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課本好奇怪(國文想想座談會紀實)/ 寒假兒童營隊─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ly 30,2019森林育兒童營隊
用愛築起通往知識的道路
在機關梯,孩子一同探索科學的奧妙, 將創意與生活結合,做出一個獨特的機關。
在烏來、墾丁,孩子透過實際走訪 看見古往今來不同的人們和這塊土地的聯繫, 透過旅行和知識,人和土地將更緊密的連結。
在築巢梯,孩子用身體勞動 認識人的需要與建築設計美學,累積對土地的疼惜與感觸。 透過了解與體驗, 當孩子心裡有了對他人、對事物的關懷,然後經歷一場最深刻的學習。 在森林育,「學習」是大人跟小孩間最浪漫的互動之旅。
我們提供豐富的「知性環境」, 設計動腦、動手、動身體的活動,帶孩子從玩耍中發展智慧, 在玩耍中還原探索世界的樂趣!
沒有哨子與口令,只有尊重、瞭解與教育
森林育提供孩子豐富的「人的環境」與「愛智的文化」
每天,大人寫讚美卡給孩子,鼓舞他向上向善發展的力量; 利用豐富的教案,引發孩子對人類文明的好奇,對自然生態的關心。
當孩子間發生衝突,大人跟孩子們用「談的」,陪孩子們理解人的差異。 透過生活會,孩子們討論各種生活上的議題,使分歧的想法互相激盪。
以自由、快樂、愛智的營隊文化,讓孩子享受假期!
2015年寒假,萬眾矚目最好的活動,
我們已經為您跟孩子準備好了,
這豐富的森林饗宴,一定要來享受喔!
森林育網頁:
http://hef.yam.org.tw/forest/index_winter.html
營隊介紹與線上預約 |
- 築巢系列
國文課本好奇怪(國文想想座談會紀實)
◎整理/王士誠 (本文刊登於287期人本教育札記,下文為節錄。)
座談會時間:2013.3.25
主持人:史英
語談人:廖玉蕙,幸佳慧,汪詠黛
國文課本問題重重,許多人都感覺到了。因此,我們在二八三期《人本教育札記》的特別企畫中,對國文課本加以討論,並舉辦了三場系列座談會,廣邀各界專家前來抒發他們對國文課本的看法。第一場座談會的內容,已摘要刊載於札記二八六期;以下,我們整理了第二場座談會的文字紀錄,在此與您分享。
史英:
我每次看到國文課本,總是懷疑,我們國家真的沒有在文字上有品味、有能力的人,來編課本嗎?我們明明有很多作家,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教材呢?我們要請幾位與談人來談談這個問題。先請佳慧發言。
幸佳慧:
我自己做繪本,常常搞死插畫家,通常每本書,我都要他們畫很久;我常常告訴他們:「我是中文系畢業的,也唸藝術,你要是亂畫,我都看得出來。」所以我看課本,既看文字,也看圖。而我被分配到要讀的這兩本課本,插圖完全沒有功能。文字方面,除了像吳晟的詩、朱自清的〈背影〉確實讓我有一點感動以外,其他的文章都沒有創造力,我不知道讓孩子讀這個要做什麼。
這些課本的圖完全讓我聯想到三十年前的國小課本,這些圖很填充式,沒有規畫,只是填滿、亂塞。文字方面,以〈坐捷運〉這課來說,這是國立編譯館寫的,文字像是官方的文宣,而不是課文,整篇充滿捷運廣告詞。為什麼要拿這個給小朋友讀?
而且,課文都是大人對小孩說的話,沒有考慮到孩子本身的特質。例如,有好幾課都是知識性的資料,或是道德說教的文章,就是要小孩惜福、感恩等等。
另一個問題是,我很訝異現在的教科書已經做到連賞析都寫白了,我不懂,為什麼要寫這麼白?難道是要讓學習變成無能的被動、接收?評論、賞析應該是老師要有能力去和孩子互動,帶出孩子的思考,而不是直接寫在那裡;如果這樣,老師後來一定會畫重點,叫小孩背,這樣一來,老師的能力在哪裡?
再舉個例子,〈王冕的少年時代〉這一課,大家都讀過,知道課本說王冕「嶔崎磊落」;可是從課本的文字裡,我完全看不到他的人格為什麼高尚。我於是去找原文,才知道課本刪了很重要的劇情:王冕放牛時聽到官員在談行賄、貪汙的事,覺得「難道讀書、做官就是為了這些?」這才不再唸書,而改學畫畫。這段被刪掉,我就不知道王冕的人格好在哪裡。現場的老師能解決這個問題嗎?還是,讓小孩看了課文之後,就去背「王冕人格很高尚」?
廖玉蕙:
教法很重要,好的文章有好的教法,壞的文章則可以當壞的例子。我覺得王冕這課還是很有價值的,它可以當做一個例子,讓我們看到怎麼幫助單親的小孩。像文章裡,王冕媽媽對他說的話,就是仔細、誠實地解釋家裡的情況,而小孩也能理解,願意幫家裡的忙,可見這兩邊互相體貼。如果是現在的單親家庭,媽媽可能就罵人了、親子關係就壞了。
再例如,這課文章裡,有很多情境描繪,例如說王冕媽媽要送他去鄰人家裡放牛前,幫他「理理領子」,描寫這個動作,有具體情景,就是讓「故事」變成「小說」的關鍵;這一點,就是老師可以帶孩子去瞭解的。
所以,雖然這課就像佳慧說的,有地方扣不緊,但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教。
---
(圖說:座談會現場)
廖玉蕙:
佳慧覺得古文太多,但也有人覺得太少;古文多或少,我沒意見,但要選得好。而我們寫的、說的都是白話,多選一點白話文當然是可以的。
選文時要注意這年紀的小孩喜歡聽故事,但課本整天都在教訓人,很討厭。像〈酸橘子〉這課,說小孩不該太早交男女朋友,這不是很無聊嗎?而且橘子放幾天會變甜這件事,和談戀愛是沒有關係的,完全沒有說服力。
還有個問題是,國文課本成本太低,請不起好的編輯、好的畫家。我在審了幾年課本後,就覺得自己老了四十歲,因為毫無樂趣可言。課本講一堆無聊的道德教訓幹什麼呢?應該要講故事啊!但現在的課本,就算有時候講個故事,也不具體,只會放一堆「勤勉」、「努力」等形容詞,小孩會想看這個嗎?
小朋友讀書應該是有樂趣的。有人說小孩要苦學才能成功,但如果能從書裡得到啟發的樂趣,不是很好嗎?就像一直放在課本裡的〈王冕的少年時代〉雖然也陳腐,但起碼也是故事,對於徬徨的人說不定有點啟發。
有些課文的觀念很老舊,例如說作者寫媽媽生病不喝雞湯,給孫子喝,要宣揚母愛的偉大。可是這媽媽營養不良,還不吃東西,不是要給子女找麻煩嗎?這課文無非就是傳遞了「女人要艱苦」等跟不上時代的觀念。
課文裡的詩是最弱的,除了幾首好詩人的作品還不錯以外,有些詩簡直是差透了。就連選古詩,本來是很好的,但選〈登樂遊原〉,講「只是近黃昏」這種老人的心情,想讓國中生來體會,他們怎麼能懂呢?有些版本還選了泰戈爾的詩,那裡面有很多隱晦的東西,我都不會教了,我不知道國小的老師能不能教?
我覺得學生是不想和老師討論、放棄了,不然如果學生要提問,老師一定無法回答,因為這些選文連邏輯都不對。
我們應該投入資源,找最好的人才來編給孩子學習用的書,這才是對的。
汪詠黛:
有些選文沒選到作家的代表作,只是他的生活經驗,故事性又不強,孩子就無法進入。例如〈聲音鐘〉這課,談到各種叫賣的聲音,現在都會區的孩子可能沒辦法有感受。課本的篇幅很寶貴,應該好好選,要能呼應孩子的生活。
聽眾發言一:
我有一個小四的小孩,他的部份科目在家自學,我自己教,所以我開始認真看國文課本。以前沒認真看,對課本沒感覺,現在都覺得不知道我們的國文教育要教小孩什麼,所以我只要求小孩會寫裡面的字就好。我也會從《國語日報》裡找比較好的文章來帶小孩讀,但我其實很焦慮,不知道誰可以幫我?
汪詠黛:
我覺得這位帶孩子自學的媽媽做得很好。我自己也會到學校協助親子讀報,家長和老師確實可以幫孩子選報紙上的文章,更可以把自主權交給孩子,讓他去選、去表達自己的看法。這位媽媽選了好的圖文給孩子,就是最好的第一步。
聽眾發言二:
廖教授指出一個重點:目前的課本是市場機制,有成本考量,就編不好;所以我覺得,把課本放在商業機制下是不當的。想請教廖教授和史教授,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要把資源投在哪裡?
聽眾發言三:
我曾經是國高中國文老師,因此知道學校選課本,就是要選最多資料、讓老師最輕鬆的版本;但這對小孩不見得有幫助,不像我的小孩在上的人本「數學想想」課程,讓他很有收穫。不知道人本能不能編個「國文想想」?或者有沒有實際能推行的方法,讓家長可以教孩子?
廖玉蕙:
投注資源這件事,我還沒想好;但我覺得國家很有錢,「夢想家」一晚就燒掉一兩億,我去評全國作文比賽,發現評委竟然人人都被安排住五星飯店,這些錢如果用在偏鄉小孩身上,他們就都不用花錢買書了。
史英:
教科書價錢壓得低,是當年不懂教育的立委說要減輕家長負擔,就把核定成本壓得很低。教科書剛開放時,英國的劍橋出版社編的優良英文課本想進來,但他們每本最少要賣三百元才能回本,而立法院核定的教科書成本只有六十元,所以他們就沒辦法進來了。教科書貴,當然會有小孩買不起,但這就是國家的責任不是嗎?我們看一場電影都要花三百元了,怎麼小孩的書,只願意核定六十元?
---
汪詠黛:
我有個朋友的孩子,每次大型考試的作文成績都不好,我看了他的文章,發現他果然是明星高中出來的,整篇文章都是成語、格言;我告訴他,你的文筆很流暢,但沒有自己、沒有想法。我想,我們是不是可以試試讓孩子把成語都丟掉?是不是可以帶著他們去思考,讓他們寫的東西都很貼近生活、很有想法?
聽眾發言五:
我想知道,我們在這裡批評課本不好,但是這些討論的內容,能實質地影響教育嗎?
聽眾發言六:
我想請教一下,教小孩「修辭」,目的是什麼?要怎樣才有可能把它從課本裡拿掉?
聽眾發言七:
我也是小學老師。有時候,我要補充不同的東西,就會被家長說沒有認真教、沒有教他們用成語寫文章,讓我很難過。老師的努力,會被看到嗎?
幸佳慧:
這需要時間、需要人不斷地談。例如,我每次到學校演講,都會告訴老師們不要讓孩子用成語;他們如果要接受我到校演講,就要想這件事。我曾經在國藝會的一個工作坊,讓參與的老師們看一張圖,問他們想到什麼,他們大部份人都是想到成語,而且重複性很高;我於是請他們不要用成語,沒想到,他們就說不出話了,我接著示範怎麼帶孩子想這張圖,這讓他們震撼很大。要有人一直對教育體系喊話,有心的老師就一直做!我會用我的餘生去喊這些事,我相信這些聲音會越來越大。
史英:
歷史上每件重要的事都需要時間,即使是狗吠火車,也是有用的;說得久了,就能改變社會。我年輕的時候看電視上的美國人在嘲笑總統,就會想,台灣什麼時候也能這樣?當時我從沒想到,原來有一天,台灣也可以那樣!這是前輩們不斷地吶喊而造就的。如果我們連專制威權都能推倒,怎麼可能會連幾個陳腐的成語都打不倒?
對於這位努力教孩子的老師,我想說:社會大眾常被傳統觀念帶著走,但請妳不要灰心,我們支持妳!人本覺得老師常常受束縛,有很多包袱,希望大家和我們一起努力,幫老師把包袱卸下來。
廖玉蕙:
其實,一直喊、一直做是有用的、會被看到的。像修辭,搞得天怒人怨,我和一些朋友於是寫文章呼籲、到教育部講,久了之後,教育部就規定,小學不能教超過三種修辭法,而且不能考;現在還有很多人在考沒錯,但這是違法的。
當然,還是有很多事,我們不管怎麼講,教育部都不聽。例如,我們的課程綱要寫得很複雜,什麼「1-1-1要學會查字典」、「1-1-2要學會查電子字典」,這有什麼不同?而且,寫法這麼複雜,老師們要怎麼一看就懂、就能教?我覺得教育部很奇怪,開會時,我對主其事的人講過很多次,又打電話給他,甚至還自願幫他寫個簡明的綱要;但是後來他就敷衍我,就是不讓我改變這件事。但是我會堅持,總有一天,我會把綱要搶過來寫!這種事就是要一直抗爭!
聽眾發言八:
我是國小老師,我有個困擾是,選教材時,只能從一堆爛的當中,選出比較不爛的。習作的編寫也是很大的問題,那裡面有很多填充和選擇,會限制孩子的思考;因此我通常不出填充和選擇,而是出開放問題。我今天帶了一套我很推薦的國文教材,是從前「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的,其中有很多內容,是從小孩的角度來說故事;但就我所知,這套教材剛編完,課綱就改了,所以沒辦法上市,我很希望它復活。另外,我想請問廖老師,妳對課本的想法很多、很好,看到現在的課本這麼差,有沒有想革命的欲望?
廖玉蕙:
獨力難回天啊!我審查了四年課本,後來只能離開。因為那四年,我天天要審課本,從一到六年級,又有很多版本,到後來,我整張床都放滿了書,體力根本負荷不了。而且,審查委員大部份都是同一個腦袋、同一個想法,對國文課本的修改,常常講不出道理,我就常常和他們吵架;他們甚至連文章的作者都不願意標,只推說「一直以來都是這樣」,不想改變。
傳統師範體系把持整個課本審查,但我覺得應該要有更多元的思考,不能只讓他們掌握,而國家應該禮聘各界的人才來集思廣益。不然,就會繼續編出現在這樣的課本,讓老師們被書商慣壞,以為拿著書就可以躺著教了;老師們不應該這樣,而要自己找資料來教。
---
史英:時間差不多了,請三位與談人做結論。
汪詠黛:我要請大家勇敢一點,勇敢地去挑戰既有觀念、勇敢地丟掉教科書。像我的小孩,有一個自己選擇要認真讀課本,那很好,我陪著他讀;另一個小孩,選擇不看課本,也很好,我就帶他看報紙的文章。請勇敢選擇自己要的、也陪伴孩子去選擇。
廖玉蕙:今天大家來都是關心教育、關心課本。我保證我會在有生之年盡力呼籲今天講的各種觀念。我想,每個人也都可以這樣︱家長支持開放的老師,老師好好帶學生,大家在自己的崗位上好好做,讓教育改變。
史英:我也保證,在我有生之年,至少要把修辭學從課本裡拿掉。這太過份了,他們不是在教修辭,而是在教怎麼給句子安上一個帽子;這就像我們教數學的,不教學生怎麼解方程式,只教方程式的名稱,很荒謬。國文課,不是應該教孩子怎麼寫,文章才會比較好嗎?請大家一起努力,我相信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