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電子報
報主: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創刊日期:2013-11-21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122
官網:
http://www.community-taipei.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電子報報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電子報
2016-02-03 11:00:00/ 報主: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本期目錄
誰,在唭哩岸停泊?
打破隔閡之牆,開啟溝通大門
社區資源互助平台

臺北市社區營造資料庫

公告: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105年度社區營造補助彙整表(共筆更新中)

公告: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書籍資料庫

公告: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公益聯播]切膚之愛基金會魏愛倫學苑志工招募
誰,在唭哩岸停泊?

誰,在唭哩岸停泊?

文/李庚霖。唭哩岸文化工作室 

以唭哩岸之名出發

當您搭乘台北捷運淡水線一路向北之時,是否曾留意到這個非常特別的站名?

「唭哩岸」,源自於平埔族凱達格蘭(巴賽族)語Ki-Lrigan的譯音,象徵舊淡水河向北突出的彎曲地形,因似港灣而得其名。

 除了來自平埔族語的特殊地名,唭哩岸可說是一個富涵在地故事的庄仔,包括八仙圳的地理水文、還有跟漢人先民起厝與蓋台北城牆極有關連的唭哩岸石、陽明大學原為打石場的校地、關渡宮二媽的娘家與北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廟宇,或是從清朝末年就坐落在唭哩岸山下的三合院聚落,不僅如此,據說「台北第一市街」也在這裡喔!

誰,在唭哩岸停泊?

 /唭哩岸站往淡水列車進站

台北第一市街

根據《淡水廳志》等史料記載,認為淡北古道的唭哩岸市街(今立農街)是台北第一條市街,台北畫刊也曾指出:「一六六二年,鄭成功驅逐佔據北台的異族後,在唭哩岸大肆屯墾,開築至關渡的道路,俗稱唭哩岸街。……民國五十七年,北投成為台北市的一區後,立農街之名出現,「台北第一街」的封號立即由萬華的貴陽街拱手讓出。」[1]

可惜的是,由於地方交通運輸條件的變遷,根據在地耆老描述,因為承德路開通、鐵路的停駛,使得要從台北市區到淡水的交通不一定要經過唭哩岸庄,再加上曾經興盛的打石產業也在60年代禁採,這裡也就逐漸沒落了,若不是在地的長輩堅持推動捷運以「唭哩岸」為站名,這個屬於台北人珍貴的共同回憶,將不知不覺地消失在都市中凡事只講求快速的洪流裡。


[1]線上台北畫刊(n.d.)。立農街─唭哩岸 台北第一街[線上資源]。台北市立圖書館-視障電子圖書館。2016.01.29 

誰,在唭哩岸停泊?

/唭哩岸僅存的二層樓老街屋

我,有一個夢想

身為一位在地生活超過20年的青年,起初僅是想號召藝術圈的友人透過藝術行為進入社區鄰里,單純的想讓自己居住的地方能夠因為視覺上的改變而更美更好,為了讓未來在藝術的表現上能跟在地有密切的結合,從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畢業的我,運用系上課程培養的民俗學與田野調查基礎,開始透過文史資料上的搜尋彙整,找到社區頭人與耆老訪談,一探在地的故事與生活記憶,沒想到就不小心栽進了唭哩岸的時光隧道中。

這段時間以來,要非常感謝台北市政府都更處提供很多的管道,讓我可以透過課程或提案結合自己的初衷。103年的儲備社區規劃師培訓,開啟了我重回唭哩岸田調的契機,並在結業時成立了「唭哩岸文化工作室」,試圖先以非營利的方式長期蹲點,做在地文化的盤點與整合;104年的街區影像與社會創新提案,我跟陽明大學畢業的銘崧、在地青年于賢及陽明大學在學生凱丞組成「岸中唭片-社區故事紀錄團隊」,用將近半年的時間拍攝了「在唭哩岸停泊」的紀錄片,試圖挖掘即將滅失的打石文化與探討唭哩岸聚落保存的議題。

誰,在唭哩岸停泊?

/至立農國小放映紀錄片

誰,在唭哩岸停泊?

/庚霖與謝師父一起解說唭哩岸聚落

誰,在唭哩岸停泊?

/「百人傳石、文化傳承」唭哩岸石捐贈活動

與社區一同學習成長

進入社區就是跟社區一同學習,是這兩年來我深刻的體悟與成長。無論是先民或是分享故事的長輩,都有著非常多的生活智慧與人生哲學,從他們的言行中表露無遺,無論是「記憶」或是「技藝」,都一再的反應出人類發展與自然環境密布不可分的關係,唭哩岸山就是餵養這一帶的人們生長的大地之母,她的奶水流到八仙圳中灌溉這一大片的良田、她的血肉成為著名的唭哩岸石讓居民就地取材蓋了石屋和石牆,也因為石材的耐火特性,提供了台灣早期煉鋼、玻璃與陶瓷產業發展重要的建爐材料,唭哩岸,等於是陪伴著台灣的經濟發展一同起飛。但時間久了,大多數的人們幾乎忘記了這位母親,不再想念她對於幸福的付出,為了要有更好的土地利用價值,一棟棟新建的大樓擋住了她天然的美貌,也不再去提及她過去孕育這塊土地的恩惠,甚至放棄了我們與她的連結,任憑消費文化入侵這純樸的唭哩岸庄,以進步開發之名抹去種種再也無法回復的歷史與回憶。

誰,在唭哩岸停泊?

/唭哩岸金龍團林義龍團長分享在地的陣頭文化

誰,在唭哩岸停泊?

/吉利號米行蔡財林先生以照片訴說唭哩岸歷史

誰,在唭哩岸停泊?

/傳統打石謝炎山師父導覽唭哩岸打石遺跡

祈願,唭哩岸再現

不論是幾百年前的平埔族人,還是從唐山來台灣的漢人移民,這些曾經在這裡居住生活、工作、讀書、或是做文史研究的人們,我們都曾經搭乘各種不同型態的舟船,在這美麗的唭哩岸庄裡,長久或短暫的停泊過。

現在,我們正在號召這些曾經「在唭哩岸停泊」的人們,一起共享關於這裡的故事,透過影像紀錄、社區故事巡演、教育推廣以及結合社區繪本的出版,試圖讓在地身為未來之寶的孩子們、新舊居民或想進一步關心的夥伴,能夠有機會去認識這些擁有珍貴價值的文化資產,期望能凝聚大家的共同回憶,穿透層層疊疊又冰冷的鋼筋水泥建築,藉此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不論是不是採用藝術介入的方式,都能以自己最舒服且優雅的姿勢參與社區的公眾事務,讓生活的環境透過文化復興去翻轉現況,唭哩岸文化工作室也會持續陪著大家探尋這裡的鄰里傳奇或歷史真相,只要有心,在地文化的傳承就是每個人的權利與義務,也是落實一個民主國家文化公民權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下次當您有機會搭捷運經過這裡的時候,不妨靜閉雙眼,想像一下,您正搭乘北淡線的鐵路,馳騁在一大片綠油油的田野之中,耳邊正傳來陣陣清亮的打石聲響,而這樣台北人的美好故事,將在不同的角落被挖掘分享,一代一代的訴說、傳承與再現。

 

【在唭哩岸停泊】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ilriganCulture
官方網站:http://kilriganculture.wix.com/ki-lrigan

打破隔閡之牆,開啟溝通大門

打破隔閡之牆,開啟溝通大門 

圖/眾生相藝術計畫

打破隔閡之牆,開啟溝通大門

/巫馥彤。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芒草心協會成員關注萬華的街友問題,已有十年以上的時間。我們藉由實質空間的打造,將社交網絡往社區擴展,目的是去除「遊民」標籤上附著的負面形象與汙名。藉由各種媒材與表現形式向外發聲,與人接觸的同時,不論是入住的朋友,或是參與活動的弱勢族群,也都能在這個過程中,與社會的不同成員接觸、交流,進而互相理解。

以「呷飽未?」子計畫而言,是以比較輕鬆、生活化的方式,邀請流浪生活體驗營學員與老師、由萬華在地店家組成的「好管家」、服務貧困者的「人生百味」、各國長期關心當地貧困議題的組織等共同來與住民在餐桌上交流,讓社會上、社區裡的不同群體得以相互認識與理解。一方面引進資源、建立起跨團體合作的網絡,另一方面嘗試顛覆主流想法對街頭流浪的汙名化。其中,與去年社造點計畫內容較不同的是,本期「呷飽未?」邀請已有認識基礎的社區單位、志工、住民、工作人員參與,一同吃飯並為當月壽星慶祝生日,進行關係的深化。

打破隔閡之牆,開啟溝通大門

/「呷飽未」共食餐桌。志工、工作人員、住民與社區居民一起慶生。

「流浪-眾生相」透過影像及文件等多元素材,嘗試讓社會大眾看到兩位曾為無家者的目前自立生活樣態,創造在地居民與弱勢者互相理解與溝通的可能性,同時也是創作者自我實現的最好機會。

芒草心協會透過社造點計畫的執行,除了補足、加強既有的社福網絡連結、媒合居住與就業資源,協助弱勢者能在都市中自立生活外,更希望縫合現有制度中無法處理的污名與拒斥,藉由促進不同族群、不同敘事間的交流,讓社會大眾由體驗與討論出發,而能形成社區與社群共存的互惠網絡。

打破隔閡之牆,開啟溝通大門/百納布展示

 

推薦訂閱
@【桃肢電子報】
@【台灣喀瑪國際慈善協會】
轉寄『第55期 城市裡的微光-臺北市社區營造點成果精選(二)』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