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心靈電子報
報主:心靈網路書店
創刊日期:2004-05-21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1,654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心靈電子報報
心靈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心靈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1-11-23 11:00:00 / 報主:心靈網路書店
[公益聯播]每月100元,做公益好簡單
心靈電子報第418期--【向大自然學習】
::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418期 / 2011年11月23日‧每週三發行

時尚,是一種充滿突破與創造力的生活態度~《時尚蔬食》新書上市85折~

來看看素超人吧!

心靈網路書店又推出新活動啦!眼尖的朋友來到網路書店,一定會發現網頁上張貼的「心在哪裡?」的尋「心」啟示……哇啥米?心在哪裡?心不見了嗎?是走失不見?還是被勒索綁架了呢?綁匪是誰?贖金要多少?會不會被撕票??唉呀呀!趕緊打110報警,不對不對,是趕快找素的鹹蛋超人幫忙,唉呀!我就是素超人啊@@

唉呀呀!素超人真是愛緊張,不過,人活在這世界上,終其一生不就在問:「心在哪裡?」這讓素超人想到,幾年前,熱戀的男女朋友常愛說一句話:「你在哪裡?我在你心裡!」唉呀呀!真是火辣辣的一句甜言蜜語,當時素超人聽到這句話,可是聽得臉紅心跳、心裡的斑比跳啊跳啊!

不過幾年後的素超人忍不住要問:「在你心裡?那……心在哪裡呢?」我們的心不是常常走失迷路,要不然就是常被外界三毒五欲給綁架了,久而久之,「心」跑到哪裡去了,都不知道吶!所以這一次心靈網路書店所推出的「心在哪裡?」禪修主題展,希望透過多本禪修好讀,幫助大家把「心」抓回來啦!不對,是「找」回來。

 

如果自己一無所有,拿什麼布施呢?
所以我們還是需要爭取或製造,從無變有,
生產更多的東西來分享給別人;
過程中促使了自我成長,
而能得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幫助他人,
修學更多的佛法道理利益他人,
這就叫布施。

心的經典:心經新釋

 
向大自然學習

心是沒有實體的幻相,以虛幻的心追求佛果,將導致更多的幻相,就像是看到空中花一般,甚至可能更進一步...... ■ 許翠谷

老舊的鐵皮屋隱身陽明山的林徑中,藤蔓從屋簷攀入、燈管下懸著蜂窩、廢棄床架組成的工具櫃、顆粒土一桶一桶堆在牆角,不知情的人或許會以為這是荒廢的工寮,但走近一看,屋內跑出來兩隻狗熱情地招呼訪客,院子裡石牆下粉撲、青楓、豬籠草迎風搖曳,頓時顯得生氣盎然,這是盆栽專家林國承的工作室。

「三十年前在這裡『插枝』後,就一直長到現在了,哈哈!」把自己比喻為樹苗,林國承話語中盡是對盆栽的驕傲與愛護,很難想像當初他是為了養魚而上山的……

出身醫生世家,林國承從小學音樂,父母期待他成為音樂家,但凡事喜歡逆向操作的他,音樂系畢業後偏偏跑到南部學養蝦。挑戰養殖技術成功後,林國承用所有的積蓄在陽明山買了地,打算發展養殖事業,他說,「當時除了巡視魚塭,時間很多,所以也開始拿鋤頭種花種草。」沒想到魚苗耐不住山上溼冷的天候紛紛死掉,倒是草花存活了下來,意外為林國承開啟了盆栽園藝的大門。

最好的老師在天地之間

儘管非科班出身,喜歡接受挑戰的林國承倒是很積極勤快,每天天一亮就到陽明山「上班」,一邊摸索方法,也看雜誌逛展覽學技巧,幾年下來,不但躋身盆栽達人的行列,還出了書!「當時年紀輕自以為懂很多,現在來看很不好意思,因為會很多技巧,卻不認識大自然。」林國承搔著頭靦腆地說,他從天地間學會了很多書上沒教的事。

有一次颱風過後,林國承到樹林裡走了一圈,發現掉落一地的,不是過長就是被蟲蛀掉的枝葉,他才恍然:「這是大自然的修剪,看來蕭瑟,但其實是新生!」走過四季,林國承逐漸領會天地間運行的軌則。「看到毛毛蟲出現,就要修剪盆栽了,因為毛毛蟲就是出來吃嫩芽的。」於是他不用再去翻書或記錄換土、修剪的日期,只要到戶外看一看就知道了。

跟隨大自然的腳步,林國承栽培植物的態度和作法改變了。早期的他不但追求外來的稀有品種,還會對盆栽五花大綁,「現在都用修剪的方式,因為這是大自然中也會發生的。」林國承說,纏繞鋁線,只要幾秒鐘就能把盆栽塑造成我們要的樣子,但順著植物慢慢修剪成形,則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也難怪有次在博覽會上,一個小學生看到他的作品脫口說:「這好像樹喔!」旁人聽了哈哈大笑,林國承倒是很感動,「我種盆栽不是要呈現技術,而是要讓大家看到樹。」他說。

不過,被學生稱為「國寶」的林國承也種死過不少盆栽。林國承解釋,「盆栽不是雕塑品,而是有生命的,不當的澆水、修剪都會讓植物提早結束生命。」對林國承而言,數百盆植物就像家人一樣,高度多少、換過幾次盆,他都如數家珍,因此即便植物死了,他也會去了解原因,從錯誤中修正方法。他說,走了很多岔路後會發現,路不只一條,而且每次都能學到新的東西。

「像這個,不是挖洞填土,而是讓植物自然附根生長。」林國承從院子裡拿來一個拳頭大的珊瑚礁,上頭竟開著一叢健康而飽滿的迷你菊,林國承開心地分享他的觀察:「就像種子從樹上掉下來,也許落在岩石縫,也許掉在土裡,也可能一冒芽就被蟲咬掉了,因緣各有不同,我試著種種看,有時候植物適應了環境,自然能找出一條路來。」

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林國承發現路邊、牆角的小花小草,信手拈來也是一方山水,「原本很不起眼的野草,細心照顧後又是一番新氣象,他得到關懷長得健康,你也會跟著開心啊!」林國承打破傳統盆景作業的框架,而且愈種愈迷你,一個手掌心托著三、五盆草花,將大自然中花、葉、果錯落繽紛的景致,輕鬆帶入生活。

然而花開葉落,林國承不諱言生命週期短暫、「來得快去得快」的野草盆栽曾經讓他又愛又恨,一直到年過半百之後,林國承發現「自己也不年輕了,又怎能要求植物違悖常理呢?」面對小天地裡的無常變化,林國承也練習著「看開一點」,他記得以前遇到颱風,一定會將盆栽仔細裝箱保護,現在反而任憑風吹雨打,「如果倒了、折斷了,就從那半截再重新開始吧!」

回首來時路,林國承就像屋外石牆下的野草盆栽,風吹到哪裡就在哪裡扎根,適應環境後,不僅走出一條活路,也展現了自己獨一無二的風貌。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28期

新好生活
/約翰.羅彬斯

其實,只要多一點點覺察與勇氣,你就能看穿「更大更多等於更好」的「舊好生活」迷思,創造一種簡單而快樂的…<more>

 

種下200%的樂活幸福/ 林義隆

大自然無疑也是最好的老師,一如林義隆採用無農藥無肥料的「秀明自然農法」,連有機肥都不用,作物靠自然長…<more>

法鼓文化文摘報第七十八期


佛教與生態學
作者: 瑪莉‧塔克、鄧肯‧威廉斯

主編的話─

《佛教與生態學》一書的出版,可說是歷經多年的心血,感恩當年成功大學陳朝成老師的因緣,而有此書的出版。

這本高達520頁的巨作,分別從南傳佛教、大乘佛教、禪佛教等面向,來探討佛教對生態的看法和關懷。

一向被誤解為只關心自己內心環境,而漠視於自然環境的佛教,透過此書,可進一步了解,佛教的觀點在於,身體是我們的正報,而環境是我們的依報,沒有依報的環境我們人類眾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聖嚴法師也提出了「心靈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自然環保」的四環觀念,強調從自己、從他人、生活環境到自然環境,都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書中序文所言:「當我們要向前邁進時,必須體認到,在宏偉壯麗的多元文化和生命形態當中,我們其實是同屬於一個人類大家庭,同在一個地球社區裡面,並且擁有共同的命運。我們必須團結在一起,開創出建立在尊重自然、普世人權、經濟公義、以及和平文化等根基的永續性全球社會。」


自然的珠網

在我上一次走訪日本期間,我受三位真言宗佛教在家學者之邀,前去大阪市外的一家餐館,這家餐館專門調理與供應一種致命的有毒魚類河豚。雖然它帶有某種俄羅斯輪盤的性質,食用河豚被許多日本人視為一種高尚的美學體驗。

當然,我婉拒了;我的美學品味與此相異。然而,觀看我的朋友食用河豚的經驗,仍使我對簡單地、沙文式地稱之為「人」的狀態深感疑惑,有朝一日,我們將從地球上消失,因為死亡的到來終將帶走人們所有的感官享受。而身為這樣的生物,我們卻將大部分的生命花在追求死亡上:煽動戰爭,懷著厭惡的恐懼觀看瘋子切割其受害者的電影,或飆車、抽菸、自殺而加速我們的死亡。死亡令我們著迷,這是當然的,但我們的反應卻如此奇怪。…<more>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文摘報第七十八期

【精進禪修‧悟入無我法門】延伸閱讀組合
/ 釋繼程
五十一心所法,輔助禪修者觀察、分析自己的心理活動與作用,積極啟發「善心所法」的無盡潛能,降低「煩惱心所法」的負面影響…<more>

 

活出自己的如來:作歡喜生活的主人
/鄭石岩

生命的意義建立在如所從來上,生活的悅樂也建立在如所從來上。人越能看清真實,就越容易接近…<more>

心,是沒有實體的幻相~【心在哪裡?】禪修主題展,全展特惠78折起!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1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轉載請洽:data@ddc.com.tw
客服問題請洽:market@ddc.com.tw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推薦訂閱
寫字正姿與近視@【阿爾法兒童讀經電子報】
心靈電子報第417期--【火線交錯(上)】@【心靈電子報】
轉寄『心靈電子報第418期--【向大自然學習】』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