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神奇啊!數學想想!─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ly 30,2019〈無法自由飛翔的風箏〉 過動兒紀錄片
這部短片,淡淡的,輕輕的,看完,卻觸動許多人的心。我們沒有說怎麼做是對,怎麼做是錯,我們只是希望大家看到,生命是活的,是人人相異的,是有感覺,有思想的,孩子更是。大人這樣評斷孩子,專家這樣處理孩子,而孩子自己怎麼想,什麼感覺,有誰在乎過?而支持著孩子的母親,在台灣的教育現場,只能自立自強,智慧充滿又勇敢地面對所有挑戰,又能倚靠誰呢?
課綱問題,還沒了結!
人本札記316期特別企畫
反課綱的這把火,熊熊燃燒,歷時已久。
從去年的百位歷史學者連署,到今年的中學生投入;從原先的各校網路串連,到後來的眾人包圍教育部…這把火使學者和學生的力量熔為一體,並將輿論淬煉成各界注目的社會運動。
於是,當七月底,學生們因颱風而不得不撤離教育部,人們都在問:然後呢?下一步怎麼辦?
好不容易燃起的火,終究還是要熄滅了嗎?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對於課綱、對於歷史教育的各種討論,終究還是要消失在當權者的操作下了嗎?
幸好,在似乎不再高揚的火苗旁,我們看見了四散的火種。
在多數搜尋引擎上輸入「課綱」二字,都會出現上百萬個連結;各種立場的報導、各種論調的主張,滿滿都是。甚至還能找到不少民間自發的研討會、座談會訊息。
本期特別企畫,我們將介紹近來的兩場反課綱活動-一位大學生推動的「反黑箱課綱環島論壇」,與幾個民間團體合辦的「以學習者為主體的歷史教學」巡迴講座。審視其過程、觀察其參與者,您將會發現:其內容遠遠不只是課綱,還摻雜了人們對歷史的觀點、對政治的看法、對國家的認知…反課綱之火,不只點燃課綱本身的論戰,也照見了台灣住民們對這塊土地的種種設想。
於是我們知道,這把火不只沒有熄滅,還爆出星星之火,處處延燒。
您身邊,也有延燒中的火花嗎?
(圖取自臉書活動網頁)
邀請大家來持續關注
好神奇啊!數學想想! —記深美、外社、員山成果
◎吳麗芬/人本教育基金會數學想想國總監
2001年第一本「數學想想」出版,繪本式教材不僅為孩子帶來更為有效的學習模式,所採取的對話式教學也為數學教育創造更優秀的教學手法,當時李遠哲、洪蘭、詹宏志的為文推薦,就像預告著「數學想想」將對台灣教育有重要貢獻!
2003年推出「支點計畫」,並開始培育使用「數學想想」為教材來教學的師資,以公益之名將「數學想想」跟「數想老師」送往偏鄉或都市邊緣,計劃的目的不在「取而代之」,而是意圖重燃第一線老師教學熱情,同時為孩子創造「深刻卻趣味雋永」的數學課堂經驗;然而,「支點計畫」十分刻苦,它沒有主流公益計畫的樣貌,募款不易,計畫所需的人跟錢完全要自己去創造。
一開始,我們只是不希望「數學想想」這麼好的教材只能在都市傳播,但一轉眼,竟然已經走過12個年頭,在國小展示的數學想想教學已累積有百餘次,送給孩子的教材已達3300多套,「深刻卻趣味雋永」的數學課堂經驗更已烙印在8200多個偏鄉孩童心上,孩子上課時的美麗樣貌,則打動無數偏鄉老師轉而研究「數學想想」的教學,其中,最令我們感到「吃再多苦也不怕」的,是基隆的深美國小、桃園的外社國小以及宜蘭的員山國小,「數學想想」作為改變的支點,在這裡開出了令人驚豔的花朵!
深美國小的補救教學
在深美國小參與補救教學是個緣份,但一做九個學期卻是個意外。老實說,每週一次去為「數學成就低落」的孩子上數學想想是極大的挑戰,傳統的補救教學哪有不寫考卷的?哪有不以通過學力檢測為教學目標的?但我們卻從不讓孩子寫評量,從不優先考慮什麼檢測,只上「數學想想」的內容,還試圖讓這些孩子練習「口試報告」,從第一學期就擔任義工老師的白麗琪回憶前兩個學期,只能說「吃足了苦頭」,「這些孩子有著雙重的弱勢,弱勢的家庭跟弱勢的學習,我常覺得他們好可憐背負著那樣的家庭背景,所以每次週三下午他們來的時候我都要處理他們很多情緒,我疲於奔命、好累!」但白麗琪堅持自己每次都要看到孩子的「好」且「講給他們聽」,而從自己孩子上數學想想的經驗,她深信「只有引導他們回到數想內容,幫助他們發現自己是可以思考的是可以解決問題跟有能力學習的,才能提升他們的學習意願。」我們整個教學團隊就這樣度過痛苦的第一年,期間還要承受部分學校老師對於班級秩序不佳的評價,我們也陷入自我懷疑,把都市裡的數想課程做法搬過來用到底對不對呢?但是才一年就認輸也太不甘心了,事實證明,「堅持」很重要!
第二年基隆市政府對全市國中小補救教學進行評鑑,深美國小因為數學補救教學的進步率高達17%而獲得特優,我還代表基金會去領了獎,得這個獎不僅深美國小的輔導主任黃毓杏非常意外,我們自己也嚇一跳,今年3月的支點義工大會上進行「補救教學研討」時,毓杏主任還說:「今年又感覺到數想班的孩子進步蠻多的,去看口試感到很不一樣,以上學年度三年級測驗結果的T分數為例,102學年度9月檢測時標準差是49,可是經過兩個學期到了隔年的6月再檢測,他的標準差是55.7,這群小孩本來在班上就是落後的,而且文化資本不足,其實能讓他們持平就不錯了何況是進步,而且小孩每次提到數學想想就滿心歡喜興高采烈,知道到了五年級沒有數想課會發出遺憾的感嘆,就可知課程受歡迎的程度。」
第九學期時終於辦了校內老師的數學想想研習,毓杏主任說研習後兩個老師把書搬回去看,隨著暑假來臨,毓杏主任轉職,九學期來我們在深美的任務也將告一段落,新的計劃也許將從校外展開...。
外社國小的假日數想營
101學年度下學期國家教育研究院有一項TASA測驗,抽中了位於桃園蘆竹鄉的外社國小要參加國語跟數學的檢測,鄭淑珍校長說,測驗的結果,國語不意外的,每個向度普遍比桃園市平均低1-2百分點,但數學很令人驚艷,我們每個向度的成績都高於桃園市也高於全國平均,尤其「幾何」方面高出13%。鄭校長說他跟老師們開會討論,想研究出自己到底跟其他學校有何差異才會出現這個結果,最後有人說:「會不會是因為我們有數學想想?」
直接關係確實難以證明,但是,我們確實從100學年度起連續五學期為外社國小學生辦了「數學想想營」,時間在週日,學生不分成績都採自願參加,第一學期43人,第二學期50幾人已經佔全校三分之二,參加人數一學期超過一學期,幾近全校學生都上了「數學想想」且人人都擁有「數學想想」教材。誠如鄭校長說的,沒預期會有火花,但這位校長每次營隊都來學校看,她自己其實點燃了火花,「我被闖關活動震撼到,學生竟然能利用校園環境布題,所以第二學期機會又來時,我就給獎勵措施鼓勵更多孩子參加,還辦了數想教學上的研習,後來我們老師學習數學想想的方法,在自辦的科展上拿到蘆竹鄉第二名(第一名從缺),接著代表本鄉參加桃園市比賽得到佳作第二名。」鄭校長開心的分享。
另外值得高興的,是外社國小參加數學科補救教學的人數在這段期間減少了,校長說:「前三年補救教學有六班,每個年級都要補救,每班6-12人,今年(103學年度第二學期)三四年級只開一班補救,三年級2位四年級4位,少了一班。」從源頭就減少了需要補救的人數,這對一所學生不超過百人,家長為新移民者眾的偏校而言,確實不大容易,「支點計劃」是有一點功勞的!
員山國小的蛻變
相對於深美、外社是從學生的改變著手,員山國小的特別之處,是他們從改變老師教學著手,在員山當了七年教務主任的薛文哲說,「不是孩子需要被補救而已,我發現每個老師也都需要被補救。數想太神奇,只要集中力量做一件事就把每件事都「應付」完了,而且做得更好。七年前我當教務主任時就很想追求更好的教學,但是一所學校要做的事情真的太多了,舉凡課發會、領域小組、學年會議,如果要玩就玩真的,我們想集中力量做一件事,就從數學教學研究開始。因為學校裡導師最多,導師都要教國語跟數想,國語已經有很多變化,但數學是最難的,不管是對老師還是孩子來說都是。」
第一年(99年)薛文哲經由別校老師介紹,知道了「數學想想」這套教材,但「人本」令他戰戰兢兢,他不知道我們多麼歡迎「體制老師」來研究數想教學,結果雙方展開了工作坊跟讀書會的合作,一切內容都是「數學想想」。
101年教育部要推學習社群,他們就拿來數想來結合攜手計畫,於是「支點計畫」正式進入員山國小,我們派出老師,每週三下午幫員山孩子上數學想想,也幫老師安排相應的研習,包括要試教。「這種模式在校內是很難的,於是我寫個說帖給老師們,結果竟然有十七個老師願意參加,我嚇一跳。我們把每次上課拍起來,然後擷取部分教學過程來進行研習,我們從來沒有做個這種研習,然後是第一次辦期末的成果發表會,真的很感動,看到那些弱勢的小孩敢跟人家說數學,我們要說成效,除了數字之外,他的心改變了,才能看得出成效,看他們跟從幼稚園的小朋友到大人去介紹數學,這是連成績很好的學生都很難做得到的。」薛文哲感動的說。
在一群老師身上啟動的改變,往往是一個學校真正質變的開始,一旦打定主意「集中全力做好一件事」,薛文哲幾乎事事設法跟「數學想想」掛鉤,包括「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專業精進社群」、「區域性資賦優異方案」,甚至「書法比賽」等等,他一點都不浪費老師們的時間,讓大家精力都花在教學提升上,慢慢的,我們的老師退出了員山,所有數想班級都由員山老師接手教學,同時設法把數學想想跟體育、自然等科設計成合科教學活動,上學期甚至以員山國小為基地辦起了宜蘭地區的師資培訓,讓鄰近學校老師參與。
身為教務主任,薛文哲非常醉心教學,「上學期我自己教五六年級補救教學,嘗試用三四年級去教他們,很神奇的,上一次後,就有老師來問為什麼要用三四年級的教材教五六年級,我跟老師以點到線的距離為例分享學生的反應。我問,點到線的距離,你以前學過嗎?
學生說學過,我又問,那我們教的內容你以前學過嗎?學生說沒有,我說那就對了,我們就是在學以前你們沒學過的東西。」薛文哲說孩子發現了學習的價值,這是最重要的。「很多學生上完課都說要去考他們班上數學最好的人,我說不要吧,這是三四年級的東西他們是六年級的高手耶,結果學生說:我相信他一定也不會。」所以說孩子都很願意來上課。
員山國小的「數學想想課」逐漸成為學校的特色,在宜蘭已有一定口碑,但薛文哲說成果不只在數學教學上,「數學想想其實還對其他科的教學產生很大影響,它提供我們一條可行的路,不只是一套精心設計的數學教材,更提供老師系統鍛鍊教學的方法。」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為你撐起地球。」13年來,「數學想想」作為孩子的支點,帶領孩子重新領略數學之美,作為老師的支點,重燃了教學熱情,而充滿教學熱情的老師作為學校的「支點」,則讓我們看到了蛻變後的新教育,進入第13年的支點計畫,已經看得到點點相連的火花,它們都將是改變台灣教育的「新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