,凝結悲傷:六龜鄉莫拉克風災徵文、攝影記錄
莫拉克風災過了一年半,卻仍然是六龜生活中無法忘懷的事件。有鑑於此,設於寶來社區的六龜鄉觀光休閒協會舉辦了「八八回憶錄-徵稿活動暨災前、災後發現六龜之美攝影展」,想藉由徵文徵影活動,把八八風災帶來最沉重的痛留在凝結的光影中,也讓文字敘說的過程療癒鄉民受傷的心靈。
此活動歡迎六龜在地人、出外子弟,甚至旅居六龜的朋友投稿,讓影像與文字的敘事帶領大家回望巨災,使創作者與閱聽人都在過程中得到陪伴六龜重新出發的動力。
作品請寄:六龜鄉觀光休閒協會
電話:07-6883088
地址:高雄縣六龜鄉寶來村中正路128-30號
email:linda30601@yahoo.com.tw
※詳情請見此網站
【重建現場】金崙永久屋,完工入住
編按/上次去看太麻里的永久屋,還是一棟棟的裸屋呢!如今終於已經完成了,也是注入一線希望的開始。
文/聯合報╱記者李蕙君(本文轉自聯合報)
去年的莫拉克風災,造成太麻里鄉金崙村造成災情,大約有十多戶的住宅受損或流失,經過相關單位的熱心協助,以及台東縣政府的努力下,位在金崙村金富段的十二戶永久屋,已經正式完工,讓受災戶相繼入住,且在昨天舉行完工落成典禮,入住居民將在這裡展開新生活。
去年莫拉克颱風,在台東縣太麻里鄉金崙村造成災情,大約有十多戶住宅受損或流失,為了讓災民有個永久的住所,台東縣政府選定在「賓茂國中」旁的(金富段)土地進行重建工程,由台灣世展會擔任援助單位,國際扶輪3520地區擔任主要捐助機構,共興建15戶永久屋。
世展會東區辦事處主任陳雅玲指出,目前永久屋分別安置太麻里鄉多良村、金崙村、泰和村,以及金峰鄉的壢坵村共計12戶受災民眾。15戶住宅也將規劃一棟社區多功能活動中心,未來也擔負起兒童圖書館,辦理課後照顧和生命教育等方案,不但服務受災居民,也把觸角延伸到鄰近村里。
台東縣太麻里鄉莫拉克災區金富段15戶永久屋,昨天舉辦落成典禮,災民已事先陸續進住,小朋友們開心地在屋前跳躍、玩耍;主要資助者國際扶輪3520地區、台灣世界展望會及各界來賓都共同為此祝賀祈福,期待為重建區埋下更多希望種子。
太麻里鄉金富段永久屋,建在賓茂國中旁空地,歷經6個月打造完成,目前太麻里鄉金崙村、多良村、泰和村、歷坵村、賓茂村有12戶受災戶已陸續入住;昨天台灣世界展望會和國際扶輪3520地區,為永久屋落成舉辦感恩禮拜典禮。
資助永久屋的國際扶輪3520地區成員遠道而來,見到災民露出笑容十分欣慰,該扶輪地區目前已捐助1200萬元協助金富段遷居重建工作;總監陳曜芳感性地說,「希望災民珍惜這塊有情之地,為未來的生活持續努力。」
台灣世界展望會長杜明翰表示,目前興建的15戶住宅,有一棟會規畫作為社區的多功能活動中心,包括兒童圖書空間、課後照顧、生命教育等服務,除了服務災民,也會將觸角延伸至鄰近村里。
「這是我們的新家耶!」昨天不管大人、小孩全都笑開懷了,尤其是兒童們跑跑跳跳,十分興奮。1名小朋友說,現在有了漂亮房子住,真的很幸福,「雖然我還是有點想念以前的那個房子,但很謝謝叔叔阿姨讓我們有個新家。」
災民宋明輝代表15戶永久屋居民說:「感謝、感動,讓我們有一個永久居住的家。」世展會表示,除金富段永久屋,台東縣目前已完成金峰鄉介達段中繼屋50戶,另永久屋有大武鄉大鳥村14戶、德其段33戶及大武國小舊校址31戶;金鋒鄉嘉蘭村60戶永久屋持續建設中。
【重建觀點】阿禮部落提行政訴訟撤銷特定區域之劃定
(文/魯凱族旅北族人自救聯盟)
11/30(二)在台北地方高等法院由林三加、楊大德、顏華歆三位律師以及中研院黃智慧教授,而阿禮部落族人包泰德、沙惠良會同部落工作者吳宜瑾、賴欣怡,還有魯凱族旅北青年原民台製作人卡古、霧頭山文教協會總幹事禹天傑、原動盟成員阿螞樂‧卡督等陪同原告一同向政府提出行政訴訟,繼續爭取阿禮上部落族人的權益,是繼99年3月15日原告等基於守護魯凱文化傳承及重建之重大使命,不同意原處分將原告等所原住居之土地劃定為特定區域因此提起訴願,請求撤銷原處分就阿禮部落之特定區域之劃定。
對於起訴的事實與理由的來源,參考起訴書內容提到98年8月莫拉克颱風侵襲台灣,南部山區之原住民部落受災嚴重,政府於災後制訂「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以下稱「重建條例」),作為進行災後重建之法律依據。其中並以重建條例第20條作為提供受災民眾重建所需之興建房屋及所需土地之法律依據。未料,該條法律所原制定之提供受災民眾避難處所或重建住宅之美意,卻立基於將原住居者之土地劃定為特定區域之前提,導致原住民族各部落之族群關係及文化傳承,產生嚴重傷害及危機。
政府依災害防救法本負有提供避難安置處所予受災民眾並協助進行重建之職責,但對於本件因莫拉克風災受災之原住民族部落,於協助提供避難安置處所及重建住宅予受災族人之時,忽略了應同時保護歷史悠久之原住民族部落文化存續之規畫。僅以劃定特定區域為方式作為提供重建住宅之要件,也省略受災族人不斷要求中繼安置之需求,導致古老的原住民族部落及族人,對於部落未來如何重建發展,沒有適當空間安心喘息、也缺少充足時間深思,即已因為取得暫時安身立命之重建安置居所,即不得不先做成同意將原住居地劃定為特定區域之決定,造成不願離鄉的族人即將面臨遭受強制遷居、遷村之違反人權的情事,更甚至導致部落面臨瓦解、文化存續滅絕之危機。
之後在3月29日辦理劃定特定區域範圍之異議諮商會議中,雖會議結論明確記載謂:「今天諮商取得以下共識:(一)、每位原住居者的意願都予以充分尊重…」,且原告等也明確表達不願遷村、不同意劃定特定區域,但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區劃定特定區域專案小組第8次會議紀錄,卻沒有說明任何理由,僅記載:「依屏東縣政府99/3/29重新辦理諮商會議結果,本地區維持原公告範圍。」顯然與諮商會議所討論取得之「每位原住居者的意願都予以充分尊重」之共識相違背。行政院訴願決定未予細察,仍謂「列記未取得劃定特定區域共識住戶表,對於每位原住居者之意願已予充分尊重」云云,而駁回訴願,不但昧於實情,更是反將「侵害原告等之人權之行為」充作「尊重」,殊難令人接受。
因此,原告將依法提起本件訴訟的依據和理由列舉如以下:
一、原處分將原告等所原住居之位於霧台鄉阿禮部落之土地,劃定為特定區域,違反重建條例第20條規定,違背「依法行政」原則。
二、阿禮上部落是否屬「災區安全堪虞或違法濫建之土地」仍有爭議。
三、原處分機關並未與訴願人等諮商而取得共識,所劃定特定區域顯違反重建條例之規定。
四、中央重建委員會官員於99年1月15日劃定特定區域諮商會議中,表示未來重建條例有效期間過後,族人可隨時拋棄永久屋,並返回劃定特定區域之原住居地,使多數族人因此同意劃設特定區域。
五、中央重建委員會官員於99年1月15日劃定特定區域說明諮商會議中,刻意隱瞞(或至少不提供充分資訊予族人)有關政府正擬定修改「只要認定為安全堪虞地區(而不用劃定為特定區域)即可取得重建住宅」之規定,致部分族人在不充足的資訊下,作出同意劃定特定區域之決定,有違行政程序法第八條之「誠實信用原則」。
六、中央重建委員會官員於99年1月15日劃定特定區域說明諮商會議中,向阿禮部落族人表示:要劃定特定區域後,始提供受災民眾「重建住宅」之適當安置,有違行政行為之「不當聯結之禁止」原則。
七、中央重建委員會及相關機關就重建條例所進行之劃定特定區域,有違行政行為應遵守之「平等原則」。
八、中央重建委員會及相關機關就重建條例所進行之劃定特定區域,忽視原告等基於《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ICESCR)第11條、一般意見書第4號及第7號所享有之「適當住居權」(Adequate housing),也違反《聯合國還償難民及流離失所者的住屋與財產原則》所明定之人權保障條款。
九、綜上所述,原告等所原住居之阿禮部落,是西魯凱歷史悠久之古老部落,部落是否遷村,所涉及的事項,不僅僅是安全問題,還包括文化傳承等深厚因素在內。原告等選擇留在阿禮部落,是一種對山林的依戀,是對生活質量取捨的堅持,也是擔負起守護雙鬼湖之傳統任務,人數雖僅約阿禮部落原有居民之四分之一,但原告等將形成更緊密的生命共同體,也為西魯凱文化及根源擔負起守護之重責大任。原告等也將在這樣的願景下,維護自然資源,兼顧實用與美學,形塑部落生態永續之休閒產業,重新站起來,也保護魯凱民族的文化根脈—大地母親。
魯凱族阿禮部落傳統領導人Lavurase.Abaliusu日前曾經向政府提出『魯凱族生命共同體』提議魯凱族以大格局、大思維規劃西魯凱霧台鄉八個部落(谷川、神山、霧台、吉露、阿禮、大武、佳暮、好茶),從災難中重建再起,復興族群文化之道,並且呼籲當今政府重視原鄉的聲音以及住民自決的的方向與規劃,期望能與政府建立對話,將重建工程的計畫與目標作有系統的整合,苦心擘畫並試圖經營出魯凱族永續再造的希望工程。從其內涵的經緯脈絡來看,可探察其對母體文化的依戀程度與責任的負擔。
計畫的內容可分成四大主軸:
其一、理念為「原鄉不棄,文化不滅,魯凱永續。」主要訴求是反對「劃設特定區域」希望政府重視原住民的自然主權、文化權、以及生存權等與世界公民同等的權利。
其二、為「母子臍帶相連之生命共同體」強調文化與血脈相連的重要性,不可分割地臍帶關係是族人與土地相連並存的共同經驗。
其三、四、為時間與空間的劃分與防災的應變措施。在空間的規劃特別提出「重整復育圈」與「中繼生活圈」,族人如何因應使用空間,並針對「汛期」與「平常時期」提出時間劃分,期望族人了解並且重視季節變換的變數,減少災難來臨時的創傷,要幫助大家度過漫長的重建之路。
看到魯凱族人面對災難來臨時的智慧與勇氣,于身為魯凱族的一份子發自內心感動並且於有榮焉,在此時此刻是族群存續與滅絕的重要關鍵,不可忘記祖靈的訓誡與教導也不可改變族群內部的團結,當凝聚共識與力量共同迎接世代交替的歷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