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期 / 2015年3月11日‧每週三發行
唉唷威呀!素鹹蛋娘生氣了,說素超人的衣服亂丟、披風亂放、房間亂糟糟的!到底在做什麼?」哇瞎咪!素超人雖然房間亂,可是亂中有序,要找什麼馬上都找得到,只是素鹹蛋娘看不慣素超人的作風罷了!
聖嚴法師在《習慣好壞大不同》提到:「每個人的習氣不同,有些是過去世帶來的,有些是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以及不同的成長過程中影響而成的。因此,不要勉強別人來認同自己的習氣,同時也要體諒別人的習氣。」方丈和尚果東法師也常說:「大家相聚歡喜氣,彼此相處要和氣。互相包容老習氣,莫為不順發脾氣。氣出病來傷元氣,順逆感恩生正氣。活力報恩有朝氣,和樂無諍真福氣。」
唉唷威呀!唸得太順,差點要變成數來寶了!︿︿"總而言之,人各有各的習慣與習氣,只要相互包容、體諒與尊重,隨時用佛法調適自己的心情,世界怎麼看都會是美好的!
就像素超人也不會插嘴說素鹹蛋娘管的冰箱怎麼都空蕩蕩的!哇瞎咪?素鹹蛋娘說都是被素超人吃光光了啦!><
如何把心放鬆? 簡單地說, 好事不強求, 壞事不拒絕。
《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化解兩代教養的爭執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祖父母和父母都視若珍寶,但有時兩代的教養方式不同,比如祖父母怕小孩吃不飽,一定要餵完小孩碗裡的食物;父母卻隨孩子的意,不想吃就不餵。孫子成了兩代的爭執點,這該怎麼化解?
■ 文/聖嚴法師
祖父母照顧孫子女,往往比以前照顧兒女時還用心。因為,祖父母大都退休了,更有時間照顧小孩,因此會更用心。如果兒女希望老人家幫忙照顧孫子女,那身為祖父母者,可以先問一下子女的意見:如何照顧小孫子?習慣怎麼做?這樣不但可以瞭解子女對下一代的教育方式,也可顯示尊重子女的教養權。
有些祖父母不放心,怕年輕的父母不會帶小孩,事實上,帶小孩是可以學習的,而且時代進步,許多傳統觀念已經不太合適現代的教養,祖父母管得太多,反而形成另一種衝突,造成感情上的摩擦。
如果老人家和後輩意見不同時,能夠裝聾作啞,天天笑口常開,做個開心爺爺、開心奶奶,反而能成了家中之寶。如果為了孫子與媳婦、兒子爭吵,造成家庭不平安,這多麼可惜。
我記得有一位老太太,手中牽著才剛學會走路的小孫子,小孫子充滿活力,橫衝直撞,讓老太太疲於奔命。她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我帶不動你,我累死了,要還給你媽媽自己帶。」小孩子年紀小,根本不理會老奶奶,依舊活蹦亂跳。我就問老太太:「帶小孫子是帶來快樂,還是帶來勞累?」老太太說:「我年輕時帶自己小孩,老了還要帶孫子,好累人啊!」
從這件事來看,並不是每位老人家都喜歡帶小孩。因此,為人子女者,不要認為老人家理所當然就應該帶孫子,即使希望自己的父母幫忙帶小孩,仍應該抱持感恩的心,如果看到父母教養小孩的方式不一樣,也不要太過度反應。
如果真不能接受老式的教養方式,就把孩子帶回家自己帶吧。如果僅是一些小的問題,就睜隻眼、閉隻眼,家庭和諧是無價的。兩代大人為第三代起爭執,問題不在於小孩,而在大人。就佛法來說,就是「法住法位」:回歸到事情的立場來處理,而不要站在個人的主觀態度、習慣和認知來解決,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事事要求別人依自己的方法,這就像自己穿了一雙好穿的鞋子,就非得要求別人也和你穿一樣的鞋子一般,弄得別人不快樂,自己也辛苦。如果拋開自我的偏執,就可免去許多不必要的爭執了。
為人子女者,不要認為老人家理所當然就應該帶孫子。
本文摘錄自《方外看紅塵》
老得有智慧 /聖嚴法師
有的老人老得很快樂、很充實,也有的老人老得很煩惱、很孤單,主要的關鍵在於:能不能老得有智慧?有智慧就不會處處起煩惱,能夠愈活愈年輕……more>
最無憂的老後 /保坂隆
一旦過了六十歲,無論男女,大多數的人在工作、孩子的教養方面都告一段落,可以用在自己身上的時間就因而增加了。從各種瑣事中脫身的這一個階段,從實質的意義來看……more>
人生379期:原諒,好緣跟著亮! /人生雜誌編輯部
受到傷害的經驗人人有,不論是無妄之災還是惡意攻擊,不僅當下難受,甚至在心中留下陰影。但要真正原諒,則需要有轉境的智慧,本期分享法鼓山……more>
茶日子 /李啟彰
茶這個看似簡單,卻水深似海的領域,應該怎麼讓大家能進一步認識。不僅僅是從茶葉安全的角度,我在習茶過程一步一腳印的品茶心得,與自己內心對於茶道世界的嚮往……more>
活動預告與短文分享
末世神僕的挑戰10~1
有的老人老得很快樂、很充實,也有的老人老得很煩惱、很孤單,主要的關鍵在於:能不能老得有智慧?有智慧就不會處處起煩惱,能夠愈活愈年輕……<more>
一旦過了六十歲,無論男女,大多數的人在工作、孩子的教養方面都告一段落,可以用在自己身上的時間就因而增加了。從各種瑣事中脫身的這一個階段,從實質的意義來看……<more>
受到傷害的經驗人人有,不論是無妄之災還是惡意攻擊,不僅當下難受,甚至在心中留下陰影。但要真正原諒,則需要有轉境的智慧,本期分享法鼓山……<more>
茶這個看似簡單,卻水深似海的領域,應該怎麼讓大家能進一步認識。不僅僅是從茶葉安全的角度,我在習茶過程一步一腳印的品茶心得,與自己內心對於茶道世界的嚮往……<more>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暱 稱
e-mail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