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0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3-08-28 11: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公益聯播]2013真善美憨樂中秋月餅開賣啦!!
本期目錄
能源議題新聞記者的重要性(上)/蕭裕民編譯
能源議題新聞記者的重要性(下)/蕭裕民編譯
公視BBC獨大,可有妨礙媒體多元性?/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能源議題新聞記者的重要性(上)/蕭裕民編譯

能源議題新聞記者的重要性(上)/蕭裕民編譯

針對日本核能危機,與紐約時報資深記者馬修‧沃爾德的Q & A對談。
文/克里絲提‧羅素(Cristine Russell)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lant)核安危機,突顯了培養專業能源記者的重要性。
可惜的是,多數的美國新聞記者卻未能在311日本核災事件爆發時跟上腳步。紐約時報資深能源與環境記者馬修‧沃爾德(Matthew L. Wald)是少數在新聞界上,能端出一則則優秀災難報導的專業記者。在紐時工作年資將近35年的馬修,從1979年開始就開始進行核能相關議題的系列報導,也從1995年開始在紐時的華盛頓分社工作迄今。
做為紐約時報這種大型新聞團隊的一員,馬修從核災事件開始就深入日本調查,迄今貢獻超過28篇的新聞稿與部落格文章,並提供眾多讀者關於技術專業層面的議題詮釋。「哥倫比亞新聞評論(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特約編輯克里絲提‧羅素(Cristine Russell)專訪紐時馬修‧沃爾德,讓讀者更了解馬修是如何採訪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安事故的新聞報導。

問:當初有消息傳來說,日本地震與海嘯之後遂引發一系列日本核電事故,紐約時報團隊是如何組織這些消息?
答:
3 月11日星期五,我接到一通國外編輯的來電。我們駐地中國的記者基斯‧布拉德瑟(Keith Bradsher)在當地寫了相當多的能源新聞,同時我們也有很多不同專業背景的記者派駐在日本。我們花了相當多的時間收集、採訪資訊,我們也同時花了相當多的精力一再檢視別人已發過的新聞,並認真檢閱區分出該事件到底是輻射外洩,還是物質散發出輻射能,費了一番努力耙梳真相,並試圖同步為讀者解釋為何核反應爐在停止運作後,爐芯仍持續熔化。

問:對於你而言,採訪這種來自遠洋的核災事故,最大的挑戰是甚麼?
答:
有趣的是,我們都是從遙遠國度得到消息來寫稿的。因為報社先前早已決議,不預備派遣記者至超過50英里以外的國家。當時最大的挑戰其中一項,就是東京電力公司(Tokyo Electric Power Company,TEPCO)三不五時會釋出很多消息,但有很多竟然是錯誤的假訊息。但我不認為東京電力公司有多罪大惡極,我認為他們不過是在拋煙霧彈。當時東京電力公司拋出這些假訊息之舉,在我看來這並無不妥。

當初這些拋出來的訊息還只是未經過處理與加工的訊息而已,你只是需要再去進一步去解釋與分辨其中的意義。許多讀者以及編輯在核能的知識上尚處蠻荒,所以在報導事實之餘,也要能去解釋像何謂「衰變熱(decay heat)」,衰變熱是指核反應爐的爐芯熔化的現象。我們也要進一步為讀者解釋核廢料的問題,也必須要再去解釋何謂「沸水堆(boiling water reactor)」的設計概念以及其效用為何。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跟繪圖人員共事,將影像合併入我們的新聞之中,運用圖像新聞的方式,告訴讀者日本福島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問:你是從哪裡收集到這些訊息?
答:
我們在製作新聞的時後,許多資料是來自於紐約時報東京分部團隊的報導。同時,我們也參照國際原子能源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以及東京電力公司(TEPCO)的資料,他們也同步在網路上公布最新文件。否則,網路再還沒公布這些資料前,要採訪到這起意外真是艱困許多。我們也可以試圖找到知悉福島核災整起事件的專家來擔任我們的受訪者。也同時可以在該國家找出曾經有在核反應爐工作經驗的人,或者有建造反應爐經驗的工人等,來提供新聞的相關背景資料,

問:福島核災發生後,你同時為網站以及日報寫新聞稿。你是如何在快速取得新聞資訊的要求,以及進行更多的查證、豐富新聞觀點等要求間取得平衡?
答:
我舉一個例子,國際原子能署(IAEA)公佈了一項福島電廠事故後,在距離電廠遙遠的一個地點所測得的銫沉積(cesium deposition)指數報告中指出。美國物理學家統計後發現,福島電廠核安意外後的銫沉積指數,竟比1986年在蘇聯所測得的銫沉積指數還高出許多。當時蘇聯還為此永久性地封鎖並長期檢疫車諾比城周圍地區。我當時是在下午才取得這個訊息,但截稿期限將屆,我那時還無法完全確認這個計算結果的正確性,所以在第一個版本中我按緩未登出。直到第二個版本出爐前,我已經確認完所有的細節沒問題後,這時才正式刊出這項驚人訊息。

這個數據一翻兩瞪眼,國際原子能源署的立場是選擇不與1986年車諾比的數據作比較,而提供這項數據的美國物理學家也扎扎實實是位反核人士,要如何做到平衡?就像這位物理學家所說,直到我相信這項數據是真確無誤後,我才能刊登在自己的研究中。新聞也是一樣,消息的正確性是最後的底線。日本銫汙染的高峰值,即使在距離福島25英里 (約等於40公里)遠的地進行測量,其汙染值仍比當時被永久隔離的蘇聯車諾比還高出2.5倍。

問:從這點來看,有甚麼是你不知道的?或者有甚麼是我們不知道的嗎?這些問題對新聞報導來說真得很重要嗎?
答:
受核災影響的範圍以及核廢料堆的問題,是我們仍待釐清的。核電反應爐的損傷情況及其核廢料擴及的範圍究竟有多少?我們亦無得而知。要如何移除這些核廢料物質?如何密封?再來要將它們密封於何處存放?亦是個謎團。受輻射汙染的範圍相當嚴重,究竟有哪些地區是需要建議居民搬離一段時間的區域為何處?亦無從得知。日本監管單位與東京電力公司界定他們可著手善後的天然災害範圍最大值為何?以及他們的做法是否可同樣推應到其他地方,例如像美國?也同樣是霧裡看花。

我們同樣也不知道到底需不需要對所有的核反應爐作出任何改變?一反過去從設計的觀點來推論安全等級的方式,若是從物理結構的角度進行評估,所歸納出一般核反應爐究竟可以承受的意外等級為何?

問:你如何找到專家以及相關人員,把他們的觀點進入到你的新聞之中?並同時如何確認不會讓他們把多餘的意見,像是擁核或反核的觀點影響到新聞的中立性?
答:
基本上,我將人分為兩派,一派的人是認為核電工程的問題是可以被解決的。而另一派則相反,認為核電本質上從一開始就是錯的。雙方人馬有各自一套論述,各有各專業的解析,並是我望塵莫及的。這兩派人馬經常針鋒相對,每每可形成精彩的激辯。但我的職責,就是要把他們整理、區別出來。我想我本身有一些優勢,因為有很多讀者也許是我可能最近才跟他們說的,而這同一批讀者也可能是我20年前就已經跟他們說過的了。



本文編譯自《哥倫比亞新聞評論》,原文連結http://www.cjr.org/the_observatory/the_importance_of_energy_repor.php


能源議題新聞記者的重要性(下)/蕭裕民編譯

能源議題新聞記者的重要性(下)/蕭裕民編譯

針對日本核能危機,與紐約時報資深記者馬修‧沃爾德的Q & A對談。
文/克里絲提‧羅素(Cristine Russell)


問:專業的能源記者銳減了許多,你認為美國新聞媒體在採訪核電災難與風險時,應如何做好準備?
答:
讓我們稍微改變一下思考方式!首先,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最近建置了總部,他們設置了一間媒體室,容納所有的報紙、廣播以及電視台記者來總部,針對不同的爭議以及會議進行採訪。但是我去過大部分的採訪場合,我發現我是唯一一位為了公共利益而來的媒體記者。

核管會偶爾會招徠一些經常走入歧途的電視台記者來現場採訪,要不就只是單純進行例行性訊息新聞的發布而已。絕大多數來說,現場似乎只有我是唯一為了公共媒體利益而來的記者。對於核能議題被媒體扭曲失真的問題,他們似乎已司空見慣了。我舉個例子,在我記者生涯採訪最後一次重大空難新聞時,我非常地驚訝,竟然有很多記者都沒有出現在現場進行報導。當代的媒體工業似乎不像以前會習慣將記者送到現場進行實地採訪了!

即便網路上存有相當多的資訊,但也不代表許多記者通通都了解核反應爐的運作以及爐芯熔化的危機。

確實沒錯,的確存在著這樣的問題。但我一樣重申,這與其他新聞的類型並無二致。我可以告訴你,一則令人驚駭的空難新聞,在地記者即使第一個抵達現場,也同樣可能會完全錯誤詮釋這起空難事件的發生經過。所以我相信,做一位寫新聞可以讓人大吃一驚的記者,是有好處的。但我也同時相信,令人驚艷的記者在現代恐怕已是瀕臨絕種的生物了。

問:目前還有一項議題仍引人關注,至今每一部美國境內的核能發電廠在未來運作頻率上,將可能更為密集。當地的新聞記者在採訪時要如何準備,以因應不同核電廠的設計以及座落地點來評估其安全性?
答:
我曾經造訪過不同的核電廠,隨行有許多當地或區域報紙的記者,對我們來說每一次的造訪都是不同的經驗與感受。他們都還要比我更了解這家公司是如何建造核電廠與如何運作。因為這裡對他們來說,就像是自家後花園一樣熟悉。但他們在報導時,似乎比較不具有寬廣的視野。

有一位來自於紐約市韋斯特切斯特(Westchester)的記者,當時他在採訪印第安點(Indian Point)核反應爐廠的新聞時,他對全廠細節可說是了解得比我更為深入,但在廣度上,確實我稍微略勝一籌。我同樣也曾在佛羅里達州與納西州遇過一批記者,他們對核反應爐建造計劃比我更瞭若指掌,但同樣的問題(我並不是在批評他們,也不完全指他們是以管窺天),我認會有一些觀點是需要超越當地(hyper-local)的去理解,要不然我們無法從更寬廣的視野中得到好處。

問:當地的新聞經常將焦點導向支持或反對核電廠的言論鬥爭,比較不直接在技術議題層面上去做報導?
答:
讓我針對這點進行補充,如果你可以在新聞當中加上反核或支持派專家引述的話,這會是非常好的事情。如果你能夠懂得任何一方在說甚麼,以及向其他支持或反對核能人士詢問問題,這會是非常好的事。

問:您認為,新聞媒體將核能發電的議題與其他形式的能源議題放在一起,是一件好事嗎?在這個議題上,我們似乎將焦點都放在「熱」而比較少放在「光」,您怎麼看?
答:
我們其實不必為了真確的風險價值有多少,來調整我們的採訪走向。我們會調整的部分,是會根據它的新聞性來決定。比方說,有一起高速公路發生車禍,死亡人數比一起空難人數來得高。雖然如此,但我們的焦點還是會擺在空難新聞上頭。在福島核災事件後的隔一周,我看見一則報導,巴基斯坦有48位煤礦工人喪生於礦坑內,這樣的新聞取採方式非關能源開鑿、能源轉換以及能源運送等等的形式,因為這些形式本身並不會殺人。

如果你想要掌握與分析它,我們會需要電力,我們才可以淨化飲用水、汙水處理,讓新鮮食物冰在冰箱內,在冬天的晚上可以洗到華氏68度(=20攝氏)的熱水澡。這些對我們人類日常生活都是有幫助的,但這些東西相對來說也是要付出相當程度的代價。能源其實是有風險的,並且可能會致死。加州聖布魯諾(San Bruno)地區發生瓦斯管線破裂意外,造成多人死亡,這些都是能源的代價,然而這些代價也很難加以數據統計,因為我們也不會用多少兆瓦的能量會使多少人死亡作計算。核電廠意外新聞,確實會比起礦災意外來得更有煽動力。

有一點值得記住,如果你觀察福島事件三周後的新聞報導,日本當局所公布的死亡人數大約是1萬2千人,但我必須很遺憾地說,實際死亡人數恐怕比這個數字還要高。這些遺體不只來自於核災意外,尚有來自地震以及海嘯後的喪生人數,但所有的新聞焦點幾乎只在核災意外上頭。

問:福島核災事故,讓你覺得驚訝的地方為何?
答:
沒有想過我會同時採訪到這麼多起爐芯熔毀事故新聞,這些熔毀事故感覺有點像自相殘殺的行為。當一個反應爐出問題時,也會影響另一個反應爐發生問題。但新聞是不可預測的,有時我得承認會有點像置身於科幻電影的世界中,有時感覺一切好像是電腦投射出來的畫面一樣。

問:日本核安事故的那幾天,你有睡好嗎?
當核反應爐發生事故時,當時為凌晨4點,網站編輯緊急地叫醒我,之後就如你所想的,就很難再入睡了。網站改變了一些事情,若以紐約時報正規的運作模式來說,如果你有好的新聞,紐時會傾向在你發稿時就會先放在網站供讀者閱覽。但如果這一則新聞是經過精緻的、經過好的報導手法,並經過好的編輯時,紐時就比較會傾向放在隔天的報紙上頭。從這點來看,有時報紙會比較像網路新聞在晚間特定的幾個小時內,所發生的縮影版新聞。

問:就再也沒有回去重新報導它的時機了嗎?
答:
因為這起核安事件在晚上的變化,可說是瞬息萬變,要隨時更新新聞資料,來不及回頭重新報導。


本文編譯自《哥倫比亞新聞評論》,原文連結http://www.cjr.org/the_observatory/the_importance_of_energy_repor.php


公視BBC獨大,可有妨礙媒體多元性?/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有別於台灣公視既年輕又規模細小,英國老牌公視BBC在英國廣電業中則一向獨大,不過,未來可能形勢有變,英國政府現正著手對媒體之多元性情況進行重大檢討,在此一檢討下,BBC自然首當其衝,看來真要渾身解數才能力保不失。

正是樹大招風,在英國的媒體市場中,商營媒體尤其商營電視一直都抱怨公營的BBC規模過大,靠家家戶戶繳付收視牌費經營的BBC雖然不收廣告,但其長期保住過半數觀眾聽眾,已間接削弱各商營媒體的廣告和訂戶收入。就以最接近的對手媒體大亨梅鐸新聞集團旗下的天空新聞台和幾份大報而言,它們所有閱聽眾加在一起,都僅及BBC電視電台網站的新聞受眾的一半之數而已。

在近三年英國報業因竊聽醜聞導致一片加強監管聲中,BBC似乎都能置身事外。不過,萊爾森法官關於報業操守之獨立調查報告也確劍及履及,在力主改變報業自律現狀之餘,同時建議當局須重大檢討一下英國媒體之擁有權和多元性。對於萊爾森建議,英國政府早已照單全收,目前正泡製一個皇家憲章之監管辦法,雖然仍然波折重重,但加強監管報業的大方向已牢牢釘下,變不了。而下一步又如何?那就是著手檢討媒體之擁有權和多元性的問題。

在去年底萊爾森建議發表時,當時的公眾氣氛仍在聚焦於報界問題,驟眼看來,檢討的主要對象當為新聞集團之類橫跨報業與廣電業的媒體機構,不容再出現持份過大,易於導致操控輿論,甚至左右政情;但一段日子下來,竊聽醜聞熱潮冷卻後,一些評論已道出未來檢討的更大對象甚會不是BBC?

公視BBC雖然不同時辦報,但其聲音也真是夠大的。這對於邁向媒體多元多樣的佈局理想而言,若要BBC不變,確要重重解釋才可說得過去。

文化大臣坦言BBC將受沖擊
文化大臣Maria Miller本月初已坦言對媒體多元性之檢討,將對BBC有影響。

Miller指出,檢討有兩大目標,一為確保在整個媒體業界,多元化觀點得以呈現,給予公眾受用;二為防止任何一個媒體擁有者或其聲音在公眾輿論和政情方面具有過大影響力。

顯然,這兩方面都大有可能關係到BBC當前情況。

對於報業及商營廣電機構而言,在商言商,BBC受到嚴格審視就最好不過了,而且,BBC近年傾力發展數位業務及網上新聞,單在這些方面萬一要BBC進行重大減削,那麼商營媒體無疑將可化解一道強大的競爭壓力。

一直以來,BBC都堅持本身不同於報業及商業媒體,其成立宗旨開宗明義必須客觀公正,也須面向國際。反觀英國各報往往支持某一政黨,編輯取向多有一定觀點立場。換言之,BBC新聞縱使獨大,既以客觀公正出發,便不存在某些特定觀點立場呈現在公眾面前的問題。BBC新聞在處理國內政黨之爭方面,確也一向小心謹慎,保持超然立場。對於BBC此一表現,英國歷屆各黨政府亦已普遍接受。

難保一定客觀公正

不過,BBC此一自命立場超然予人的觀感今後可能會起變化。由於BBC本身目前致力於更加公開,提高透明度,與自我批評,這就有可能自招麻煩了。

以最近的情況為例,BBC最高監管機構BBC信託(BBC Trust)曾對BBC的客觀性進行了內部檢討,竟發現有關科學、歐盟、以及移民等問題的報導,都存在足堪非議之處。有關這些內部檢討結果,政府在今次有關多元性檢討之諮詢文件中也加以引述。這麼說來,如果BBC有時果真不夠客觀,是否也當被視為某一類的發聲,而且,既然BBC受眾極多,那算不算也對公眾輿論或政情帶來太大的影響?

同時,政府所指的多元性,非但冀盼整個媒體業界,百花齊放,也指媒體機構內部的多元性。未知這會吾觸及BBC新聞現在的口徑統一情況? BBC新聞的編採制度一向採行高度中央控制,在處理各大消息時,都能做到相關報導口徑一致。不過,這種管理成效大概不應跟多元性問題混為一談。是否如此,日後自見交代。

無論如何,在英國聯合政府即將進行的多元性檢討面前,BBC將有大堆疑問有待解答。同時,過一兩年,BBC本身賴以經營的皇家憲章經營特權也屆重新審訂之期。未來日子,BBC的高層,尤其新任新聞總監(director of news James Harding)肯定將會忙過不了。有趣的是,此君前職《泰晤士報》總編輯時,已曾多次在社論中批評BBC規模過大,窒礙英國媒體之健康發展,如今,他既已改弦易轍,也要看一看他如何掉轉槍頭,捍衛新主,來個見招拆招,為BBC自圓其說。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edwardho40@hotmail.com

可參看報導:

BBC in the crosshairs as government lines up media plurality review | Media | The Guardian
http://www.theguardian.com/media/media-blog/2013/aug/04/bbc-government-media-plurality-review?CMP=ema_546&et_cid=44690&et_rid=1250192&Linkid=http://www.theguardian.com/media/media-blog/2013/aug/04/bbc-government-media-plurality-review

推薦訂閱
台北吃喝玩樂@【Amy 的專屬頻道】
轉寄『專業能源記者不能少』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