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0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6-02-19 16: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
[公益聯播]支持目睹家庭暴力兒童的心靈重建工作
本期目錄
新聞的未來不是一篇文章/Alexis Lloyd;莊適寧編譯
尼曼新聞實驗室:如何利用Instagram 發表敘事文本/柯幸宜 編譯
為台灣C-SPAN(公共事務)電視催生/楊楚光(資深媒體人)
新聞的未來不是一篇文章/Alexis Lloyd;莊適寧編譯

新聞的未來不是一篇文章/Alexis Lloyd;莊適寧編譯

今年五月,Facebook發布了Facebook的即時文章,其初步嘗試改革Facebook的使用戶體驗在新聞閱讀方面。一個月後,蘋果公司推出了他們自己的蘋果新聞App應用程式,它允許”那些擷取自出版商的網站,被塑造成看起來像是文章的故事,同時放入蘋果的應用程式內。”


對於未來的平台以及他們與出版商們之間的關係,已經有很多的聲音出現並討論有關於這個舉動的意義。但先將平台討論放一邊,讓我們來看看在這裡的一個基本假設:Facebook和蘋果,他們可以說是擁有龐大的力量去塑造新聞未來的樣子,他們選擇專注在一個以文章形式出現的未來。有關新聞是如何分配的形式和結構尚卻未被質疑,儘管那個形式主要是被用於發展來作為對於印刷(平面)媒體的約束(以及早期網路)之響應。

 

  與其看向大型技術平台去提議新聞的未來,或許這裡有一個給新聞機構自己重新考慮的大好機會。畢竟,對革新自己核心產品的出版商而言,他們是擁有最多受益的人。所以,如果我們開始重新思考構想文章的方式,新聞可能會是什麼樣子呢?

 

放手舊有制約


新聞在歷史上曾代表一系列的文章,它報告所發生的事件,因為這是唯一能發布新聞的途徑。印刷媒體的約束意味著,一旦在報紙上經發表後,頂多,一天兩次並且在一篇文章第一次發布後,它就無法更改。雖然新聞機構透過創意性地使用互動、影片,和影音來適應新媒體形式,一旦出版了一次,並且沒有隨著時間而成為累積性的知識。

 

  創造新聞給目前和未來的媒體遠景,這是指以更多的創新方式來考慮我們報導的時間尺度。訊息應該累積在自身,文件應該要具有對新報導或者訊息反應的方法。而且我們應該考慮用戶的消費行為,以它來做為發生在所有節奏的韻律,不單只是作為每日更新而已。

 

  那麼,累積的新聞是長什麼樣子?什麼是技術上的需要,以此來理解那些可能性?首先,讓我們斷定,我們不是在談論轉變新聞報導成為一個單純的參考資料,像是一個以新聞為主的維基百科。不是的,而是這是關於利用知識的深度,從一個報導豐富的身軀擴展和深化對新聞的體驗。

 

  為了充分利用在每一篇發表過的文章裡的知識,我們首先需要以編碼的方式,使它成為可搜索並且可摘錄(選取)。這意味著,當一篇文章被寫下時,就該標記那些可能可以重複使用的部分訊息─ 我們在紐約時報研發實驗室(The New York Times R&D Lab)時一直都稱呼這為顆粒(Particles)。這個概念建立在語義網(Semantic Web)的標題下,已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被拿來討論,但還沒有看見普遍的採用,因為涉及了人力成本。

  在實驗室裡,我們一直在這樣的標記上面努力研究,並且標記那些能大大減輕工作負擔的註釋。我們的編輯項目,例如,著手在某些顆粒狀形式的元數據,透過協作系統中重建,這在相當大地程度上需倚賴機器學習,應用計算技術可以提高增強記者的執行過程。一旦我們開始捕捉和編碼在文章內的知識,它就可以各中方式使用,以此改造新聞閱讀的體驗:

 

1.增強新聞寫作的工具


首先,一旦我們有了具有結構的新聞元素作為基礎,我們可以提供傳統的文章新的超能力。此刻,如果一個記者或者編輯想要重提上一次的報導主題,提供某篇文章一個上、下文,她必須要翻越多本手冊來找到那篇具有相關資訊的文章,然後再連結它。這種超連結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做法,況且,這會要求讀者離開正在閱讀的文章。

  但是,如果將這些顆粒(Particles)視為元素,將它們編碼、標籤和嵌入,那麼具關連的資訊將會更容易讓記者找到。各種新聞編輯室的工具都可以建造,讓記者使用先前的報導,來讓文章更加豐富,他們的工作也能更輕鬆而且更高效率。此外,這些訊息可以在線上以多種的方式嵌入,允許一篇文章能更深入閱讀和理解,成為一個靈活的框架。一個可以伸展和收縮來回應讀者的框架。一篇文章可能包含了不僅是其置於上的敘述,也有一些切入點來進入更深層的背景、內容或者分析。

 

2.摘要和綜合


但當我們想到跨越文章的可能性時,這些顆粒(Particles)就變得更強大了。一個具結構化訊息的主體,比起一個文章的檔案櫃來讀更強大。當我們將文章視為一塊巨石來處理,會帶來的影響是:一旦它經過發表,它很難將一個以上的文章內的知識或者資訊結合起來。處理任何一種綜合體,得到切入跨越時間的問題解答,得到圍繞在主題周遭聚集的知識的理解─ 所有這些行為還是取決於人,透過閱讀多篇文章並且手動來完成這項工作。

 

  舉例來說,如果我想要看從古至今所有唐?德�川普(Donald Trump)被引用的移民議題,我沒有辦法獲得這個訊息,更不用說在其周遭創造一個引人入勝的閱讀體驗。但是,如果我們發布的每一則引用都被標記以及歸類,這將會是一個更加容易的任務。


或者,如果我們在一個正在進行的故事內,視每一個離散的事件如同當初的報導,隨之產生一個更大的敘事動態、更新時間表,將會同樣地呈現低價值。大部分的綜合(資訊),需要的是能讓人更容易理解所發生的新聞事件,就是這種取決於上下文,縱向的知識目前是非常難以達到的。


這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會存在專門從事”新聞解說”的網站會存在的原因。但是,每一個新聞機構所發布的訊息,它們是需要建立縱向的知識。它只是一種訊息編碼的多種方式,讓它更方便提取、重複使用、以及在事件發生後使再合成(混合)。

 

3.適用的內容

 

  最後,近期為媒體消費所激增的新設備和平台,帶來新聞機構新的壓力。考慮到每一種新的平台和產品,對應目前發布它們的內容之新聞機構,以及每個產品所要求的不同格式和呈現方式。例如,一篇紐約時報的食物文章,可以在網路上發布為中到長篇的文章。它也可當作一則要點頭條,在紐約時報的Now app應用程式上面,或者當作一個句子的故事,在Apple Watch上。也可以做為烹飪底下的獨立食譜,更不用說平台要求的各種格式,像是Facebook或Pinterest或推特Twitter。標記在文章中的顆粒(Particles),如同當初它所被創造的那樣,它允許一個更簡化的工作流程,以及一個更輕鬆的編輯作業。如在其文章內的訊息可以被儲存在一個地方,但它可以以多種方式顯示對上不同的端點。

 

4.短暫與長存


在構思新聞的未來時,其中最大的潛在轉變是,其隱含在短暫即逝的內容跟永久流傳的內容的分別。在新聞報導裡,一直都存在兩種類型的報導混合物:一篇文章包含了有關該事件的敘述,是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但它將涵蓋更多的可永久流傳的訊息,像是事件的來龍去脈、關鍵人物等等。以顆粒來作為新聞的基本單位,這意味著,所有的這些訊息實際上已經被視為是短暫的。新聞機構每天發布了數百篇的文章,然後第二天又重新開始,每天都在重新創建多餘的內容。這種出版方式,是因為受到平面媒體的限制所塑造出來的,並且看起來似乎沒有必要。而且當我們從一個數位化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作法是滿奇怪的。你能想像嗎?每次當有新的事情發生在敘利亞,維基百科便會發布一個新的敘利亞專頁,然而為了要了解整個大局,你必須要手動篩選上百頁的重疊訊息?


這個想法聽起來在這種情況下似乎很荒謬,然而,它本質上正是每天新聞出版商在做的事。運用標記文章內的顆粒(Particles)並且重新使用的方法,顯示出我們需要辨明哪些是永久流傳的資訊,在創建訊息時哪些是可以重複使用的訊息,就讓它在新的環境中能夠被重複使用。這意味著,新聞機構不只是創造”歷史的初稿”,而是同時綜合第二份草稿,以新的強而有力的方式使之成為知識和民間理解的資源。

 

原文網址 - http://nytlabs.com/blog/2015/10/20/particles/


譯文撰寫 – 莊適寧

 

尼曼新聞實驗室:如何利用Instagram 發表敘事文本/柯幸宜 編譯

尼曼新聞實驗室:如何利用Instagram 發表敘事文本/柯幸宜 編譯

 

利用社群媒體結合新聞發表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最近卻有越來越多媒體人開始利用攝影軟體Instagram發表作品,究竟這項轉變將對媒體界產生什麼影響? 使用Instagram發表的敘事作品又有哪些特色呢? 來看《國家地理雜誌》前記者 Neil Shea 的觀點。

 

─────────────


  去年六月,我與攝影師Lynsey Addario正在西西里島撰寫從非洲移民到歐洲難民的報導,正當我們開車抵達時,我們聊起寫作,特別是我最近想開始嘗試的一項舉動,Lynsey作為一名獲獎無數的攝影師,他懂得如何將圖像結合適切的文字描述,我打趣地說,但現在我寧願不要發表長篇大論,我選擇撰寫較短篇的文章,並且將之發表到Instagram。

 

  Lunsey聽了很驚訝,拿起他的手機開啟Instagram嘲諷地說,我以為這個軟體只是大家用來上傳食物或寵物的平台。的確,Instagram似乎不是大多數作家會選擇發布作品的地方,因為他更新的速度很快,還有很多人喜歡上傳生活中的瑣事:如自家寵物、自拍、鞋子包包、或文青咖啡館一隅等,這個社群網站並未提供太多空間給文字,但當我真正開始使用,並且體驗這個軟體之後才發現,似乎越來越短篇的「微寫作」將會成為趨勢。

 

  我開始體認,Instagram所能提供的影像交流可以成為另類發表故事的地方,尤其是較短篇幅的文章,畢竟這個應用程式主要要求的還是影像品質的展現,如何結合適當的文字描述只是附加。

 

  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Instagram所能提供的,遠超越一張自拍照的本身。它能提供有力、超乎預料,並且目前是尚未過度使用的敘事工具。

 

  讓我們將Instagram想像成一本全球共通、成功的大眾雜誌,有超過三億用戶每月頻繁使用,並且每天有多達七百萬張照片在其中流通,每張照片背後都是一頁,一個故事,或是一個觀點,來自世界上的某個角落,我們發現Instagram上的活躍用戶多半年輕、高參與度、且多為低頭族,喜愛沒事就滑手機看看上面有什麼有趣的新消息,這個看似無趣的過程,背後其實說明了每個貼文背後都是一個故事,都有影響力。

 

  直至今日,Instagram目前似乎還是攝影愛好者的地盤,這款應用程式從2010上線至今,許多攝影記者用它來展現高畫質、使用強大濾鏡的照片,或是一些漏網未發表的影像,建立個人專屬資料庫,或是正在進行的計畫,相反地,作家則是對Instagram敬而遠之,畢竟要縮減篇幅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但相信大家會慢慢發現在Instagram上寫作是一件有趣的嘗試,在你沒有特別打算的時候,它會展現出它的過人之處。

 

原文出處:


http://www.niemanlab.org/2015/11/from-nieman-reports-how-to-tell-powerful-narratives-on-instagram/?utm_source=Daily+Lab+email+list&utm_campaign=3fb2e7b053-dailylabemail3&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d68264fd5e-3fb2e7b053-395857297

為台灣C-SPAN(公共事務)電視催生/楊楚光(資深媒體人)

為台灣C-SPAN(公共事務)電視催生/楊楚光(資深媒體人)

 

 

 

很高興看到新國會、由新任立法院長蘇嘉全主持的政黨協商會,全程公開舉行、各媒體採訪、加上全程網路直播、實現了全民多年要求瞭解國會論政的目標。希望如此透明模式能一直持續下去,我們更樂見民進黨選前政見的實現及落實。全民將會記住二月二日這天,因為這天是我國拋棄立法院暗室政治的重要日子。但這依然不夠,我們要更透明的國會頻道,在有線及無線電視中作會議直播。

 

 為台灣C-SPAN(公共事務)電視催生/楊楚光(資深媒體人)

 

我們直播國會問政的節目頻道


一九九三年,筆者與民進黨的吳乃仁兄,以中立的立場開始籌備,並共創全台首個政論頻道TWN(台灣衛視)。邀請自由派記者吳容典、羅碧霞等人加入,採納青年代表鄭麗文、張啟楷等人的意見。因陋就簡,以有限經費及簡要器材,透過印尼衛星PALAPA開播,對台灣業者提供國會新聞及相關評論。經過四年的努力,我們規劃節目直播立法院的委員會及院會,但我們直播立法院會議的努力最後宣告失敗。主因是立法院始終不同意我們接用他們存証用的立院視訊影視訊號,屢次剪斷我們的纜線,使國會直播成為斷斷續續的節目,因而也錯失了一個真正國會頻道的產生。最後我們耗盡了全部的投資。但也由於我們大量的報導立法院新聞,因而也使好多藍綠委員都得到了平衡的報導。目的雖已部分達到,但錢也用光了,在吳乃仁要回政界發展後,我們所有的同仁也決定散伙,至今吳董還欠發我們當年的資遣費呢!

 

  雖然今年民進黨承諾開放透明立法院,除了擴大採訪範圍外、並力倡公民記者網路全程直播等新的構想。但筆者以為仍然需要建立類似C-SPAN的頻道,因為台灣是高齡社會,至少有四成左右的資深公民是不上網的,但對政治又十分關切。而其他青年觀眾,大多也只看網上的娛樂新聞,對政治新聞興趣缺缺,只對政治街頭活動有熱情。

 

  既然有近一半人口的中高年觀眾對政治關心,且多透過電視新聞及政論節目來瞭解國會,他們便應該有權力知道立法院在作些什麼,以及各政黨的立場和作為,所以國會及公共事務頻道就非常有其必要了。

 

看看各國想想臺灣


美國C-SPAN已由三十年前的一個頻道,增為三個頻道以上,可見其受到民眾的重視。其中的C代表的是有線電視,S是衛星電視,PA是公共事務,N則是網絡。


美國的國會衛星電視頻道,其在國會休會期間會播出各種聽証會,及有關公眾事務的專案討論。這不僅在英、法、德等歐美,連鄰近的日韓也都有,只有我國ㄧ直沒有好好正視經營這類頻道。往往等到有議事衝突時,才見衝突雙方各自進行高分貝的記者會,相互指責,使民眾ㄧ頭霧水。再者,聽說過去台灣的朝野兩大政黨都不贊成有此類電視頻道,因為這類頻道不利兩黨的暗室協商,也會使部份委員為特定利益團體護航,及涉及利益分時的難看吃相為之曝光。

 

  如今的準總統蔡英文在選前就一直標榜要打破國會的黑箱及暗室協商,所以新竹柯建銘在競選期間也首先表明,未來國會將打破暗室協商制度。現在是民進黨該兌現支票的時候了,國會頻道的設立也應優先處理。立法院可以從自己預算撥用少數經費(立院已有網路直播畫面可共用),就可擁有自己的電視頻道或委由公視系統辦理,再由有線電視的授權費用支用、都可。

 

立法院開會應該被全民看到


立法院長蘇嘉全在他首次巡查立院各單位,到網路直播的控制中心時,曾表示希望立院有一面電視牆,可從中同時看到八個委員會的議事論政實況。蘇院長可能對電視轉播作業及設施比較不熟,因為以現有的立院視訊直播設備,很輕易就可立即完成。但重要的是,不僅只能有少數人看得到,我們必須要使台灣全民都看得到,才有實質的意義。


好在廣電三法及數位匯流等法案的重要法條,目前尚待新國會繼續討論角力。而有無設立國會頻道之必要,可及時加以討論,也可將國會頻道納入必載及授權等關鍵的要點,訂定於法案之中。而且此時也是最佳的時機,因為在蘇嘉全院長首次主持的政黨協調會中,已有委員對打破暗室表達了不同意的看法,以期維持原先的祕密協商。所以,現在應用一鼓作氣的精神和力量,破除原先頑固的保守勢力,快速建立此一公共事務頻道。以透明論政、公正議事,來顯示我們是全民參政,全盤透明瞭解國家大政方針。相對於中共、社會主義集權國家,政權只掌握少數人手中,只要三四個中共政治局常委就可進行翻天覆地的改變和鬥爭。有了直播節目的立法院,確實會大大的不同。

 

推薦訂閱
台灣光華電子報-大自然最幻美的 紫光舞者─ 搶救紫斑蝶大行動 (2016/02/17)@【台灣光華電子報】
房產投機橫行政府持續昏迷:要求全面啟動房地產稅制改革@【台灣勞工陣線-勞動者電子報】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