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全新的傳播器官-新媒體正在發生(聲)/盧安邦
台灣,在社會大眾的眼光中,新聞記者的角色已經從當初「監督政府的無冕王」轉變為「製造亂象的社會亂源」。從一九八八年報禁開放前到現在,台灣登記有案的報紙爆增十倍、有線電視頻道數從一九九三年的三台暴增至一百多台,其中,二十四小時的新聞頻道也已經將近十個。在36,1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台灣擁有世界最多的二十四小時新聞頻道,以及密度最高的SNG車,這記錄成為另類的「台灣之光」,也透過這激烈的媒體競爭「讓世界聽到了台灣的名字」。在這樣的環境中,塑造了台灣記者的獨特性格、工作流程與對新聞價值的認定,然而遺憾的是,這一切卻使得記者工作一步步地走向人們界定的「社會亂源」。新聞工作者在其中似乎毫無抵抗的能力,只好試著讓自己在結構的侷限中感到自在,就像個汗流浹背、沙丁魚般擠在公車上的上班族,反覆默默地對自己說「嘿,塞成這樣就不會跌倒,似乎也不錯」。
是的,若狀況已然如此險峻,是否新聞已經全然失去了其監督政府的社會功能?幸虧,事情沒有那麼悲觀。新聞工作者面對各式各樣的侷限,他們仍在反抗、追求在結構限制中擾動的可能性,而網路的出現,提供這些人一些新的機會。
從主流媒體組織中「獨立」出來
曾經,新聞產業是一個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封閉有限空間,從黨政軍掌握媒體的時代,到黨政軍三退後企業進駐皆相同。那樣的時代中,定義「新聞工作者」的判準是他所歸屬的組織,一個任職於中國時報的報導者會被稱之為新聞工作者,因為中國時報提供他一個讓報導曝光的空間,並且以組織的聲譽保證其報導的可信度,但若你不隸屬於任何新聞組織,那麼你將失去組織的支撐,失去曝光的平台,如此一來,即使具備相當的能力,你仍將失去做為新聞工作者的資格。
在這個狀況下,若想從事新聞工作,就必然得遵從組織的政策,假新聞、羶色腥、置入性行銷等新聞歪風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中逐漸成型。然而,網際網路發展至web2.0後,「獨立新聞工作者」這樣的角色出現了:
馮小非與汪文豪在「上下游新聞市集」網站中耕耘農業相關議題,2013年與消基會合作,踢爆出台灣米粉大多使用玉米澱粉取代純米的「業界共識」,促成衛福部對各項食品成分標示的進一步規定;
朱淑娟除了在「環境報導」部落格上對環境議題進行深度有力的報導外,同時也與公視、天下雜誌等新聞組織合作,製作環境議題的專題報導,其報導獲得卓越新聞獎的肯定,打敗眾多媒體組織,奪得多項新聞獎項;
李惠仁以《睜開左眼》反思攝影記者在新聞工作以及新聞組織中的角色,離開主流媒體之後更是全力追蹤禽流感議題,以紀錄片《不能戳的秘密》揭穿農委會隱匿禽流感疫情的事實,促成政治系統不得不對此有所反應。
「公民」的發聲練習
而除了從主流媒體「獨立」出來的記者外,許多不曾待過主流媒體、不曾透過媒體組織取得記者身分、甚至未曾受過新聞專業訓練的人們也已經能夠在媒體、新聞領域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如鄭國威先是經營個人部落格「龜趣來嘻」發表社會、媒體觀察文章,累積了一定讀者與知名度後,又與Global Voice合作經營台灣重要社會議題的媒體內容匯整、導讀、翻譯、編排,如今更成功地創辦PanSci科學新聞網,累積數萬讀者,在科學新聞領域已然佔有一席之地;
公民記者如大暴龍也得以透過個人部落格、影音網站以及Peopo公民新聞平台進行常民式的新聞工作,藉此以公民的力量影響政府決策;獨立媒體如苦勞網、環境資訊中心透過自身媒體持續關心勞工與環境相關議題,讓許多在主流媒體上無法獲得曝光機會的事件得以獲得報導、成為「新聞」,進一步獲得更多社會成員的關注;
在文林苑的事件中,身為演員、導演的戴立忍也搖身一變成為分享、報導現場狀況的公民記者,即使他不將自己定位為公民記者,他所做的事卻也無疑就是「新聞工作」。
「社群」風格的傳播正流行
Blog、Youtube、Twitter、Plurk、Facebook、Google+…,緊接著web2.0之後,是被稱之為「社群時代」的到來,網路世界的浩瀚是優點也是缺點,因為它讓人們能夠輕易地近用媒體生產內容,同時,前所未有的大量內容化為浪潮讓人眼花撩亂,一則優質的內容在生產出來後,便成為水滴被浪吞沒。
人們需要指標,需要有人幫他們過濾訊息(且不是以商業利益的考量),社群媒體仰賴的是使用者的人際網絡,若使用得當,這人際網絡能夠幫助人們過濾訊息,並且透過「分享」、「轉貼」、「超連結」等功能,帶動資訊快速流動。「社群新聞」、「社群行銷」等概念應運而生,若觀察Facebook的發展趨勢,也可發現它已經跳脫單純「社交」的定位,正式將自己視為內容產品的發表、轉載、討論平台,這股趨勢催生出了對內容本身價值的日益強調。
請注意,不是媒體組織、不是個人、也不是平台,而是「內容」本身的價值。這也就是說,當你能夠生產出優質的內容,那麼你將可以透過各式各樣的平台發表訊息,而讀者若肯定內容的價值,便會透過社群媒體協助傳散。Stanley Milgram的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告訴我們,只需要五個中間人就可以聯繫任何兩個互不相識的美國人,而2011年Facebook針對他們全世界7.21億名使用者的實驗發現,Facebook 中兩個互不認識的使用者,平均只要透過4.7人的中介就能扯上關係。先不談實驗細節以及信效度的問題吧,至少我們可以看見,無論你是獨立記者、公民記者,抑或只是一個想要說話的公民,你與閱聽大眾之間的距離,或許比想像中還要更近;而你能發揮的影響力,也可能比你想像中更大。
上述一切正如火如荼地發展著,台灣新聞領域的商業競爭越演越烈,但另一方面,科技的發展以及公民社會對各重大社會議題的關心也成為了新聞工作者所能運用的資源。台灣媒體的惡性競爭像座越砌越高、日益密實的牆,但人們取得了羽翼,這是一個全新的器官,我們該做的是學習如何揮動翅膀,飛越結構的限制,而非因循怠惰任其退化。若我們對這個社會有所不滿,「這是結構的問題,我們無能為力」已經不再能夠說服自己,因為如今,能夠改變結構缺陷的素材就在手邊,等待我們養成足夠的能力,妥善地使用它。
鄭緯筌(2014/2/10)。從Facebook推出Paper,開始思考新聞媒體的未來。關鍵評論網。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4798/
李宜穆編譯(2011/11/23)。Facebook讓世界變小?六度分隔理論變「四度」。數位時代。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0973
陳浩:年輕人在乎新聞,只是他們的方式不同/柯幸宜
今年度的第一場媒觀講堂於4/21日在金石堂城中店舉行,邀請到資深媒體人,同時也是博理基金會的執行長陳浩,談談關於「新聞業」的走向以及未來。
在開場即陳浩提到,這次的太陽花學運,不難看出許多對新聞業的省思和批評,大家也不禁開始思考:媒體現在處在一個新舊交會的點上,未來是會走向問號、句號,還是令人驚豔的驚嘆號?隨著網路方便快速地提供海量精準且豐富的資料,這些都開創了台灣媒體的新頁。
陳浩推薦兩本美國知名網路趨勢觀察家克雷‧薛基(Clay Shirky)的著作《鄉民都來了》以及《下班時間扭轉未來》,他說,媒體近幾年來造成的重大改變,不管從傳統印刷演變到今日的網路排版,都能明顯感覺到新聞作為一種工業的生產形式正逐漸式微。
陳浩觀察,新聞業最早期的產製流程是由四個重要因素組成:生產、印刷、派報以及廣告,幾年前蘋果日報登台時,雖改變了報業傳統的生態以零售為主,不過基本上還是以一個大系統、完整分工的方式在運作。
傳統新聞業是高工業、高資金門檻,企業主才玩得起的行業,但是近幾年隨著新媒體的興起,新媒體的資料開放跟快速,打破原本媒體對資訊的壟亂及掌握,顛覆整個秩序。
從這次學運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例子,陳浩說,很多人在網路上瘋傳的懶人包,訊息含量非常足夠,也能精準陳述正反意見,即是一個新型態的媒體形式;另外學生進入議場後,用陽春的拖鞋架著iPad,現場就開始連線即時畫面,這些都是新媒體正在跨界挑戰舊媒體的事例。
(圖2)
陳浩提出,新聞業若繼續守舊維持傳統工業的型態生產,未來一定會慢慢消失,因為現在講求的是多螢世代,影像成為新文本(Text),而智慧型載具就是新型態的紙張。
他指出,以美國來說,目前收看CNN的觀眾平均年齡是63歲; MSNBC59歲;FOX更高達65歲,顯示出有線電視已經是明日黃花的媒體生態,因此媒體人首先應該善用社群網站,經營和閱聽大眾的關係,拉近與用戶的距離。
陳浩也表示,未來新聞業的型態應該會有以下幾種特徵:真實且反諷的文本、好玩且易消化的內容,最後就是易分享的性質,因為未來是年輕人的時代,而下一代的年輕人在乎新聞,也關心世界,只是他們的方式不同。
TPP與氣候變遷
譚偉恩 |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新聞報導
貿易自由化與環境品質的維護向來是難以調和的兩種法益價值,儘管透過區域性經濟整合來強化國家因應氣候變遷的能力是理論上可行之做法,但實踐的結果往往是形成一個偏向維護經貿利益的制度。此外,即便經濟整合的談判觸及某些環境保護議題,往往也僅是停留在法律規範層面,在具體政策的實踐上如何讓會員國兼顧環境保護的執法自主性,將是一個關鍵議題。
近年來臺灣積極投入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TPP)的談判,這項協定目的在於發展亞太區域經濟發展,希望能夠創造比世界貿易組織(WTO)更為自由與強調市場開放的跨區域型自由貿易協定(FTA) 。早在2002年,亞太經合會(OECD)的成員國便開始彼此醞釀,計畫促成多邊關係的亞太自由貿易區,透過消除關稅、貿易配額等經濟規範,促使彼此投資貿易流動更便利、自由,同時也能夠帶來亞太區域的經濟發展動能。
臺灣目前積極參與TPP合作談判,正著眼於TPP能夠協助國內企業開拓海外商機,同時營造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國際環境空間。只是在參與TPP的評估階段,國內研究者便分析提醒,TPP談判項目和商議中的條款內容有一些值得關切的問題,特別是有關環境問題,隨著氣候變遷議題日益受到關注,TPP規範內容將來如何參與國的經貿發展及環境生態品質同時兼顧,已經成為談判桌上受到矚目的議題。
2012年紐西蘭在TPP談判過程中便提議,將氣候變遷議題明文納入TPP中的環境章節(environment chapter),紐西蘭的具體建議有兩點:
1.成員國要承諾逐步刪除油料補助;
2.在TPP協定中,制定條文支持碳定價(pricing carbon)。
紐西蘭希望這樣的條文制定能夠有助於成員國逐步建立貿易區的碳排放交易系統,然而紐西蘭這項提議仍受到,焦點仍在於協定將有助於自由貿易促使國際貿易更加頻繁,恐帶來環境衝擊。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等三國綠黨便就此發出聯合聲明,若TPP協定內容不能更加重視各國環境保護問題,未來恐會出現跨國公司以妨礙貿易自由化、損害其利益等理由,阻礙各國比較進步的環境管制法令制定的現象。因此呼籲TPP協議談判應該更透明,同時廣大非商業團體、環境團體加入,並且要求TPP談判更加關注自由貿易對於環境、氣候變遷議的影響。
初步看來,TPP觸及到環境保護(尤其是氣候變遷因應策略)的部分甚少。多數談判係圍繞在國營企業的管制、服務貿易、政府採購、智慧產權、投資等貿易議題,而為了參與TPP,亞太各國都必須進行國家管制的讓步,以換得經貿利益的增加。但這可能衝擊國內農業或環境。以氣候變遷為例,雖然TPP在議程上也有對碳排或環境標準進行商議,甚至還觸及對海洋漁業資源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育,但始終沒有在會員間形成共識,更遑論明文列入TPP規章中。
未來持續的談判過程,臺灣追求融入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如何維持環境政策的自主權,預料是一大考驗。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TPP主要目的是促進成員國彼此間的自由經濟貿易,此外不同於一般的自由貿易協定,TPP還涵蓋戰略合作的內容,內容也包含了智慧財?權保護、勞工標準、環境標準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等內容。
研究指出,未來TPP協定的簽署將使泛太平洋有更頻繁的貿易運輸,也勢必增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因此,如何在經濟和環境之間取得平衡,也成為TPP談判過程受到重視的部分。
而參與TPP可能付出與環境有關的代價,可分3點分析:
首先,TPP的主要目標已不僅僅只是削減關稅障礙,更進一步要強化對跨國投資與出口貿易的保護。因此,參與談判的國家未來對於境內外資和進口產品的相關管轄範圍勢必將受到限縮,這也包括了現有的環境法規和農業事務;
第二,在TPP協定下,除了可能受到影響的農業發展外,會員國國內現行的若干環保和公衛政策恐也將受到影響。以進口農產品的檢疫問題為例,目前在WTO架構下,設有「食品安全暨動植物檢驗與檢疫措施協定」或「技術性貿易障礙協定」,讓WTO會員國能夠依照國際組織的標準來進行檢疫以及決定是否進口特定農產品。倘若加入了TPP,未來更可能要轉以美國的科學技術和風險評估做為檢疫的標準;
第三在有關環境與氣候變遷的議題方面,絕多數的FTA雖不直接限制參與國的環境法規,但必定於內容中註明「不可對貿易造成不必要之限制」。因此,為了保護環境或是減少碳排放的法令規定如在客觀上有限制貿易的效果時,TPP的做法可能是以維護貿易利益的「比例原則」,而不是強調氣候環境安全的「預防原則」。(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林傳堯 |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
審校:葉欣誠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延伸學習:
環境前線:自由貿易協定的生態代價
中央研究院(民102),農業政策與科技研究建議書,台北。
Fergusso, Ian, William H. Cooper, Remy Jurenas, Brock R. Williams (2013)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Negotiations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he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Outlines of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原文首刊於科技部科技大觀園(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Feature/C/0/14/10/1/5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