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十一 期 2013.01.04 開放教育資源(OER)全球發展概況─創用CC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February 16,2016CC專題:開放教育資源(OER)全球發展概況
余佳恩/文
壹、前言
2001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開啟開放式課程(open course ware, OCW)之先驅,緊接著在2002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舉行了第一屆全球開放教育資源論壇(Global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Forum), 進一步提出上位概念「開放教育資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OER) 一詞,開放教育資源開始在美國落地結果,除了美國為先驅之外,並透過國際組織或各國的教育機構和非營利組織力量的凝聚,逐漸在世界各國發展。開放教育資源被定義為「可用科技且開放的教育資源,讓非商業性目的的社群可使用於諮詢、使用及改作」。通常是在網路上供免費使用,老師和教育機構是主要使用者, 學生也可以直接使用這些資源,而更深一層的意義則是讓社會上所有想學習的人都有更容易接近使用的資源管道。這些資源包括了演講素材、參考和閱讀資料、實驗和成果展示、課程大綱、課程內容,以及教師指引[註1]。
本文認為從個人層面來看,開放教育資源讓經濟能力不足,或生理有所缺陷等等無法受學校教育的人民有自我學習的機會,在學校體制內學習的學生也有更節省成本與提升效益的管道;自社會層面而言,則可縮小國家內部教育資源不均等問題,進而縮小貧富差距,促進全國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 最後從全球的觀點來看,開放教育資源的運用可消弭開發中與已開發國家之間的鴻溝,除了讓開發中國家透過開放教育資源的運用能夠與世界接軌之外,更重要的是重塑在地的知識體系,進而回饋全球社會,彰顯該國的社會文化價值 。今年是全球開放教育資源論壇的十周年紀念,為了檢視全球開放教育資源發展概況,於論壇舉行前UNESCO和跨政府組織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COL)合作對全球開發教育資源發展做出研究報告[註3], 其研究方法是針對各國政府發放問卷,在將回覆做成統計數據加以分析目前全球使用開放教育資源的概況,以下就這份報告做概略說明及初步的探討。
貳、全球開放教育資源推行回顧
一、各地區開放教育資源運動政策推行各國的開放教育資源運動推行主要是透過一些機構,以及由公共基金支持的計畫領導,而目前有將近三分之一的阿拉伯國家和三分之一的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國承認它們國內並沒有活躍的開放教育資源運動[註4]。
各國的開放教育資源運動政策進行程度各不相同,自統計數據來看,亞太地區、歐洲及北美國家有較多相關的政策, 不過若詳細觀察各國送交教科文組織的問卷敘述,而不單僅是看統計數字,會發現其實各國都鮮少有具體的開放教育資源政策存在,有許多都還只是在草擬中[註5]。
二、各地區開放教育資源運動採用之公眾授權在授權方面,創用CC 授權條款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 是最常被使用的,但並不表示創用CC授權已經被國家納入立法當中(不過在前註3的加州立法以及巴西聖保羅市的立法已將創用CC納入), 創用CC授權的性質仍僅是一種私人之間的約定;此外,各國使用的創用CC授權條款也不相同,即使僅就各國國內的開放教育資源來檢視,亦可發現各種資源採取的也都是不相同的創用CC授權條款[註6]。
而本文認為,創用CC授權的使用雖然越來越普及,但不僅沒有被各國納入法律之中,亦鮮有因創用CC而生的法律爭議進入法院爭訟的情形[註7],而進一步讓法官有檢驗及闡釋的機會,創用CC在使用上可能產生權利義務之間的爭議,目前仍然只能透過學術研究上的解釋去解套;另外,使用不相同的創用CC條款彰顯的是創作者權利的自由, 但在各教材的融合使用上會造成授權衝突,且開放教育資源的核心價值之一在於使用者可以自由改作,以擴充教育資源的內容,但若教材創作者選擇了包含禁止改作在內的創用CC授權條款,似乎就違背了開放教育資源的核心價值。三、開放教育資源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統計發現,各國都沒有特別針對開放教育資源做研究,特別是國家官方的研究。 網路上有許多開放教育資源相關的資料,但多是由國際組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開放教育資源的基金會,以及研究開放教育資源的學者等撰寫,並未發現任何由國家官方提供的相關資料[註8]。
不過在問卷的回覆中可看出,大多數的國家都展現在將來發展與使用開放教育資源的強烈意願,有40%的國家願意採取政府的行動計劃,38%願意設計誘因提倡此計畫,以及29%願意將相關的計畫和基金引進國內[註9]。
而採行開放教育資源所遭遇的困難,最大宗是來自著作權法與出版商,其次則是網路的基礎建設不足、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社群發展不成熟,以及計畫如何永續推行。
以個別地區來看,非洲國家的困難還包括了,如何推行一個適用於各教育等級的開放教育資源文化、缺乏運用數位科技的能力及科技設備、缺乏經費生產資源;阿拉伯國家則是缺乏足夠的以阿拉伯語編寫的開放素材, 以及缺少政府的支持;拉美及加勒比海國的問題與非洲相似,缺少網絡的聯絡度以及對開放教育資源議題過少的關注[註10]。
參、結語上述的報告內容除簡述開放教育資源運動推行十年來的全球發展概況之外,亦可提供我國開放教育資源運動推行回顧的「檢查表單」(check list),亦即依照該報告中所提出要求成員國回答的問題,包括開放教育資源運動政策現況、 採用之公眾授權條款、相關研究文獻回顧,以及未來發展與挑戰等層面做進一步的研究,即可對我國開放教育資源發展情形及未來政策規劃有初步全盤的了解。
---註1. A Basic Guide to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 p.23, available athttp://www.col.org/resources/publications/Pages/detail.aspx?PID=357, last visited 20/12/2012.
註2. 例如透過開放教育資源運動,迦納的大學重建非洲熱帶疾病的醫學知識,再透過美國密西根大學的教授帶回美國,讓美國醫學院學生學習、分享或改作,最後再藉由YouTube等平台在全球傳布,而迦納的醫學院師生因此建立當地的熱帶醫學知識,還受邀至世界衛生組織(WHO)接受相關問題的諮詢。
註3. http://www.col.org/resources/publications/Pages/detail.aspx?PID=408, last visited 20/12/2012
註4. Id. p.3
註5. Id. p.11-12
註6. Id. p.12-13
註7. 少數案例,如西班牙及荷蘭曾發生之創用CC爭訟案件,請參http://creativecommons.tw/newsletter/ep01
及http://creativecommons.tw/newsletter/ep02,最後瀏覽日2013/01/02。
註8. Id. p.17
註9. Id. p.20
註10. Id. p.22
OPEN的力量:用真相改變世界
謝良奇 /編譯
從 1980 年代起,人權觀察組織 (Human Rights Watch) 投入揭露世界各地的人權侵犯行為, 其詳盡公正的公開報告有數百萬讀者。這個非政府組織的研究者每次在實地查訪時, 用數以月計的時間收集人權侵犯行為的有關資訊,不論那是在印度對恐怖疑犯的拘留和酷刑,或者是在伊朗少數性傾向人士受到的歧視。 人權觀察組織的出版物主任 Grace Choi 說:「我們為全球各地發生的事件提供精確、未經媒體過濾、公正的敘述,向政府與組織施加壓力。」...(閱讀全文)
OPEN的力量:開拓流行文化
謝良奇 /編譯
從 2006 年開始,「Epic Fu」開始在網路上廣播滿是有趣音樂、藝術與文化新聞的節目。 創用 CC 從一開始就在這個熱門網路節目計劃中扮演重要角色。製片人 Zadi Diaz 與 Steve Woolf 經常在節目中使用以創用 CC 授權的音樂和影片內容, 這些節目也透過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授權釋出。
Woolf 說,「我個人最愛的節目叫做Your Copyright Can Kiss My Ass,節目談到傳統媒體對於現代媒體傳播方式的適應緩慢...(閱讀全文)
OPEN的力量:開啟新車設計之門
謝良奇/編譯
不讓設計師決定 Mio 概念車的外觀,汽車製造商 Fiat 決定公開徵求點子。在一年多的時間中, 來自 160 個國家超過 2 百萬人造訪了 Mio 設計網站,並為推進系統、安全、設計、材料、娛樂等關鍵功能, 貢獻了 1 萬個獨特構想。這些構想全以創用 CC 授權公開給所有人使用。
Fiat 宣傳與關係行銷主任 João Batista Ciaco 說「我們採取互動程度最高的方式,並顛覆我們對新專案的思考方式...(閱讀全文)
OPEN的力量:大眾的古典音樂
謝良奇/編譯
位於波士頓的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博物館不僅擁有超過一世紀的歷史, 保藏超過 2,500 件藝術品,更是在古典音樂發行中最先進運動之一的起源地。 除了廣泛的藝術收藏品之外,這間博物館擁有以 CD 形式保存長達數百小時的現場演奏。 多年以來,這些音樂乏人聆聽。於是在 2006 年 9 月, 博物館的音樂策展人 Scott Nickrenz 推出了一個古典音樂播客 (podcast) "The Concert"。 「就在我聽到創用 CC 授權的時候,我知道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