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原住民傳播怎麼行?從教育的想像開始/Marang Saway(阿美族人、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候選人)
近十幾年來,隨著資訊與傳播科技(ICTs)的創新與匯流,傳播領域開始浮現諸多聲響討論傳播教育的核心內容為何、該怎麼與其他領域與系所(尤其是資訊相關科系)進行合作、如何重組甚或新建立系所與課程等「迫在眉梢」問題。但同時,近年(特別是自2012年開始),原住民族傳播研究中心與原住民專班的紛紛成立,宛如台灣傳播領域開始出現一股原住民熱,作為一位受了幾年傳播教育的原住民族學生,關於「原住民族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之(或者,可以拓展至近日的課綱調整爭議)類的問題,雖然班門弄斧,我倒是忍不住想要分享些想法與想像。
原住民為主體的傳播實踐
關於大專院校的原住民族教育與研究,近年國外內開始倡議與實踐「原住民族知識」(例如可見Tunkan Tansikian文,〈大學院校原民專班熱潮反思〉),其核心目標乃是訴求肯認原住民族社會內部的知識概念與系統,鼓勵原住民成為教育或研究的參與者、甚而是主持者,學生或研究人員應當長期進入部落、與部落形成合作關係。具體教育或研究內容包含了原住民族歷史、文化或族語,同時關照原住民族現實議題,諸如原住民族權利、法規或政策等。這樣的概念,其實正應該是原住民族傳播教育的核心與具體安排。
現在就讀於各原住民族傳播專班或相關科系的學生們,不管是原住民或是非原住民,將來很有可能會成為原住民族傳播事務或是媒體的從業人員。她/他們會成為原住民族議題的挖掘者與發聲者,同時也會是原住民族社會與台灣社會的中介者與溝通者。也就是說,我們將期待的不只是熟練於各式媒體製做技術,更深的期盼是,她/他們能夠瞭解原住民族歷史、文化與知識,亦熟悉當前的原住民族權利、政策等議題。
大學缺乏原住民傳播教育
然而,若我們查閱現有的原住民族傳播相關課系與專班,一般性的傳播製做訓練仍然佔多數;甚至,原住民族知識相關課程是闕如的。換言之,既有的原住民族傳播教育無異於一般的傳播科系,培養出來的原住民傳播人才可能會是熟於傳播技巧,但可能缺乏深厚原住民族內涵的「匠」。當然,一種解釋說法是,她/他們既然身為原住民,我們應當可以合理預期她/他們對於原住民族知識或現實議題是瞭解的,於是,大學傳播教育著重的便應該是一般性傳播知識與技巧。
若是如此,那又何必特別成立原住民族專班?若是如此,為何我們經常可以看見關於原住民族的錯誤媒體再現與作品呢?那麼,我們可以怎麼期待原住民族傳播教育?
我的想像是,首先,教育宗旨與課程規劃不應停留在既有的傳播知識表象,不侷限於媒體分類之課程,而應以探索原住民族傳播知識本質與意涵,理解原住民族的符號使用與資訊分享思維。
原住民族思維的傳播製作
像是原住民族文化知識意涵與行為中,經常存在著不同於現有主流傳播模式的方式,這可能限制了媒體呈現,但亦有可能蘊含著獨特的傳播展演可能。舉例來說,國外的研究指出,北美的Hopi族群的對話文化中,經常運用沉默作為某種表達,且族人以不直視說話者。這樣的表達方式是相當不同於、甚至是不適合於當今的大眾媒體運作模式。面對這種特有文化,從原住民族知識的角度來說,這將鼓勵我們在認識及熟悉這種文化表達思維與行為之後,反思怎麼用對族群而言是適當的呈現手法,製做出符合既有媒體類型的作品,而這可能促成我們開創出不同的傳播模式。例如,一位Inuit紀錄片導演因為聽到Inuit長輩批評有些非Inuit電視節目所呈現出的畫面中,受訪者多在談話,這使得Inuit人在節目中呈現出來的形象看起來只會說話而從來不做事,而這正是違逆了Inuit的文化認知與生活方式。這樣的看法影響了Inuit導演,於是他在他的紀錄影片中使用大量的遠景畫面,來強調影片中Inuit人的行動而非談話,進而展現出獨具一格的原住民族影片思維。
當我們將傳播教育轉向探索此些原住民族文化中的傳播展演方式時,一方面讓我們得以理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表象,更深層意涵是,我們將有機會探究現象背後的傳播知識。例如,Hopi族之所以不直視對話者可能是要表現出自己的謙遜;族語表達中運用獨特的停頓,則可能在表示說話者的深思熟慮,而這些將觸及Hopi族的為人處事觀;又像是,排灣族文化中的領導人養成教育──dralaqus品格教育中,領導人在公開場合一開口便是在向現場聆聽者進行道歉,這是因為排灣族思維中認為懂得道歉的人才會謙卑,才是有智慧的人不以權威對待人民,而以主動道歉作為領導之術,這同樣也呈現出排灣族表達現象所蘊含的民族知識。另一方面,若我們有機會習得原住民族傳播呈現思維與方法、探索原住民族傳播知識內涵時,無異也同時開拓了我們對於傳播本質的理解,而這正也是傳播教育的核心目標。
親身體驗 沉浸也跨越文化限制
原住民族知識存在於多樣的文本與表現形式之中,例如詩歌、祭儀、歌舞、生活勞動、生態採集等之中,我們無法從單一媒體或是活動當中探知知識全貌。我們無法僅從課堂上的紙本教材授課中,充分體會與習得原住民族知識。要習得原住民族知識,我們便必須親近(access)擁有原住民族知識的族人,親身進入蘊育出原住民族知識的現實環境當中。換言之,原住民族傳播教育應當規劃充足的文化參與實做課程,或者是較為簡單的,邀請原住民族人作為原住民族文化課程的講師,課程內容不侷限於媒體相關知識與訓練,而是各類原住民族技藝、音樂或是創作,讓學生沉浸於原住民族生活情境之中從事學習、實做知識內涵。
要讓原住民族傳播科系的學生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作為未來從事跨文化溝通與傳播事務的基礎,最佳的方式便是親身體驗多元文化。不少研究指出,若要在傳播教育中培養學生多元文化的素養,課程若僅是依賴提供文化資料相關的教材,對於學生或是實務記者來說只是增加了撰寫文化議題時,可做為報導細節描述的素材。但若是要讓學生培養對於多元文化的感知能力,到異文化親身體驗跨文化差異會是更為有助益的方式。
傳播學生若是能夠持續在原住民族部落,或是生活情境中,接觸原住民族日常性(ordinariness),將會有助於增加學生們察知原住民族文化、察覺如何適當地報導原住民族議題;同時,這也解決了那些不瞭解原住民族文化的傳播教育者,無法在報導原住民族事務時給予學生適當教學的可能影響。
另一方面,將可能促成學生們在真實情境當中實踐課堂所學習到的傳播知識,製做符合原住民族社會需求的傳播作品,甚而激化出原住民族傳播知識當代意涵與模式。會不會有一天,我的想像能夠獲得實踐,成為台灣原住民族傳播教育的可能方向咧?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思非無邪 中天遭罰50萬並列換照參考/林靖堂
中天新聞台《新聞龍捲風》,由於主持人戴立綱與常態來賓彭華幹涉及對太陽花學運特定女性言語與動作騷擾,引發包括PTT鄉民與臉書、論壇網友的不滿,遂即於本月6日凌晨於PTT發起向NCC與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等媒體監督機構投訴,十天內NCC傳播內容申訴網更收到近六千筆檢舉,要求NCC進行處理。NCC並於16日決議裁罰新台幣50萬元。
中天犯眾怒 十日六千申訴
中天《新聞龍捲風》4日節目中,常態來賓彭華幹與主持人戴立綱以輕蔑的口吻與誇張的語調,針對一幅學運新聞照片中的女性品頭論足,網友遂號召PTT鄉民到NCC傳播內容申訴網,向NCC檢舉當日中天《新聞龍捲風》涉及違反公序良俗,來賓言行舉止涉及對照片中的非公眾人物公然猥褻。
網友的號召,一夕間就獲得廣大迴響,一夜間NCC就接到了超過五百封來自網友的投訴信,十日內總共接獲近六千件,全部是針對中天《新聞龍捲風》4日太陽花學運節目而來。
雖然《新聞龍捲風》節目在第一時間針對爭議發出聲明,卻因為聲明引用論語「思無邪」為己辯護,反倒引發更大的風波,網友號召數百人前往內湖中天電視台大樓前廣場進行抗議。再經兩日,戴立綱與彭華幹於兩日後在節目中鞠躬再度表達道歉。但傷害已造成,立法院並要求NCC必須於10日內針對此事進行處理。
最終,NCC在15日召開「節目與廣告諮詢委員會」,會中19位委員有16位要求NCC應予核處,NCC並於隔日召開委員會決議開罰新台幣50萬元,同時將此案列入年底換照觀察。
參與諮詢委員會的委員表示,NCC在逐一統計每位諮詢委員的意見後,幾乎是壓倒性的認為有違法,應予處罰。
NCC尚未決議去年評鑑未過案
不過,由於中天去年陸續發生喬姆司基支持反壟斷爭議、媽媽嘴命案模擬現場爭議,以及柴契爾首相訃聞照片誤植等事件,不斷引發社會反彈聲浪。去(2013)年6月間,NCC委託的外部衛星頻道評鑑諮詢委員會最終即對中天新聞台民國99年12月到101年12月期間的表現評鑑為不合格,並要求中天新聞台兩個月內提出限期改正計畫,9月時,該委員會對中天改正計畫再次審核後仍維持原議。
只是,NCC委員會最後仍僅將限期改正計畫列入營運計畫,作為未來評鑑換照的觀察,並未對評鑑決議作出裁決。
NCC即將於今年12月11日進行中天電視台的換照審議,換照審議的過程將參考過去六年,也就是2009年12月至今年12月的各項紀錄進行審議。根據NCC官方所提供的資料顯示,過去兩年中天已累積多達五種不同類型的裁罰項目,共八件,累積裁罰共230萬3千元,也將列入中天是否得以換照的參考。
解開氣候變遷爭辯之迷
譚偉恩 |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新聞報導
科學不盡然是中立與可信的,它可能受到政治的干擾,更可能受到人為之操弄。例如:2010年氣候科學家Phil Jones便坦承有假造過關於暖化現象的數據。換句話說,地球有可能根本沒有變暖。事實上,不少人認為氣候變遷並不是什麼新問題,自古以來氣候本來就不斷在變化,當前的暖化何足懼之?對此疑惑,英國劍橋大學氣候變遷科學家Emily Shuckburgh接受本文專訪時表示,氣候的確是持續在變化的,但是在南極發現的冰核(ice-cores)物質顯示,綜觀人類歷史,溫度與二氧化碳的變化始終是在一個固定範圍值內。不幸地是,今天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已經遠遠超過了此範圍值了。所以說,我們所面對的是「異常的氣候變遷現象」。
儘管溫度異常攀升明顯,但科學界對氣候變遷還是有爭辯,例如國內學者童慶斌曾表示,以溫度為指標觀測氣候變遷太過單純化、誤差也較大。然而,Emily Shuckburgh與她的研究團隊在極地區域蒐集資料發現,自1850年以來,地球均溫上升了攝氏0.8度,其中2010年的均溫較1961年到1990年的均溫又高出了0.53度。所以「溫度」本身作為觀測指標並無問題,重點是測量的時間尺度。如果研究者從較長的時間尺度來看最近這10年(2000年到2009年;可參考下方圖示)的地球溫度變化,會發現這顯然是一段人類歷史上暖化最明顯的階段。
從附圖中我們的確看到全球溫度有異常升高的現象,但導致此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工業革命之後大量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嗎?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是這麼認為的,但Celia Sapart在他的研究中否定這樣的說法。Emily Shuckburgh傾向認為這是一個程度強弱的問題,但不能否認人類使用化石燃料後大量的碳排放對於暖化現象的「貢獻」。由於極地冰核物質中被發現分子結構裡有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而這樣的反應在距離21世紀越近時間內取得的冰核中越是顯著,因此人為溫室氣體與地球均溫的升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儘管證實地球暖化的資料與文獻目前已是汗牛充棟,但近兩年在美國與歐洲出現的幾次大型雪災讓人們不禁懷疑究竟是全球暖化,還是全球「冷化」(cooling)?
Shuckburgh認為,雖然美國或歐洲因為出現雪災,導致區域均溫比以前低,但我們不能忘記,同樣在北美而且緯度更高的加拿大卻有個暖和的冬季,西北航道的融冰現象是鐵證。而在北歐的挪威與芬蘭,冬天的均溫也比以前高了一些。所以說,雪災現象無法否認全球均溫攀升的事實,反而是提醒我們注意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天氣(extreme weather)。
氣候議題的科學爭辯是重要的,不同觀點都在扮演平衡機制,避免人們產生過度盲從或不假思索的暖化認知。但為了生存,人們也必須做好最壞劇本的打算。因此,倘若氣候變遷與暖化是確定的,我們該怎麼辦?
這不僅是科學問題,同時也是風險因應的議題。Shuckburgh提供了一個建設性的思考:「伴隨氣候變遷而來的諸多威脅是全人類社會共同的問題,越晚形成共識,越遲展開行動,成本就越高昂。各國持續地自我本位與不合作會為人民帶來災難性後果。」
此外,Emily Shuckburgh呼籲,科學知識的價值在於幫助我們找出問題的癥結,但解決這些癥結卻不能迷信科學,合作才是解決問題的上策。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有科學家堅持,人為因素不該被高估,自然界中有太多其它的變數也同樣影響著氣候變遷,例如太陽的周期活動。
英國天文物理學家Piers Corbyn的太陽循環周期理論在近兩年漸漸受到重視。然而,有人曾做過研究,發現1960年以前太陽輻射活動和地球溫度的變化旗鼓相當,但過了1960年,太陽輻射活動開始趨緩,而地球溫度卻明顯一直在上升。這說明了什麼?人們或許不能輕忽太陽的周期活動對地球溫度有影響,然而,如果太陽活動已經趨緩,而地球溫度依舊繼續上升,可以合理推斷太陽輻射活動不是導致地球升溫最直接與顯著的變數。(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林傳堯 |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
審校:葉欣誠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延伸學習:
童慶斌、林嘉佑(2008),氣候變遷的挑戰與因應,科學發展,424,28-33。
原文首刊於科技部科技大觀園(http://scitechvista.nsc.gov.tw/zh-tw/Feature/C/0/14/10/11/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