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中國黨媒2.0恐成言論自由限縮2.0/游家榕(特約記者)
「中國已經進入『黨媒2.0』時代」,張潔平開場便清楚說明,中國權力與資本空前緊密地結合,新媒體在中國已經成為資本與權力爭奪的新戰場。
去年底(12/22)「兩岸三地新媒體戰場」講座在誠品台大店舉行,邀請《端傳媒》執行主編張潔平分享中國近年進軍新媒體的策略。
新型主流媒體搶奪輿論
中國政府搶進新媒體的策略,第一步是搶奪民間媒體的話語權。張潔平分析,過去中國政府只是限制報導內容,但現在還要用「新型主流媒體」搶奪民間媒體的讀者。
所謂新型主流媒體,就是過去為黨喉舌的傳統黨媒,在網路上以截然不同的面貌出現,《人民日報》就是典型代表。張潔平說,「過去走在路上,是不會有民眾看《人民日報》的」,但《人民日報》今年已成為擁有最多微博粉絲的媒體。她認為《人民日報》透過年輕人的語言,輔以漫畫、圖片與生活用語與新世代互動,相當受歡迎,顯示中國政府對於新型主流媒體的努力很有成效。
她也表示,收編舊媒體是另一個很常見的手法。中國主要的入口網站如網易、新浪、騰訊與搜狐,無論什麼時候打開,頭條一定是習近平。在商業上則利用傾中的資本家收購媒體,馬雲近年逐漸收購十幾家媒體,包含近日以高價買下的《南華早報》,都被媒體圈解讀為「為國接盤」。她強調,現今中國網路的現況,權力與資本前所未有的緊密,政府對於媒體的控制也到達新高點,是相當令人擔憂的。
成立網路領導小組、打壓新媒體意見領袖
《端傳媒》的報導曾指出,習近平在2014年成立「網路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統一管理網路。張潔平認為,過去網路由八、九個部門共同管理,制度上的灰色地帶讓網路空間得以保有空隙,但現在權力集中到一個單位後,中國政府對於網路的管控便可以更加嚴密、有效。
對於社群媒體的控管,中國政府也頻頻出招,首當其衝的是新媒體意見領袖。在微博上的意見領袖被稱為「大V」,他們擁有廣大的追蹤者與粉絲,在社群網路上有一定的影響力。
張潔平表示,自習近平上任以來,微博大V活躍度明顯下降。政府不但註銷許多批評政府的大V帳號,也頒佈各種法條來打壓與限制他們的言論,光是2014年微博大V的發文量就減少了四成。取代而之的是政府培養新來的新大V,他們在網路上重新引導議題,替政府奪回網路發聲權。
新媒體火熱 調查報導氛圍低迷
「眾籌」是現在許多新媒體的嘗試突破的方法,《報導者》、《立場》都在嘗試眾籌的可能性。但是這樣的獨立媒體在港台都難以生存,何況中國?
根據張潔平觀察,中國新媒體非常火熱,公共討論的氛圍卻非常低迷。她解釋,過去中國有近三百位調查報導記者,現在近90%都已經轉行。調查報導環境艱難,許多資深記者改做體育、財經等非政治的新聞,但根本無法觸及國家真正結構性的問題。
資本收購媒體 如溫水煮青蛙
現場有聽眾提問,港台的觀眾都有自己的判斷能力,是否可以抵抗中國在權力資本下運作的媒體操作?對此,張潔平語重心長地表示,「溫水煮青蛙永遠有用」。
對於一個真正有心收編媒體、控制輿論的人,並不會在意等待五年、十年。她也舉最近剛被併購的《南華日報》為例,數年後這些媒體會開始慢慢轉變態度,在重要議題的選題上,選擇對黨有利的報導角度,且讓一般的閱聽眾幾乎難以察覺。
現場觀眾也關心《端傳媒》如何面對中國的收編?張潔平笑著說,要被收編也要有點實力才行,《端傳媒》應該是被打壓的。不過她也表示,《端傳媒》採分散股權的方式,目前編輯部的股權擁有三成以上,未來希望可以持續增加。如未來真遇收編,至少股份不會過度集中。
成為跨區域的獨立媒體 連結區域議題
張潔平表示,習近平的媒體策略強硬,媒體不是被完全控制,就是被打壓,而《端傳媒》選擇了後者。因此《端傳媒》將自身的觀眾群放在「華語世界的公民」,將重心放在港台與海外華人,前進不了中國,也要把海外的市場做大。
將自身定位在營利性媒體的《端傳媒》,如何能在維持運作的同時,也能保有編採的獨立性?她回答,「用好的內容去換回高質量的用戶,也換來廣告,這是很傳統的模式。」
在八月已經上線的《端傳媒》,未來也希望可以連結港台媒體的報導議題,她表示,許多議題是跨區域的,與《報導者》、《立場》這些獨立媒體合作,可以讓跨區域的議題更充分的被探討,也讓觀點更多元、更全面。
買辦政治和他們的水果-《水果政治學》新書發表/吳淑鈴(特約記者)
《水果政治學》新書發表會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簡稱卓新基金會)、巨流圖書公司主辦,於去(2015)年12月28日在小藝埕舉行。發表會分兩階段,第一階段由卓新基金會董事張錦華、醫師蘇偉碩、嘉利果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周文欽推薦新書。第二階段由學界、媒體界等代表就「從ECFA貨貿解構兩岸交流下個十年圖像」議題舉行座談會,共同討論兩岸農業交流的經貿議題。
回顧過去十年 解構未來十年
《水果政治學》作者焦鈞原為記者,十年前轉到臺北農產運銷公司任職,對於兩岸農業交流和出口貿易參與甚多。他表示,本書分兩個軸線鋪陳,首先他以記者的角度採訪自己,採訪自己因工作關係,過去十年在農會體系外圍、農產公司運銷體系內所觀察的現象。其次是在這個時間軸的演進中,分析兩岸交流中的政策變化,特別是因應2008年政權交替後所帶來的農業政策轉變。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黃榮村表示,卓新基金會有一項針對資深記者出版的獎助計畫,《水果政治學》即在此計畫下和巨流出版合作推出。黃榮村說,此書對過去十年的兩岸農業交流做了回顧和展望,而當日舉辦的座談會則討論未來十年的影響。他表示,新書談過去十年,座談會分析未來十年,兩者相互搭配,試圖解構臺灣農業經濟發展的現況與未來。
對岸讓利卻影響台灣農業 媒體缺少深入報導
新書推薦人、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表示,焦鈞的新書解答了她長久以來的一些疑問。張錦華說,2009到2011年期間,大陸幾乎每個省市的採購團都前進台灣,統計這些省市的採購意向書,他們購買臺灣產品的金額約兩百億美元以上。此外,她也看到大陸某些國台辦的官員來臺灣全省走透透,用台語和農民「搏感情」並投入資金,譬如虱目魚契作等農漁業。
張錦華說,我們看到中國資金在臺灣產業的流動現象,也知道這樣的情況很嚴重,但她分析台灣的新聞報導,卻發現相關的報導極少。她說,中共來臺灣讓利的情形,她查遍各個媒體都沒看到任何一則深入的分析,甚至簡略的分析都付之闕如,不知道後來發展的情形,也不清楚臺灣農業、水果和對岸的交流情形,她說,一直到《水果政治學》這本書的出現,才解答了她長久以來的一些疑問。
被稱為「反美牛醫師」的蘇偉碩認為,過去兩岸的農業交流中,大陸雖然不斷讓利,但近十年來,就他觀察的社會氛圍,顯然大陸讓利,買到水果但卻沒買到人心。蘇偉碩表示,此書是以一個真正關心農民,站在土地的立場上寫出問題及解決之道。他建議未來的執政者應該讀這本書,才能知道台灣農業發展的核心問題,以及未來和其他國家、大陸的農產貿易應該如何前進。
政商結構綁架 充斥買辦文化
第二階段的座談會,與談人對於兩岸的買辦文化做了許多討論。焦鈞表示,他在撰寫此書時,對於「買辦集團」的想像還沒有很強烈,一直到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承認兩岸紅利有分配不均的問題,才引起社會大眾的批評和討論。
「不只是農產品的產銷有買辦,很多領域都有這樣的現象,甚至學術圈也有,」前陸委會副主委黃介正說,買辦就是靠關係,沒有看到市場,也沒有顧及產出者的利益。他也表示,台灣的買辦就是在大陸的制度和商業結構綁架下,所涵養出來的文化。
民進黨政策會副執行長洪財隆說,2014年的318運動所批評的黑箱作業,最重要的問題在於缺少公開透明的機制。他認為,未來要避免買辦主義,重點在於兩岸監督條例的內容是否能訂定清楚,譬如資訊透明化、利害關係人的迴避等。洪財隆說,在第一線實際負責談判的人員,也必須站在台灣既有的農業優勢地位上去爭取條件。
關係有遠近 買辦無顏色
「不管政黨如何輪替,買辦文化都不會消失,只是轉手」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表示,他的態度較悲觀,他認為台灣未來即使政黨輪替,但只是換個代理人,買辦文化仍會存在。他說,他不認為一個訂定透明規則的兩岸監督條例就能避免買辦文化。吳介民補充說明,依據過去的經驗,透明化之後,原有的買辦行為只會跑到更隱密的地方去,如果要讓政商談判的過程,或是檯面下的交易更加透明化,公權力、公民和媒體都要不懈地持續監督。
黃介正也認為「關係有遠近,買辦無顏色」,不管任何政黨執政都會有買辦集團,只要有「關係」就會有買辦。洪財隆回應,買辦文化有市場上的供需需求,尤其是兩岸特殊的經濟背景,加上臺灣的經濟體質較弱,和大陸的連結無可避免,他認為無論對國家治理和企業治理,資訊透明化都是民主社會最大的武器,同時他也同意公民、媒體的不斷監督,是讓買辦文化走向正軌的重要力量。
英倫傳媒:英國試行放寬對「保護法庭」的嚴格報導限制/何鉅華
提高司法透明度,有助公眾認識法治真諦,信任司法公正。在英國的各級法庭中,專為保障心智失能人士權利而設的「保護法庭」(Court of Protection),由於當事人本身的弱勢,法庭方面一向採取極之嚴格的保密設定以保護當事人的隱私權利,同時由於審訊甚少公開而予人諱莫如深的神秘感覺。不過,由新的一年開始,在提高司法透明度大旗底下,「保護法庭」也改以較為開放的態度,試行對新聞界和公眾局部公開該法庭所審理的案件。
英國的「保護法庭」乃依據《2005年精神能力法》(the Mental Capacity Act 2005)規定下設立,專門審理關於缺乏身心能力而難以自行決定醫療及財務問題的人士或攸關他們福祉的各類案件。
以往,經「保護法庭」所審理的案件,法庭方面即使准許新聞界作出報導時也都施加重重嚴格限制,例如嚴禁報導當事人所住的地區、所在的地方當局,甚或當地保健衛生部門的名稱;在種種限制下,也總讓人無法識別實際上跟全國某處地方扯上關係。正因這樣,儘管特別聳動的消息,都只見全國性媒體大做,反而地方性媒體少做。
人性普遍悲天憫人,關於心智失能人士的有關消息,一經公開,往往更能引起社會人士的同情和迴響。而「保護法庭」出於保護之心,一向的做法是,所有案件不設公眾旁聽,亦只有為數甚少經認證的記者可以在庭聽審,但他們如何作出報導事先必須獲得法庭批准。
現在,在提高司法透明度的大原則下,司法當局在去年十一月公佈將在新年起推出一套試行辦法,包括部份案件將會接受公眾旁聽,有關案件將發出匿名令以保護案中各方的身份名稱,同時,最受新聞界歡迎的新措施將是,定期以告示方式公佈該法庭行將審理案件的列表及簡述,這對媒體作出採訪安排上將大有幫助。
「保護法庭」庭長Sir James Munby 一向主張提高司法透明度以增強公眾認識和信任司法公正。他表示,在提高「保護法庭」透明度方面,要做到與保障心智失能人士的隱私權兩者之間達致恰當平衡。
新辦法將試行六個月,期滿經檢討後將決定是否繼續或擴大開放。
英國一名法律界人士指出,在英國各級法庭中,「保護法庭」歷來是最為嚴格保密的一環,如今也開始走上開放之路。
可參閱報導: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edwardho40@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