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很黏人怎麼辦?─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ly 30,2019說好話 過好年 好話牌伴你過新年
過年,家人團聚 朋友相聚
好話牌,讓相聚成為心靈的相繫
內容精選 52句給予生命正向力量的「好話」,讓好話陪你過好年!
可以當成樸克牌,在遊戲中,增進好話
可以當成箴言牌,抽張好話,增進能量
攜帶方便,隨時隨地增進彼此好關係!
森林小學的校長 朱台翔設計策畫,將多年教育經驗,化成好話牌,陪在你身邊。
優惠方案 不要錯過
每副定價200 元
1方案:買五送一超划算,六副優惠價1000 元。
2方案:揪團團購超低價,一次購買100 副,每副只要120 元。
本活動即日起至2016年2 月底
如果有特別需求,歡迎來訊,
訂購專線02-23670151#234
抱,還是不抱?
◎陳生慶(人本教育基金會教育中心主任)
一位媽媽在課堂上問:「小孩哭了,到底該不該抱?」
每每聽到這個問題,我總忍不住在心裡驚訝一聲:這不是一百年前的爭議了嗎?怎麼到了現在,仍然是許多父母的困擾?追問之後發現,不意外地,這位媽媽的心結,果然又是來自於《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
這本在台灣賣了超過九十五刷的「育兒聖經」寫著:
哭就會得到注意的孩子,會需索無度、不易滿足、不討人喜歡;而那些無法用哭鬧得到注意的孩子,反而很快樂、容易滿足、討人喜歡、比較能夠信任父母。
今天不讓寶寶哭,寶寶明天就會讓妳哭。
站在這位媽媽的角度,我猜,既然會提出來問,就表示對這個做法其實存著一絲疑慮,隱隱感到不安,但又覺得好像有些道理,想不明白其中究竟有什麼不妥。
忍住不抱,可能犧牲了什麼?
一九四〇年代,美國精神病學家史畢茲進行了一項研究,他比較兩組處在劣勢環境中的嬰兒─一組是棄嬰收容所的寶寶,每八個孩子由一位護士照顧,該有的營養和衛生照護都沒有問題,但寶寶只有在餵奶和換尿布時才能與護士短暫接觸,同時為了避免細菌感染,每一床之間都用布幕隔著,寶寶只能睡在自己的床上,終日盯著天花板,沒有與其他生命互動的機會;另一組是女子監獄育嬰所的孩子,雖然媽媽在服刑中,但寶寶可以在每天限定的時段內,和媽媽相處、玩耍。
經過長期的追蹤觀察,結果發現,監獄育嬰所的寶寶發展的都很正常,活潑好動,和正常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沒有顯著的差異;然而,棄嬰收容所的寶寶,卻有相當高的比例活不過兩歲,倖存下來的也大都發育不良,智能與情緒發展嚴重遲緩,有多數孩子到了三歲還不會走路,不會說話,性格內向而冷漠。
結論是,要讓孩子正常發展,不只是滿足生理的需求就夠了,還需要關注與愛,需要讓小孩接收到「我接納你的需求」。
當我們忍住不回應孩子,時間久了,次數多了,小孩也許真的不太哭了,但我們無法確定,在「不哭」的表象之下,他的內在關閉了什麼,他如何詮釋外界的無視。
抱他,不只是回應孩子的需要
另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是這樣的︰在通道的另一端,放著受測者的「欲求之物」,分別是食物、異性和幼鼠;這一端則是餓鼠、發情鼠和剛生產的母鼠。至於通道,依照心理學家慣用的手法,當然是要通電的;這樣,當老鼠向目標奔去而受到電擊時,就不得不回頭。實驗的目的,是要測試食欲、性欲和「母愛欲」,哪一種更「百折不回」一些。
實驗的結果是,性欲最不堪一擊。這是大家都能猜到的,所謂飽暖思…現在竟然還要飽受電擊之苦,不如罷了;反倒是母愛勝過食欲,人們也許想不到:熱切地想要哺育幼小,是一種本能的衝動,在這一點上頭,人類無異於禽獸。大自然的法則是,幼小者需要母親,一刻都不能遲緩!
所謂母愛,其實是安裝在我們基因裡的某種程式︰一旦做了母親,想不愛小孩都不行。
如果照著書上所教,聽到孩子哭了,卻要忍住不回應,從最初的五分鐘,慢慢加碼到十分鐘、十五分鐘、甚至四十五分鐘…我相信,曾經這麼試過的父母,內心的煎熬,不會亞於飽受電擊之苦。
因為這段迫使自己從焦慮到漸漸無感的過程,不僅違背我們的心意,也違背人性。
抱,還是不抱?更根本的問題是,我們希望締結什麼樣的親子關係,發展什麼樣的能力?如果一開始就認定「孩子不應該多抱」、「會需索無度」…我們的眼光往往就會停在「要怎麼樣『擋』住孩子」,是把彼此放到對立的位置上;如果我們的心情是「孩子的行為背後有各種原因」,自然會把力氣花在找出原因,就會看懂「他怎麼了」。
抱他,表面上看來,好像只是服務孩子的「被愛的需要」;事實上,也是如實回應我們自己的「愛的需求」。
✜本文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317期
我的小孩很黏人
◎江思妤(人本教育基金會三重青少年館館長)
林媽媽(以下簡稱「林」):我的小孩很黏人,早上醒來看不到我就會哭,在家裡看不到我也要哭,如果我要出門沒有帶他一起去,哭得更慘,我只好出門都帶著他。有幾次不能帶他出門,就只好用騙的,偷偷溜出去,結果我一回到家,他就要我抱,就算我急著上廁所也得一路抱到洗手間,到洗手間後才剛放下,他立即聲嘶力竭地大哭。我大聲罵過他,也試過完全不理會他,但我的孩子就會越哭越大聲,而且一直哭到我抱他為止,有一次他哭了快一個小時,我實在拿他沒辦法。
江思妤(以下簡稱「江」):有一個愛哭的孩子,媽媽一定很苦惱。如果孩子凡事愛哭就算了,偏偏孩子哭是因為看不到、要不到媽媽,媽媽是造成孩子愛哭的原因,這叫媽媽情何以堪?
我們靜下心來回想,孩子哭並不都是因為不高興,剛出生的哭是吸入第一口空氣的證明;至於肚子餓的哭、尿布濕的哭、身體不舒服的哭…其實是有話想講。把孩子的哭認定是不高興、不開心、耍脾氣,或許是我們放了過多的詮釋,回歸到初始,孩子哭,總是有話要說。
媽媽會說,我知道我的孩子哭是要說什麼,他就是要我一直陪在他身邊,但這是不可能的。媽媽的確不可能一直陪在孩子身邊,但我猜孩子也沒有要媽媽一直陪在旁邊,孩子要的應該是,當他需要媽媽時,媽媽會在。
林:你看,我怎麼知道他什麼時候需要我?所以我就得一直在他身邊。
江:這並不能解決「需要媽媽時媽媽會在身邊」的需求,因為,媽媽覺得被孩子限制、約束,當孩子哭鬧時,難免會人在心不在,孩子也就為了那不在身邊的心,哭得更兇。
或許有人會想:唉呀,說來說去,怎麼都是媽媽的問題?什麼人在心不在的。媽媽都因為孩子不敢太常出門,整天提心吊膽的,犧牲的還不夠嗎?如果我們往這一頭想,事情就鑽到牛角尖裡頭了。人們常說,母子連心,媽媽可以感受到孩子的不安,同樣的,孩子一定也能感受到媽媽的焦慮,這或許也是孩子一直無法放心的原因之一。
孩子黏人,是親子之間共同的課題,但孩子還小,能力不足,只能明確的表達他的感受,邀請大人發現問題,發展解決的方法。
換個角度來看,人與人之間彼此需要的,是很窩心的感受:吃到好吃的,希望對方也在現場;看到好看的,就想第一個與對方分享;害怕時,有溫暖的懷抱可以躲;焦慮時,有堅定的手在旁邊支持…孩子喜歡爸爸媽媽的陪伴、需要爸爸媽媽的陪伴,協助他安全、安心的長大,以面對未來各式各樣的挑戰。
現在的問題是,媽媽一路都陪著孩子,孩子應該要安心,卻沒有安心。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的推論,不是媽媽陪在身邊的時間不夠多,而是陪的時候沒有陪到孩子的心─或許是和孩子講話時並沒有看著對方、或許是一邊協助孩子穿衣服一邊和別人講話、或許是常常跟孩子說等一下,直到孩子哭才去找他、或許是明明知道孩子害怕,還是嚇他或嘲笑他…。
林:那麼,我可以做什麼呢?
江:有個很簡單的原則─不要等小孩哭著討愛才回應,要主動示愛。
例如,每天主動刻意安排一小段時間,十分鐘或半小時,讓自己可以完全和孩子互動,專注的孩子在一起,營造愉快且安心的氣氛,這段時間不受任何人事物的打擾,也要讓孩子知道,每天都有一個這樣的時間。
或者,挑一、二件孩子最在意的事,想辦法減少它發生的機率,最好是讓它不會再發生。比如:孩子很介意起床看不到媽媽,就一定等到孩子醒了再一起起床,或媽媽一旦起床,就一定和孩子打招呼,讓孩子知道。要是再次發生孩子起床看不到媽媽的情形,一定立即認真的安慰孩子,並且跟孩子解釋媽媽去了哪裡,正在做什麼。
每天抱著孩子時,具體的講一個孩子的好。像是:笑得得開心,讓大家都開心;幫忙做了什麼,好貼心;玩得很投入,享受的樣子很美…等等。讓彼此都可以沉浸在愛的情感裡。
以上三個例子提供給媽媽參考,相信媽媽一定還可以有很多主動示愛的行動可以發展。
林:可是這些都和孩子當下的哭鬧無關。孩子哭鬧時可以怎麼辦?要忽略他還是要順著他?
江:讓我們回到主動示愛的原則。孩子哭鬧時,情緒需要一個出口,媽媽可以試著專注的照顧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他的委屈、無助,幫他講出來,協助他充份表達負面的情緒,不說教、不分析,陪著孩子渡過這個情緒。如果一定要說個什麼,等事過境遷,孩子有能力面對自己時,再討論。
我們知道孩子黏人,是因為安全感不夠。當我們把每一次的互動,當成重要的情感交流的機會,在互動中看到孩子的需要,主動提供協助,孩子就不需要一直跟媽媽提醒這件事,媽媽也才有機會跳脫自己的困境,成為親子互動的主導者。
✜本文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2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