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慧娟 DIY風潮在台灣已掀起好幾年,許多人們紛紛自己動手做或拼裝一些家常用品,但自己DIY蓋一棟房子,而且建材還是自己從大自然中發現的,誠如廣告詞所言「天然的最好!」,這就讓人十分好奇,到底他是如何慧眼獨具去發現那些別人視為垃圾的寶貝? 完全沒有建築背景的生活達人李福龍,花了十年時間一手打造的「七里草堂」,位於台北縣五股鄉與八里交界的一段山坡路上,一棟古樸素雅的紅磚樓佇立於觀音山腳下,宛如出自專業建築師之手,讓見到的人都有種不可置信之感,如果再得知家具都是利用漂流木或是別人丟棄的舊家具改裝,就更嘖嘖稱奇。 對現代人來說,需要的東西只要到大賣場逛一圈,然後用一張信用卡將所有東西搞定,不過如果對照房子主人的生活態度,便不難理解為何他堅持自己蓋房子與不想額外花錢添購家具。 農家精神,大自然就是寶庫 問他為什麼要耗費那麼多心力做家具、蓋房子呢?「最先的出發點是為了省錢,剛好又有一塊地可以蓋房子,就這麼開始了。」李福龍輕描淡寫地說,也因為想省錢的念頭,反而讓他發現大自然就是個豐富的寶庫。現代人購物往往取決於想要與方便,而不是需要,也因此比較不容易珍惜,但如果是自己用撿回來的材料動手做,那不僅是省錢,也是在做環保。 對生活簡單的李福龍來說,買一堆速成的東西,等於同時製造一堆垃圾,不如將大自然的「禮物」撿回來好好利用更有意義,這就是他拒絕非必要性購物的智慧。 比別人更容易發現寶貝的李福龍,也許是出身農家,對庄家人來說,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用的,端看人們會不會用,他也承襲了那股農人天生愛物、惜福的生活態度。所以在別人眼中是垃圾的漂流木,卻是李福龍運用最廣也是最愛的建材。 這些年來,他與太太素娥帶著兩個孩子走遍全台灣的河流海岸,撿回許多珍貴木頭,為家裡增添了樟木的櫃子、檜木的桌椅等等。連跟著去尋寶的孩子們,都在父母的影響下,從大自然中發掘自己的玩具,瞭解到玩具不一定要花錢去買。這也說明了父母的身教,無形中已感染了孩子。 也因為農家子弟的關係,李福龍對大自然更多了一份敏感,每當颱風過境後,他知道將有更多寶貝等著,比如現在正在打造中的禪室,所用的地板就是利用颱風過後從淡水河撈回來的廢木條做成的,「一共120根木條,像是菩薩送來的禮物。」太太素娥在一旁難忍興奮地說。眼前的風景讓人想起了從前人們不知道感激的對象時,就謝天吧! 此外,有時路旁的垃圾堆、廢棄工廠、公園廢地、甚至連廚餘桶等都可以發現他要的寶貝。李福龍曾經在垃圾堆裡找到有百年歷史的一組四個閩式窗框,上面隱約可見手工精細的木雕,「這麼好的東西,竟被丟在垃圾堆!」李福龍惋惜地說。其實像這種舊古厝所拆下的窗框門板在垃圾堆裡隨處可見,但是別人看到的只是歷史痕跡的又髒又破,李福龍卻慧眼獨具,只要覺得還能用,便撿回家修一修,垃圾搖身一變,成了門窗或地板使用。 除了垃圾堆裡發現的驚喜,從公園廢地撿回來的植物在他細心照料下,不輸於名貴的盆景。連撿回來的廚餘都可以拿去竹林施肥,由廚餘養大的竹子,生出了清甜的筍子供人食用,成熟的刺竹砍下來,處理一下表面,又成了家裡的窗櫺、樓梯扶手等。這些垃圾變黃金的例子,都是李福龍善用農家子弟的習性,讓他更善於發現。(待續)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29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