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6-05-30 16: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
[公益聯播]【招募課輔天使】長期招募平日、寒暑假貓頭鷹課輔志工
本期目錄
倡議媒體,但是怎樣的倡議媒體?/蘇正平(先驅媒體新頭殼董事長)
倡議媒體或媒體倡議的時代/葉蔭聰(《香港獨立媒體網》創辦人、執行委員)
BBC白皮書揭示未來發展綱領/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倡議媒體,但是怎樣的倡議媒體?/蘇正平(先驅媒體新頭殼董事長)

倡議媒體,但是怎樣的倡議媒體?/蘇正平(先驅媒體新頭殼董事長)

 

  從來,新聞媒體就是具有倡議成分的資訊傳播媒介,只是濃淺程度不一而已。倡議的方式,或公開,或隱而不顯,隨著時代轉變呈現不同傾向、不同面貌,甚至發展成一種新聞媒體的時代精神。

 

  小冊子作家的年代,毫無疑問,倡議是傳播媒體出現的根本動機。只有在工業革命之後,資本主義市場成形,才讓利潤的動機有可能凌駕倡議,成為媒體發展的主要 驅動力量。但循資本主義櫞制運作的新聞媒體,生?和交易的是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訊息或意見商品,倡議的元素從來沒有消失過。況且,在這樣的年代,也從來不 缺以倡議為主要目的的媒體,只是它們無法成為主流而已。

 

  倡議的元素沒有消失,但倡議的方式卻有明顯的變化。不管你喜不喜歡,市場確實是推動這變化的主要力量。

 

  激烈的倡議方式固然可以激勵人心,但也可能嚇跑人。利潤的追求需要更大的市場,當利潤的動機超越倡議,倡議的強度,若不利於媒體市場的擴大,就必須在利潤的考量下退位。但以危言聳聽來刺激市場的,也所在多是。

 

  把市場的商業邏輯發揮到極致,並且從裡面獲得巨額商業利益的媒體,它的報導內容除了經常訴諸感官刺激之外,也通常呈現強烈右派傾向,強調族群意識、國家擴 張主義、男性沙文主義,同時反對社會改革,尤其是社會運動。讓墮落、邪惡的倡議為利潤服務,有很長時間這是商業媒體賺錢的勝利方程式。

 

  但是黎智英的蘋果日報似乎又是另外一種典型。

 

  作為倡議與利潤共同追求的對象,民眾的素質其實也隨著時代有所變化。思想的啟蒙和教育的普及,提高了一般民眾的知識水平,他們心中同時存在彼此競逐的價值觀,對資訊和意見的需求也更多元,這種發展通常會讓民?對媒體資訊有更高的要求,同時市場也變得更分殊化。

 

  在某一個幸福的社會階段,倡議進步價值,似乎也能夠獲得市場的青睞,而讓新聞工作的專業化成為可能。在德國七O年代的編輯室公約運動,多少表達了這種專業 與利潤可以共存的樂觀思想,可惜時間驗證的結果不盡然如此。許多不同國家的所謂「質報」,大概都面對類似的命運。但走過的必留下痕跡,或許新聞專業沒有像 某些行內人士推崇的那麼神聖,但也一定在「理性的公民」那一面顯現的時候,會留下一些藉以評斷的刻度。

 

  當然,網路時代的來臨,更對傳統媒體造成摧枯拉朽似的破壞。這個破壞如何發生,它的結局會是如何,不是這裡討論的重點,這裡關心的是,這個發展是否帶我們又回到美好的大倡議時代,如果是,這個大倡議時代又會呈現怎樣的面貌。

 

  確實有幾點有利的因素,讓倡議式媒體在網路時代更加活躍。

 

  首先,現在更多人了解了商業媒體的運作邏輯。大媒體公正客觀的迷思被解除了。小媒體在許多特定新聞事件上,反而常常小兵立大功。

 

  網路時代相當程度降低了了新聞媒體的進入門檻,尤其是資本門檻。一個有效能的倡議媒體,可以短時間內號召志同道合的義工,很便宜,而且迅速、便捷地把訊息或觀點傳達出去。

 

  由於網路世界互動密切,意見型的訊息,比純粹的新聞會更容易被分享,也獲得更大的反響,因此更容易壯大倡議型媒體的影響力。

 

  但是,網路世界不會只是一面倒,如果傳遞的訊息是錯誤的,很快地會被推翻。太過矯情的觀點也很容易被網民嗤之以鼻。沒有厚實的調查能力、敘事能力,沒有經得起考驗的理論實力,媒體影響力來得快,去得也快。

 

  所以從倡議媒體實踐的角度來看,有幾件事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議題的掌握能力。抓對了議題,找對了切入點,站對了立場,扮對了角色,就有機會捲起風潮。其實,倡議媒體興盛的年代,總是和政治、社會的變局息息相關,像是八?年代的台灣,今天的香港。現在的中國也是,只是它更缺少透氣的空間,就像六O年代、七O年代的台灣。

 

  其次是如何處理好真實與價值的問題。倡議型媒體要發揮影響力,不能只在同志之間相濡以沫,必須走到市民中間,建立一定的公信力。其實資深的媒體人都知道, 一篇真實又搔到癢處的報導,遠比文辭堆疊的評論,具有更強大的破壞力、影響力。為了配合倡議的方向,而勉強扭曲的報導,會嚇跑潛在的支持者。加加減減,不 見得划算。

 

  還有忽焉報導者,忽焉運動者的問題。我們認知到媒體或報導者都難免有倡議者的成分,但無法避免是一回事,主動積極在運動現場變換角色又是另外一回事。新聞 現場有許多情況,或許無法一概而論,但若從運動所要達到的目標來看,違反社會一般的期待與認知,不能沒有很好的理由,而且長期來看,應該是有害無益。

 

  總體而言,有變局的地方,一定是倡議媒體蓬勃興盛的年代,聲音雜沓,此起彼落。但就個體來說,如何讓一個倡議媒體活得久、活得有存在感、活得有尊嚴、活得有意義,這才是最真實的挑戰。

 

 

倡議媒體或媒體倡議的時代/葉蔭聰(《香港獨立媒體網》創辦人、執行委員)

倡議媒體或媒體倡議的時代/葉蔭聰(《香港獨立媒體網》創辦人、執行委員)

 

   我們今天許多有關新聞及媒體的概念,很大程度是19-20世紀所形成的。我這樣說,並不是要求大家與時並進,重新界定21世紀的新聞與媒體,相反,我想大家先看一下19世紀之前的新聞與媒體。大家也許覺得我這個舉動有點怪,但是,我以前讀新聞傳播時,我的老師說,與新聞學最接近的學科,其實就是歷史。

 

小冊子(pamphlet)

 
19世紀之前,尤其是18世紀,西方已經有現代報章雜誌的雛型。但比它們更悠久的是「小冊子」,有歷史學家甚至發現,在古騰堡的印刷術還沒有發明以前,14世紀的英國已有「小冊子」,報導英國國會的議事,成為少數精英政治生活的一部份。

 

  在西方,「小冊子」作為重要的媒體維持了好幾百年,它完全不能用我們今天的新聞媒體或書籍雜誌來理解。它有幾個特點與我今天要談的有關。我這裡用英國作為例子。

 

  首先,它大部份都不是定期出版,它的出版頻率及形式有點像今天的書籍。通常,政治動盪之時特別多,例如,英國-西班牙之間在16世紀發生戰爭,許多小冊子報導戰事;英國內戰發生之後的20年(1640-1660),共有超過20,000種小冊子。英國另一個小冊子高峰期大概是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數量更多,也與政治有關。例如,我下面會談到潘恩(Thomas Paine),一位影響大西洋兩岸的小冊子作家(pamphleteer),用今天話來說,他是人權活躍份子,他的《人權論》一紙風行,他批評英國王室、保皇派、審查制度、殖民政策等等。

 

  小冊子作家有些像潘恩那樣有名,有些名不經傳,有些根本是匿名的。許多本來寂寂無聞的人,利用了廉價的出版技術及材料,甚至簡陋至只有一張紙,造成廣泛的傳播。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小冊子的內容不一,既有政治、也有文藝與宗教,有記事、有評論,有宣講道理的,更多的是以上內容混雜在一起。而與我們後來的新聞媒體最大不同的地方是,倡議(advocacy)的成份非常重要,不管倡導的內容是宗教、道德還是政治的。那時根本沒有以客觀中立、平衡報導這些準則,這些都是19-20世紀的新聞專業媒體觀。例如,潘恩支持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的同時,告訴讀者那裡發生甚麼事,而讀者也是在強烈意見及衝突之中接受資訊,他們沒有我們今天仍然或多或少保留的距離感。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偏頗。

 

  我們不妨看一下1792年一位英國人的書信中如何描述小冊子與政治的關係。

 

  「伯納德城堡中有大量的人對憲法表示不滿,諸如「不要國王」、「自由」和「平等」這樣的口號寫在市場十字路口。不久前希爾茲和桑德蘭的船工騷亂時,他們向蘭布頓將軍問道:「你讀過湯姆?潘恩的小書嗎?」「沒讀過。」「那麼就讀讀它,我們很喜歡它。將軍,你擁有大量財產,我們很快就會把它瓜分掉。」」

 

  大家不妨注意以下幾點,與我們今天的傳播環境很相似。

 

 

  第一,潘恩的小冊子在工人間流傳,有許多粉絲,有很多讚好;

 

  第二,粉絲把小冊子的內容,簡化成口號並再轉貼到街頭,就像臉書的分


享與Emoji(繪文字);

  第三,它與抗爭行動的共生,就像今天談的網絡動員;

 

  第四,它傳遞的力量似乎不在於有很好的市場推廣及行銷,而是有一種政
治迫切感及壓力,不只工人有這種急迫感,沒有看過潘恩著作的將
軍或其他統治階級,他們受工人及工人抗爭的催迫與威脅去讀它。

 

  第五,工人跟那位將軍說的話,像不像網絡欺凌(台灣叫網絡霸凌)?

 

  這就是我說,小冊子的政治倡導之意。所以,資訊科技的發展,帶來的不只是新的媒體機構,而是透過新技術發展,復興了一種傳播的傳統──倡議。這並不是說,今天所有媒體都成了政治或社會運動組織,我只是認為,今天大部份媒體都有倡導元素,只是每一個媒體的處理方法不同而已。而對新興的媒體來說,它最重要的存在價值往往在於倡導。

 

網媒,香港獨立媒體網


今天香港人大講「網媒」,媒體遇上網絡始於何時?我認為香港要比台灣落後。1999-2000年香港出現了科網泡沫,也有一些在網絡裡催出來的媒體,但大部份已不存在了。許多人與我一樣,也認為香港「網媒」的轉折是政治性的,而不是技術或經濟決定的,搞網媒,是因為有了倡導的需要,所以,這段歷史只能從2003年談起。

 

  2003年,五十萬人反對二十三條(反對國家安全法)立法的大遊行,像我們的香港獨立媒體網便是2004年創辦的,那個時候,出現了許多今天稱為「網媒」的東西。2003年的反23條立法的確很重要,也是倡議與媒體結合互生的時刻。我再舉一個簡單例子,那一年是我第一次看到那麼多市民拿著《蘋果日報》隨報附送的海報在遊行。自此之後,我們經常看到《蘋果日報》出版抗議海報,例如,2012年反國民教育科運動的海報。在此前,我只注意到《蘋果日報》是個八卦小報,自2003年,我在它身上感受到倡議與媒體的關係。

 

  事實上,由2004-2010年,我們參與了大大小小的抗爭,有時是抗爭現場的旁觀者或戰友,有時更會親身上陣。有時是公民記者,有時是媒體行動者,包括:

 

-2005年,反世貿抗議

 

-2006-2007年,保衛天星及皇后碼頭運動

 

-2009-2010年,菜園村反高鐵運動

 

 

  我們自2010年後,相對上較多扮演傳統的媒體功能,但與整個香港社會運動及政治仍然關係緊密,例如,前年的2014年雨傘運動時,突然間我們的Facebook專頁成為全城注目(之後又回歸平靜)。但是,我們跟社會及政治運動之間到底是甚麼關係呢?我也說不清。我不妨用我們一位成員朱凱迪作為例子看一下其中一個可能性。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