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心靈電子報
報主:心靈網路書店
創刊日期:2004-05-21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1,654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心靈電子報報
心靈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心靈電子報
2015-11-18 11:00:00/ 報主:心靈網路書店
[公益聯播]弱勢家庭子女課後服務~服務介紹
本期目錄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第624期 / 2015年11月18日‧每週三發行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最近全球遭受恐怖攻擊事件頻傳,造成各地嚴重傷亡,……一連串的事件,讓素超人跟大家一樣,心情很沉重,很悲傷。

聖嚴法師曾說:「救苦救難的是菩薩,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我們雖然無法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千處祈求千處應,但願我們也能不斷的向菩薩學習。此時,我們只能為倖存者全心祝福,為那些罹難者祈禱,願他們能夠安息,也願眾生都可以離苦得樂。

聖嚴法師說:「祝福,也算是一種喜捨布施,也是一種慈悲的心行。」其實祝福,是一種最無求、最單純的心念。每顆祝福的心都是一盞光源。讓世界籠罩在這片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光芒當中。

聖嚴法師在《平安的人間》提到:「落實心靈環保,就可以隨時隨地安定自己的身心,成長自己的人格,也能為社會大眾,帶來安定的力量。人間需要溫暖,社會需要關懷,人人若能自安己心,必然也能安定他人,所以大家必須攜手合作,共同建立一個安定的社會。」

法鼓文化邀請您攜手連心,一起來為災難傷亡的國家加油! 並祈願類似的襲擊及傷亡事件不要再發生了。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對於物質、欲望,
多數人總是希望能再多滿足一些,
哪怕早就超越了實際需要的範圍。
於是,社會環境和自然資源,
就免不了因人心欲望無止境而受害。

人間世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佛法處世的立場是自利利他,在利他之前,先要認識「自我」。聖嚴法師解說「自我」的七個層次,幫助我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最後消融自我。

了解自己後,才能因人、因時、因地、因需求的不同,給予恰到好處的關懷和照顧。

■ 聖嚴法師

從佛法的立場來說,照顧自己的目的,就是為了發心關懷別人,所以並不自私。然而,必先了解什麼是「自己」?什麼是該得到的「照顧」?否則,為了貪得無厭的目的而照顧自己,反而會害了自己。進一步說,很多人連照顧自己的方法和原則都弄不清楚,而口口聲聲強調要照顧別人、關懷別人,那麼,被照顧及被關懷的人,能否獲得正確的照顧和關懷,便有疑問。原意是存好心、做好事,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不再誤解「放下自我」

許多人剛接觸佛法時,對於佛法的「放下自我」,存有誤解。於是,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

第一,非常消極:這也是很普通的現象,他們由於放棄自我的尊嚴而不再努力,不能肯定自我的價值而不負責任。不懂得真正照顧自己的人,當然也不會真正去努力修行。

第二,非常積極:他們自以為立志奉獻自我,不再自私。因而到處廣結善緣,並且強迫別人接受他們所認為的好事。實際上,很多宗教家、革命家、政治家,都有這毛病。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救世救人,由於不了解自己,不懂照顧自己,也不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他們的積極,非但不能為人類帶來福音,反而引起世界諸多的鬥爭、殘殺等的災難。

我們必先了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什麼叫作人?人是怎麼構成的?才能進而理解佛陀所講的眾生,是有種種根性、種種差別和種種需求的。因此,才會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信仰的出現,來普應眾生各種不同的需要。也就是先要自覺才能覺他,自利然後利他。

認識「自我」的層次

「自我」可分為七個層次:「身體」、「心」、「世界」、「宇宙」、「眾生與業力」、「願力」、「解脫」。

「身體」根據《圓覺經》的說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身體是由四大元素:地、水、火、風和合而成。也是表現自我及感受自我的重要部分。

「心」根據《圓覺經》說:「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心理活動是知道有身體,並感受身體的存在。心理的現象是由於與六種物質現象「色、聲、香、味、觸、法」之間的相對而起的執著、分別等作用。

「世界」便是「身體和心」相加而成的「自我」所存在的環境。我們同樣生存在地球上,卻有不同的身心感受。舉個例子: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共同在一個空間中活動,可是各人的思想及生活習慣,卻又有很多的不同。因此,佛教便有其涵容性的疏導,就是承認所有的眾生,有著種種根性、種種差別因緣,而生活在各自的世界裡。雖然是各不相同,卻又是息息相關。

「宇宙」世界的存在及其活動範圍,稱為「空間」,歷史上的生命過程及其價值的延伸,稱為「時間」。時間與空間相加,才能感受自我的存在。故知我們的生命與宇宙是一體的,不能分開。誰也不能離開宇宙的時間與空間。

以空間來說,任何人的行為均直接、間接影響了其他的人,就連呼吸也彼此相通。至於時間,我們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承受古代人類文明的遺產而加以不斷改良,然後,延續下去,代代相傳。

因此,我們今天的行為,也對以後的宇宙,有其一定的影響。所以,做為一個自我,不能不顧慮到在這時空內的重要性。若曉得自私,便更應該知道:不能忘掉我們個別的自己跟整個環境的關係,所以最好的自私方式,就是去關懷他人。

提昇「自我」到信仰層

「眾生與業力」,是把以上的四個層次,從一般人理解的物質世界提昇至佛教的信仰層面。「業力」就是由過去世和現在世所做的一切身體、語言、心理行為相加的結果。業力貫通著過去、現在及未來。因而便有時間上的自我存在。在時間的長河裡,眾生不斷地造業,也不斷地受報。造了惡業,便在生死中受苦難,做了善業,便享福受樂。在每一個生命的過程中,隨著業力而流轉、交替。
佛教的目的,是讓我們超越自我的業力的困擾,獲得解脫。然而,個別的自我和全體的「眾生」,都是息息相關,沒有辦法分開。因此若希望解脫自我,必先發願解脫別人;希望自我不受業報,必先發願救度眾生。

既已了解業力,為了不要受報,便當「發願」,多做好事、善事,處處給人方便,對人有益;關懷別人,奉獻自己。憑著願力代替業力,便可解脫生死之苦,實證涅槃之樂。可是,凡夫發願,心不堅固,碰到障礙,便易起退心。其實,發願以後,只管盡心盡力,目標不改,當做錯或做不到的時候,不要氣餒,應繼續發願,繼續再做。若能這樣,做好事的機會便愈來愈多,做壞事的機會便相對地減少。不要害怕發願,不要害怕能力不夠而不發願。好像嬰兒走路,都是從跌跌撞撞的經驗中成長的。縱然未必能一帆風順,起碼已經找到方向;那也就是「回頭是岸」。唯有如此,才不會因為害怕發願,因為害怕犯戒,而繼續作惡造業了。

恰到好處的關懷

更進一步,佛法教我們學習佛陀的精神,憑著願力,讓我們在眾生世界裡,時刻奉獻自己,成就他人。不管自己所得的利益多少,只在乎眾生是否受益。於整個利他的過程中得到圓滿的同時,你自己亦達到解脫的境界。這也就是從凡夫進入賢位及聖位的菩薩層次,乃至成佛的層次。這時候,「自我」也就不再存在。

何謂「解脫」?即是佛法講的空、無相、無願的三解脫門,就是沒有自我立場的價值判斷,沒有自我中心及自我期待,沒有蓄意要放下自我而承擔他人的責任。從執著、煩惱中解脫,而非否定自我價值,智慧的功能及慈悲的運作,仍然真實存在。唯有徹底地奉獻自己,放下自我中心,才得真正的解脫。

如何「關懷他人」?便是法鼓山的共識:「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
全面教育:應從生兒育女的胎教開始,直到老、病、死亡,乃至往生佛土,都當以佛法來做指導。

整體關懷:則引申到凡是跟我們相關和接觸的人,讓他們都受到關懷,得到佛法的好處。

然而,必須先了解自己以後,才能知道在不同的地方,對不同的人及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需要,而恰到好處地給予各種的關懷和照顧。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78期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從心溝通
/聖嚴法師

當我們學會將批判的眼光從別人身上收回來,觀看自己的內心,就會發現自己的恐懼、貪婪、傲慢、偏見……都是扼殺人際關係的元兇。……<more>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交心:自利利他的助人法則
/楊蓓

你的慈悲心是有條件的嗎? 助人到底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他人呢?本書為我們破解助人的迷思,找回助人的真心,並提供以禪法療心、鍊心的方法,讓助人工作成為一條自利利他的修行道路。……<more>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人生387期:觀音法門──《楞嚴經》耳根圓通
人生雜誌編輯部

法鼓山祈願觀音殿有一方「入流亡所」匾額,講的是觀世音菩薩因地修行的耳根圓通法門,此一觀音法門,亦是耳根最聰利的娑婆世界眾生「學觀音,做觀音」的入手處……<more>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初學者的內觀禪修
/傑克.康菲爾德

「內觀」禪法是安定靈性和淨化心靈以達到更高層領悟的古老傳統技巧。傑克.康菲爾德提供了一個將內觀禪法帶進你生活中的簡單明瞭、按部就班的方式。……<more>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5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
 
推薦訂閱
@【現代婦女基金會電子報】
@【科幻科學報】
轉寄『心靈電子報第624期──【人生導師】照顧自己,關懷他人』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