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報主: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1997-11-04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9,657
官網:
http://www.hef.org.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報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4-06-02 05:00:00 / 報主: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公益聯播]103年勁夏暢游游泳班即將開始報名囉
是神童,也是大師(莫扎特)

是神童,也是大師

◎林玉凰 (留奧美鋼琴家,台灣藝術大學音樂學系講師)

 是神童,也是大師(莫扎特)

(前文略)音樂是他的療傷之道

 

回到西元一七七七年。莫札特此時,已經是位躊躇滿志的作曲家,心高氣傲的「泛歐公民」了。他在家鄉待了兩年,卻難以忍受薩爾茲堡如同一灘死水的音樂環境,尤其,他不甘心當個被使來喚去的「音樂公務員」,於是向大主教再次申請出國。傲慢的主教一氣之下,把父子倆都革了職。利奧普嚇得卑躬屈膝,趕緊申請復職,而莫札特則無畏被炒魷魚,大搖大擺帶著母親,出發前往德國曼罕。他心裡想:「憑我的本事,找一個更有成就感的職位,應該不難吧?」

 

但是,難。

 是神童,也是大師(莫扎特)

莫札特二十一歲了,神童的光芒褪去。在曼罕,王公貴族的掌聲與讚嘆還是有,但委託作品及獎賞則趕不上房租的需求,新職位的允諾更是無望。等待數月之後,「因為德國國王都是吝嗇鬼」,「與其說房東愛聽音樂,不如說他愛聽錢的聲音」,他們只能把一切希望寄託在巴黎。卻不料,風塵僕僕到了巴黎,事業未見起色,旅途的困頓藥品的短缺,母親居然客死異鄉。

 

獨自面對至親死亡,莫札特的恐慌與無助可想而知。而這恐慌還加上一層父親的陰影;心知肚明一向嚴厲的父親會怪罪於他(爾後證明也是如此),他完全沒有勇氣告知父親實情。在母親死後的兩小時,他提筆寫給父親,信中提到母親病得嚴重,「大家只能倚靠主」,接著即大談自己最新的創作與演出,完全隱瞞了親愛的媽媽已然過世的事實。

 

寫完給父親的信後,他緊接著寫一封信給薩爾茲堡修道院院長,請託他當面告知父親這件悲痛的消息。

 

莫札特面對心中強烈的情感波盪,通常是迂迴處之。在他的書信裡,多半是他對人事物,繪聲繪影,甚至戲謔誇大地描述,而較少自身情感的抒發。他自小周旋於王公皇族之中,儘管「神童」散發出聚焦的光芒,還是看盡多少上流社會的臉色。封建制度的陰影,再再歷練著他「世故與合宜」的應對進退。

 

試想:莫札特在旅途中有思鄉、害怕的情緒嗎?有疲憊、生病的時候嗎?有對嚴厲父親不滿的時刻嗎?有缺乏安全感及缺乏愛的感覺嗎?以莫札特心思之縝密敏感,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但他無力去抗拒父親安排好的,一次次拜會及演出。除了集中精神行禮如儀,把貼近內心的感覺深埋心底,他其實難有別的選擇。尤其,這位大天才還肩負家庭經濟之重任,及父親希望之所繫。

 

還好有著音樂。音樂是他的療傷之道,活水之源。他在音樂裡揮灑他的情感,所有負面色彩在音樂裡都轉化為優美的旋律。對他來說,運用自己高度擅長的語言:明快、樂觀、典雅的曲風,來取悅那些舉止有禮,態度高貴,撲著粉戴著假髮的貴族,不過是易如反掌;最重要是,音樂同時也明亮了自己的陰暗情緒,愉悅了自己的受苦心靈。

 

也因此,從音樂裏感受莫札特情緒的陰暗面,比在書信中瞭解他來得直接。在母親去世的同時期,他寫了一首A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310)。悲壯的小調和弦,鏗鏘鏗鏘,從一開始就頑固持續,仿佛如死神不斷叩門;旋律在極小的音域中轉來轉去,彷彿投訴無門;自問自答,又透露著萬般無奈與不忍割捨。在音樂的展延中,你好像看到送葬的隊伍漫漫,白幡在風中飄揚。第二樂章的篇幅,罕見的長但出奇的美,中段突然跌進晦暗的小調,和弦持續敲門,彷彿是莫札特悲憤地質問命運的殘酷;音域越走越低,好像情緒愈近谷底。然而,回到主樂段,與母親溫馨柔情的回憶,又動人得像一首詩篇。

 

一七七九年,莫札特自巴黎回到薩爾茲堡,在父親的大力促成下,又當了兩年的宮廷風琴師。一七八一年,主教帶領大批隨從造訪維也納,莫札特也是侍從之一,但他極力爭取音樂家的自主與尊嚴,終於與主子鬧翻。總管阿爾科伯爵,拒絕讓登門的莫札特晉見老板,而在莫札特的屁股後踢了一腳,可謂史上有名的「世紀之踢」。

 

這「臨門一腳」,成功地把莫札特從僕役踢成了自由之人。不但脫離主雇關係的箝制,也揮斬了父親的掌控。從此之後,他將在維也納度過他生命的最後十年。雖然懷才不遇,貧困潦倒,但最重要是,他是個昂然獨立,有尊嚴有自由的音樂家了。

 

莫札特瞭然於心:藝術的靈魂,只有在自由的環境才能滋長。在維也納,他把音樂藝術帶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深度。「二十號鋼琴協奏曲」,管弦樂開頭陰鬱,低沉,動機像「索命」般地穿插在焦躁不安的切分音裡。鋼琴的獨白,將人心絃繫於一線,拋擲於萬丈空中,然後點滴心頭地,收回到自身,守著捧著。短短幾頁道盡人生的蒼涼壯麗。在慢板樂章,獨奏者安靜帶進優美而緩慢的旋律,然後由管絃樂接手,替換之間,彷彿看到或鋼琴,或管絃樂團拱手垂禮在一旁等待,交接得天衣無縫;和諧、美好、簡單等老掉牙的字眼兒,突然化為一縷輕煙,瞬間浸潤整個心靈。

 

沒有童年,卻心如赤子的音樂大師

 

生命的「晚期」,莫札特一手寫著借貸信,一手以猛火燎原的速度譜曲。他最後三首交響曲,僅以六個禮拜的時間完成,卻是交響曲史上最熠熠生輝的曠世巨作。︽第四十號交響曲︾,結構如此完整,旋律如此悲愴,伴奏如此熱情,嘆息音型一波波襲來,很容易挑起每個人的聽覺神經,不知不覺隨著樂曲而喟嘆。而在樂曲中段,戲劇性陡升,樂句突然複雜,木管絃樂各說各話,乍聽之下有些錯亂,仔細聆聽,便發現極致的「張力與秩序之美」,這是莫札特展現「對位」技法的橋段。在︽四十一號交響曲︾的終樂章,他甚至用對位法組織五個主題,將音樂推至令人啞口無言的高潮。他如何能拿起筆來靈感便源源不絕,所作曲子既能娛樂聽眾,本身又不失其深度,實在是令後世音樂家難以理解。

 

把莫札特放在時代的脈絡來看,可以知道他實在是社會變遷下的犧牲者。同樣是古典時期的音樂大師:海頓出身卑微,卻嚴謹專一,甘心樂意地效勞艾斯特哈吉親王,其作品一如其人,嚴謹而少飄逸。貝多芬狂放不羈,先有權貴供養,貴族制度崩解後,復有出版社的版權收入,其作品也一如其人,擁有強烈的自由意志。而莫札特的經歷,似乎是由前者到後者的過渡。他的前半生需要「雇主」來保障生活,但自由的火種一旦在他心中種下,便越燒越烈,終至讓莫札特奮力掙脫封建的枷鎖。但矛盾的是,也許源於早年的顛簸漂泊,他心裡始終有一股強大的不安全感,因此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職位。也由於自小往來皆貴族,使得莫札特在金錢的使用上也很有些「貴族習氣」。在他去世前幾年跟朋友寫的借貸信,堆起來的高度與他的個人尊嚴,呈現令人唏噓的反比。

 

在入不敷出下,莫札特經常日以繼夜的作曲,自小被忽略的健康伺機反撲。委託創作之一的《安魂曲》,有否喚起莫札特陰鬱與黑暗的情緒不得而知,但去世前幾個月,他確實深陷憂鬱與空虛。去世前兩個月,他完成了充滿內蘊光輝的豎笛協奏曲;去世前一個月,超越時代的歌劇《魔笛》正在首演;去世前二十天,他登錄了最後一首作品;去世前十五天,他已經手腳腫脹,臥病在床了;去世當晚,他的意識逐漸模糊,呢喃著安魂曲的打擊樂部分,交代他的學生完成,直到撒手人間。那一刻,是一七九一年十二月五日凌晨;奪走他性命的,是急性風濕熱併發腎衰竭。

 

後人總是會問:「如果莫札特不那麼短命,天知道還會寫出什麼登峰造極的音樂?」但這麼問沒有多大意義,我們只能想:莫札特留下來的音樂,其實已經足夠我們咀嚼一生。

他沒有經歷過所謂的童年,他的音樂卻以無比的赤子之心向我們展現。他曾經有過非常不安的靈魂,他的音樂卻持續撫慰著世人不安的靈魂。莫札特是深愛這個世界的,他永遠陪伴著我們,與我們一同笑,與我們一同哭。

 

只要我們願意去聆聽他的音樂。

 

註:本文為節錄文。全文請見《人本教育札記》2014年6月號。 

 

 

維也納_薩爾斯堡愛智之旅

維也納_薩爾斯堡愛智之旅

         到底為什麼非得被音樂感動?難道不能只做一個鐵石心腸的硬漢或硬女?

如果我們希望小孩能對家人、對社會、對土地、對台灣——特別是對他自己——有那麼一份心; 他就需要心智的「感知力」和心靈的「敏銳度」——還有什麼會比「讓音樂感動」更好的「心的敏感」的練習呢?

我們已經是全世界最多小孩學琴的國家; 然而, 有誰看過孩子們呼朋引伴以琴會友?

或者我們的許多小孩, 也並不是沒有音樂的感動: 只是以這樣或那樣的理由, 把自己的感動封存起來!

即使在最枯燥無聊的技巧磨練之中, 也要「注入」某種感動; 然後, 手指或手臂, 甚至腰身的肌肉, 就會讓音樂帶著走!

維也納_薩爾斯堡愛智之旅

 

 

 

 

 

 

 

小男生和小女生, 總是彼此厭惡; 但到了一個時候, 一個sensor (感應器) 打開了, 他們就相互愛慕。

人的心裡, 還有許多sensors: 打開某個之前, 他永遠不能體諒別人; 某個打開之後, 他才能顧到自己的未來; 如果啟動了對的那個, 他或者竟然能夠掌握某些偉大思想 (例如一個數學定理?) 的奧妙, 並以之做為通往這個世界的橋樑!!

那麼, 除了大自然能預設開啟的時間, 誰還能有什麼辦法嗎?我們相信, 只有小孩他自己。然而, 就像所有的本事都需要練習; 啟動一個sensor, 讓自己對某項事物有所「感動」的能力, 也需要練習。

我們覺得, 選擇偉大的音樂來做「感動的練習」, 是非常妥當的: 它足夠抽象, 又蘊涵豐富的感情; 它有相當理性的成份, 正足以節制感情的泛濫!

所以這一梯的愛智之旅, 就是維也納的音樂感動之旅!

維也納_薩爾斯堡愛智之旅

一場「絕非凡響」的音樂課 

這次的維也納愛智之旅, 基本上是一場音樂課; 說「一場」, 是相對於一般的「幾堂」課而言的: 從行前課開始, 一直到離開維也納, 我們都要沈浸在偉大的音樂裡, 從其中汲取感動的精華。 

不錯, 這場音樂課的宗旨, 正是「感動」二字; 如果沒有感動, 所謂音樂, 其實就是酷刑! 

與一般的音樂課不同: 樂曲介紹, 曲式分析, 名人掌故, 歷史文獻, 乃至於演奏的技巧, 指揮的眉角, 等等——也都是有的——卻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 要讓那一無所感的 (即使已經練琴多年) 有所感動, 要讓那已有感動的 (即使只因為配合了電影情節), 還能被「純粹」的音樂感動涕零, 以致於手舞足蹈不能自已! 

然而, 「感動」是可以教的嚒?為了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雖無錦囊, 卻有妙計: 

一、  弦歌不輟 

一般認為流行歌曲之所以廣受年輕人的喜愛,  是因為通俗易懂, 但很少人注意到, 新人或新專輯不斷地在綜藝節目裡「打歌」才是事情的關鍵; 換言之, 任何曲調都要先讓人耳熟能詳了, 才談得到是否真有感人的力量, 或是否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變成「古典」。 

所以, 我們的這一場音樂課, 從行前課開始, 就要用各種手法, 把貝多芬和貝多芬們的「歌」, 好好「打」進年輕人的心裡; 一開始的時候, 也許只能得個「聽不懂」的評語, 然而, 真正偉大的音樂, 是由不得你的聽不懂的, 它們有自己的魔力。到了「繞樑三日, 揮之不去」的時候, 就由不得你不肯感動。 

這第一條計策, 就是孔夫子心目中的學堂的最高境界, 從早到晚都是音樂, 那就叫做: 弦歌不輟。 

二、  星火燎原 

感動這種事情, 雖然不可能經由上課而「學到」, 但可以透過人和人的心靈交會, 而從旁人身上「感染」到, 這也是流行歌曲在年輕人之間很快就能流行起來的原因。 

這一次帶團的每一位老師, 在幾個月的籌備期裡, 都曾刻意地讓自己被某幾首沒聽過的樂曲感動 (每天帶著耳機讓自己「被打歌」); 無論之前是否喜愛古典音樂, 老師都要有一些記憶猶新的從「沒感覺到被感動」的經驗, 以便能和她或他所帶的孩子們分享。 

整個行程裡, 老師和學生沒有一刻分離; 在這全天候的緊密相處之中, 老師們的「星星之火」, 總有一個時候能發揮燎原的效果, 將孩子們追求美好事物的熱情點燃起來。這便是第二計。 

三、  現身說法 

如果能夠現身, 他們會說些什麼呢?莫札特正要掙脫宮廷的束縛, 貝多芬正在對拿破崙生氣, 布拉姆斯正急著要去看克拉拉, 所以, 大概都不會理我們吧。我們的第三條計策, 就是找來替身: 一位隨團顧問, 傑出的鋼琴演奏家,將為孩子們「現身說法」。 

在行前課裡, 也要透過現場演奏的方式, 讓孩子們見識音樂和人的關係。當交響樂的總譜在鍵盤上呈現, 當著名的旋律可以在小提琴上「隨傳隨到」, 或者孩子們就可以體會, 為什麼只是一些單純的音符就能「直教人生死相許」! 

四、  古都魅影                      

上述的一切, 若是想要在短時間內發揮效力,那就還需要「場域」的支持與配合。如果真的沒有人能教人如何感動, 我們想, 或者維也納就能。 

這古都的幽靈, 從王公貴族到販夫走卒, 幾百年來創造了一種「呼吸音樂」的生活方式; 一直到今天, 從堂皇大廳, 到城垣巷尾, 那種「空氣」仍然充盈其間。就像克萊斯勒「維也納綺想曲 (Caprice Viennois)」給人的感覺,那古都的魅影真的是無所不在。 

無所不在的古都魅影, 應該無所不能。這本是此行的原始目的,也便是我們的第四條計策。 

五、鹽城樂揚 

不過停個幾分鐘等候披薩的功夫,站在店外的孩子們,拿出不起眼的直笛,竟分部吹奏起來;回到旅館的庭園,原本也只想吹風,聊聊當日的見聞,一旦有人開了頭,合唱團就立即組成──這是前次去到薩爾斯堡的實情,還有哪兒比它更特別,偏僻、自然、浪漫,能讓人有所「感應」! 

這阿爾卑斯山下的小城,不僅是莫札特的出生地,也是卡拉揚揮灑三十年的舞台。此行安排的時機,是它精彩的夏季音樂節;我們將加入愛樂人的聚集,在街頭聆聽高水準的演奏,進廳堂品味歌劇「後宮誘逃」的妙趣──並鼓勵孩子自己來創造樂音。鹽城樂揚,心領神動,這就是我們的第五計。 

六、移花接木 

然而, 「以人為本」的主張向來認為: 在進入新境界的當兒, 絕不應該忽視人既有的舊經驗。我們的孩子, 雖然年紀還輕, 但總是曾經心動過, 也許曾為一隻狗而落淚, 也許曾為一首歌而感傷——或歡躍; 那麼, 這些向來被認為「孩子氣」的表現, 難道不正是「真正的感動」的前兆? 

在這一場音樂課裡, 我們將召喚每一個孩子的「心動」的記憶,交換彼此的感受, 討論其中的異同, 並試著將這些都「平移」到音樂的情境裡。這樣的交流與討論, 將會是一種非常深入內心的心靈對話。 

如果心動的經驗是花, 那麼, 偉大的音樂就是木; 把花移過來接在木上, 這木便從此繁榮開展, 在孩子們的心裡。這就是第六條計策。  

七、主題變奏 

無論多麼美好的事物, 總也需要一點改變; 所幸, 維也納及其近郊絕對不是只有音樂而已。經過聯合國大厦的時候, 我們要討論「維也納宣言 (Vienna Declaration and Programme of Action); 進到維也納大學, 我們要談論薛丁格 (Schrödinger) 怎樣創建了量子力學, 哥德爾 (Gödel) 如何挑戰了數學的基礎, 還有許多重要人物如何供獻其心智於人類的文明; 在歐洲最大的維也納綜合醫院, 我們要講述青年醫生Semmelweis曾在這兒推行「手術前要洗手消毒」(在巴斯德發現細菌之前)而毁掉自己的一生 (聽過「家裡的森林小學」的孩子, 也許還記得這個「洗手」的故事); 而去到薩爾斯堡近郊的鹽礦, 無疑地, 將有一堂地質學的課….

還有許多其它的內容, 就像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學, 維也納這個城市的興衰輪替等等, 都是「感動」這個主題的變奏; 在各式各樣的變奏之間, 主題將一再重現; 這種主題再現的手法, 讓主題在各變奏的烘托之下, 更能進入人的內心, 本是偉大樂章的通則, 卻也正是我們這場以「感動」主題的音樂課的——又一條計策!

 維也納_薩爾斯堡愛智之旅

 

〔維也納〕愛智之旅的主題及行程

 

以下列出重點行程、和主題課程;至於最主要的「讓音樂感動」的課,則會穿插其間,包括在每天出發前、或返回旅館後。

 配合每一行程的主題,特別安排了「主題樂曲」做為背景音樂、或各個話題的「背景話題」;也許在行走之間,大家要回顧哼唱其主要旋律,我們就把它稱為「點播」。

  

主題一  音樂和戲劇的維也納(點播:貝多芬 月光奏鳴曲)  

  維也納素以「音樂之都」著稱:起先,作曲家要得到王室貴族的贊助,否則無法安身立命,後來才慢慢有了自由作曲家發揮的空間,依靠的是廣大市民的支持。其中佼佼者從海頓(1732-1809)、莫札特(1756-91)、貝多芬(1770-1827),到舒伯特(1797-1828)、小約翰史特勞斯(1825-99)、布魯克納(1824-96)、布拉姆斯(1833-97)、馬勒(1860-1911)、理察史特勞斯(1864-1949)、等等─他們或者土生土長,或者工作久居,都曾在維也納譜出不朽的樂章。

  位在維也納北郊的森林,格林欽這個出產葡萄酒的小鎮,不只是酒好,讓舒伯特在小酒館間流連忘返,那裡的明媚風光,更激發貝多芬譜出了「田園交響曲」;當我們走出維也納,可以漫步於貝多芬的散步小徑,也將拜訪他寫下遺囑的小屋。

 

我們會進行的課程:

‧耳朵聽不到的世界,是怎樣的世界?貝多芬如何在完全耳聾的情況下,迸發心靈最深處的能量,寫下他最圓融的不朽之作?他在寫「海利根遺書」時,真的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嗎?連加法都算不好的貝多芬,如何譜寫出結構嚴謹,「算無遺策 (包括節奏、和聲、對位等等,都是要算的)」的樂曲?

舒伯特說:「我到這個世界上來,就是要作曲。」他的作品有什麼樣的魅力,能被村上春樹形容為「一種讓人上癮的溫柔麻醉」?他留下六百多首藝術歌曲,讓我們試著哼唱、例如野玫瑰、或菩提樹,是否能體會裡頭的感情?

馬勒說:「一首交響曲是一個世界,無所不包。」在他的世界裡,深情沈鬱,那無盡的糾結,從何而來?

‧二戰後的維也納重建,為什麼第一件工程是修復國家歌劇院?演奏者如何能進入維也納愛樂樂團?聽音樂,看歌劇,在音樂之都是哪些人的喜好?

 

我們會去:

國立歌劇院(Staatsoper) /帕斯夸拉提館(Pasqualati Haus)/貝多芬遺囑之家(Heiligenstadter Testament Haus)/中央墓園(Zentralfriedhof)/音樂博物館(Haus der Musik Wien)/維也納北邊森林的卡倫山(Kahlenberg)格林欽(Grinzing)

  

主題二  美術和建築的維也納(點播:舒伯特  F小調幻想曲)  

走一趟維也納,可以看遍古典建築的不同形式:史蒂芬大教堂,是城市的地標,歐洲第二高的哥德式建築;卡爾教堂和貝維德雷宮,是華麗的巴洛克風格;環城大道上,則矗立著歷史主義的國立歌劇院、古希臘形式的國會大廈等等。除此之外,十九世紀末青年風格的建築,更是這座古城獨有的風景。

維也納的藝術史博物館,保有王室數百年來的收藏,精緻且豐富。要瀏覽近代繪畫的傑作,則可到貝爾維德宮和美術館區,特別是「分離派運動」的作品:讓我們看看當年它標舉的創作自由,開展出什麼樣的美學視野?

 

我們會進行的課程:

‧從藝術史博物館的館藏,選幾幅名畫仔細瞧一瞧,尤其是老布勒哲爾(1525-69)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農夫畫家的作品:例如,在「通天塔(The Tower of Bable)」裡頭,他運用了哪些手法,描繪出這聖經故事的寓意?而在「前往耶穌受難地(The Procession to Calvary)」之中,他是如何藉古喻今,以畫面對時局提出控訴?

‧在十九世紀末,維也納的藝術特色是什麼?什麼是分離派(青年風格)運動?可以怎麼看克林姆(Gustav Klimt)的畫?如早慧流星般的席勒(Egon Schiele),他在畫中表達出強烈的晦暗不安,這和當時的社會脈動有何關連?又,美術和音樂的發展之間,有什麼相通呼應之處?

 

我們會去:

史蒂芬大教堂(Stephansdom)/彼得教堂(Peterskirche)/卡爾教堂(Karlskirche)/安卡時鐘(Ankeruhr)/卡爾廣場地鐵站(Karlsplatz Pavilion)/華格納公寓(Wagner Apartments)/分離派會館(Secession)/百水之家(Hundertwasserhaus) /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貝維德雷宮(Schloss Belvedere)/美術館區的雷翁波特(Leopord Museum)

  

主題三  科學與人文的維也納 (點播:馬勒 第五號交響曲)

維也納大學創設於1365年,曾孕育許多諾貝爾獎得主,例如為量子力學奠定基礎的薛丁格(1887-1961)、首創動物行為學的勞倫茲(1903-89);大數學家哥德爾(1906-78),也是在那兒發表「不完備定理」,引發了數理邏輯的革命。維也納大學的醫學院,直到二十世紀初仍是世界級的醫學中心,在它附設的醫院裡,史模懷斯(1818-65)醫師轟轟烈烈地打過一場「洗手」戰役,換來了感染醫學上的進步。

咖啡館文化,是維也納無形的精神遺產: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依德(1856-1939),就時常流連於咖啡館,有時也會在那裡替人看病;作家茨威格(1881-1942)甚至說:「我若不在家,就在咖啡館;若不在咖啡館,就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維也納人的生活,屬於鬆緩的慢板,到那兒旅行,除了順道走進公園,逛一逛市場,當然也要坐到咖啡館裡,享受道地的甜點,並且讀些什麼、談些什麼、或者寫些什麼。

 

我們會進行的課程:

‧什麼是哥德爾「不完備定理」?是什麼「薛丁格的貓」?史模懷斯發現,「產熱」的發生率只要靠醫生洗手,就能大幅降低─這樣的主張,為什麼不被他的同儕接納?

‧讀一篇《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分析茨威格的筆法,有什麼厲害之處?看一段他的自傳《昨日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試著瞭解:經歷了兩次大戰與納粹屠殺的他,看到人類精神的大倒退,為什麼會那樣痛心?

 

我們會去:

維也納大學(Universität Wien)/格拉本大道(Graben) /納緒市場(Naschmarkt)/市立公園(Stadtpark)/咖啡館

  

主題四 維也納的歷史:帝國、戰爭、重生、危機 (點播:布拉姆斯 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在神聖羅馬帝國的範圍內,哈布斯堡是最強大的王室,維也納是它常駐的都城,因此有長達六百多年的時間,位居中歐歷史的核心。走近霍夫堡,我們將見識這王室的堂皇與傳奇。

當拿破崙橫掃歐洲,神聖羅馬帝國被迫解體,奧地利帝國隨之成立(1804);而在他垮台之時,列強召開「維也納會議」重劃歐洲版圖,奧國首相梅特涅繼以鐵腕政策,壓制自由的思潮,迫使中產階級投注於藝術─直到下一波歐洲革命之前,維也納邁入畢德邁雅時期(the Biedermeier era, 1815-48)就在這段日子裡,貝多芬、舒伯特、小約翰史特勞斯等人,為這座城市的市民譜曲。

1914年,奧國王儲在巴爾幹半島遇刺,引爆了世界大戰;戰後帝國被分割,小小的奧地利共和國誕生;然而左右黨派的矛盾,加上經濟大蕭條,醞釀成1934年的內戰,共和國被法西斯政權所取代。1938年,德奧兩國宣布合併(Anschluss),竟有數十萬人在維也納集會,歡迎希特勒蒞臨!二戰前後那七年的合併期,留下奧國人心中停不了的痛楚。

  1955年奧地利成為「永久中立國」,經過長期的和平發展,晉升為最富有的福利國家。但到了90年代,官僚腐化、失業率增加、和大量的新移民等因素,卻促成極右派的勢力抬頭。更瞭解今日的維也納之後,我們就能知道,正如那可怕的種族主義總是陰魂不散,即使在最優美的傳統和文明之中,也永遠都潛藏著人類的危機;而唯一的救贖,就是深刻地反省,反省所有危機的根源,永遠都是我們自己!

 

我們會進行的課程:

‧ 哈布斯堡家族如何維持它的政治權力?它的興衰怎樣牽動了歐洲歷史?奧地利地區的封建解體,為什麼發生得比較慢?維也納的畢德邁雅時期,是怎樣的文化風貌?

‧一次大戰前的奧國與歐洲,是怎樣的情勢?戰後的維也納,是怎樣的局面?為什麼希特勒和納粹黨,以及「德奧合併」的主張,當年會得到群眾的支持?

‧隨著加入二戰,和對猶太人的屠殺,奧國人是否起身對抗納粹?如今他們怎麼看待過去,做過哪些補償和反省?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才有可能消弭種族歧視,與任何排他的思想?

 

我們會去:

皇宮建築群(Hofburg)/皇宮花園(Burggarten) /英雄廣場(Heldenplatz)/黑死病紀念柱(Pestsäule) /奧地利抗暴資料館(Museum of the Austrian Resistance Movement)/反戰紀念碑(Monument Against War and Fascism)/環城大道(Ringstrasse)

  

主題五  薩爾斯堡音樂節(點播:莫札特 單簧管協奏曲)  

離開維也納之後,我們要拜訪莫札特的出生地,薩爾斯堡(Saltzburg);在一戰後最艱困的那幾年,為了協助到夏季就沒有收入的音樂家,有人在那兒舉辦了幾場演出,又因為越演越好,逐漸吸引最優秀的人才來此獻藝,就發展成歐洲最重要的音樂節!

此行躬逢其盛,不僅要去欣賞札特的歌劇「後宮誘逃」,在街頭四處可見的表演,和傍晚的露天音樂放映,也常能讓人驚喜。穿梭在古老的巷弄,緩步於主教花園,我們將懷想莫札特的創作源頭。登上雄踞山頭的堡壘,腳下是舊城的教堂和宮殿,薩爾斯河蜿蜒流過──情景數百年沒什麼變,如同他的樂曲,歷久彌新。

此外,我們也會深入一座巨大的地底鹽礦;畢竟,這座浪漫優美的城市,最早是因為「鹽」而繁榮起來的!

  

我們會進行的課程:

莫札特的音樂是如此渾然天成,是什麼樣的湖光山色孕育出這樣的天才?優美洗鍊的旋律,恢宏多變的和聲,莫札特對這世界的貢獻到底有多少?我們又如何從他的作品窺見天才深不可測的樣貌?

‧「後宮誘逃」是以自由作曲家的身份、初到維也納立足的莫札特,應皇帝約瑟夫二世的要求所作的、以本土德語來演唱的歌劇;從行前至今反覆聆聽的片段,再加上看過現場的表演,我們得到怎樣的感動?那些旋律,為何會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效果呢?

‧薩爾斯堡的岩鹽是從哪裡生出來的?都運往哪裡去?當權者如何把生活的必需,變成了統治的基礎?

 

在薩爾斯堡我們會去:

莫札特故居(Mozarts Geburtshaus)/蓋特萊德巷(Gestreidegasse)/ 大主教官邸(Residenz)/大教堂(Dom) /葛洛肯編鐘(Glockenspiel)郝恩薩爾斯堡要塞(Festung Hohensalzburg)/薩爾斯堡大學(音樂節表演廳之一)/海布倫宮(Schloss Hellbrunn)/鹽坑(Salzwelten Hallein)

  

 

梯隊代號

活動地點

梯隊日期

對象

名額

活動費

報名處

03G0M3

奧地利

維也納

8/2()8/11()

10

小五到高三

89

106,000

不含辦理

護照費用

台北

  

【隨團顧問】朱台翔(森林小學校長)、林玉凰(留奧美鋼琴家,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講師)

 【帶隊人員】人本教育基金會資深工作人員及森林小學教師群

 【出梯時間】20148

轉寄『是神童,也是大師(莫札特)/ 維也納_薩爾斯堡愛智之旅』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