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認識食物─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ly 30,2019寒假小孩何處去?快來報名有趣又特別的主題營隊唷!
2018冬令營。人本森林育兒童營隊,
用愛築起通往知識的道路!
沒有哨子與口令,只有尊重、瞭解與教育!
寒假漸漸逼近,你或許正在想著,要把孩子送到哪裡去?可以讓親子之間緩和一下因作業、考試緊繃的氣氛!
在人本的梯隊,
我們看到孩子的厲害,如實的說給他聽,也讓家長知道!
不僅如此,
若是孩子有需要幫忙,
我們更是用盡全力的看到孩子的困難,陪孩子一起想方法解決!
大人如實的說,小孩一定能夠接受到訊息,
用自己的步調慢慢的調整!
2018年寒假
萬眾矚目的梯隊,強勢登場 ~
農村、機關、築巢、鐵馬、旅行、解密達文西、大台北尋寶記,精采的主題等著小寶貝來參加!
千萬不能錯過!
詳細梯隊介紹:http://www.hef.org.tw/forest/forest_index
味覺教育,從體驗出發!
記小寒森主題週「食旅大冒險」
◎余小號(人本基金會森林育活動企劃)
在森林小學舉辦的營隊,很受家長與孩子的歡迎,不僅是因為可以到森小盡情自在的玩沙、盪鞦韆、沉浸在自然的環境中、享受著自在不受拘束的圖書館,更是因為每一次我們都以「主題週」的方式來帶孩子度過為期一週的營隊,所以即使一來再來,也可以想不一樣的事情、去不同的地方玩。這幾年下來,我們的主題有:為自己做決定、性別角色、如何照顧自己、玩、生命權、食物與食品…等等,每個主題都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設計成相對應的教案,和孩子們一起討論、思考。
最特別的則是其中一到兩天的外出旅行。梯隊中的大人們先針對各個不同的地方探查,接著和孩子們介紹:為什麼要去那裡?去到那邊要看什麼?而這旅行之所以特別,是因為要去同一個地方的孩子們得一起討論旅途中各種具體的細節,好比:在一百五十元的旅行預算內,要怎麼去?幾點出發?幾點回來?吃什麼?怎麼玩得盡興?
今年寒假,一個特別的主題,一場特別的旅行經驗,讓我印象深刻!
小孩的一段話,也可以發展成主題
事情要從兩年前說起。
兩年前的暑假,我帶著一群孩子到花蓮自助旅行;為期六天的營隊中,安排了孩子拜訪了對食材用料、味覺教育很講究的冰淇淋店「正當冰」,老闆和孩子們暢聊了香精、色素的添加,企業對於添加物的想法、成本的考量,那時跟孩子們下的結論是:少吃添加物、少去便利商店吃方便食品、多吃食物而非食品。
營隊結束後的兩個月,我巧遇了其中一個孩子,他微笑的對我說:「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花蓮的歷史之外,就是正當冰的拜訪之旅了,雖然很難但是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有些東西不能吃了!謝謝你,小號!」
忽然,有個想法在我腦中閃過:食安問題越來越被看重的現在,我們不能只是禁止小孩吃,得要有充分的機會讓他們認識什麼是吃的安全!那何不舉辦個和食物與食品有關的營隊呢?就這樣,「食旅大冒險」這個主題在今年寒假誕生了,我決定讓孩子有機會可以完整的認識週遭和食物有關的一切,讓他們有機會為自己選擇要吃什麼、怎麼吃!
吃進去的,知多少?
只要有顏色的東西,就不能吃嗎?
從色素開始聊起,我們帶著孩子做了很經典的實驗:將彩虹糖在盤子上排成一個圈,從旁邊開始慢慢地倒水,會發生什麼事?將維大力汽水以及加了黃色色素的水一起在太陽下曝曬,會發生什麼事情?
孩子們當然聽過色素二字,卻不太理解它的威力!也不願意相信水會將彩虹糖表面的色素溶解出各色的水;實驗結果出來後,果然出現了五顏六色的水;立刻有孩子說:你們該不會為了要騙小孩不能吃這些東西,所以先用水彩在糖果上面塗上顏色吧!也有孩子問:可是芋頭本來就是紫色的、紅火龍果本來就是紅色的,吃完舌頭還會紅紅的,那這些也是有色素,所以不能吃嗎?我媽媽吃B群之後,尿尿會變黃色的,也是色素嗎?我們邀請孩子先去看看在大太陽下曬過的維大力汽水以及黃色色素水;維大力變成了透明無色,而另一杯則是維持原樣!
我們甚至實際動手做有加紫色色素的芋圓、沒有加的芋圓,比較兩者,差別在哪裡呢?
不因為「有色素」就直接禁止小孩吃,而是帶著孩子一起想:這有什麼不一樣呢?
就這樣在一個個的實驗中,孩子們發現:只要添加少許的色素,就可以得到很鮮豔的顏色,但如果使用原本帶有顏色的蔬菜(南瓜、芋頭、波菜、紅蘿蔔等),得要一定的數量,才有辦法讓食物染上顏色!而且嘗起來的味道不一樣!孩子們心中當然產生了一個疑問:那用色素染上顏色的食物,怎麼讓它也有香味呢?
相信自己的味覺,聞聞看?
越香,越不能吃?
有增加顏色的,當然也有提升香味的!為了讓孩子對這主題有更多的感受,早在寄給孩子的行前通知時,我們就在每份通知上滴了草莓、巧克力、蘋果…等香精,沒想到這威力,持續超過一個月,都還濃濃的。那到底為什麼要提升香氣呢?
孩子們說:「香的東西聞了比較好吃,而且有香味我們才知道到底是什麼味道的!」我追問:「那你覺得蘋果麵包的香氣跟蘋果的香味一樣嗎?草莓麵包的呢?」「那這樣加原本的食物,讓它有香味就好了,為什麼還要用香精呢?」這時立刻有孩子說:「可是食物放久了會壞掉,香味也會跑掉,但是蘋果麵包從工廠做出來好久了,聞起來還是很香耶!所以根本就是在騙我們的鼻子嗎?讓我們覺得東西還很香、很新鮮,讓我們很想吃,但其實根本沒有食物的香味!」
我們再追問「:那聞起來的味道有什麼不一樣?」
有人說:「聞久了會頭暈、會想吐。」也有人說:「感覺跟原本食物的味道不太像,而且味道可以留那麼久其實很奇怪!應該會散開、變淡,把這些東西加在食物裡面感覺好奇怪!這樣真的可以吃嗎?」
我們帶孩子動手做了吐司,分別加入各式香精,以及利用原本的食物來添加香氣。吐司出爐的那一刻,孩子們都很期待,仔細聞聞味道,孩子們區分了香精跟自然食物的差別,驚訝著自己平時熟悉的味道居然多是由香精來的,而非天然的食物香味。
食品添加、包裝知多少?
我們請孩子們猜猜,除了色素、香精,食品裡還可能有哪些添加物?防腐劑、糖,大概是孩子們最一致認同答案,但不僅如此!我們帶著孩子一起看了所有他們愛吃的食物的包裝袋,發現了有好多不認識,根本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孩子們開始懷疑:這些東西可以吃嗎?可是洋芋片好好吃,想吃怎麼辦?有好多沒看過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
一股腦一堆疑問傾巢而出…
有孩子說:泡菜只要菜加鹽加醋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加那麼多?那吃下去以後,會跑到身體的哪裡?
也有孩子說:為什麼一個餅乾還要加粘稠劑、碳酸氫鈉?不是只要麵粉跟雞蛋還有鹽、糖就好了嗎?
有孩子說:原來雞蛋布丁裡沒有雞蛋!那為什麼要叫雞蛋布丁?
孩子們一邊訝異著原來自己平時吃了這麼多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也生氣著:可以不用加的為什麼商人要加?或是明明就寫百分之百原汁,還加了糖、果酸各式各樣的東西?
不是不吃,而是有選擇的吃
在五天的營隊中,我們沒有告訴小孩這些東西絕對不可以吃,而是很完整的從各個角度讓孩子認識平時吃的食物,以及要怎麼有意識地選擇吃讓自己身體沒有那麼負擔的東西,而孩子們也默默的把相關的知識慢慢記住。例如:有一天早上的早餐,我們擺出了吐司及草莓醬,孩子看到立刻緊張的問:「這有加色素嗎?有加胭脂蟲嗎?有加香精嗎?」
梯隊的其中一天,我們帶著孩子一起出去旅行,有些孩子開始練習和慾望對抗,看了看零食的成份,決定放棄不吃,也有孩子開始選擇比較少添加的零食,更有著可愛的一年級孩子問麵店的老闆娘:「這個綠色的青菜,這麼綠,是不是有加色素啊?這個牛肉湯,這麼咖啡色,是不是加了咖啡色色素啊?」
一旁的大人們聽到早已哄堂大笑,但對梯隊的大人來說,卻是開心的!開心的是孩子們在徹底了解後,有機會可以為自己做更多的選擇,而不是因為單純地被禁止所以不吃,心中卻一直想要吃吃看!
今年暑假,我有機會碰到了寒假時參與這個梯次的小孩,孩子主動地告訴我:「現在我開始練習不去便利商店買東西吃了唷!因為上次小號你上完課後,我發現便利商店裡的東西真的好多都有加一堆我看不懂的添加物,所以如果可以,我就盡量不去了!」
我想,這個味覺教育,對孩子們來說,算是成功的吧!
✜本文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3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