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創用CC電子報
報主:創用CC電子報
創刊日期:2006-05-26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494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創用CC電子報報
創用CC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創用CC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3-04-05 05:00:00 / 報主:創用CC電子報
本期目錄
2013 「維基愛古蹟」攝影比賽 籌備團隊招募中
創用CC4.0版本第三次草案 亞太區域遠端會議
開放教育週熱鬧登場
OPEN的力量:翻轉商業授權思維
CC專題:仿佛沒有明天的資料狂歡會(datapalooza)b
【編輯室的話】

這是由台灣創用CC計畫出版的電子報, 創用CC,是 Creative Commons的中文名稱,希望透過「保留部分權利」的彈性授權,讓創作得以更加流通。電子報內容從第三十三期開始,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份是創用CC網站部落格文章資訊的選輯,第二部分則為每月一則深度專文或專題報導。   

本期專文由媒體工作者S.H. Shih 所撰寫。今年4月,政府開放資料平台即將上線, 然而,把資料逐步公開後,台灣政府的下一步還可以做什麼?本文透過美國資訊部長陶德‧ 帕克(Todd Park)從2010年開始推動的「資料狂歡會(datapalooza)」活動,讓我們看到政府開放資料後, 相關應用可能性的探索方式。

創用CC電子報於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發刊,每期規劃不同的專題,並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與行動者為電子報撰寫專題文章,藉此希望讓大家更加瞭解創用CC的理念。也份外歡迎您提供意見,來函寄達地址請見網址:http://creativecommons.tw/contact

電子報相關資訊

您因訂閱了創用CC電子報而收到這封郵件。

電子報編輯:周文茵 莊庭瑞
 
本電子報著作權人為中央研究院,並依據創用 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授權條款出版。授權
條款之詳細內容,請參考: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3.0/tw/
 
如欲進行商業目的之利用,或者有任何授權上之疑問,請直
接與台灣創用 CC 計畫聯繫:
http://creativecommons.tw/contact
 
如果您對這份電子報的任何內容有疑問,歡迎來信洽詢:
contact@creativecommons.org.tw
 
如欲取消訂閱這份電子報,請寄一封電子郵件至
CC-Taiwan-newsletter-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此外您也可至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C-Taiwan-newsletter 翻閱電子報典藏,或將本電子報推薦給其他朋友。
 

[公益聯播]為孩子點一盞燈 ─ 弱勢家庭課後陪伴計劃
2013 「維基愛古蹟」攝影比賽 籌備團隊招募中
周文茵/文

透過一張照片,你最想向世界介紹台灣那個古蹟? 維基愛古蹟(Wiki Loves Monuments)攝影比賽是目前列入金氏世界記錄全世界最大的攝影賽事, 於2010年由荷蘭維基人發起,目的是鼓勵大家拍攝古蹟的照片上傳維基共享資源,供維基百科及其他計畫使用。 活動意外獲得廣大回響,後來成為國際性的賽事。去年(2012)已經有全球53個國家共同舉辦。而從2011年開始, 比賽規則更區分成地區比賽以及國際比賽兩階段,分別由地區社群及國際社群辦理。...(閱讀全文)
創用CC4.0版本第三次草案 亞太區域遠端會議
劉芊影/文

創用CC4.0的版本目前已經進行到第三版草案的討論,第三版草案公布後,亞太地區各分支機構的CC 代表於台灣時間2013年3月20日上午9點中舉辦了創用CC4.0草案的遠端討論會議,對於第三版草案內容展開討論, 藉由此一意見交流的機會發現問題並凝聚共識。 關於此次會議的討論重點,首先是關於當著作分享的平台上設置科技保護措施(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簡稱TPMs, 我國著作權法稱為「防盜拷措施」)時,若被授權人為使用著作而為規避TPMs,會有何法律效果?...(閱讀全文)
開放教育週熱鬧登場
劉芊影/譯

我們共一同分享我們的教育資源,並且有智慧的使用公共資源。 那麼,現在,就是時候來慶祝以及傳播使世界上的每個人能夠接觸高品質和可負擔得起的教育這樣一個夢想。 第二年度的開放教育週(Open Education Week)將於2013年3月11日到15日展開,為期五日的開放教育週內容包括: 全球開放教育運動、線上及世界各地的地方性事件、有關開放教育計畫的錄影展示等等的各種相關資訊。 這一週的目標是希望提升大眾對於這個運動以及它在教學和學習方面上所具有的世界性影響能有更深的體認。...(閱讀全文)
OPEN的力量:翻轉商業授權思維
謝良奇/編譯

當初 Uncensored Interview 創辦人 Melinda Lee 負責 MTV Networks 業務時,她體認到由於對特定內容缺乏權利之故, 許多大好機會因此白白喪失。而如今她在 UI 這家提供藝人訪談的影像製作與授權公司中,正專注於取得以及給予權利。 包括 Henry Rollins、Margaret Cho、Juliette Lewis、Moby 在內,UI 為樂團與個人進行超過 1 千次以上的訪談,電視節目、播客、廣告購買影片權利並加以使用。 但是在 2009 年 3 月 UI 以最寬鬆的創用 CC 授權 姓名標示(BY),釋出了其中的 2 千個影片,允許所有人在商業用途上使用。...(閱讀全文)
CC專題:仿佛沒有明天的資料狂歡會(datapalooza)b
2010年,美國華盛頓。

在美國資訊長(U.S.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陶德‧帕克(Todd Park)的號招下,來自軟體工程,醫療產業還有創投背景的45位高手聚在一起, 仔細挖掘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提供的開放資料(open data),試圖從中解決目前醫療問題,甚至,找出下一個可能的創業點子。

他們的碰面,並不是偶然,而是為了美國白宮第一次舉辦的「資料狂歡會」(datapalooza),這樣的活動形式,正成為目前開放資料界的流行語。但,到底什麼是資料狂歡會?

翻開美國俚語字典,palooza指的是「彷彿沒有明天」的聚會。資料狂歡會並沒有那麼迷幻,反而是場紮紮實實的討論會,主要可以分成3個階段:

1. 挖掘資料(Priming the pump):所有創新者(innovators)得花上8小時聚在一起,仔細思考,究竟需要哪些資料才能推動新應用程式的產生?如同搖滾樂團練習時, 透過 “jam”,一種實驗性的摸索過程,來找尋適合的旋律及和旋,這一個階段也被稱為:“data jam”。

2. 展示發現(Showcasing the results):第二階段則是讓創新者們在創投和其他可能的投資者前展示第一階段的發現成果。 過程中,為了確保討論的熱烈度,主辦單位也會宣布,若創新計畫實現,未來可能獲得的獎勵。

3. 持續投入(Continuing the work):展示會結束後,接下來有一系列的見面會、視訊會議或程式馬拉松(hackathons)等活動, 除了能繼續挖掘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個階段也提供創新者進行使用者測試,持續修正產品。

和過往的程式馬拉松(hackathon)等開放資料活動相比,資料狂歡會以現有公共問題為出發點, 尋求創新解決方案,還有商業化的機會。簡單而言,這項活動背後事實上也代表了3個新意義。

首先,活動以創新者為中心。在 2012年 Personal Democracy Forum 會議上,帕克特別強調,既然目前趨勢是專業分工細緻,每一位專家擅長的領域個不同,大家更應該去思考如何配對不同領域的專家。這當中,政府面對創新者時, 應該是提供關鍵資料的角色,就好比把各類資料攤開在桌面上, 詢問各領域專家有沒有哪些資料是值得注意?剩下的工作,就交由這群創新者負責後續的開發。

第二,強調資料的可應用性。在2010年第一場的資料狂歡會上,歷經8小時的腦力激盪後,第一階段就已產出超過20個關於新興應用程式和產品的點子。「我們告訴與會的人,在90天後將會舉辦一場成果發表會, 看看你們從今天的基礎上還能繼續做什麼努力,」帕克接受採訪時提到,「3個月後,這些創新者研發出超過20個應用程式,所有人都很驚訝。」

最後,狂歡會不能只有3分鐘熱度,得有後續的組織和活動延續討論熱度。在第一場資料狂歡會後,一些關於醫療產業的創業組織和活動,如StarUp Health, RockHealth 也隨之升起。 又如2012年,兩位約翰霍普金斯的醫學院學生,也接續利用疾病管制局的資料,建立網路和手機應用程式Symcat, 病人可從中查詢自己可能罹患的疾病和原因,這項程式也已獲得美金10萬美元的獎金。

短短兩年,資料狂歡會目前已不止發生於美國政府單位,非營利組織和私人企業也開始流行舉辦類似活動;討論焦點也從醫療產業,跨足教育,能源, 貧窮等議題, 皆以政府開放資料為基礎,鼓勵跨界合作和應用資料的機會。

「帕克的模式告訴我們,不是只要把資料公開、丟在那兒期待好事發生就好,」知名公益投資組織 Omidyar Network 政策負責人馬丁‧帝斯內(Martin Tisné)特別撰文 分析,「相反的,帕克的團隊鼓勵非營利組織和私人企業勇於使用和應用政府公開資料。」儘管資料狂歡會的活動概念仍算年輕, 能否擴大活動規模,需要再觀察,但「資料狂歡會」的確讓人看到政府開放資料的另一種可能性。

延伸閱讀:
1. Health datapalooza 官方網站:
http://healthdatapalooza.org
2. 2012年美國教育部第一場 datapalooza 活動記錄:
http://storify.com/usedgov/education-datapalooza
3. 2012年美國交通運輸部門第一場 Safety datapalooza 活動影音全紀錄:
http://www.youtube.com/user/whitehouse/videos?query=safety+datapalooza
4. 2012年美國能源部首場 Energy datapalooza 成果展示:
http://energy.gov/articles/celebrating-innovation-and-open-data-energy-datapalooza
推薦訂閱
因應網路趨勢修改索取本站教材辦法@【網頁研習室【網頁製作系列報導】】
第 189 期 保護雲端隱私的技術:Homomorphic Encryption 與 Unhosted@【自由軟體鑄造場電子報】
轉寄『第 八十四 期 2013.04.05 仿佛沒有明天的資料狂歡會(datapalooza)』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