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0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2016-01-29 16:00:00/ 報主:傳媒與教育
[公益聯播]支持目睹家庭暴力兒童的心靈重建工作
本期目錄
英國試行放寬對「保護法庭」的嚴格報導限制/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王雪紅買下TVBS的啟思/呂一銘
治水工程不是罪 但別成為盲目的投錢遊戲
英國試行放寬對「保護法庭」的嚴格報導限制/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提高司法透明度,有助公眾認識法治真諦、信任司法公正。在英國的各級法庭中,專為保障心智失能人士權利而設的「保護法庭」(Court of Protection),由於當事人本身的弱勢,法庭方面一向採取極之嚴格的保密設定以保護當事人的隱私權利,同時由於審訊甚少公開而予人諱莫如深的神秘感覺。不過,由新的一年開始,在提高司法透明度大旗底下,「保護法庭」也改以較為開放的態度,試行對新聞界和公眾局部公開該法庭所審理的案件。

  英國的「保護法庭」乃依據《2005年精神能力法》(the Mental Capacity Act 2005)規定下設立,專門審理關於缺乏身心能力而難以自行決定醫療及財務問題的人士或攸關他們福祉的各類案件。

  以往,經「保護法庭」所審理的案件,法庭方面即使准許新聞界作出報導時也都施加重重嚴格限制,例如嚴禁報導當事人所住的地區、所在的地方當局,甚或當地保健衛生部門的名稱;在種種限制下,也總讓人無法識別實際上跟全國某處地方扯上關係。正因這樣,儘管特別聳動的消息,都只見全國性媒體大做,反而地方性媒體少做。

  人性普遍悲天憫人,關於心智失能人士的有關消息,一經公開,往往更能引起社會人士的同情和迴響。而「保護法庭」出於保護之心,一向的做法是,所有案件不設公眾旁聽,亦只有為數甚少經認證的記者可以在庭聽審,但他們如何作出報導事先必須獲得法庭批准。

  現在,在提高司法透明度的大原則下,司法當局在去年十一月公佈將在新年起推出一套試行辦法,包括部份案件將會接受公眾旁聽,有關案件將發出匿名令以保護案中各方的身份名稱,同時,最受新聞界歡迎的新措施將是,定期以告示方式公佈該法庭行將審理案件的列表及簡述,這對媒體作出採訪安排上將大有幫助。

  「保護法庭」庭長Sir James Munby 一向主張提高司法透明度以增強公眾認識和信任司法公正。他表示,在提高「保護法庭」透明度方面,要做到與保障心智失能人士的隱私權兩者之間達致恰當平衡。

  新辦法將試行六個月,期滿經檢討後將決定是否繼續或擴大開放。

  英國一名法律界人士指出,在英國各級法庭中,「保護法庭」歷來是最為嚴格保密的一環,如今也開始走上開放之路。

可參閱報導:

http://www.holdthefrontpage.co.uk/2016/news/law-column-new-year-new-transparency-in-court-of-protection/?utm_source=emailhosts&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Jan05Mailout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edwardho40@hotmail.com

 

王雪紅買下TVBS的啟思/呂一銘

今年伊始,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就以大手筆百分之百買下TVBS,消息傳出,令資深新聞工作者最大的感慨,就是「有錢真好!」難道不是嗎?前一陣子加拿大的世界日報就因經營困難結束,美國著名的報章雜誌關閉或易手,更是不知凡幾;再環視台灣報業在解嚴前後亦不知倒了多少家,換了多少老闆,其中中國時報報系的易手,最為著稱,更因與中國官方關係良好的台商買下,還列入美國「自由之家」和「國際無國界組織」的年度報告內,風光久久。

 

 

媒體恐淪為金權工具


現在的台灣已完全資本主義化了,而所謂的民主政治,亦離不開金錢和權力。而以錢養權(作政客或民代的金主)、以權養錢(官商勾結現象益顯),如此相互串連、循環,周而復始,形成所謂的「金權政治」,久為社會詬病,但仍未見有何良方醫治,致弊端、病象叢生。影響所及,如今連能監督的「第四權」媒體,一樣可大小通吃,像新聞置入、置入新聞之類,更是小巫見大巫,只要有錢,不管什麼媒體(紙媒、網媒、電視等)通通能自由買賣,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也者,亦泰半官話,只要不違法皆「樂觀其成」,於是新聞專業及倫理規範能否不斷精進或理想願景,乃至新聞「獨立、自由、公正、公信」更就云乎哉了。

 

  簡言之,今天的台灣媒體病象是:「錢在媒在,沒錢沒媒」,美其名是「市場導向」,其實是「利」和「權」字當頭。像新聞編採、言論專業人員,與媒體老闆有如「聘僱」關係,並非真正「工作夥伴」,甚至淪為奉迎老闆的「扈從」;而其專業工作尊嚴、榮譽或安定性均明顯不足,使得流動或轉業性大,難有「從一而終」的工作願景,和長期奮鬥努力的目標。

 

  相較之下,美國紐約時報或日本的朝日新聞、每日新聞、讀賣新聞等大報,資深新聞工作者俯拾皆是,不論「深度報導」或「調查報導」等等,屢見不鮮。台灣的大報(電子媒體亦然),則幾乎沒有培養數十年、甚至留用退而不休的資深的編採人員,反視為「人事成本」包袱,而媒體老闆裁員亦多以年資深、薪水累積多者為對象,甚至連個資深像樣的駐外特派員亦復闕如,如果閱聽大眾要求新聞專業品質或精進,依如此淺陋條件,幾乎是天方夜譚!

 

  由於我當過記者、採訪主任一路做到管理經營的正副社長位子,幾乎超過半個世紀,深感今天買媒體(紙媒、電子媒體等)或經營管理者,幾乎缺乏早年創辦「大公報」張季鸞的「不黨、不賣、不私、不盲」理想和精神,泰半在營營苟苟汲利,世或圖謀權位,遑言什麼媒體理想抱負,泰半是言不及義,或空口白話,或紙上談兵,讓許多從業人員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每天如同公務員打卡應卯,編造或置入,理肓或嗜血,致使新聞品質江河日下,如此惡性循環下來,神仙亦難救!

 

 

老闆好媒體好 反之亦然


回到媒體根源,不難發現「誰」是媒體老闆才重要。但其先決條件,必須是很有錢,肯不斷投資媒體培養人才,而非以媒體為「營利事業」,或利用媒體圖謀權勢名位,否則欲使媒體導入正道,戛戛乎難矣哉!

 

  早年聯合報、中國時報的王惕吾、余紀忠辦報一流,惜乎也步上當國民黨中央委員、中常委權勢之路;而今能辦報賺錢者,像黎智英辦蘋果日報,就很有一套經營管理手法,惜乎將新聞專業導向一個偏鋒,好在他言明自己是「生意人」,但至少對媒體有股奉獻的熱血和期待,尚具良知、良能和良心,重視新聞的核心價值。所以他辦報雖「重利」,還另有改善精進的空間。

 

  最怕的是,媒體老闆既要搞錢,又圖政治利益,不惜扭曲從業人員的專業和人格,淪為一種「營利」和「政治(文宣)」工具,導致媒體公信力淪喪!例如不擇手段搞置入,又千方百計建立兩岸權貴、官商關係,目的為何?實已不言可喻了,可悲的是仍有人不得已在其麾下討生活,毫無尊嚴可言,也根本談不上什麼新聞專業和倫理矣。

 

 

要民主就要多關心媒體


最近拜讀幾位學者文章,包括「以實際行動支持獨立媒體」的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羅世宏(內文提到管中祥老師主編的專書)、「候選人花錢買新聞,你同意嗎?」的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陳炳宏等,都擲地有聲,令人心有慼慼焉。例如陳炳宏文中提到「只管數鈔票的媒體高層,任由政黨、候選人、甚至對岸競相灑錢買新聞,其無恥應該也算是國恥!媒體真的不能盜亦有道嗎?當媒體可以為錢而出賣靈魂時,關心台灣民主發展與新聞專業的人,還能視若無睹嗎?台灣社會是否應該趕快想想該做些什麼,以阻止媒體繼續出賣臺灣呢?」,真是語重心長,一針見血!

 

  又如近二十多年來,亞洲華人政治文化圈的另類/獨立媒體風起雲湧,不斷在各自的土壤裡長出抗爭的花朵,積累在地的經驗,但也不斷相互借光,汲取養分。從台灣、香港、澳門到中國大陸和馬來西亞,各種另類/獨立媒體的實踐經驗一直在更新,也需要不斷被記錄,期能提供跨地域的交流和反思,並且開展相互協作和攜手並進的新路徑。羅世宏教授推介的「光影游擊最前線:華人獨立媒體觀察」(管中祥教授新近主編的專書),其內容有助於吾人理解獨立/另類媒體在重大社會事件和公共議題/政策形塑過程的關鍵作用,也有助於全面且貼近在地社會脈絡地理解兩岸四地及馬來西亞獨立/另類媒體的生成和轉化過程,可說是一本難得的佳作。

 

  如今看了諸多財大氣粗者買媒體,究竟是有心或另有所圖,甚至是否又帶來另一不可預測的災難,確實讓識者憂心。像郭台銘就曾有人鼓勵他買媒體,他直接了當地拒絕,強調絕不做外行的事。而他近來對社會熱議頂新製油案一審判決無罪,神回一句:「台灣最大的問題在,一堆人『有知識但沒常識』;關鍵在於廠商製油賣油,根本就不應該拿廢油來煉油」。如果廠商註明這個產品是用什麼原料製油,看有誰會去買。

 

  郭台銘的「有知識但沒常識」,堪稱暮鼓晨鐘。試想有錢的人為何買媒體?恐怕不須什麼長篇大論理論,只要「聽其言,觀其行」,諒可思過半矣。

 

 
治水工程不是罪 但別成為盲目的投錢遊戲

胡慕情(公視環境記者)


廖凱弘(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博士生)


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

 

治水工程不是罪 但別成為盲目的投錢遊戲

 

 

環保團體抗議政府以工程治水,呼籲不該輕忽環境正義和生態永續的價值(圖片來源:張春炎)

 

 

新聞報導


為了解決長期易淹水地區的水患問題,行政院2006年通過8年1160億的「水患治理特別條例」,內容包括野溪治理、排水、疏浚等水庫集水區治理工程。但在「水患治理特別條例」施行至2013年底結束的不久前,康芮颱風於8月來襲,南部縣市嚴重淹水,再度印證治水政策失靈。不過,地方政府卻依舊持續要求加編預算,而2013年11月行政院提出的6年6百億「流域綜合治理特別條例」草案也通過立法院經濟委員初審,並於2014年1月8日協商完成。學者痛批,工程治水是無效藥方,若不改變這種錯誤作法,未來只會有更多水患。

 

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廖本全指出,治水必須以流域為單位,並重視非工程部分的行政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使用規劃與管制」。但政府大力推行的「水患治理特別條例」治水方式相當傳統,只著墨傳統的排水防暴工程。廖本全檢視八年來的治水計畫後認為,水利署沒有掌握流域特性,也未釐清災難的結構和因果,導致治水只剩「地方政府要錢、中央審查後給錢、地方政府發包、把錢耗盡」的結果。他表示,「這是台灣極度不清明政治下的必然現象,政客深知社會盲目、炒短線的心態,樂得以工程施作讓民眾短暫心安。」

 

2013年7月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舉辦一場研討會,日本國土交通省河川局長竹松公太郎於會中表示:「其實提防沒有用,但我也是退休才敢這樣說。」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廖桂賢也直指,治水從來不是將問題交給堤防,「水患不只是水,還是『人』的問題,若人硬要,或不得不住在會淹水的地方,不處理人的問題並不合理。」

 

廖桂賢說明,治水工程就是「把一個地方要承受的水挪到另一個地方去」。但洪水逕流和總量不會因此消失,所以工程手段可以解決小範圍降雨帶來的淹水問題,不過當大區域的降雨發生,這種轉移方式就容易失效,而且「還存有環境正義問題:為什麼一個地方可以把不要的水排到另一個地方?」

「與其拿水開刀,我們需要整治的是不耐水淹的城鄉環境。」廖桂賢換句話解釋:「也就是從『不能淹水』到『不怕水淹』。」廖桂賢表示, 台灣的確需要錢來解決水患問題,但首要之務得先停止盲目的治水工程,以及放任易淹水地區進行都市開發。

 

其次,預算應花在對的地方,例如減少既有建成區域的不透水鋪面;重新設計現有的開放空間,包括公園和道路等,使其兼具納洪功能;甚至仿效荷蘭將位於易淹水地區的建築改造成防水建築,像是高腳屋、兩棲屋、彈性使用一樓空間等,都是既存的解決方案。廖桂賢強調:「舊藥已經無效,不能不試新藥。如果還堅持不換藥,那麼台灣將會繼續與水災共存。」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台灣降雨量為全球平均降雨量的2.6倍,但每人可分配降雨量卻只有世界平均數的 1/7。這凸顯臺灣向來有雨水集中且大量的特質,這些雨水匯聚在河道上,暴漲的河水也往往會流經人口群聚的地理空間,造成水患問題。為了克服水患問題,過去經常以築堤解決。然而近年來永續治水概念興起,更強調應該在下游找到洪泛區,藉以調節暴雨所造成的水流。

 

永續治水的概念是「兼顧生態環境保育與人類經濟發展為前提,以河川流域為單元,選擇適合流域之管理目標與措施,達到水患有效減輕、土砂合理管理、生態環境保育與土地利用管理之目的,並適時調整因應未來環境的變化。」

 

具體作法可從流域整體性進行,也就是將流域上、中、下游視為獨立而完整的流域系統,結合全流域治理、整合空間發展計畫、集水區治理、水土保持、河川整治、海岸防護、水質維護、水利建設及棲地生態保育等。永續治水包括三項層面:

 

(一)水患及砂石治理,以沖淤平衡的原則管理流域的土砂,並設法維持流域內土砂之合理遞移,使沿岸漂砂平衡;


(二)生態環境與土地管理,加強流域集水區治理、管理與保育,以減少坡地破壞,涵養水資源,維護環境與生態機能;


(三)社會致意與防災教育,落實民眾參與及資訊公開的原則,使利害關係人得以充分表達意見,並取得共識。


    
從永續的角度來看,治水必須正視水患背後的問題。現今台灣河川下游沿岸土地往往有過度開發的現象,原本該扮演自然調節的區域,因為建築大量不透水的設施,當洪水來時難免轉變成為「淹水區」;而河川上游山坡濫墾濫伐,高山農業、建築將原有的植生系統破壞,導致一遭逢大雨就會容易出現土壤流失、大量泥沙淤積河道的窘況。這些現象都說明了,治水問題牽涉到社會的政經發展,當務之急是建立更全面、系統性的永續治水政策,而不僅只是將治水問題限縮在防洪、築堤、疏濬的技術性問題之上。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林傳堯(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審校:劉昌德(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暨研究所)


新聞來源:記者胡慕情採訪報導


關鍵字:氣候變遷、糧食危機

 

延伸學習: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民102),永續治水之規畫與研究,經濟部研究報告。


我們的島 第738集 永續治水,永續工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dqBmVonPi8 


廖本全:看見永續治水的台灣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789 


與極端氣候共處,歐洲的治水新哲學


http://eem.pcc.gov.tw/node/31062 

建立完整治水體系


http://www.cfc.taipei.gov.tw/ct.asp?xItem=71692&CtNode=27885&mp=10603A 

 

 

 

本文首刊於科技部科技大觀園

推薦訂閱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電子報】
@【Yoga Journey瑜珈旅程】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