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創刊日期:2009-06-12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350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發報時間: 2011-10-08 16:00:00 /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公益聯播]2011-2012聯合國國際蝙蝠年,招募蝙蝠翻譯志工--請見蝙蝠資訊站最新消息!
本期目錄
關於本報
【文資保存】專題報導-陳板進行式
【文資保存】專題報導-陳板進行式
【農村議題】專題報導-青年農村調查
【活動訊息平台】
關於本報

*親愛的夥伴您好:
學會今年關注重點將聚焦於
農村社造/河川社造/都會社造/文資保存/八八風災等議題上,您的訂閱與肯定將鼓勵我們持續努力!若您欲支持本會或議題,可斟酌參與:
1.歡迎加入會員:入會申請書    會費繳納單
2.定期小額捐款:
郵局儲金捐款授權書     信用卡捐款授權書

【文資保存】專題報導-陳板進行式

編按/歷經數十年書法、建築、劇場、客家文化、媒體、社區總體營造之洗禮,社造達人陳板擅長以美學為基底應用至在地文化的復甦運動上。數十年如一日,貫徹田野調查神,以大量的攝影作品,側寫出庶民生活的美麗印記。《陳板進行式 - 2011陳板手機攝影展》將於10月1日起,在新竹北埔的鄧南光影像紀念館展出一個月。除了推薦這個豐富的展出之外,我們一併刊登陳板老師兩篇精彩舊文,一篇論述地方文化館的意義,另一篇透過自身的經驗深入淺出地闡明田野影像記錄的歷程。幫助讀者參觀陳板作品展之際,更了解他多年的主張和用心。
 


 

 活動訊息:

 鄧光南影像紀念館推出十月特展《陳板進行式–2011陳板手機攝影展》!

手機已經成為現代民眾必備的生活必需品,尤其現在的手機都具備照相及攝影的功能,無時無刻可以捕捉最真實的人生光影。《陳板進行式 - 2011陳板手機攝影展》將於10月1日起,在新竹北埔的鄧南光影像紀念館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展出。

歷經數十年書法、建築、劇場、客家文化、媒體、社區總體營造之洗禮,陳板擅長以美學為基底應用至在地文化的復甦運動上。其不僅在台灣文化運動史上留下深刻的足跡,亦貫徹田野調查神,在奔走工作之餘,以大量的攝影作品,側寫出庶民生活的美麗印記。

陳板的作品風格幻彩多變、光影動人,蘊藏大量暗示,展現豐沛的生命能量。主題跨越地區文史、都市變遷、田野鄉居等等。本次特展採開放式設計,歡迎各種互動與交流活動,展間全面開放拍攝、留影、記錄。

《參觀資訊》
 
展覽名稱:陳板進行式 - 2011陳板手機攝影展
展出期間:2011/10/1-31 週二~週日 AM10:00-PM17:00(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314 新竹縣北埔鄉公園街15號 鄧南光影像紀念館
票價:免費參觀

 
《交通資訊》

開車:經由國道3號(福爾摩沙高速公路)於竹林交流道下,往南經竹林大橋經竹東鎮,循台三線(中豐公路)即可到達北埔。
機車:經省道台三線(中豐公路)至南興街往南,公園街往東100公尺即可到達。
大眾交通工具:
新竹客運:竹東站搭乘至北埔站下車。
台灣高鐵:2號公車月台搭乘「台灣好行:獅山線」直達北埔老街站。






來自土地的自信地方文化館與社區再生

 

圖文/陳板

從一鄉一館出發

在此脈絡之下,一鄉一館與社區營造的相遇,創造了社區營造得以具體展現的機會。理想上,每個鄉鎮市都有自己的「文物館」、「產業館」、「特色館」是一個受歡迎的新政策。可是,實際上的執行,卻不是那麼順利,尤其在城鄉極度不均衡發展的處境之下,一般認為,以各鄉鎮市財源的落差,並非每個鄉鎮市都養得起各種名義的館舍。可是,從結果來看,鄉鎮市財源並非地方文化館設置與否的根據,更重要的因素應當是來自於地方發展需求(無論是鄉鎮市長的魄力,或是地方社區營造的能量)。


閒置空間再利用

從文建會提出的「一鄉一館」很快就演變成「地方文化館」,921大地震之後的當時,仍在文化資產的調查、保存與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時空氛圍之下,地方文化館的需求成為整合文建會相關計畫的良機。無論是許多設立多年的展演場所,或是新生的藝文空間需求,似乎都連結得上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概念。

地方文化館,與其說是閒置空間的再利用,不如說是各地方歷史空間(閒置的舊公所、閒置的老酒場、沒落的產業生產工廠、閒置也荒廢的公家舊宿舍)找到重生的機會。不過,並不是每個閒置空間都可以成為地方文化館。



社區產業與地方發展的想望

地方與社區的需求,是地方文化館得以設置的最有利條件。有許多鄉鎮市早已經開始發展地方特色產業,雖然多半不是文建會所屬館舍,然而,各縣市政府也曾積極仲介,希望得到文建會地方文化館計畫(額外的)奧援。在地方特色產業(多為農委會所支持)與地方文化館政策的碰觸之下,許多專家與學者也在產業與文化的議題之間找出了關連性,進而促成了文化的產業化以及產業的文化化的各項議題與館舍。

在國際經濟的流動過程,地方產業如果得不到政府與大企業的支持,多半都遇上關廠的命運(傳統陶瓷、玻璃、刺繡、漆器、家具、造紙與燒炭、毛巾、雨傘、水龍頭等等)。在地方文化館計畫的推動過程,許多衰弱,甚至消失的地方產業,獲得了不同觀點的關注:文化的加值,使得傳統產業、地方產業與社區產業開啟了新的生命。




地方文化的展現與思辯平臺


2002年開始推動的「地方文化館計畫」,是臺灣文化行政上的巨大進步,源自「一鄉一館」政策的想法,可以說是對於邁向本土文化的進一步落實,奠基在解嚴以來各界對於本土文化的熱切期待。

解嚴之後,臺灣社會一面突破以往的各項禁忌,一面也開啟了多元的發展,從環境保育、勞工政策、性別平等、城鄉平衡發展、族群議題到社區營造,無論在律法上的增修或是人心的思維,都有長足的進步。但是每每都觸及了文化發展與經濟發展孰重的爭議。經濟的發展當然毋庸置疑,是大家所期許,可是如何發展經濟,卻有不同的看法,經過多年的論辯與實踐,愈來愈多人瞭解到文化與經濟並非矛盾的對立面,甚至,文化被視為經濟發展的軟實力!

近年來的文創產業,已經成為國人的基本想法,甚至成為國家的重要文化政策,在這樣的社會基礎,觀看地方文化館的議題,格外有意義。



社區營造運動的具體展現

2002年,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已經推動了一段時日,也是政黨輪替之後持續發展的延續性政策,可以說是受到朝野各界都肯定的新興社會動力。然而,社區營造並不是一個可以看到具體硬體成果的理念(或觀念),當然,也因為這樣的特性,社區營造才可以繼續往各部會、各部門蔓延,更加擴大其社會效益。儘管社區營造在當時已經非常普遍,可是,形諸於政策的落實與政策的檢驗,卻顯得相當虛無飄渺。




雖然並非每個蓬勃發展的社區都已成立文建會預算支持的地方文化館,但是,不同部會在各地也有相類似的地方特色館舍(農委會的農漁產業文化館、原民會的原住民文化館、客委會的客家文化館和園區、觀光局的旅遊資訊中心等),在理想上,提供了地方可以展現自身文化的公共場合。

文建會地方文化館,相對而言更是訴說地方故事與闡述地方文化思辯的好場所,在地方文化館的引領之下,無論是旅人還是地方後生都可以走入真實的生活場景,在切身的碰觸之下,文化得以深深烙入人心。


臺灣文化的故鄉認同


本土化的議題從解嚴前開始談論,從最激動的政治呼籲到最溫和的故鄉呼喚,幅度非常寬廣。臺灣文化的談論也穿越時空,提供不同時代、不同族裔、不同專業領域與不同經濟基礎的人群表達自己對於故鄉的認同感。

眷村文物館、客家文化館、原住民文化館、大家族與小市民的生活空間都有機會成為廣義的地方文化館。臺灣文化在地方文化與社區營造的互動與呵護之下,讓不同原鄉來源與不同階層人民之間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故鄉認同。因此也擴大了臺灣文化的廣度與深度,更進一步消弭了國人因為文化、出身、宗教信仰等差異之下的人群歧視現象。

來自土地與人民的信心

地方文化館的設置,表達了國人對於土地與人民的信心。只有信任人民,才可以讓人民自在且自由的表現自我,民主制度也才可以落實。只有對自己的土地有信心,人民才會義無反顧的疼惜自己的家園,也才能談到永續的發展。

【文資保存】專題報導-陳板進行式


田野調查與影像解讀

 

                                                            文/陳板





 

一個家庭故事

 
弟姊妹長大之後,各自都有自己的工作或自己的居所,一家人難得能相聚在一起,家裡只剩下母親一個人,尤其白天大家都上班之後,母親一個人面對失落了兒女聲音容顏的空空蕩蕩的房子,心中難免會產生孤寂感。

我的母親有她自己的驅除孤寂的方法,她錄下我們家人唱歌的聲音、講話的聲音,感覺孤獨的時候,她就放出來聽。她也不斷重複地翻閱家庭相本,看看她的孫女、外孫、兒子、女兒的童年容顏,她也利用錄影機,播放我有參與拍攝的錄影紀錄片。最近,她甚至開始利用妹妹買給她的傻瓜相機,拍攝她想看(保存)的對象(兒孫生活、鄉里風情)。

有一天,我坐在客廳看報紙,母親突然拿著相機對著我拍,還說:「小時後沒幫你拍到,現在我要幫你拍了。」結果,不知是不是因為第一次拍攝自己的兒子,拍出來的照片實在十分「抱歉」,然而,此後她就開始積極地記錄我的種種「活動」,我從事社區田野調查、我帶各單位所辦的文化之旅、我的新書發表會,她都拖著足以稱為肥胖的身影擔任我的「個人」攝影師。


影像與社區


大家都喜歡看照片,不管是老照片還是新照片,照片裡的影像向來都能吸引絕大多數的目光。相片,有一種「真實性」(尤其庶民百姓最肯定這種真實性),好像只要能夠將人們所見到的影像顯影在照片上,事件的真實性就被保存下來了;因此照片也有一種「儲存性」,照片儲存的是消逝的歷史、遭受遺忘的記憶。

影像有多重意義。隨著拍攝者與閱讀者不同視角的轉移,影像也隨之散放出不同程度的光芒;同時,隨著閱讀者詮釋觀點的改變,影像也將獲得截然兩異的意義。以往,影像有作為藝術表現的談論對象,也有作為形象記錄功能的談論,將影像與社區放在一起談論倒也很少見。

將影像與社區放在一起,等於讓影像添增一個全新的意義。照片的功能也瞬間從家庭攝影(紀念照、旅遊攝影)變成社區影像,照片也就成為日漸孤寂的台灣社區,驅除寂寥感的工具。


在田野現場發現(拍攝、挖掘)社區影像:一個個人的體會


迎著本土運動的熱潮,我竟然也拍了十多年的田野影像,從來也沒有想像過要讓自己當一個專業攝影師,驅使我一路背著相機按下快門其實只是很簡單的念頭:要記錄即將消逝的台灣田野。我秉持幾個簡單的原則:從常人的眼睛觀看的(包括小孩的、老人的),非唯美的(但不排斥美)、不安排的、庶民生活的、底層的;習以為常與稀有獨特並重、日間生活與夜間生活並存。我用的攝影器材也越來越簡單,剛開始用手動單眼相機,後來改用自動單眼相機,現在則用雙眼自動相機(也就是傻瓜相機)。從外表看來我和一般的觀光客並沒有兩樣,在這種情況下,我還敢拿出相機拍東西,完全是基於我的田野調查思索與記錄的需要。

後來,我不但自己拍照也開始翻找田野現場裡的老舊照片。當時只是憑著直覺挑選一張張從田野出土的影像,如今回顧起來,才漸漸明白其實自己有一套選擇的觀點。我期望從老照片中找回喪失的田野風景、口傳的鄉土故事。真正在做的時候,會發現這樣的想法很難達成,傳統的社會不但很少人會拍攝田野風景,甚至連家族合照都沒有幾張,難得找到的老照片,卻都屬於社會的中上階層所有。原來,有太多的影像空缺,絕大多數的庶民生活痕跡是被排除在影像記錄之外的,如今雖然已有很多老照片出土,事實上並無法以之拼補一個完整的傳統生活。

  翻找老照片的經驗,讓我意識到既有社區影像的殘缺性,雖然繪圖資料(如老畫家的畫作、手繪式地標圖像、地方特產圖像等)能彌補部分闕漏,然而,因為「在地人的盲點」,對於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都視若無睹,許多在後代人(幾乎和異鄉人有相同的觀點)眼中看來極富意義的社區景觀(人事物),都被無意識地遺漏了。因此在我而言,老照片的蒐集工作除了作為認識鄉土的媒材之外,也兼有一種思索社區的辯證作用。



社區影像的作用 

大家都認為影像是很容易瞭解的「歷史文件」,所以影像具有很強大的「看見」的力量。由於看見,而具有一種社區說服力,和文字傳播相較,社區影像(可以是記錄性質的新舊照片,也可以是想像電腦合成的社區改造方案)就成為一種很好的社區談論媒體。老照片能夠因為懷舊之情而讓社區居民開闊社區思維的歷史深度,以異鄉人(或歸鄉人)的視野拍攝的社區影像,也能讓社區居民重新重視習以為常的社區風景。社區影像就像社區居民的鏡子,因為這樣的媒材,才讓社區居民看到自己(的優點與缺點)。

社區居民的視覺感受隨著歷史視野的轉變也不斷的改變,原來看不見的漸漸地看見了,原來模模糊糊地漸漸變清晰了。早期的社區居民囿於傳統的封建思想,認定歷史的主體是地方貴族,歷史書寫者則是地方士紳,庶民百姓似乎也習慣默認(其實以看不懂文字的庶民百姓而言,根本認識不到以文字記載的歷史的價值)自己在歷史中出局的處境,因此出現在社區的「貴族影像」也就成為社區影像的代表物,甚或成為庶民百姓學習的準則(透過影像學習的空間品味、家居生活品味、衣飾品味的準則)。隨著鄉土意識與社區意識的成長,現代的社區居民逐漸能夠體會到「社區貴族影像」與「社區庶民影像」的區別,社區影像的範疇也就不斷地擴充了。社區裡頭在過去認為毫不起眼的角落,現在被看見了,美麗的老樹、花朵、老房子被看見(也就會被拍到)並不稀奇,醜陋的房屋背後,破壞(或忽略)環境的作為才是開闊社區影像之後的收穫。

記憶無所不及在,卻很容易被隱藏、被忽略,因此記憶要靠很多外在添加物的協助才能確保新鮮。族譜確保了家族世系的認同度、耆老座談會確保了社區的口傳歷史記憶,而社區影像則是社區(集體)視覺性記憶的重組機制。經由社區視覺性記憶的重組,「消逝的影像」提醒了居民對於已消逝對象的懷念,進而醒覺到未消逝對象的珍貴性;而「另類視角影像」則刺激社區居民的記憶體,「喔,那是小時候爬過的龍眼樹,為了掏取鳥巢中的鳥蛋,還被蛇咬過三次!」「ㄟ,當時並沒有考慮到蓋了鐵棚子會遮掉美麗的廟宇,只想到拜拜時遇上下雨的麻煩!」

社區集體記憶的重組,一點一滴地重組了社區居民的社區觀與未來觀。


老照片的重新解讀
 

當然,這樣的老照片解讀方式,只不過是流傳在民間每一個家族裡的小故事,公眾論壇裡的老照片解讀則以截然不同的形式進行。

早期的老照片解讀方式,比較是順著沙龍攝影(或是藝術攝影)的準則,以影像裡的藝術性作為論說與挑選的判準,影像中的人物、事件多半只是「攝影作品」裡的「構圖元素」或「構圖趣味」。後來鄉土(本土)運動興起之後,以「台灣」為主題的影像漸漸成為坊間的熱門讀物,「台灣影像」的普及,讓國人重新感受沉浸在自身文化氛圍的溫暖,然而,現存的台灣影像絕大多數是戰前日本時代所攝,雖然影像的質地相當不錯,卻因為拍攝主體性與視野的侷限,台灣人的歷史影像形象頂多只擁有邊緣的地位。戰後的台灣影像在長期氣候低迷的處境下,主流的攝影展示空間竟然充斥著荷花與裸女的題材。想在以上的條件尋找台灣的社區影像無疑是海底撈針。

然而,為了彌補台灣的歷史縫隙,社區工作者、文史工作者仍然努力地在邊緣影像中尋找社區的主體。從近年因為全國文藝季與社區總體營造所引發的老照片蒐集風潮中,我們以已經可以感受到影像解讀方式有了革命性的轉變。從各種老照片專輯的名稱已經透露了影像在社區中所扮演的新價值:《竹塹思想起老照片說故事》《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往日情懷--大甲老照片徵展專輯》《鹿港懷古》《嘉義風華--嘉義老照片精選集》《看見原鄉人--台灣客家光影紀事》《北埔光景》《台北客家街路史--通化篇》《從部落到都市--台北汐止鎮山光社區阿美族遷移史》以及由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新出版的《重道崇文 教育百年--台南人百年老照片教育篇》等。

此外,透過老照片的重新解讀,給予我們的與其說是老圖像的發掘與出土,不如說是老照片填補社區影像的出缺,因為發現社區在老照片中的空缺,讓我們得以察覺自身視野的匱乏。

 

社區重建運動

 

社區的影像記錄之所以在文建會推出社區總體營造之後,演變成一股洪潮,應當在來自報導攝影《人間雜誌》及其學習者與街頭運動攝影的展示。透過近十年來的影視狂飆運動,國人能夠很輕易地閱讀到各式各樣的影視表現,不管是靜態的攝影作品﹝報導﹞,還是動態的電影、電視紀實記錄片,影像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人的一部份。

尤其為了要讓臺灣人的生活品質能夠逐年提昇,我們的社會大眾已經能夠明白,政府的有為只不過是一種「政治宣言」,實際的生活品質幾乎全要靠社區自己來。而為動員社區的參與,社區影像則是最具說服力的媒介。(1998.10.7



老照片從家庭相本抽出來、從倉庫夾層翻出來,必然引起一陣悸動。我的外婆過逝之後,重從她的收藏櫃裡翻出一疊老照片,舅舅、阿姨也把老照片當成外婆的遺產分給大家,然而就在分照片的同時,家族也在重新閱讀照片裡儲存的陳年往事,幾十年的家族記憶竟然在全家最哀傷的時刻一股湧現。原本外公、外婆過逝之後,回娘家的目的也就消失了,然而,大概外婆收藏的老照片發揮了作用,舅舅、阿姨決定以「姐妹會」的名義,相約每年見面。
【農村議題】專題報導-青年農村調查

編按/「夏耘」是台灣農村陣線所舉辦的農村調查營隊,營隊共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培訓課程,第二階段是農村實地訪調,第三階段是資料的整理與發表,是學員們經過勞動的親身體驗、現實觀察與理論思辯後的沉澱。2011 夏耘二階訪調【青苗成果發表會】10月22日即將在土城彈藥庫發表。我們特定刊登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為2010夏雲農村調查文集寫的序文,幫助您更深入了解農陣的故事。


                                                                                                       文/蔡培慧

此刻即未來──盛夏的土地之約

過去這一年,確實發生太多事了,以致於2011年5月,當我提筆想為去年盛夏,青年學子在台灣各地學習訪調的文集寫序時,竟不知從何寫起。

我記得溪州圳寮國小的榕樹下,大伙圍坐,分享心得,欲罷不能的熱切。我記得一天15小時不間斷地的學習與討論,同學意識到農鄉現實的開朗、迷惑,撐著滯重的腦袋,騎著單車迎向深夜晚風的舒爽。我記得在志寧「全心全意的愛你」的歌聲中,青年朋友與溪州鄉親共度有酒有歌的快意浪漫。我理解青年朋友透過在地伙伴的協助,在曲冰、在歷坵、在美濃、在王功二林、在大南埔、在二重埔、在相思寮、在后里,經驗農事勞動與農鄉節奏而迸發的深刻感受。我記得穀雨社、頭前溪社、農學小組、南藝大社造小組的青年朋友在營隊的感動與疲累未曾和緩的時候,協助717農民凱道夜宿堅持土地正義,訴求圈地惡法立即停止的對抗行動,務實的、耐勞的承擔起糾察、總務等各項服務工作。更感謝頭前溪社的同學承受著情緒與具體的壓力,堅持的陪伴大埔農民一關一關地的走上街頭、訴諸輿論,召喚公理。那是發生在去年盛夏的故事,那是「農青」確立自我形象與認同的基礎。

將近一年的時間,我看到青年的力量更形集結,於農村工作之外轉身與更多學子組成全國青年反國光石化聯盟,以主體之姿,為這片土地上的公義與永續拼搏。我也看到青年與農村的連結,從體驗走向生涯,至少有五位伙伴,因著自身的志向與社會網絡的協助,得以展開青年進鄉的實踐,讓夏日的體驗成為篤實的畢業後生涯規劃。這一切,大抵是農陣2009年5月堅持在沒有資源的情形下,開辦「夏耘農村草根調查」所不能想像的。雖說,當時我們清楚地的意識到,必須讓更多青年學子經驗農村,必需為長久的農村工作召喚新的隊伍。因而,當它漸漸成形,我們除了喜悅與感激,更多的是前行的困惑與反思,藉著這篇序,我們想報告夏耘農村草根調查的具體進程與思維,同時初步的分析青年行動之所以可能的原因。

夏耘農村草根調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營隊」、「訪調與勞動體驗」以及「書寫發表」。第一階段的營隊又分為兩部份,前兩天的農村發展通識課程邀請關注農村議題的資深學者與草根工作者,講述具體的發展脈絡與特定議題。接著兩天則由青年學者與草根工作者,分組全程引導學員於與農村聚落進行訪調與實作,最後一天,則邀請村民參與學員的發表會,同時給予回饋意見。我們擇定的營隊空間,都在農村,2009年的營隊在美濃客庄、2010年在溪州鄉圳寮村,藉著空間的文化感受與社會脈絡,參與學員得以全心的進入田庄,以別於學校的制式場域。營隊期間是許多參與學員的農村初體驗,置身現實的農村空間,課程中的農鄉思辯與訪調期間所理解的農鄉經驗與常民語彙,共同形塑了民間、農鄉。透過這層理解、疑惑、認識與體會,參與學員所產生的內在擾動,或許將隨著部份學員回到日常生活,當然也有部份學員主動的熱誠地的參與第二階段的實際訪調。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感受到參與學員自我召喚的動能,同時,期待相對而言更深一層的理解得以順勢推展。

訪調與勞動體驗,我們稱之為夏耘的第二階段。此一階段的形式,因為合作的社區伙伴以及個別營隊組織者的側重,而呈現的殊異的風景。透過這本文集子,讀者將會看見學員走進農鄉人際、走過山林田野、漫遊海濱溼地,理解稻農、菜農、花農、菸農、原農、蚵農的生命故事、產銷結構、社會肌理與文化厚度。組織以上性質殊異的營隊的不是別人,正在曾經參與過2009年訪調的農青以及農陣各地的結盟伙伴。每個地方都因著當地的特色與即時的議題,而有細緻的差異。第二階段相較於第一階段更是真實理解的開始,特別是參與學員往往需自己張羅訪調的食宿以及訪調前期密集的聯繫與準備工作,在這些看似繁瑣而終能成行的細節中,農青方才開始身處農鄉,在此所指的身處既是空間屬性也是社群關係。當然,並非每個訪調點都能順利成形,而挫折與之所以不能或使其可能,恐怕正是創造青年與農鄉多方交會的認識與連結的時機。

農事勞動最能表現身處其中的深層意涵,訪調期間,總是盡可能的安排農事勞動,因為我們相信農事勞動是人類與自然相生相成,互為主體並孕化為相應客體的活潑生機的特殊過程,這層體驗非得身處其中,腳踏實地(這句成語的原意應當如此)、手感觸動才能理解與感受。當代青年已然脫離土地,甚至不曾雙腳踩在泥土地,而農事勞動仿佛提供了身體打開五官,心領神會,腳踏實地的機會,文集中多數篇章,記述了這番感受。

書寫與發表互相支撐參與學員的辯證思考。許多學員在二階訪調中往往理解到一個不同於工業文明的社會維度向他展開,由於這層感受要不太過強大,要不模糊難解,是以很難述說或者隱藏在外顯文化形式與生產關係之後,通常需要一些距離與沉澱才能捕捉一二。因此,書寫以及書寫之後透過正式發表會(青苗發表會),觀察與聆聽不同學員於不同地方的學習體會,或許有機會觸發深層的內在感受,並且再行反思實際經驗與社會結構。當然,正式的發表過程,邀請資深報導者、青年學者給予反饋與探問,在過程中探討某些理解的偏誤,參與學員辯證與再行釐清皆有助於文本的內涵。反覆思考落筆為文的篇章集結在此,文集一方面豐富農鄉人文肌理,另方面鼓舞著青年學子盛夏時節的投入。

可貴的是,青年學子並非訪調之後就遠離農鄉,他們在學校組織起社團,平常開辦讀書會,跨校串連,就具體議題深耕農鄉,積極地與農鄉前輩一起行動。在竹南大埔,清大頭前溪社與台大法農小組協助地方的對抗行動與法律攻防的前期調查。在後龍灣寶,政大返穀社的同學在一次次地拜訪學習之後,規劃「綠色魔法學校」讓更多孩童、家庭體驗種作西瓜的生之喜悅,當然,當灣寶鄉親來到台北行動之際,政大的同學總是堅定地站在一起。在彰化二林,在地青年與都會青年共同協助相思寮保存,並於去年規劃二林王功小組的訪調,集結了更多學校的青年參與,在訪調之後,學生持續投入反國光石化的行動,還有許多許多青年藉著訪調走進民間、認識土地的容顏、自願自覺地承擔責任的故事……。這個過程或許有那麼點農陣青年工作結合實踐、擔當責任、平等參與的堅持,然而,更多的部份,在於青年學子逸出常軌,面向人民所感受的召喚,化為參與的動能。當然,我們深知青年行動的部份,尚待時間檢視,必需更多經驗,才能更好的總結,此段文字僅僅是此刻的觀察。

成就這本文集的是每一位接受訪問、接待我們的鄉親,是每一位無私奉獻的師長,是每一位居間聯繫的地方組織者,是身處其中為農所用的青年,這篇短序無法一一記述,將另以專頁表達我們的感謝。

 

不可否認的,目前的訪調內容較為偏重產銷結構以及社會人文,看不出總體的農鄉社會樣態,甚而,如何推進更適切的訪調形式與主題,著實考驗我們。不過,無論如何,總是初步引導青年學子真實體驗農村,連結具體社會行動。雖然訪調工作仍然是不足的,如何召喚青年進鄉的隊伍更是我們念茲在茲的主要課題。我們相信,當前所見的社會秩序並非永恒不變,農耕文明的衰退並非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我們期待的平衡永續豐美的社會不在遙不可及的遠方,它決定於堅定前行的此刻。

 
活動訊息:

  2011 夏耘二階訪調【青苗成果發表會】

歷經的盛暑到初秋的學習與勞動,夏耘訪調初步成果發表與研討,即將在1022日召開。年輕學子將發表走訪了八處農村及部落的反思,最重要的是誠摯的邀請各位朋友參與「青苗發表會」,無論妳/你是否參加夏耘一階訪調培訓工作、二階訪調,都希望大家一同加入思考與行動的進程,讓「我們」也有妳/你的存在,一起,持續走下去。
 
時間:10/22()0830-09000810報到,中午備餐點,請自備環保餐具)
地點:土城彈藥庫(鄰近土城捷運站,活動當天將有指示牌引導至會場)
 
 

(請協助填寫,以便估算與會人次及用餐人數,感謝!)
【活動訊息平台】

華光社區為座標看國土商品化及新自由主義在台灣


我們有一種感覺,我們所使用的標題相對於現在所發生的事,快要跟不上了,或者快要耗光了,不過我們還是必須談,或者我們更要深入談!!這裡要談的是台北市的華光社區如何被劃定為台北華爾街,面臨集體控告的問題;在這裡也要一併談談台灣的其他不同角落,同時面臨粗暴的都市規劃,以及難以處理的國土商品化問題;我們必須說,許多在這種風暴中的受波及的居民,他們的精力也耗光了,甚至,長期研究華光法的變遷歷史的居民李志均語重心長地說:「一下財政部、一下行政院……不知道敵人在哪裡是最可怕的了!」華光社區是台灣國土商品化的一個典型座標。
 
 
時間:2011年10月10日下午三點到五點
地點:華光社區臨水宮(台北市大安區愛國東路170巷2號 
主辦單位:華光社區發展協會、藝術觀點ACT
 
講者-講題
楊玉仁總幹事(華光社區發展協會) ——華光社區脈絡及現況
王墨林(華光居民 藝文工作者)——華光違章建戶的難民與新自由主義
高俊宏(藝術觀點48期主編 藝文工作者)——從紹興、永春虎到華光的空間抗爭運動
龔卓軍(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身動力轉向與諸眾結界
蔣伯欣(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評所助理教授)——東亞藝術行動連帶的可能
 
補充回應人
林暉鈞(台南藝術大學教授兼《 藝術觀點ACT 》主編)
 
參與團隊 
藝術觀點ACT 



《台灣社區協力農業工作坊》台灣小規模永續農業與CSA


台灣地狹人稠,長久以來都是以小農經濟模式經營。打造台灣小規模永續農業的同時,我們也思考到社區協力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是一個可以同時有效解決產銷、認證以及促進友善耕作的農業經營模式,這個概念已經在歐美風行已久,然而在台灣,尚處於起步階段。 CSA 是否有助於台灣小規模農業體質?台灣是不是發展 CSA 的合適沃土?如果是,該發生在何處?該怎麼發展?需要那些資源的投入?而台灣的農業、農村將變成何種面貌?

這次的工作坊,我們歡迎社區大學工作者、小規模農業經營者以及對CSA 有興趣的朋友,一同展開一場小規模永續農業在台灣發展的探索。

同時,我們也很榮幸邀請到泰國米之神基金會(Khao Kwan Foundation)創辦人德查‧史雷佩德拉(Daycha Siripatra)、美國社區協力農業的重要推手伊利莎白.韓德森(Elizabeth Henderson),以及在尼日幫助沙漠居民重新找到當地品種的前瑞典伊甸基金會創辦人 Arne Gravi,與我們分享他們寶貴經驗。


(ㄧ)新竹場次

報名網站:
http://registrano.com/events/ssfncsa

時間:2011/10/10-11    9:00-18:00  

地點: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新竹縣竹北市六家五路一段一號)



主辦單位:秋圃基金會、綠色陣線協會、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交大農社
協辦單位: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
指導單位:教育部
費用:免費
人數:50 人(額滿為止)
聯絡方式:劉亮佑 小姐 / 0911-731551 /amazingyo@gmail.com


二)台南場次

轉寄『社造電子報《NO.181》』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