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迎戰糧食危機 未來因應對策掀起多元討論
王凱 | 資深媒體人
新聞報導
全球糧食危機憂慮再起,臺灣作為高度依賴糧食進口國家,危機意識興起,也引起因應解決之道的討論,過去農業單位開始研議海外糧倉的可行性,產、官、學界也針對植物工廠和基改作物等因應作為提出更深入和多元的討論。
全球糧價不斷上漲,許多國家拓展「海外糧倉」,國內農業界也有倡議聲浪,馬英九總統亦曾在2010年5月舉辦的「全國糧食安全會議」閉幕典禮中,公開宣示要研議海外開闢糧倉的可行性,包括種植6大進口糧食作物,包括黃豆、小麥、玉米等。
前農委會主委彭作奎也投書媒體建議,開闢海外糧倉,不宜由政府主導,但政府應以全球布局及開闢海外糧倉的觀點,輔導獎勵籌設民間成立具國際市場影響力的農產公司,種植糧食及優勢農產品。
然而,在看好「海外糧倉」的潮流中,韓國大宇物流公司2008年曾在馬達加斯加拓展農場,原本取得130萬公頃可耕地的使用權,相當於馬國可耕地總面積的一半,租期為99年,這是近年來發展海外農業中最大規模的一起,不僅引起國際矚目,最後也捲入馬達加斯加內戰,整筆交易才告吹。此事件引發國際農運人士的反彈,甚至嚴詞抨擊為「圈地種糧」、「新殖民主義」。
「境外買地或生產是錯誤的解決方法。」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培慧批評說,全球性糧食危機是因為農業自由貿易宰制所產生,根源是石油危機帶來的衝擊。如果油價過度上漲,不斷增加境外運輸成本,也帶動糧價上漲,就算海外生產一堆糧食,當地搶著要,恐怕也運不回來。
她更質疑此舉欠缺公平正義的精神,過去的海外農業投資已經影響許多國家的小農生存,透過國際財團的圈地,驅逐當地的農人,解決了自己國家的糧食問題,卻製造別人國家的社會問題,「我們不需要境外生產,台灣又不是無法生產糧食。」
此外,國內農業學界和企業正推動一場農業生產的變革:「植物工廠」。透過自動化控制的人工環境生產萵苣、蘭花種苗等高經濟作物,未來也希望能解決糧食問題,不僅學界積極投入研發,包括太平洋建設、鴻海、金仁寶、光寶和億光等企業集團,不約而同加入行列,被視為未來的明星綠色產業。
植物工廠的美夢,雖然可以解決極地環境生產食物的問題,但應用在台灣現況,不少學者憂心,昂貴的科技設備只有財團可以競逐,小農無法從中獲益,無法提升整體農業,最終無法解決糧食生產的困境。
農業學者王俊豪曾經參觀過日本北海道植物工廠,他說,發展植物工廠需要審慎,除了發展科學技術,必須考慮對小農的衝擊。如果植物工廠發展超過了傳統自然農業,資本家控制了糧食生產與分配管道,小農恐怕就難以生存,農地也會淪為炒作的商品,台灣農業的困境就會雪上加霜。
除了植物工廠的議題,基改作物也是當前發展農業科技的重大爭議。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表示,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增加糧食產量的基改作物,因為糧食產量是多組基因所調控,難以透過基改工程控制,頂多是減少蟲害,但提倡基改作物的論述陷入化約主義,只有宣傳單方面的好處,卻忽略對環境的重大衝擊,包括製造了超級害蟲和雜草等生態問題。
迎戰糧食危機是刻不容緩,然而,如何發展永續農業,避免破壞環境和危及小農生存,才是長久之計。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植物工廠是指「在完全人工環境下的全年無休的植物生產系統」。工廠生產要符合兩大前提:一是要能去除靠天吃飯的因素,可以不管寒暑、風雨無阻的生產;二是要能預先明確的決定好生產流程,也就是環境條件在完全人工監控下,可定時定量生產一定品質的產品。系統約可分3個架構:水耕養液系統(肥料濃度、酸鹼度、溶氧度等)、人工光源系統(光量、光周期等)與環境調控系統(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依使用光源不同可分成「太陽光利用型」、「完全控制型」和綜合型。
太陽光利用型是水耕栽培與溫室的延伸,必須用噴霧或風機濕簾法來降溫。完全型是凡對植物生長有影響的環境條件都以人工控制,根據是否進行光合作用又分兩類:依賴人工光源,栽種波菜和萵苣等葉菜類,或蝴蝶蘭等花卉;不需要光源的則栽植菇類、豆芽菜等。工廠建造成本與能源成本均高,因此需要考慮立體化栽培,單位面積、單位時間高淨利的作物,須符合(1)所占面積與高度均小;(2)需光亮小;(3)栽培期短;(4)可銷售部分占整株較大比例;(5)需要人工維護時間少;(6)可用水耕栽培;(7)高淨收益等。另外工廠與外界隔絕,所用之培養液也用紫外線殺菌,因此植物比較不受病蟲害感染,可以無農藥生產,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基改作物則是指科學家利用生物基因工程科技、改變原物種的基因序列,將遺傳物質轉殖入活細胞或生物體,以此改變植物性狀。為了提高農作物產量,基改技術普遍被運用來增加農作物的抗害蟲和耐除草劑的基因。
然而有研究者質疑,基改作物透過花粉傳授與野草持續接觸後,恐演化出具抗除草劑能力的超級雜草;此外,基改技術將殺蟲劑的效果直接轉移到植物本身,促使作物害蟲接觸殺蟲劑的劑量與機會大量增加,也會加快病蟲演化,假以時日恐產生超級害蟲。(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彭明輝|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榮譽退休教授
審校:胡元輝|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延伸學習:
方煒(民90),自動化植物工廠,農業自動化叢書,第11輯,103-112。
鄭志玄(民100),自動化LED植物工廠,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碩士論文。
林天送(民100),除草劑與基因改造食品,科學發展,463,72-75。
「基因改造食品」將為人類帶來是福?是禍?
方煒(2010),植物工廠(上)、(下),台灣農業資訊科技發展協會。
原文首刊於國科會科技大觀園(http://scitechvista.nsc.gov.tw/zh-tw/Feature/C/0/13/10/1/455.htm)
農地復耕迎戰糧食危機 水梯田種出農業希望
侯俐安 | 聯合報
林怡伶 |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所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新聞報導
3月春耕時分,花蓮縣豐濱鄉的港口部落裡,阿美族人正在梯田插秧播種,海風吹來,稻農彼此提醒:「不能用藥喔,這是有打契約的!」因為大型農機具在梯田容易「翻跟斗」,他們親手翻耕、插秧與收割,田間的蛙鳴此起彼落,彷彿人間桃花源。很難想像,3年前這裡曾經是荒蕪的農地,如今這片全世界罕見的臨海水梯田開始復耕,也長出了希望。
港口部落的水梯田,是全台復耕農地的縮影。近年來,在糧食危機的風暴下,台灣農業出現復甦的跡象。原本荒廢的農業慢慢培養生機,各地的休耕地逐漸復耕,其中水梯田的復育,不僅讓土地重新耕作,也找到了當地農業的力量,農村多了活力。
過去農政單位推動休耕政策,2004年時,休耕面積高達23萬9863公頃,一度超越當年稻作種植面積,近年來,休耕面積慢慢復甦,不僅恢復耕作稻米,農民也轉作其他農作物,包括飼料玉米等。農委會糧食產業組長蘇宗振說,全台農民復耕或轉作以花蓮農民最為積極,大多重新種植最熟悉的水稻,至於西部的台南、嘉義、桃園等休耕大縣,也有不少面積復耕或轉作,以轉作飼料玉米、牧草、青稞玉米最大宗。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也觀察說,隨著糧食安全與環境意識抬頭,加上氣候變遷等因素,消費者愈來愈重視安全的農產品,台灣農田有復耕趨勢,復耕方式注重生產與生態價值,尤其復耕水梯田也有友善環境的效果。
時代的變遷,農業的沒落,各地的水耕梯田逐漸廢耕,出現陸化現象,破壞濕地生態,同時衝擊山地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生態保育與梯田文化等。2000年,水耕梯田的復耕出現了曙光。在生態工法基金會帶動下,新北市八煙聚落的居民重新引水,恢復水梯田生機。隔年,農委會林務局啟動「水梯田計畫」,補助經費恢復水梯田景觀與聚落文化,協助當地開發特色產業。
復耕水梯田的計畫,慢慢延伸到花蓮港口部落、新北市貢寮與三芝等地。
港口部落族人舒米‧如妮是復育水梯田的靈魂人物,在林務局的協助下,舒米成功說服當地68戶居民與部落耆老,復耕土地。阿美族人同心合力挖掘1條長達4公里的溝圳,引水入田。有了水,也有了米, 港口部落的「海稻米」打響了名號。
望著綿延六公頃的金黃稻浪隨風起舞,舒米說:「這一刻,我們足足等了30年。」為了見證這段找回水梯田的故事,舒米的兒子王亞梵放下都市的工作,返鄉拍攝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引起網路的迴響,也帶來了觀光人潮。
鏡頭拉到新北市貢寮的「田寮洋」梯田,一群七、八十歲老農彎腰耕作,用盡心力復耕1.6公頃的農地,感動了當地的一家知名餅店,願意以高於政府收購價格的兩倍購買稻米,製成「和禾米香」,一舉入選新北市特色伴手禮,創造百萬元的產值。
目前全台水梯田復耕面積多達12公頃,超過50戶農戶耕作,不僅找回水梯田的原貌,復育生態環境,也喚回人們對鄉土的記憶,連日本農夫都專程組團來台參訪。
復耕農地的力量在各地開展,也成了迎戰糧食危機的生力軍。只是,這股力量還很微弱,需要社會的共同支持。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實施超過27年的休耕制度,花費100億在休耕補助,結果是造成國內糧食自給率下滑至30%左右,處於過低的狀態。從農業生產的角度,長期休耕不僅造成土地資源浪費,休耕土地孳生害蟲也會影響臨近田地的農作生產質量,負面影響巨大。
過去台灣的糧食可以仰賴進口,讓糧食自給率不足的情況不成問題。然而根據科學家預估,全球氣候變遷不僅影響全球氣候,極端氣候更將造成糧食生產出現短缺,預料未來不免發生各國搶糧情況,這將造成如台灣這樣高度依賴糧食進口的國家,面臨嚴重的糧食安全危機。因此近年來農委會開始積極推動復耕政策。2012年農委會正式宣布實施「活化休耕農地計畫」,將休耕補助由原來的一年兩期降為一年一期,鼓勵農民種植作物,以及提供離農獎勵金,讓無力耕種的農民能將土地出租給佃農進行耕作,希望藉此活化休耕農地、提高糧食自給率。
農地復耕首先將面臨水資源缺乏問題,在水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過去台灣用水政策是工業優先,復耕梯水田僅占12公頃,對於水資源分配影響不大。但未來政策計畫若要復耕20萬公頃農田,將需要大量的農業用水。如何避免農工爭水問題,勢必是復耕政策推行首先會遭遇的挑戰。(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彭明輝|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榮譽退休教授
審校:胡元輝|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延伸學習:
陳俊言、蘇宗振、李明席、游添榮、羅正宗、吳水吉、林富雄、鄧耀宗、莊岳峰(民100),休耕田復耕之規劃,中正基金會專題研究報告。
鄭偉德、黃蔘(民100),盱衡全球糧食安全問題,與時俱進探討臺灣農地利用,農業推廣文彙,56,305-316。
糧食安全 先保有足夠灌溉用水
活化休耕農地 農委會釋出多項獎勵措施
原文首刊於國科會科技大觀園(http://www.nsc.gov.tw/scitechvista/zh-tw/Feature/C/0/13/10/1/450.htm)
找回消失的黃豆 學者提出有機雜糧救國論
王凱 | 資深媒體人
林怡伶 |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所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新聞報導
台灣糧食綜合自給率偏低,其中最大缺口就是雜糧作物,包括黃豆、玉米和小麥幾乎全部仰賴進口,為了力挽狂瀾,農業界發起「黃小玉總動員」行動,農民逐漸恢復耕作雜糧作物的農田,學者喊出「有機雜糧救國論」的口號,希望政府活化休耕地的同時,透過政策鼓勵有機黃豆等生產,全台迎戰糧食危機。
台灣每年從國外進口大量的雜糧穀物,玉米約有四、五百萬噸,大豆約有二百五十萬噸,供應麵食的小麥也幾乎全仰賴進口,每年約有一百二十萬噸,國產雜糧產量不足,形同糧食主權失守。
「我們的雜糧作物全部仰賴進口,糧食主權掌握在外國人和進口糧商手裡,這是台灣的糧食危機。」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助理教授蔡培慧說,當前國際糧價波動厲害,政府有稻米的安全存量,對於大宗進口的黃豆、小麥與玉米等雜糧作物卻沒有安全存量,僅靠海上運送(在船量)與等待進入市場的倉儲存量(倉庫量)根本不夠,政府至少要有1個月以上的雜糧存量,這也是保國的基礎。
台灣耕地零碎,很難像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大面積粗放生產模式,運用大型機具農耕降低成本,因此本土雜糧作物的價格不具競爭力。不過,國際油價上漲、氣候變動劇烈造成糧價波動,鼓勵國內雜糧生產有迫切必要,「台灣生產的雜糧沒有基因改造問題,加上新鮮,因此仍和國外穀物相比有不同風味。」農糧署署長李蒼郎說。
面對進口的雜糧穀物強勢攻佔市場,台灣農民也沒有棄守。近年來,本土黃豆、小麥與玉米逐漸在各地復耕。台南佳里區農戶蘇榮燦見證了雜糧農耕的興衰歲月。
蘇榮燦從1980年代返鄉務農,原本是從事雜糧代耕,當時政府已經逐漸開放黃豆、玉米、小麥等雜糧進口,取消保價收購的政策,雜糧作物逐漸式微,佳里地區全盛時期曾有高達16家左右的代耕業者,當時他代耕面積就高達上百甲農田,最後代耕業者一一轉業,只剩下他1人。
為了找到出路,蘇榮燦選擇轉型,從專業代耕變成自耕農民,耕種黃豆、蕎麥、小麥、綠豆、薏仁等雜糧作物,採取「適地適種」模式,歷經千辛萬苦,遍訪各地尋找本土種子,同時自己採種、育種與保種,並開發加工品牌「荳之鄉」,研發各種健康營養的雜糧加工品,提高經濟收益。
除了個別農戶的堅持與推廣,也有小農發揮集體的力量。喜願麵包坊總監施明煌組織各地農民,自2007年努力推動台灣小麥復耕,去年也籌組「大豆特工隊」。除了鼓勵農民復耕雜糧作物,也深入校園推動小麥或大豆學堂,從事食農教育。
如今復耕小麥的面積,已經擴展到200公頃,預估產量可達400公噸,耕種據點拓及台中大雅、嘉義東石,以及花蓮玉里、壽豐等地。台灣最大的麵粉進口商聯華實業公司也支持本土小麥復育與收購,推出「新高山台灣小麥粉」,推廣到全台烘焙業界。
然而,小麥並不適合台灣氣候,只是提高雜糧作物的自給率,必須多管齊下,選擇適地栽培。蔡培慧也說,過去在西部沿海冬季裡可以適合生產小麥,當地風大也不需大量用水,以前在麥寮等地,曾經種植多達四、五萬公頃麥田。如果能夠復耕既有麥田,儘管產量有限,也是解決糧食危機的眾多藥方之一。
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郭華仁則高喊「有機雜糧救國論」,政府首要目標應該先全力推廣本土的有機黃豆,不僅迎戰糧食危機,也攸關國人健康,因為全台約有兩百萬人的素食人口,主要蛋白質來源幾乎都是黃豆。
郭華仁說,台灣的進口黃豆有高達9成是飼料級的基因改造黃豆。政府同樣花錢補貼休耕地復耕,應該集中資源鼓勵種植有機黃豆,不僅符合環境補貼,也讓土壤恢復健康,因為種植黃豆還有固氮的效果,減少肥料使用。
「全面復耕雜糧作物並不容易,需要政府帶頭,要有政策帶動,」蔡培慧也點出當前的困境,儘管民間組織農民復耕雜糧,但農民分散臺灣各地,契作收益不高,就會影響農民耕種意願。政府要有收購政策支持,台灣才能大規模恢復耕作雜糧作物,否則恐怕難以突破困境。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有機農業」係指在耕作過程中不種經基因改造、化學處理的繁殖物料,栽種過程也不使用化肥、農藥與促進生長素,全程遵守自然保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作物依適地適種,用輪作、間作以及天然肥料、堆肥、綠肥的配合,來保持土壤肥沃、改善土壤結構。動植物的殘餘廢料,經微生物分解就能夠成為最天然的肥料,變成豐富礦物質和有機質。
而在病蟲害防治上,農夫則必須用環保農藥和物理、生物手段並行,例如利用天然物來製作驅蟲的成分,或者利用物競天擇、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特性,讓生物相剋,搭配工具輔助,如稻草人、防蟲網等,可達到吸引益蟲、驅趕害蟲之目的。因此有機農業可以說是讓人類與自然重回和諧狀況的生產方式。(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彭明輝|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榮譽退休教授
審校:邱家宜|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
延伸學習:
謝依霖(民99),花蓮縣富里鄉鄉村發展有機產業群聚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有機耕作知多點,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農自然護理署
原文首刊於國科會科技大觀園(http://www.nsc.gov.tw/scitechvista/zh-tw/Feature/C/0/13/10/1/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