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心靈電子報
報主:心靈網路書店
創刊日期:2004-05-21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1,653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心靈電子報報
心靈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心靈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3-04-17 11:00:00 / 報主:心靈網路書店-葉小姐
[公益聯播]平權時《袋》 一起時尚挺公益
心靈電子報第490期--【發現蕨類的生命史詩】
::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490期 / 2013年04月17日‧每週三發行

西洋僧的修行筆記《報告師父,我要出家》新書上市78折~

來看看素超人吧!

咯咯咯咯…噠噠噠噠…噗噗噗噗…

哎呀威呀!什麼聲音這麼吵雜啊?吵得素超人的千里耳快受不了啦!!

原來啊~辦公室外面在換新水管。工人們忙著切開柏油路,挖掉舊柏油,換上新管子,再鋪上新柏油。這樣一來一往的施工,怪不得會這麼吵,吵得素超人連好康阿今在說什麼都聽不清楚,只看的到如同金魚一般開開合合的嘴巴,怪好笑的~

辦公室的菩薩們有的關窗戶,有的戴耳機,有的塞起耳塞,但是功力好的老菩薩們,卻是非常沉穩,如如不動的繼續做事。哎呀呀!話說【法鼓文化】這個月有本新書《當下禪》,書中精選聖嚴法師40則活在當下指引,透過不同面向的專注禪,體驗身心合一、活在當下的安定力,立即轉危為安。

這麼棒的書,那素超人得趕快來去翻閱,立即體驗當下的美好~再會了外在的噪音,素超人要來去練就一身百毒不侵的了!


 
 

真心是沒有你我、利害、得失的。
這真心實際上就是無心,
就是智慧。

禪門

 
發現蕨類的生命史詩

一二一二一 立地一、二!環保不難,做就對了......快來參加【心環保‧運動宣言】就有機會獲得環保筷~ ■ 張菀真

蕨類植物,對許多人而言,是再平凡不過的,由於它分布廣泛,很容易被人忽略。但是,對於「蕨類通」郭城孟而言,它卻不只是平凡而已。綠色的身軀,條理分明的葉脈,散發著一種獨特的氣息。郭城孟在平凡中看見不平凡,蕨類在他眼裡,就像一首史詩,訴說著億萬年前的生態奧秘。隨著生物演化的演變,它更蘊藏著堅韌的生命力。郭城孟對於保育生態環境的堅持,也在蕨類的引領下產生,郭城孟與蕨類,彷彿是一首相互交融的生命圓舞曲。

許多喜愛植物的人,身上總會散發一股閒靜淡然的氣質,郭城孟給人的感覺也是如此。在古樸的台大植物標本館裡,郭城孟沈穩地說了一段他跟蕨類、蕨類跟台灣、跟整體生態環境的故事。

蕨類的美學與哲學

說起精通蕨類的專家,郭城孟是箇中翹楚,談到他與蕨類的淵源,要從高中時期開始說起。念高中時,郭城孟就喜歡上蕨類了,因為,他喜歡美的東西:「蕨類的美,要細看、慢慢看才能體會。它的美不是一眼就能發現的那種,它的外表看似平凡,但只要細看它的葉子,就能發現它的美」。蕨類的葉子千變萬化,不同種類的蕨葉,也有不同的面貌,除了一般常見的羽狀葉之外,還有捲曲如問號般的、像一把圓扇的、還有高聳入天的巨大樹狀。喜歡古典音樂的郭城孟,用「如同聆聽巴哈的音樂」來形容蕨類的美與獨特。對他而言,只要巴哈的音樂響起,就可以立即辨識出來,蕨類的獨特也是如此,是獨具一格的。

除了蕨類的美之外,它之所以能緊抓著郭城孟的注意力,是因為它在生物演化上所呈現的啟示。在地球開始出現生命以來,已有五十億年的時間,大約在距今四億年到二億年前,蕨類開始登陸地球,並形成森林,直到後來由種子植物逐漸地取代了蕨類,又重新構成了地球上另一種森林景象。「蕨類原本在演化的過程裡是要被淘汰的,但是,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到,生物自已會尋找出路。」蕨類的生命韌性,在物競天擇的演化裡存活下來,至今仍然遍佈地球,蕨類的獨特與生命力,也使得郭城孟不得不注意它的存在。

捲曲成問號狀的蔓芒萁、沿著峭壁攀延而上的伏石蕨、狀似?????菜的台灣水韭、頂天而立的筆筒樹林……,這些都是台灣看得到的蕨類。算一算,台灣所有的蕨類種類,竟高達六百多種,比起整個美洲大陸共有四百多種、俄羅斯有一百五十餘種,台灣所具有的種類實在驚人。台灣除了具有那麼多種類的蕨類,還可以看到從四億年到兩億年前即出現在地球上的品種,而且,也可以看到各種演化方向的蕨類。不禁令人好奇,為什麼小小的台灣,卻擁有如此多樣又豐富的蕨類呢?

來自於冰河時期的秘密

郭城孟認為,這與台灣曾歷經冰河時期有關。台灣這個島嶼誕生於距今六百萬年到二百萬年前之間,而在距今二百萬年到一萬年前,是第四紀冰河期,台灣的生物深受其影響。在澎湖、琉球一帶的海底出現的考古遺址,以及台南左鎮所收集的採自台灣海峽的陸域動物化石等,都可以看出這個跡象。當時的台灣海峽是乾的,沒有海水,所以與大陸等於是連在一起。在低海拔地區,溫度相當於現在北緯五十度的氣候,十分涼爽宜人;在特殊的地理環境與氣候的條件下,台灣也逐漸形成一個「生態大國」。

說到這裡,郭城孟的眼睛亮了起來。他接著說,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除了使得四億年前血脈的蕨類保存至今外,也有三百多種蝴蝶,因而有「蝴蝶王國」之稱,而在溫帶地區才可能出現的鮭魚、針葉林,竟也出現在亞熱帶的台灣,生態環境十分豐富多樣。

隨著郭城孟的解說,我們彷彿可以看見,現在所生長的土地,曾經出現過溫帶或近似寒帶的景觀,寧靜的世界裡覷無人聲,卻充滿了無限的生機。郭城孟接著說:「台灣是一個又老又年輕、又多又少的地方。」沒錯,從蕨類與其他生物的存在,我們看見了台灣的長遠「歷史」與多樣性,「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只要將森林復育好,生態體系就能維持,生物也能持續地生長。」郭城孟有感而發的說。

但是,關於「蕨類的保育」,又讓人產生了一個疑問。既然蕨類在生物演化的過程裡生存下來,某種程度代表了它的適應力很強,那麼,還需要特別保育蕨類嗎?郭城孟表示,雖然蕨類自己確實找到了出路,但這個問題也並不能單從蕨類這個族群來看。雖然物種滅絕是演化過程的自然現象,不過,現今人類卻加快物種滅絕的速度;再說,一個物種可以生存下去,與整體的生態環境是息息相關的。因為,生態環境彼此分工細密,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一個生態環境,就如同一個由人所形成的社會,生態體系如果發展的越成熟,其間蘊育的物種也會越多。

保育整體生態,讓生物個體存活

從蕨類的生存,看到生態體系運作的法則,郭城孟也更能體會關注「整體」的重要性。在保育的工作上,除了持續對蕨類的研究、經營台灣北、中、南、東的蕨園、出版《蕨類圖鑑》等書籍,將看似平凡無奇的蕨類介紹給一般大眾之外,他也將熱情與行動,投注在整體生態環境的保育與推廣。

1988年,郭城孟在台灣大學的通識課程裡開了一堂「本地植物認識」,每週一次帶著學生到台北的郊區親近自然環境,整個學期上下來,也剛好繞完整個台北市。1990年,主婦聯盟推動的士林芝山岩自然步道,郭城孟也一起參與,讓社區媽媽、居民、小孩能夠親身感受自然的美與氣息,並藉機推動生態教育。從台北的近郊開始,一個社區、一個社區的推廣下去,從小地方慢慢擴散。

另外,郭城孟也提到一個特別的經驗。他說,有一次與國道高速公路局合作,沿著中山高速公路做生態保育,因為台灣的溪流是東西向的,所以生物的遷徒脈絡也是東西向的,而高速公路卻是南北向,這對台灣的生態造成了莫大的殺傷力,如果做好這一塊,除了可以將保育帶入工程界,也可以讓第一次來到台灣的人,在坐車行經高速公路時,感受到台灣山林的特色與獨特性。

郭城孟對於保育工作的參與,其實是多方面的,除了從知識上認知到整體生態環境對於生物生存的重要性之外,其實,能夠使他的內在有股熱忱與動力,背後還有一個原因。

台灣的山川,心靈的原鄉

1981~1984年,郭城孟因為熟稔亞洲蕨類植物,所以到瑞士蘇黎士的標本館,協助荷蘭籍的老闆整理俄國到澳洲一帶的植物。因為地緣的關係,常到北歐、地中海一帶做生態調查,也有數次機會登上阿爾卑斯山。當他身處在異地的山嶺時,心裡浮現的,卻是大學時代曾經攀登過的台灣山脈,於是,屬於台灣山川的記憶甦醒了。玉山上,也有遼繞群峰的山嵐,還有淡淡的杜鵑花香,台灣的山岳與自然環境的圖像越來越清晰可見。記憶,也彷彿是心靈原鄉的呼喚,此後不管到美國、非洲等地,郭城孟都會回想到曾經踏過的土地。他開始下定決心,要為台灣的生態環境盡一分心力。

蕨類,對於郭城孟而言,不只是顯微鏡下的標本,隱藏在看似樸素外表下的美打動了他,歷經億萬年的生存與演化,更帶來了生命的啟示。隨著蕨類的牽引而遠赴世界各地,心裡真正在意的東西也出現了,並開啟了他內在生命的動力,投注自己的熱情。

久關注於自然環境,郭城孟對於自然與人的關係也有一些看法。他說:「許多人會在假日喜歡往郊外走走,有人喜歡養貓養狗接觸動物,也有人會在自家陽台種幾盆植物,即使植物長得並不好看。人的心裡其實有一股衝動,會想要回到自然去,回到自己原來的地方。」他認為,人其實是喜歡接近自然的,這與人的演化有關,因為人來自自然界,使得人的內心潛藏著一份返樸歸真的欲望。而透過蕨類,我們也可以看見自然,它的身軀,正接引著人們回到自然的懷抱裡。

 

【郭城孟的保育宣言】
台灣的生態環境是充滿多樣性的。地處亞熱帶的台灣,曾歷經第四紀冰河時期,形成了獨特的氣候環境,使台灣成為一個生態大國,保存了四億年前演化至今的蕨類品種。所以,在生態環境上,最重要的是將森林復育做好,生態體系能夠維持,體系裡的生物也能生存。

【愛護蕨類守則】
1。一般人可以用欣賞蕨類的角度與它保持關係,懂得欣賞蕨類,也自然會生起愛護它的心。蕨類的葉子很特殊,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它的精彩。「frond」單獨指蕨類的葉子,與被子植物的葉子一般稱為「leaf」是不同的,因為蕨葉的樣貌,確實不同於其他種類的植物,它的特殊性可見一斑。

2。蕨類也可以很生活化,很好玩。與蕨類建立起親密的關係,讓它真正融入人們的生活,而不只是視為路邊的雜草,這樣也可以培養對它的愛護之情。透過生態旅遊,拉近人與蕨類的距離,將感受到它不平凡的魅力。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42期

新好生活
/約翰.羅彬斯

只要多一點點覺察與勇氣,你就能看穿「更大更多等於更好」的「舊好生活」迷思,創造一種簡單而快樂的──新好生活。…<more>

 

自然老師沒教的事2/張蕙芬/著、黃一峰/攝影

提供現代都會父母必要的自然知識,以及如何親子共享大自然,到菜市場上自然課,還有如何從日常生活中改變…<more>

法鼓文化文摘報第八十九期


心的鍛鍊》 
作者:釋繼程

只管用功

從多次主持禪七的經驗裡發現到,打七時,正確的觀念及方法的掌握雖然重要,可是禪修的動機和用心也是非常關鍵性的。

一、打七的動機愈單純愈好

在禪堂打七的時候,經常會發生問題,有一些固然是自己生理上的問題,比如會出現種種的身體反應和障礙;有一些卻是心理問題。有的人,你說他不懂得佛法嗎?他懂。你說他不懂得禪修的方法嗎?他也懂;甚至一些重要的修行觀念,基本上他也知道。可是進到禪堂後,卻不能將觀念融入用功的心裡去。打七的要領其實並不複雜,動機也是愈單純愈好。其實一進入禪堂,只需抱持一個很單純的觀念:「我是來用功的。」也就是說,你進到禪堂,沒有其他的動機,只是很誠心、很單純地來用功。

修行用功的最終目的當然是要解脫生死,但是想要得到解脫的果,必須具備解脫的因。所謂的因,就是你要能夠放得下,必須放下所有一切的「有」,你才可能證到空。因此,在打七的過程中,能把自己的心理負擔放得愈輕愈好。修行動機愈單純,你的工夫愈能夠用得上。但是,有些人卻先給自己壓力;有些人則因為某種心態的問題,會盤想著在禪七時,要如何去表現自己,讓別人注意到他;或者是打完禪七之後,能夠得到怎樣的成果,這些都是內心的種種煩惱。如果你覺察到自己有類似動機的話就得注意,一定要把它消除掉。…<more>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文摘報第八十九期

356期:大家來持咒/人生雜誌編輯部

持咒,和念佛一樣,都是佛教常見的入門修行方法,但咒語總是多了一層神祕色彩。究竟佛教的咒語是怎麼來的?…<more>

 

高山寺的夢僧
/河合隼雄

在日本文化史上,明惠法師是以主觀方式積極探索個人內在體驗的第一人!貫穿他一生為數龐大的夢紀錄,是世界精神史上極稀有的…<more>

當下,是最好的時段,這是時間管理的創新詮釋。鍛鍊自己一心無二用,時時刻刻全力以赴,步步都是進步的立足點。◆ 禪修Fellow Me《當下禪:上班族40則活在當下指引》新書上市75折!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3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轉載請洽:data@ddmf.org.tw
客服問題請洽:market@ddmf.org.tw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推薦訂閱
讓大腦變聰明,其實很簡單@【菩提法門電子報】
寫字正姿與近視@【阿爾法兒童讀經電子報】
轉寄『心靈電子報第490期--【發現蕨類的生命史詩】』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