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電子報第595期──【清心自在】念念覺照勿輕心─心靈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04,2016
心靈電子報第595期──【清心自在】念念覺照勿輕心 ::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595期 / 2015年4月29日‧每週三發行 聖嚴師父曾說:「農禪寺是法鼓山的發源地,如果沒有農禪寺,就沒有今日的法鼓山。」 為了讓更多大眾了解法鼓山的開山精神,法鼓文化特別製作了《師徒故事》系列動畫,介紹法鼓山一路走來的發展歷史。從1965年,東初老人在關渡平原買下一塊農地,學習百丈禪師的精神,建立農禪家風開始說起……。而第一集就是在講述農禪家風。 如今,農禪寺的建築已重新翻新啟用,和許多老菩薩們、素超人記憶裡的鐵皮屋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不變的開山農舍與農禪家風,依舊像農舍外的椰子樹,筆直的豎立在那兒。 從農曆年開始,開山農舍展出的「追尋智者的心光」特展,特別重現當年聖嚴法師接受採訪、錄製節目時的錄音室,透過小小的錄音間,讓參訪的菩薩們體會當時聖嚴法師為接引眾人、弘楊正信佛法的殷切。 哇瞎咪?聽說二樓錄音室將在五月起,提供當時的錄音檔供參訪者點播。究竟聖嚴法師都說了什麼開示,就等各位菩薩前往請法囉! 不要跟他人比高比低, 只要無愧於心地盡心盡力。 《禪門》 念念覺照勿輕心 ■ 文/釋繼程 妄念的雜亂而污染,往往因為人對念頭轉動時,缺少警覺心,當惡念、邪念在生起時,會以為只是小小的,或力度不強,故任由其運作。長期累積及流轉,就聚成一股力量,形成習氣,甚至堅固難解。 其實,正因如此,生死流轉的作用,才那麼強而堅,人生在如此狀況中,更難以分辨念頭孰善孰惡了。 若遇佛法,或對生命生起疑情,懂得迴觀照心,返照妄念,便得從小處著手。 對於生活中較易引發妄念的種種外緣,要有覺照心,當於內心妄念生滅時,應有察覺,盡可能就在覺照時調正,切勿再推之以力。 勿對微細之惡念掉以輕心。 同樣的,在行善時,也要時時覺照到可能生起的不正念、不正心態,當有所明察時,也要設法調整。 勿掉以輕心。 也許,還有更多的人要在學習過程中返觀學習心態。 有些人的學習態度不佳,常自以為是,甚至覺得本身的成就高,故在學習時,易生起輕慢的心。 不是對學習的內容,就是對指導的老師。 有時候,些許的輕慢心會導致一個機緣的錯失。而此機緣若把握了,可能在學習生涯中,會有更大的進步,乃至突破的機會。 尤其是修心的功夫,更需從微細的念頭中去省察。越往內心深處進入,越會發覺深細潛藏的煩惱生起,阻礙了淨化的修行。 真是要念念覺照,勿掉以輕心。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239期》 禪味六十 /釋繼程 放鬆,是起點,也是完成。放鬆,更是從起點到完成的過程。放鬆,當然就是貫穿起點與完成的方法。禪的悟境,是徹底的放鬆。禪的起點,是放鬆的學習。禪修,是放鬆的方法,也是放鬆的過程……more> 轉身遇見佛:弘一大師修心錄 /費勇 繁忙的生活中,壓力、疲勞、挫折、迷茫等,容易使我們陷於焦慮、身心疲憊;無論是否有宗教信仰,只要讀一讀佛經,都可以讓心平靜下來,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更自然從容、更積極樂觀……more> 中國文化中的佛教:中國III 宋元明清/作者群 佛教在中國文化歷史性的重要轉型時期,總是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從唐宋到晚清,在佛教的刺激之下,宋代新儒家深入探討心性之學,此外,文學、藝術、民俗等面向,莫不皆受影響……more> 弘一大師的七部人生禪/原典:弘一大師 弘一法師見過繁華五蘊皆空,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弘一法師開示人間大智慧,對人生、學業、事業、生活及修養心性諸方面進行分析和指導,啟發眾人如何面對…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心靈電子報 >>素食聰明吃電子報 >>人生雜誌電子報>>智慧掌中書電子報>>大師密碼電子報 >>法鼓文化文摘報>>佛法詢問台電子報 >>經典學院電子報 >>心靈網路書店好康報>>修行電子報 關於法鼓文化 | 人才招募 | 隱私權保護 | 實體店面 | 客服信箱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5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