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0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6-08-31 16: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
[公益聯播]月月捐一百,愛心不停擺
本期目錄
你所不知道的紐約時報研發實驗室/廖凱弘編譯
前美國FCC委員呼籲:下任美國總統應召開白宮會議討論網際網路的未來/林佳儀編譯
公投熱潮過後,英各大報紙網站瀏覽量打回原形/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你所不知道的紐約時報研發實驗室/廖凱弘編譯

曾經輔助一個新聞媒體組織,在變化萬千的媒介生態下生存發展的「紐約時報研發實驗室」(New York Times R&D Lab)(http://nytlabs.com),終於在今(2016)年5月劃下了句點,寫下它11年來為美國新聞界,研發新聞應用與創新科技而努力的歷史。

 
  儘管是小團隊,紐時研發實驗室確實曾幫助這個龐大新聞組織渡過過去這些年;而且,紐時研發實驗室所研發出來的新服務或實驗性服務雛型,常常是領先於時下趨勢。大部分的新聞應用服務也已付諸實現,不斷解決了許多新問題。同時,它更帶領新聞團隊成員的思考、研究,以適應外在改變,開創出未來的路。


 
  紐時研發實驗室甚至成立公司,並且與新創公司 Betaworks合作,推出 News.me;它讓讀者得以隨時看到朋友分享的新聞。這個服務雛型後來成為 Betaworks 購併並經營「遞格」(Digg) 的基石。


 
  研發實驗室的第一個成果是「客製時報」(Custom Times),它向大眾展示了客製新聞如何被讀者體驗,而且是在跨手機、平板、電視與汽車平臺之中。最後,它成功地讓新聞內容得以在跨平臺中無縫接軌。同時,它也成功地說服廣告主,紐約時報會時時抓住讀者眼球,不允許有閃失;因此,廣告主才會持續投資。

 
  另外,像是「魔幻鏡」(Magic Mirror) ,它捉住了科技想像力,實現無所不在的智慧型顯示科技,如何成為讀者家庭生活中的一部份。 它將新聞重點顯現在新聞閱讀設備、個人行程與社交訊息更新之中,為讀者帶來許多新聞創新體驗。


 
  有時,紐約時報研發實驗室會有一些意外之舉。例如,他們也開發「聽覺機器」 (Listening Machine)(像是蘋果Siri):它是一張桌子,可以錄音以及自動謄寫同事間對話的訪談稿,特別是可將最重要的時刻記憶起來。


 
  有時在公共圖書館,紐約時報研發實驗室的成員,會共同合作開發新服務,例如:「時光機」(Times Machine)這個受歡迎的應用;或是結合紐約時報龐大的照片資料庫與數位工作室中美麗的圖型介面,以頂尖數位工具創造出完美新聞照片工作流程的「拉撒路」(Lazarus)。


 
  後來,研發實驗室還推出「卡思卡」(Cascade),它可以分析社群中新聞傳播的情況。同時,實驗室又推出了「開放路徑」(OpenPaths),如果讀者願意分享的話,開放路徑可以搜集讀者閱讀地點的資料。紐時研發實驗室在紐約確實創造出一個風潮,紐約新創者紛紛建造了「實驗室」,致力於研發出更多結合創新科技與設計理念,並符合自身具備之競爭優勢能力的應用服務。


 
  紐約時報研發實驗室的開發方向,方向更是變化多端的。比如,他們會開發工具,協助記者用圖像化的方式,處理龐大資料;或者,實驗一種得以標示出個別新聞關鍵字,而非整篇文章的編輯工具。這些工作是希望工作團隊能確實掌握新聞工作的實際問題。


 
  如今,紐約時報研發實驗室成員分散各處,紛紛成立新的團隊組織,如領導「布朗媒體創新所」(The Brown Institute for Media Innovation)、創設「創新研究工作室」(The Office of Creative Research),經營「遞格」(Digg),以及許許多多關注科技、設計與關懷的藝術創作組織。


 
  隨著紐約時報研發實驗室關閉,有些實驗室被保留,有些則否。但不確定日後這些實驗室該如何在組織中適應,如果它們會繼續生存下來的話。無論如何,研發實驗室曾經是紐約時報中,扮演了重要的創新任務。對於公共或媒體組織裡的創新研發,我們應保持樂觀態度。

 

前美國FCC委員呼籲:下任美國總統應召開白宮會議討論網際網路的未來/林佳儀編譯

曾任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委員的柯博斯,日前急切呼籲下任美國總統應召開白宮會議討論網際網路的未來,否則美國民主政治恐因媒體第四權角色失靈而遭受重大危機。


 
  柯博斯認為近來美國電視的新聞頻道上充斥千篇一律、乏善可陳的總統選舉新聞,真正的重大議題卻被擺到了最後。然而他也認為所有消極地在客廳裡盯著螢幕,坐視政治變成一場實境秀的觀眾均應為此現象負責;而當觀賞這樣的電視秀所產生的廉價興奮感,取代了真正的公民與社會參與—包含投票行為—而觀眾仍毫無所覺,則美國的的民主政治將被毀壞殆盡。


 
  此外,柯博斯也認為近來網路上的主要新聞網站缺乏「新」聞,原本應能藉著數位科技、寬頻發展而使力量可遍及所有公民不被供給者所壟斷的網際網路,反由擁有自己的商業與政治立場的大型企業一手掌握,並加速了導致傳統媒體亂象的媒體整併、商業化與守門控制等現象。


 
  在FCC委員任內,柯博斯便親眼目睹大型財團併購數以百計的地方和獨立媒體,致使編輯部門被迫關閉或縮編,三分之一的調查報導記者與編輯被裁員,新聞採訪因此迅速減少,也讓大眾無法獲得足夠的資訊並對特定議題進行密切觀察;另一方面,相關政府單位卻趁機立法圖利廠商。社區新聞、在地文化、弱勢族群、女性與全球事件的報導急遽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娛樂化的新聞節目、僅僅隔靴搔癢的報導和賣弄觀點的評論節目,以事實為根據的調查報導很快地只有外國新聞供應商能提供。然而FCC卻坐視其發展,甚至在2002年以同樣的方式轉移大眾對網路寬頻議題的關注。


 
  幸而自去年起FCC為了促進網路中立性而重新提起寬頻政策,並開始為提供開放的網路環境而努力,致力讓所有網民均可接近任何想看的合法內容,也能操作他們選擇的應用程式、變換行動裝置,並免於資訊守門人的歧視;享受資訊透明,以及創新帶來的好處。FCC做了充足的準備並將其訴諸立法,也將開始進行遊說。不過,柯博斯提醒,必須謹記政治力量仍有可能對網路的中立性帶來無法預估的傷害。也因此,他主張關於「明日的網路」的討論,不能只停在「網路中立性」的層次。他舉出如同《人們準備好了-對抗失業經濟與無公民民主政治的戰爭》(People Get Ready: The Fight Against a Jobless Economy and a Citizenless Democracy)一書描繪了網路佔現代生活中心地位的想像,提出分秒進行中的數位革命就像工業革命一樣將造成破壞性的影響;而關於網路,現代人也正面臨艱鉅的問題,但答案卻仍然未明:

 

˙我們如何面對比你我能處理更多工作的網路?


˙我們能接受工作本質的劇烈改變嗎?


˙我們如何與挑戰人類智能的裝置共存?

 

 


˙我們能否適應,或生存在這個新世界?我們又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柯博斯認為科技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對未來的改變會更加深遠,因此應該開始思考這些問題,並開啟全面性的全國對話。他表示,若人類的存在取決於轉換性如此高的科技,則我們應確認,網路是促進公眾利益的利器,而找出網路上的「公眾利益」則是目前的首要之務。他並呼籲下一任的美國總統應該立即召開一場白宮會議以討論「網路的未來」,與會討論者必須包括跨國代表、公私部門代表、政策智囊、創新者、企業界人士、學界人士、記者、不同公眾議題的倡導者、弱勢團體及其他;而與議題相關、將受到會議結論重大影響的一般市民,也應該參與討論。討論的項目還可包括:


 
˙個人隱私權與國家安全之間如何取得平衡?(例如此前蘋果拒絕為FBI解開手機密碼鎖的事件)


˙如何鼓勵網路新聞與消息的產生,以彌補調查新聞報導的消亡?


˙如何從麥克切斯尼(Robert W. McChesney)與尼可拉斯(John Nichols)所說的「凋零的政治文化」裡脫身?當媒體已經喪失為一個健全的民主政治提供新聞、資訊與調查報導等媒體身為第四權的最重要的功能?


˙在促進民主對話上,公開獎勵政策應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網路上的競爭與合作要如何取得折衷?


˙要如何保持網路上的開放性與創新性?


˙要如何讓大眾擁有高速、經濟上又負擔得起的寬頻網路?


 
  柯博斯重申,科技與資通訊服務正以無法預期的方式改變我們的生活,進而衍生出這些問題與新的議題,而一場成功的白宮會議或許能促成經常性舉辦的高峰會來討論因應對策,因為公共政策將影響網路的演進,無論這樣的結果是好是壞。我們面臨的挑戰是,確認我們正在發展的公共政策,能有助於引領與疏導這股持續轉變卻同時型塑未來的強大力量。

 

 

公投熱潮過後,英各大報紙網站瀏覽量打回原形/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曾經輔助一個新聞媒體組織,在變化萬千的媒介生態下生存發展的「紐約時報研發實驗室」(New York Times R&D Lab)(http://nytlabs.com),終於在今(2016)年5月劃下了句點,寫下它11年來為美國新聞界,研發新聞應用與創新科技而努力的歷史。

 
  儘管是小團隊,紐時研發實驗室確實曾幫助這個龐大新聞組織渡過過去這些年;而且,紐時研發實驗室所研發出來的新服務或實驗性服務雛型,常常是領先於時下趨勢。大部分的新聞應用服務也已付諸實現,不斷解決了許多新問題。同時,它更帶領新聞團隊成員的思考、研究,以適應外在改變,開創出未來的路。


 
  紐時研發實驗室甚至成立公司,並且與新創公司 Betaworks合作,推出 News.me;它讓讀者得以隨時看到朋友分享的新聞。這個服務雛型後來成為 Betaworks 購併並經營「遞格」(Digg) 的基石。


 
  研發實驗室的第一個成果是「客製時報」(Custom Times),它向大眾展示了客製新聞如何被讀者體驗,而且是在跨手機、平板、電視與汽車平臺之中。最後,它成功地讓新聞內容得以在跨平臺中無縫接軌。同時,它也成功地說服廣告主,紐約時報會時時抓住讀者眼球,不允許有閃失;因此,廣告主才會持續投資。

 
  另外,像是「魔幻鏡」(Magic Mirror) ,它捉住了科技想像力,實現無所不在的智慧型顯示科技,如何成為讀者家庭生活中的一部份。 它將新聞重點顯現在新聞閱讀設備、個人行程與社交訊息更新之中,為讀者帶來許多新聞創新體驗。


 
  有時,紐約時報研發實驗室會有一些意外之舉。例如,他們也開發「聽覺機器」 (Listening Machine)(像是蘋果Siri):它是一張桌子,可以錄音以及自動謄寫同事間對話的訪談稿,特別是可將最重要的時刻記憶起來。


 
  有時在公共圖書館,紐約時報研發實驗室的成員,會共同合作開發新服務,例如:「時光機」(Times Machine)這個受歡迎的應用;或是結合紐約時報龐大的照片資料庫與數位工作室中美麗的圖型介面,以頂尖數位工具創造出完美新聞照片工作流程的「拉撒路」(Lazarus)。


 
  後來,研發實驗室還推出「卡思卡」(Cascade),它可以分析社群中新聞傳播的情況。同時,實驗室又推出了「開放路徑」(OpenPaths),如果讀者願意分享的話,開放路徑可以搜集讀者閱讀地點的資料。紐時研發實驗室在紐約確實創造出一個風潮,紐約新創者紛紛建造了「實驗室」,致力於研發出更多結合創新科技與設計理念,並符合自身具備之競爭優勢能力的應用服務。


 
  紐約時報研發實驗室的開發方向,方向更是變化多端的。比如,他們會開發工具,協助記者用圖像化的方式,處理龐大資料;或者,實驗一種得以標示出個別新聞關鍵字,而非整篇文章的編輯工具。這些工作是希望工作團隊能確實掌握新聞工作的實際問題。


 
  如今,紐約時報研發實驗室成員分散各處,紛紛成立新的團隊組織,如領導「布朗媒體創新所」(The Brown Institute for Media Innovation)、創設「創新研究工作室」(The Office of Creative Research),經營「遞格」(Digg),以及許許多多關注科技、設計與關懷的藝術創作組織。


 
  隨著紐約時報研發實驗室關閉,有些實驗室被保留,有些則否。但不確定日後這些實驗室該如何在組織中適應,如果它們會繼續生存下來的話。無論如何,研發實驗室曾經是紐約時報中,扮演了重要的創新任務。對於公共或媒體組織裡的創新研發,我們應保持樂觀態度。

 

 

 

 
推薦訂閱
新竹野鳥學會_ 2014兒童自然生態體驗夏令營~招生囉!@【新竹鳥會翠鳥電子報】
2016落花生表演劇團 母親節公益兒童劇 阿寶的萬能父母@【高雄市團康訓練協會】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