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除了學生的問題─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ly 30,2019教育新聞
(立報20110708) |
(立報20110707) |
除了學生的問題
◎黃俐雅 / 人本教育基金會南部聯合辦公室主任
我經常去學校協助周三的進修演講,某次答客問時有老師提到她自己的孩子, 她說她叫小孩不要開抽屜,用講的第一次沒有用、第二次沒有用、第三次打下去就有用了!因為講得有節奏又押韻,現場揚起一片笑聲。
我請她敘述過程,她說她兒子喜歡開抽屜玩,她不喜歡孩子把口紅當彩色筆,也擔心誤食藥物有危險,我問孩子多大?她說足兩歲半。我肯定她不讓兒子造成浪費或藥物中毒的初衷,但提醒她打下去的可能後遺症:第一種是小孩下次開抽屜時連結到被打,所以不敢開,第二種是開之前先張望大人在不在?在就不開,不在就偷偷開,第三種是不管大人在不在,只要想開就開,就算被打也無所謂。
上述反應中的第三種最讓大人受不了,這代表孩子堅持己見且無畏威權,這種特質的發揮是有機會闖出一片天的。大人也許把第二種反應解讀為『看人目識』,看得到時乖乖的,看不到了就胡亂來,這樣的特質有評估與判斷局勢的能耐,識時務者為俊傑也不錯啊,趨吉避凶不也是人的重要生存能力嗎?多數大人最喜歡的應該是第一種反應,打一次讓他從此聽話了,萬一從此把順服內化到失去對環境的好奇心,折損的可能是一輩子的冒險與探索能力。
兩歲多的孩子好不容易可以自己走路、聽懂一些人類語言、也能簡易表達自己或回應別人,此階段不正是忙於翻箱倒櫃到處探索嗎?她真誠的問不然要怎麼做?我說呵護住孩子高貴的探求動機並為他改變環境,我們可以把藥物置放於高處鎖住,替他準備安全性高的畫筆讓他塗鴉,提供紙張或把牆壁某處張貼璧報紙讓他揮灑。
我問他們若拿千元大鈔與糖果給兩歲的孩子,他會選哪個?───「糖果」清楚的響亮於笑聲中,我乘勢說:所以小孩哪知口紅與彩色筆的價錢有啥不同?畫下去不都是紅色的嗎?
散場後,有位上了年紀的老師問我可否私下談談?我欣然陪同,她說她兒子結婚後就變成媳婦的,以前天天可以看到的兒子,現在大約一個月看一次,接下去恐怕就沒兒子了!我問她是媳婦不准兒子回家嗎?她說兒子說夫妻倆平常忙上班沒時間相處。
她接著說很後悔幫兒子辦了場世紀婚禮,因為兒媳都是教師,她先生是退休校長,不只在教育界辦得風光,還買了棟透天厝送給兒媳,早知道什麼都不給他們。我邊聽邊猜她的難受,是失落感吧?!
我問:『你以前有跟公婆住嗎?你會希望先生一有時間就陪公婆嗎?』她沒回應,我再問:『那棟房子有影響到你們的養老生活嗎?』她仍沒回應,我心想:退休校長加老師每月該有十幾萬,他們還有十八啪的優惠,還好吧!
我問:『如果你兒子每天都回家跟你請安,可是他們夫妻感情不好,你會快樂嗎?』她沒回答,但臉上有點表情了,我繼續問:『你兒子往後的人生是跟母親還是太太一起生活的?』她終於說了:『跟他太太』。我說:『所以我們要讓路啦!你的階段性任務完成了!換人接班。』
我問:『你有孫子了嗎?』她說媳婦剛懷孕四個月,我說:『恭喜你啊!他們夫妻感情這麼好,萬一他們感情不好分手,你說不定得退休幫忙帶孫子,而且你孫子還單親哩!』這時,她有點倒抽一口氣的說:『是齁!』
我又問:『你去看過他們了嗎?』她回復一臉寒氣,我說:『趕快去!這是條不可逆的路喔!等生了,你孫子不可能再被懷胎一次,你要孫子一輩子記住他在媽媽肚子裡時,阿嬤都沒去看他嗎?』她馬上拉下臉說:『想到兒子這麼愛媳婦,我就有氣,怎麼看?他們家我根本不想踏進去!』
我再問:『你兒子愛他娶的老婆好呢?還是娶了以後後悔好?』她又安靜了,我說:『你可以帶些食品或孕婦吃的維他命,去按個電鈴擺個好臉色說:「這給你吃的」,忍幾分鐘有這麼難嗎?不然托你丈夫或你兒子拿給媳婦都好啊!』我看她為難的掙扎著,又追問:『你希望你孫子健不健康?你孫子受的胎教好不好?』她不置可否的一語不發。
我猜她是在吃媳婦的醋,勸說未必有效,我又無法跟她的兒子媳婦對上話,只能帶她跳到另個立場想了!我請她檢視每次兒媳回家時,她講最多的話是哪些?如果她是兒子或媳婦會喜歡聽那些話嗎?回家是件讓他們舒服的還是有壓力的事?是有召換到他們的心還是把他們繼續往外推?這位老師對我的提問常是不回應的,這時,她有些鬆軟但拉不下臉的說:『應該早一點問你的說!』
老師遇到親職困擾時挫折感常更深,因為被期待具教育專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成績秩序的評比早把教育異化為管控,愈能控制學生的手段益讓親職偏離教育。
再則;職場上互動的是相對弱勢且較無社會經驗的未成年人,職務的穩定性又高於它業的隨時被減薪、加班、裁員,所以稍不敏銳就限縮思變應急的挑戰機會。這是我辭去教職的原因之一。
想想!一個對算錯答案的學生罰寫伍十遍數學題目的老師,跟一個被澳客批評卻謙卑以對並無條件奉上新品的服務生,長久以後生命樣態當然大不同。書本不等於人生!前者或有標準答案,後者需要更具彈性的態度 。
◎本文原載于【PNN公視議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