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老臺北─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December 11,2017社子藝起來 牽手心想像
一、社子簡介:
民國五十九年,為配合大臺北防洪計畫規劃,社子島被經濟部列為洪水氾濫區,訂下了禁建限建的規定。直到民國八十二年起重新調整社子島發展定位,提出配套之防洪計畫及都市計畫。因此,社子島一直停留在低度開發狀態,雖然保留了特殊的生態環境,讓許多生物在此棲息和繁衍,卻也限制了地區發展。如延平北路七段堤外區域多是鐵皮屋、廢棄建材以及荒置空地,顯出落後、雜亂的景況。
我們期望「以藝術為媒介、以文化/生態為底蘊、以活化為行動、以永續為願景」,透過在地居民的共識凝聚、合作參與,結合社子島獨特的人文景觀和生態環境,讓社子在都市開發之餘,亦能發展出大台北地區唯一具保育、永續概念的「地景藝術節」,活化社子在地能量與社區發展。
二、藝起想像:
本年度我們結合了永倫里、富洲社區發展協會、福安國中和台北花卉村等社區夥伴,再連結外部三組藝術團體「五五身樂團」、「蘇品文&百合花樂團」和「知了劇團」,不定期地在社子進行三場藝術展演,讓地居民對藝術產生好奇與關注,並由藝術家/藝術團體引導教學,利用身體探索、肢體表達、說故事等方式,透過社區的加入、居民互動參與共創,激發討論在地文化、生態與地景藝術的想像,也讓藝術與在地融合,展現獨特的地方精神。
1.計畫執行時程:104年8~10月底
時間 | 表演單位 | 地點 |
09/27(日) | 五五身樂團 | 台北花卉村 |
10/11(日) | 蘇品文&百合花樂團 | 台北花卉村 |
10/25(日) | 知了劇團 | 福安國中 |
2.三場表演情形概述
五五身樂團
第一場的「五五身樂團」表演,雖然是中秋連假,但卻很不巧地遇到颱風天,讓我們一開始很擔心去花卉村的民眾會很少。不過,幸好當天有新人舉辦婚禮,颱風的影響也不算太劇烈,現場還是聚集了不少人潮。五五身樂團是一個關心社會、關心環境的樂團,本次更帶來一連串發行過的自創曲,像是〈北上悲傷巴士〉、〈那那〉、〈安全人與小海豚〉、〈英魂厲鬼〉等歌。主唱有些沙啞的聲調,搭配著不同於一般樂團爵士鼓的金盃鼓,更透露出一股濃濃的原始味道與在地力量。除了唱歌外,歌曲間樂團主唱還會與台下民眾互動問候,也分享了一些自身離家北上的故事,讓民眾更了解其創作的靈感來源,與想要表達的心境。倒數第二首歌,樂團更為這次社子島的表演,改編了一首曲子,當喊唱到社子時,相信現場民眾內心也是一股共鳴與感動。最後ending曲,聽眾們隨著輕搖滾的樂章,身體輕輕搖擺著,一起度過了一個細雨綿綿的颱風天午後。
蘇品文&百合花樂團
第二場「蘇品文&百合花樂團」舞蹈活動,舞團非常用心地希望可以不只是過去的「定點式」表演,而是可以從花卉村的入口,帶著民眾往表演舞台走動。因此,我們就先設計了一段6分鐘的「移動式」舞蹈,許多在珠簾走廊的民眾,也被突如起來舞動的女子所吸引。除外,因當代舞蹈對於第一次接觸舞蹈的朋友來說,容易感覺艱深隱晦,舞團也特別選了耳熟能詳的「卡門」作為開場,拉近與民眾的距離。當表演移動到萬象舞台後,兩位舞者極具默契的舞技和視覺穿著,馬上讓大家看得如癡如醉,加上百合花樂團在後方高處的配樂,中間還穿插一段古調演唱,都讓現場的氣氛一波接著一波精彩、意外連連。表演最後一段在舞者蘇品文的獨舞中,像是對社子島的探索一般展開,另一位舞者再次加入合體,在一搭一唱的肢體互動中,精彩落幕。
知了劇團
最終場「知了劇團」互動劇團演出,因為需要民眾說出自己的心情故事,故選擇在室內表演,比較能讓民眾敞開心懷敘述。一開始由主持人發起小提問暖身「大家覺的社子什麼最多?」,觀眾將各自的答案寫在手上的小卡上,接著讓演員分組和民眾簡單閒聊互動,現場氣氛相當熱絡。接著,主持人開始誘導民眾發表他在社子的生活經驗,沒想到,台上演員馬上利用各種「一人一劇場」的表演形式,將民眾的故事用肢體表演、台詞生動地表現出來。一開始,福安國中的同學都有些害羞,但偶爾聽到同學分享一些有趣的事物時,大家就會開始在台下窸窸窣窣起來。幾段表演過後,主持人開始邀請民眾上台對著大家分享故事,這時有幾位大人朋友,上台分享了在社子遇到故人的感人故事,還有從景美嫁來社子的愛情故事,不止故事好聽,演員們深刻的體會和演出,更讓大小朋友看得入神,可說是一場心靈和藝術之旅,讓大夥兒除了渡過一個劇場的星期天下午外,更看到了許多社子的風景,也學會了傾聽
三、困難/檢討與後續展望:
社子對於大台北地區而言,過去一直處於低度開發的地區,因此無論在交通、居住、生活機能的建設,都沒有一個良善的品質,更遑論藝文美學。所以,本次在導入藝術美學時,因為民眾的陌生與不懂、不熱衷,或因本計畫並非大規模的藝術節,在資源投入與宣傳上,無法有效集中能量,故還是有相當程度的辛苦。雖然最終還是順利完成三場演出,也獲得不錯的鼓勵和回響,但整體帶起的討論和熱度還是有進步空間。
充分前期計畫準備
此次社造點遴選,本執行單位因為在計畫截止日前不久才決定投件,因此來不及做太多前置社區內各單位的溝通協調。而計畫時程雖為期3個多月,但計畫展開後,才發現許多社區夥伴在年度規畫中各自早皆有活動規畫安排,在合作上除了需花費時間進行理念、目的的溝通協調外,更會耗費許多時間在彼此活動日期的衝突、配合和等待回應上。因此,進行社造工作,其實也應該以大公司年度計畫的方式來進行,在每年第四季左右,就以明年整年度的預計活動和效益擬定計畫,這期間,除了可以先和未來可能的夥伴進行溝通外,更可以整合雙方資源,加速之後彼此的合作和磨合。而不是在每年得知計畫時,才匆匆忙忙的草擬計畫,最後為了完成計畫,在取捨之間,與合作單位的合作執行深度也無法深入。
鄰里間的權力關係
除了上述時間和規畫不夠充足的問題外,地方權力結構的關係也是本次計畫進行的一項議題。社子內部,其實可以大概分類為已開發區和島內為開發區。而各鄰里間,又能分成熱心的鄰里,與較為冷漠疏離的鄰里。因此,在推動社區營造時,因常常需要跨里間的合作,但因為彼此理念、參與度不同,使得執行上會有些窒礙難行。這部分,恐怕不是短期間能解決的議題,需要更長期的參與接觸,透過與每個鄰里的溝通協調或釋放利多,才能凝聚社子成為一個共同體,為社子的各項發展共同努力。
期望未來,透過本類似的藝術擾動,除了能帶給社子居民一個嶄新的視野外,里與里之間也能透過軟性的藝術,重新搭起合作的橋梁,與在地居民、藝術家和外來創意能量,重新形成一個「資源互助網絡」。若能持續規畫發展,結合社子島保育良好的環保生態,肯定能發展出一個大台北地區唯一具保育、永續概念的「地景藝術節」,活化社子的在地能量與社區發展。
四、計畫執行成果照片:
圖 1藝術家於社子島自行車導覽(8/30)
圖 2五五身樂團表演現場(09/27)
圖 3五五身樂團表演(09/27)
圖 4蘇品文珠簾走廊開場表演(10/11)
圖 5蘇品文&百合花舞團表演(10/11)
圖 6知了劇團表演(10/25)
圖 7知了劇團表演(10/25)
圖 8活動海報
社造中心讀書會-「藝術、社區與生活」
一、 導讀
本次讀書會就(一)「藝術x社區」推動經驗省思、(二)藝術介入空間的脈絡與政策趨勢、(三)參與的方法,共三篇文章,進行以下三方向的導讀,摘述如下:
(一)「藝術x社區」推動經驗省思
選文:黃海鳴,2007,〈另一種「跨領域藝術嘉年華」的操作─在多元藝術社群與多元小眾空間建立交流合作平台的技術〉。頁10-33,收錄於吳瑪悧編,《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台北:遠流。
本篇為作者黃海鳴從個人經驗出發,從90年代後期到2007年,不斷觀察、參與、實驗及修正的過程。本篇重點共有三個階段:「啟發」、「藝術在生活場域中實踐與實驗」、「結合文化創意產業教學」。
第一階段從1990年末到2000年初,作者參與了三個計畫,對作者有著多元藝術社群的「啟發」。
- 1997年《嘉義大地・城市・交響-台灣裝置藝術展》計畫,此展覽特色為「回歸」,本次計畫可貴的是嘉義籍的藝術家回到孕育他們的土地、人群中,重新喚起與出生地的感情和記憶,並其他地區的藝術家產生新的、不同的對話。本次展覽對外的效益是吸引外地民眾來參與,對內則是由於許多的藝術品就在居民平常生活的周遭,因此居民就變成在地導覽員。
- 1998年鹿港《歷史之心》裝置藝術展,共有三個群體共同策劃,分別是當地知識青年、外來的都市計畫團隊及裝置藝術家,三者共通點都具有批判性質,且十分關注鹿港歷史古蹟日茂行。期待藉由藝術喚起在地人對公共議題的關注,並促進居民參與,惟本計畫的藝術品直接批評了當地民眾,甚至觸犯宗教禁忌,顛覆性帶來張力,也帶來廣泛的社會擾動。
- 1997-2001年華山藝文特區運動與經營期間,閒置空間再利用所活化的大型藝術空間,自成一種特別的藝術生態,作為巨型的藝術交流平台,使得跨領域不同藝術社群有更多機會聚集交流。
第二階段為2003到2006年,尋找「藝術在生活場域中實踐與實驗」的階段,如何在資源有限及小規模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扣連著南海藝廊藝術社區的經營經驗。這個階段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內部建立多元藝術社群間的交流平台,第二階段則期待創造跨領域的社群,在社區街道建立多元介面的平台。
第三階段則是2006年後,作者試圖將藝術帶入社區實踐,並「結合文化創意產業教學」。在生活空間中推動集體文化創作的過程,重大的改變是運用跨系學生直接參與社區藝術節(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來改造社區的運動。
結語:藝術社群內部力量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在群眾間產生影響力,力量是單薄的。且上述計畫大多仰賴政府補助及應許,不太有持續性,是非常危險的。
(二)藝術介入空間的脈絡與政策趨勢
選文:陳冠華,2014,〈藝術、空間與人群─藝術介入空間的脈絡基礎〉。頁32-61,收錄於《走進內壢裡─以合作取代介入的社區藝術行動》。台北:田園城市。
從藝術、空間與人群-藝術介入空間的脈絡基礎面向來思考,公共藝術如何達成公共?所謂公共藝術是為了公共而設,被公眾共同享有,而公共領域也包含兩種類型:一為「可見的」,意指實際存在的「有形空間」,如公園;另一種為抽象、非具象的空間組構之不可見的公共領域,主要建構於不同個體間的對話與互動上。因此由此援引德國社會理論學家哈伯馬斯的理論,探討上述公共領域的成因。
對於「對話」之於型塑公共領域的必要性,若僅有公共空間,卻缺乏公眾的互動與對話,則將成為一種有體無魂的空殼,難成就公共性之完整。另外從政治理論家漢娜.鄂蘭理論中說明:「說」扮演了形構、實踐公共性的重點,公共性是以「對話」為基礎而被建立起來。而欲使藝術達成公共性,則似乎也應該讓藝術成為一種媒介,承載群眾對話與溝通的實踐。公共藝術是否能兼顧「公共性」與「藝術性」,長期成為論辯的重點,有時公共藝術往往照顧了藝術性卻與大眾疏離,或是迎合了公眾卻失去藝術的美學態度。
而從藝術介入空間來看在台灣的發展,以「歷史之心」事件為例,原初策展人黃海鳴教授在鹿港策辦一場為「歷史之心」的裝置藝術展,旨在藉由藝術展演呼籲各界關心、搶救歷史古蹟「日茂行」,其後卻因展出作品對在地生活、地方信仰等層面考量未盡圓融,引發鹿港居民的抗議與反彈,藝術品展也連續遭到破壞。而從此思考的是:基本上,應認同與尊重藝術家的創作自由,但創作過程中,可深化與居民對話與交流,則可更清楚掌握地方居民的特質與性格,再藉由同理心對話及互動,讓居民認同其作品意涵,甚製做出被居民擁抱的創作。
從寶藏巖歷史聚落來看,原為日治時期的軍事基地。戰後逐漸演變為外省移民居住的違章聚落。1980年代台北市政府要求搬遷和拆除、2004年被認定歷史聚落得以保存,但居民仍被迫遷,至2010年底-以「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開放,並找回部分居民,以『聚落共生』的概念,讓藝術家與居民共存共榮。而從此思考的是:寶藏巖歷史聚落得以保存,但當原本居民不復存在,當構成「歷史聚落」核心意涵的人被抽離以後,「寶藏巖聚落」還剩下什麼?其聚落的原始住民、特殊空間氛圍與聚落文化,卻在轉變的過程中散佚,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去脈絡化的無牆美術館,也有失其對原有空間使用者的尊重與公允,而其歷史聚落意義也無存。
整體而言,藝術公共性其主要目的除了希望讓眾人皆能平等享受藝術的感動外,甚至可透過藝術這樣的媒介,串起參與者間的認同,進而凝聚公共論述與文化公民意識。而在台灣可逐漸看到的是藝術實踐逐漸從個體走向群體,日益注重在地化、自主性與群眾參與的趨勢。
(三)參與的方法
選文:陳冠華,2014,〈參與式的介入─藝術介入空間的脈絡基礎〉。頁68-91,收錄於《走進內壢裡─以合作取代介入的社區藝術行動》。台北:田園城市。
相互對話是創造藝術公共性的最佳途徑,但在內壢云的案例裡要創造一個對話模式,端看一個能讓里民信任與接受的介入方法。一旦建立良好的對話模式,不僅能幫助介入者與被介入者的關係建立,更有助於創造出讓在地接受的作品。
有鑑於此,介入方法即以參與為基礎,找到適合內壢云的模式,透過聆聽、互動、合作、協調,與里民共同創作出作品,也為藝術的公共性找到其他可能。
內壢云的核心理念係期待學生扮演長時間溫和、滲透的角色。儘可能融入里民生活,透過「蹲點」的方式進行田野調查。一來可以和在地建立信任關係,二來介入者較能擺脫先入為主成見、避免干擾社區,並借助社區觀點,創作出接近社區的作品。
然而,介入者介入社區時必須要思考的議題是:藝術憑什麼進入社區原本平穩的生活?誰決定有此需要?介入的領域與程度為何?等議題,意即主體性的思辨。介入者必須自我意識到自身可能帶有的階級權與話語權,才能在介入過程中避免心高氣傲的介入態度。若無此認知,極可能對在地生活產生暴力介入的影響,因此,介入者不得不謹慎面對之思考議題。
因此,為降低介入者暴力介入在地生活,在地的參與係為拉近彼此之重要關鍵。介入者必須透過各種參與的機制,透過對話溝通,認識、瞭解彼此,磨合出彼此都能接受的作法。
此外,參與,必須是關係人們的頻率相同,意即參與的人不只是里長、學生、師長等,需擴大參與的最大公約數,以內壢云的案例,剛開始里民對於藝術的態度不一,有支持、觀望、反對、冷漠等,要如何做到擴大參與就是介入團隊的最大挑戰。因此,介入團隊思索到議題須與里民切身有關的連結,如此即能與里民產生共鳴。以A同學為例,A同學觀察到里內一位程阿姨常回收物品於其倉庫,因此便上前與之互動,除了瞭解成阿姨的成長背景與際遇外,也看見其對空間的需求,故與程阿姨合作之下成功改造成阿姨破舊並毀損的倉庫,滿足其善用空間的需求。
二、經驗分享:
(一)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經驗分享
三年一度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季始於2000年,是世界最大型的國際藝術節,本年度為第五屆。其地域範圍位於新潟縣南部的越後妻有地區,占地約760平方公里,約2.5個臺北市的面積。新潟為日本的魚米之鄉,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綠色地景。受到都市化、產業轉型影響,新潟此地面臨農地廢耕、校舍及住屋荒棄,人口流失等問題。1996年北川富朗提出「藝術項鍊計畫」,將公部門建設的經費改變為藝術的經費,以藝術的手法,振興活化地域。
此藝術祭的志工運用有兩種類型,一為藝術家自己的工隊,另外一種則是由主辦單位轉介的志工,統稱小蛇隊,小蛇隊的成員來自各地,包括當地或日本他地的居民、國外的旅客等,每日根據藝術家需求分配工作,因此有機會接觸到許多不同的藝術家。志工服務內容包含作品製作與維護、活動支援、地域活動參與、藝術管理、導覽介紹等。
大地藝術祭的作品類型,部分作品誘發觀者注意到周邊的地景,或運用荒棄的空屋,使其修復並再生,甚至為地方提供服務(例如Cian地域藝術研究所、三省House)。或者有些作品意在表達對地方及社會的關懷,並且論述某些議題。
「社區」在大地藝術祭的角色,可能是成就、支援藝術品的力量,也可能受到作品的影響而形成社區社會關係的改變。許多藝術品的製作過程,也順道將區域裡殘敗的屋舍修補好,重新賦予功能,部分作品成為社區共同空間,甚至由居民共同維護。
藝術具有其實際面,必須對日常生活物質有深刻的認識,作一個務實的觀察家,才能成就好的作品。在大地藝術祭裡,觀察到藝術的幾種功能:引發社會關係、呈現地域特色或價值、作為修補、創造地方的積極工具、引入外來觀點,刺激社區,以及活化地方產業。
(二)荷蘭Oerol藝術節分享與社子島藝術節發想
荷蘭Oerol Festival位於阿姆斯特丹外海的泰斯海靈島,不只有裝置藝術,也有表演藝術,或甚至結合在地的探險路線,共為期十天,約有70個不同性質的非傳統劇場,甚至超過800場的演出活動。因為島上可以負荷的人數有限,並且為了控制藝術節的品質,故選擇在6月而非暑假期間舉辦。參與者需要購置藝術節手環才能登島。
Oerol藝術節的核心團隊約11人,藝術節期間會擴編成為約50人的工作團隊。活動的協助則大量仰賴志工,志工數高達700人。
在Oerol當地唯一的交通工具除了居民自己的私家車,遊客只能騎腳踏車和搭船,而這也可拿來作為社子的借鏡。
地方型的地景或環境藝術節,期望公共空間的活化運用,甚至拉近劇場與觀眾的距離,打破藝術的黑盒子。台灣許多人可能想參與藝術,但因為資訊的不透明,不知道可以從何下手。建議民眾接觸藝術時,應從自己對於藝術品的感覺,比起藝術品的名字或目的還要重要。
關於社子島藝術節的發想,社子的問題主要是禁建,可能未來能結合生態或運河,而創造出社子的地景藝術。本次做社子島社造點,希望活化在地但卻不破壞在地的環境。遇到比較大的瓶頸是每到一個地方、甚至每間房子的屋主能不能認同。與在地居民的溝通即是在地景藝術節前期最重要的部分。社子島位於全台灣藝術最蓬勃的台北及交通便利,因此比起台灣其他的地區更適合辦地景藝術節。
三、綜合討論
(一)地景藝術節策展的目的
1.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策展宣言為「期待看到當地老公公、老婆婆的微笑」,主旨在於創造、修復人際關係,藝術僅是手段,最重要還是要居民一起共同參與,對地方產生驕傲感。
2. 台灣近期有關渡自然公園裝置藝術節,本年度跨出公園範圍,到社子地區製作作品,當地人和藝術家互動非常良好。最近的電影「太陽的孩子」裏頭的港口部落,也是由居民出來策展。這樣的觀點和呈現會令人感動。
3. 藝術節的籌辦若能從孩子出發,設計一些給孩子參與的活動,會連帶將家庭一起帶出來。
(二)藝術節策辦的「公共性」
1.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從1996年開始籌辦,便不斷和社區進行大量的溝通。執行藝術祭的團隊在藝術祭前置準備時,就有各自的負責區域,由各區的專案人員在藝術家和社區之間協調,取得共識並合作。藉由很長的時間累積後,甚至能達到國際的正向效果,會讓公共性的議題產生質變。
2. 公共性其實是非常跨場域的對話,連結了城與鄉,甚至是有祭典的感覺,找到自己的心靈家鄉,藝術季的社區面向應該被凸顯。
3. 社子每個角頭的勢力其實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去做調整,因此這些問題就會反映在場地的租借上。另外要號召在地的居民來看表演的時候,若不是在地紮根其實是非常困難的,這次的表演其實是可以讓居民來參與及互動,而這樣的參與其實是需要很深入而非只是路過,目前已經辦過一場的音樂劇,而下一場劇場的部分其實是希望能讓居民來參與說故事。
一開始遇到正負的意見是一定會有的,而如何將人民共識的形塑,甚至內化為在地人認可是非常重要的
(三)藝術節的志工運用
1. 志工招募與運用會根據藝術節的活動設計及藝術品製作的需求而定。志工其實非常的辛苦,若無法得知共同的大目標,就會有許多反抗出現。
2. 藝術志工和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的認知若不相同,就容易出現許多的衝突。在大地的經驗中,與藝術家一起工作時,藝術家每一次的說法可能都不同,但這或許也就是創作的過程,可以用對作品的熱情與憧憬去彌補。
圖1 社造點社子島的夥伴分享荷蘭藝術季的經驗
圖2 本次讀書會探討藝術、社區與生活的關係
社造計畫在紹興
紹興學程
圖1 1996年風災後,由紹興社區居民建造的日式宿舍圍牆。是由當年的選舉旗桿,輔以鐵絲製成。
紹興社區,位於仁愛、紹興路口,是個約100戶左右的聚落。如同這個城市的其他的違建社區(或我們更偏好使用的非正式住區、自營聚落),社區的形成與發展和台北兩波的1949大量的政治移民、難民,和1960、70快速現代化過程來到台北的城鄉移民有直接的關聯;這數十年來,本省、外省家庭就是這樣住在一起、相互扶持、共同生活。就空間環境來說,紹興社區也是台北市相當獨特的存在:蜿蜒、狹窄的巷弄、有機的屋構,都富含生命力;當其他的舊房子、老違建,在一波波的現代化過程中,隨著這個城市現代化的發展與蛻變,逐一消逝,紹興社區的建築風貌,見證一段城市重要的發展。
社造計畫的核心:回憶紹興,再造社群
今年的社造計畫,是由學生組織「紹興學程@紹興社區」與社區內的「紹興權益促進會」兩個組織的合作。進行【紹興好回憶】的文史訪調、記錄計畫。我們舉行好回憶工作坊,讓居民們翻查社區各處的照片,訴說不同空間地景的前世今生。譬如社區內的日式宿舍外面的塑膠欄杆,經由社區大哥的回憶,才知道是1996年時社區受到颱風重創,宿舍圍牆倒塌,時值台北市長選舉,幾位大哥趁著選舉結束,將原本要被當成廢棄物的旗幟旗桿,用鐵絲一根故一根相互纏繞後,拼湊而成。至今已經快二十年了,簡樸的塑膠旗桿經歷年年的風雨,依然挺立。這些欄杆,不只具體展現日式宿舍與居民的情感;也呈現在紹興社區住民所習慣的、再使用城市裡可利用的資源的生活模式。這種資源再利用的生活模式,讓紹興學程的我們進一步的反思:習慣於城市便利生活的我們,時常過度消費、浪費還可用的資源。但在社區,資源的再利用是這麼的信手捻來,充滿創意。現在社區定期聚會的三六五工作室,桌、椅、白板、檔案櫃,幾乎全是再利用的二手物。紀錄這類的小故事,讓我們得以了解社區裡人、地、物的連結;而讓居民分享、回憶、訴說彼此的生活經驗,見證彼此社區互助的生活,也串氣新的凝聚感。像是上述的故事,正是我們這次社造計畫的核心工作,希望未來能有機會與更多人分享。
與時間賽跑的挑戰
我們原本預計進行社區空間地景的3D影像拍攝,但技術能力無法立即支援,現階段以平面的相片資料搭配線上地圖的經緯度標示,標示工作坊中居民認為充滿回憶、見證歷史發展的事物。而我們還是希望能夠將3D影像的紀錄工作完成,畢竟平面相片能夠保存的真實感,仍不如3D影像。紹興社區未來開發後,舊有的非正式住區地景也將消逝;我們也希望能在這些地景消逝前,抓緊最後的時間,盡可能地記錄,能將老房子與社區的故事紀錄下來。
屬於台北的紹興經驗
在文史訪調、影像紀錄的過程中,居民們訴說的故事一再的讓我們感到驚奇,看似瑣碎的生活小事,往往可以扣回不同歷史時空的政治經濟情況中,讓未曾經歷過那些時期的我們也能感同身受。畢竟,居民回憶背後的歷史,不單是屬於紹興社區,也是屬於整個台北、甚至是整個台灣的故事。
圖2 對社區四五十歲的這個世代來說,這棵仁愛路上的芒果樹是許多人童年的回憶:那些芒果樹下的遊戲與甜澄澄的芒果記憶。
關於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電話: (02)2557-5679
傳真: (02)2550-5251
地址: 103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237號
開館時間: 每周二-周日 上午9:00-中午12:00,下午2:00-5:00
(國定假日休館)
網址:http://www.community-taipei.tw/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ommunity.taipei
服務項目:
1.社區營造諮詢與顧問
2.社區營造教育與推廣
3.社區營造資源分享
4.社區營造資源引介
5.社區營造書籍借閱
6.社區營造會議空間/展覽空間 租借申請
指導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主辦單位: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執行單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