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報主: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1997-11-04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9,657
官網:
http://www.hef.org.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報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2-06-10 05:00:00 / 報主: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公益聯播]捐款芳名錄
持續做,改變正在發生。

◎可樂

年剛過完。辦公室接到一通家長來電,
是一位參加寒假宜蘭人文梯隊「慢遊噶瑪蘭之旅」孩子的媽媽。

我們做了什麼?

電話中,那位媽媽說著,農曆年假期間他們全家到花蓮玩,
回台北途中,車行經過宜蘭,孩子提議要帶他們到「宜蘭縣史館」。於是家人心想:「縣史館,哪會有什麼好玩的?」他們還是去了孩子口中超好玩的「宜蘭縣史館」。

到了門口,果然看起來冷冷清清的,偌大的空間裡,不見幾個遊客。
這時,就有人開口說:「好啦,來過了,可以回家了吧?」孩子可不這麼想,馬上說:「才到門口耶∼哪算來過?走吧走吧,我帶你們進去參觀。」

孩子便有模有樣地當起了導覽員,帶著一夥人參觀了起來,
他在看板前煞有其事地講著宜蘭的發展歷史,並且跟大家介紹了現場一些互動設施。媽媽說,最讓大家眼睛(或說是耳朵)為之一亮的是,孩子說:「研究歷史,要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漢人有漢人的觀點,噶瑪蘭人有噶瑪蘭人的觀點。」

我想那語氣肯定是充滿開心和驕傲的吧。


同事向我轉述了這件事,順帶說,最後媽媽問起了:「
你們在梯隊上,是做了什麼啊?這麼小的小孩,怎能有這樣厲害的歷史觀呢?」

我們做了什麼?我細細地回想寒假那五天的行程。


歷史:多元有趣的呈現

或許,是第一天晚上,我們安排了【噶瑪蘭少年】
的電影觀賞與討論。那是一部台灣自製的動畫,由作者李潼的同名小說改編。故事描述在一九九一年夏天,平埔族後裔少年潘新格,穿越時空,回到了一八○○年噶瑪蘭祖先居住的加禮遠社,發生了一連串精彩刺激的冒險故事。

「種族認同」、「古今衝突」和「尊重自然」等難解的概念,
透過影像活靈活現地搬演著。我猜,這也悄悄地在孩子心裡播下了思考的種子。

又或許,是第二天的「宜蘭縣史館」參觀行程。那是個蒐藏、記錄、
研究、推廣宜蘭歷史的地方,嚴肅甚至枯燥的歷史,在館內化為許多「互動式遊戲」。比方說,將宜蘭幾百年來的歷史化為一塊塊的木刻凸版畫,小孩只要使用鉛筆和白紙,就可以把「歷史」拓在紙上帶回家;也有翻翻書、立體拼圖,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不斷地「摸索」與「複習」著這些歷史故事⋯

其中還有一區「阮阿公的故事」,看著對坐的爺爺與孫子的塑像,
彷彿聽見古老的故事從老爺爺口中娓娓道來;身旁的木頭櫃更是暗藏玄機,將抽屜逐一打開,便會發現歷史藏在裡頭。透過這些設計,「歷史」染上了濃濃的溫馨氣息。除了這些設計很有趣,最重要的是,在這裡,「宜蘭的發展歷史」同時呈現了各方觀點。

比方說,當提到「漢人不辭艱辛的努力開墾」時,會同時說明這「
開墾」對噶瑪蘭人來說,卻是一種「大舉入侵的侵略與掠奪」。不只是捍衛漢人立場,而是兼顧各方觀點;在這個由漢人主導的「官方博物館」中,能具體呈現「站在不同立場,歷史事件就有不同詮釋」這樣的概念,是很難得的。對孩子來說,更是發揮了重要的示範作用。

旅行,將記憶鎖在身體中。

當然「自助旅行」的安排,更有可能讓孩子對宜蘭留下深刻印象。


出發前一天,孩子們聽了介紹之後,各組選定目的地,「
噶瑪蘭舊城」、「員山宜蘭厝:水草農場」、「羅東運動公園」,或者是由噶瑪蘭聚落「流流社」改建而成的「噶瑪蘭民宿」,都在選擇的目標中。後來有人在回程時,途經礁溪,還臨時起意去泡了腳呢!

孩子因為有了第二天造訪縣史館的經驗,所以在旅行當天,
一路上不管是搭公車或坐火車,每個人都像旅行老手,查看車班、買票進站統統都想自己來。有人負責看地圖確認方向,有人留意身邊哪裡好玩好吃,當然也要有人幫忙看管荷包、盤算旅行經費。

旅程中,有許多美好的合作協調場面,更少不了意見相左時,
唇槍舌戰的相互說服。旅行成了一次難得的「人際關係」練習作業。

旅行是認識一個地方最好的方法。孩子透過「移動」
感知到土地的幅員距離,這可不是看看地圖就可以達成的;而透過親臨現場,才能感知當地的「地形」、「風景」,甚至於「光線」、「溫度」,都將鎖在身體的記憶之中。

唯有透過旅行,宜蘭的土地、宜蘭的人,
才能真實地呈現在孩子眼前。

我還是猜不準,小孩在哪個時刻改變了?

在人文梯隊中,我們一直致力於引進更多更好的資源,
並且實際帶孩子去看去體驗。所以「相關教材運用」、「縣史館的參觀」、「妥善的自助旅行安排」這些教案設計,是我們持續構思的著力點。

對於孩子,我們做了什麼?面對這問題,我卻無法肯定,
究竟在哪個環節,我們改變了孩子。正如紀伯倫在《先知》一書中所說:「你們可以把你們的愛給予他們,卻不能給予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但我始終相信,在充滿善意與愛的環境下,我們更有信心去預期「孩子的改變」,不管是知識上的增長,或者良善的行為。

對我來說,也因為這通充滿喜悅的來電,讓我更堅定的相信—
持續做,改變正在發生。

2012 暑假森林育【漫遊噶瑪蘭】

2012 暑假森林育【漫遊噶瑪蘭】

每塊土地都承載著屬於他的故事

是吳沙帶著一群人走過了草嶺古道
開墾了宜蘭這片美麗的土地
「噶瑪蘭」,原本是「平原之人」的意思,
那這片噶瑪蘭人原本生活的蘭陽平原,怎麼不見他們的蹤影了呢?

莎韻之鐘事件是真有其事呢
還是日本人為了宣揚而編造的故事

現在的宜蘭人是以怎麼樣的姿態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呢
人們試著找回與環境和諧共處外
所以有了綠建築、有了宜蘭厝

現在更是因為「雪山隧道」開通之後
宜蘭不再是需要九彎十八拐才能到達的桃花源
但這樣的方便還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歷史回不去了,於是我們透過旅行走過那段時光
我們陪著孩子
從旅途中看見在這塊土地上
有這麼多不同且精彩的樣貌的生活
看見古往今來不同的人們和這塊土地的聯繫
透過旅行和知識 我們走過了歷史

知道了自己從何處來,邁向下一步時會走的更穩健
我們陪著孩子從不同的角度重新認識這塊土地
然後以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感受生活

詳細資訊及報名,請洽人本網站:http://hef.yam.org.tw/forest/yilan/yilan.php

教育新聞

師拿掃把、直笛不當體罰 家長控學校包庇

(中廣新聞20120608)
台北市建安國小有家長,向議員陳情,指控一名梁姓音樂老師,因為同學進教室咳嗽,認定小孩起鬨,用掃把重重打手,導致手紅腫、破皮。家長說,這名梁姓音樂老師不僅打他的小孩,也動不動體罰其他學生,不過向學校反映,校方竟說,老師是掃地時不小心打到孩子,讓家長無法接受。議員徐佳青批評,這名梁姓老師,十年前就因不當體罰,遭記過申誡,不過十年來教育局及校方一直包庇,教育局則回應,會再給予輔導。...
詳全文


學校聘人 應上網查前

(蘋果日報20120606)
校園再爆狼師性侵學生,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委楊玉惠昨強調,社團指導教師、體育教練、保全人員等校園工作者,因不屬於教師體系,無法納入教育部的不適任教師查詢資料庫,但校方可在聘任前,先透過警政系統查詢其是否有前科。...
詳全文

推薦訂閱
【親子QA】字的美醜/【科學高興班】你怎麼知道@【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102年9月群園會訊@【群園會訊】
本期目錄
持續做,改變正在發生。
2012 暑假森林育【漫遊噶瑪蘭】
教育新聞
人本需要你
 
1) 成為人本之友下載捐款單
2) 台新銀行ATM捐款more

在人本,「作多少事」和「有沒有錢」,一直是兩回事。將近二十年,無論政黨怎樣輪替、經濟如何起落,「基金」如何不足,這群「全年無休」的「傻瓜」總是沒日沒夜地工作。
我們一面作事,一面籌錢做事,因為我們知道,進步需要養分,才能持續擴展。
親愛的朋友,成是邀請您成為「人本之友」,您每個月的資助,將成為我們最重要的養分,仰將讓教育改革的腳步,持續而堅定。

連署要求新竹市政府停辦學生全面尿檢


課程訊息


2013年「人本父母成長學苑春季班」

詳細課程表及訊息請參見
網站說明 


 

【釀造好教育】 森林小學師資培訓招生中!


詳細課程訊息可至
人本網站觀看,或電洽:02-23670151分機173 

人本學程強烈招生中!


人本教育基金會累積24年的教學經驗及對教育的反思,並邀集十數位大學教授共同開出的「人本教育學程」,詳細課程訊息可至
人本教育學程BLOG觀看,或電洽:02-23670151 

社運觀點
徵才訊息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轉寄『【人本】持續做,改變正在發生。』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