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3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7-02-27 16: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
[公益聯播]2月份愛滋LINE諮詢服務時間表:隨時加入「Mr.OB_PRAA」愛之相談室,一周三天線上見!
本期目錄
線上,所有事物都成了另類媒體
英國三分之一的自由記者須申領國家福利補助生活
舊媒體的新思惟,類比廣播搭上網路數位化商機無限
線上,所有事物都成了另類媒體

線上,所有事物都成了另類媒體

Breitbart的前任主席史蒂芬.巴農(Stephen Bannon)在唐納德.川普(Donald J. Trump)於新罕布夏州舉行的一次集會上出現在舞台後方。巴農在2016年八月時成為川普團隊的競選總幹事。(史蒂芬.庫洛利(Stephen Crowley)攝/版權:紐約時報
 
  眾多新媒體自述為「非傳統/另類線上媒體」,而位於其中心位置的Breitbart網站,正計劃在美國及海外拓展。這個網站的前任主席在去年八月時,成為唐納德.川普競選團隊的首席執行官,目前該網站已被川普的勝選所大為鼓舞。
 
  Breitbart一向看好川普 ,但這個網站似乎更加確信一些其他的東西,如同其在選舉之夜發表的一篇不引人注意的報導所揭示的,該網站獲得了另一種類型的勝利:「Breitbart 在Facebook上關於大選的整體參與程度中,擊敗了 CNN和HuffPo 。」
 
  這是該網站定期發布的一類消息。去年八月的時候發佈的內容是:「Breitbart在Facebook上的整體參與中躍至第11名。」在去年六月時則寫道:「Breitbart在政治社交媒體中的世界排名是第一;比HuffPo多出兩百萬的討論量。」去年年底則是發表這樣的內容:「Breitbart新聞在全球英文出版業者獲得的Facebook回應數量中排名第六。」
 
  這些消息是用以自我宣傳的。但是所提出的那些排名,是由一個名為NewsWhip的公司於每個月發布,該公司衡量社交網絡上的活動,所做出的排名代表了殘酷的檢驗。那些排名簡單粗暴的由一些難以爭論的數據決定:總分享量、總讚數和總回覆量。
 
  從2016年1月份Facebook上被分享次數最多的網站的排名中可以看到,Breitbart排在第14名,緊接在ABC和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之後,但領先Bleacher Report、Comicbook.com、雅虎(Yahoo)和The Hill。在去年10月左右,該網站的排名位於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衛報(The Guardian)之間,略遜於排名第七的紐約時報。
 
  這些數據簡要地談到了在一個新平台上實現的事實——新聞業仍然在重新定義消費條件,因而聲勢不減。與此同時,又標誌著更為劇烈的變化:在社交平台上,所有媒體都變得邊緣化;在其他地方,許多媒體正在經歷結構性崩潰。
 
  成長中的新式分銷系統屬於技術公司及其用戶。出版商已成為單純的客人,他們自己的分銷系統,例如平面報紙,往往遭遇停刊或內容縮水。因此,一個新聞機構在網路世界——過往傳統媒體的重要性被大幅削減的世界——的排名,正代表著某些特殊的意義。
 
  對社會指標的重要性的信念是親川普媒體的一個共同特徵,原因顯而易見。那些媒體,儘管沒有採用任何方法,卻明確地表現支持、參與其中,並且獲得成功。他們和其他媒體產生關聯,並且通過代理,和政治也產生關聯。
 
  親川普媒體認為,這是在社交媒體上,力道前所未有之巨大的一次起義。他們理解:他們的成功可以透過為數百萬人在家庭和朋友之間進行政治閱讀、觀看、分享、評論和辯論的程度來衡量。 ForAmerica公司(一個保守的非營利組織,經營著一個大型的Facebook新聞網頁,誇耀其社交媒體實力)總裁大衛.博澤爾(David Bozell)表示:「由於我們的成功,我們知道每天都有真正的選民在這些平台上提供實時的政治活動。新聞界和政治階層,在自己面臨危險之時,卻忽視了種種跡象,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人對川普準總統的勝利感到如此錯愕。」
 
  在去年六月的一次採訪中,博澤爾提出方針道:「我們希望人們來到我們的網站,但這不是它當初的設計目的。它的行銷策略只有這101條:去往人們聚集之處。」
 
線上,所有事物都成了另類媒體

星期二的選舉之夜,在Breitbart網站登出的一篇文章。
 
  因此,在選舉活動期間,許多活動是透過Facebook、Twitter、Reddit和其他社交媒體平台經歷媒體和政治運動的數千萬美國人所進行。一切事物都在傳統體制外,為了進入體制內而拚搏。
 
  主流媒體對這個想法更加敏感,因為它恐將失去的事物如此之多:它的商業模式、它作為事實和虛構的仲裁者的權威形象和作為議題設定者的身份。
 
  於是,除了翔實地描述世界大事外,主要媒體公司不情不願地調整方向,朝向更公開的黨派立場和更明確的動機,以挑戰川普地位的合法性。這一類的新聞報導使很多人確信:川普 不僅僅是一個糟糕的選擇,他更是一個威脅。
 
  但即使是這種攻擊性的、負面的報導 ——大部分內容詳盡且來之不易,像那些關於川普 的稅額或他的慈善基金會相關報導——也是建立在信任與共同語言的前提下,以及對特權獲利的懷疑,而得以刊登。本季度中「不夠格」的報導不斷出現,這些報導可預測地被其受眾所接收,並被其他人忽視或合理化。
 
  立場對立的另類媒體期望這種反應,並落井下石;習於為權力機關所用或是與權力機關僅一線之隔的傳統媒體成為這些另類媒體所嘲弄的對象。
 
  對於傳統新聞媒體操作,以做為門外漢的心態來執行或許可以帶來振興。嚴格審慎地處理近用權,而不是將其視之為某種形式,可以減少或透明化其在報導過程中的作用。僅關注於權力把持,是筆者可以想到的新聞最簡明扼要的定義。
 
  但這些改變的希望必須對抗商業利益和傳統媒體自我保護的本能。例如,一個純粹充滿侵略性的CNN將是一個非常不同以往的操作模式,可能導致減少的利潤和縮小的規模。而另一方面,這次選舉中那些自認為另類媒體的新媒體,不受其意識形態的干擾,不僅在追逐報導故事時表現積極,而且在選舉面對一位候選人時同樣表現積極,並有意的詆毀另一個候選人。另類媒體樂意配合新的分配系統,以從中受益,並明目張膽地優先考慮其利益,連同其生氣蓬勃的政治以及其他發展目標。
 
  這表示,選舉結束了之後,沒有人知道應該如何要求Facebook。掃蕩充斥其中的虛假消息? (如何辦到?)幫助用戶超脫意識形態? (在哪些面向?)這些問題彰顯了一個古怪的情境:目前所能做到的,僅有指出在選舉期間出現在平台上的假新聞或不實內容的散佈。這個論點成立,並被密切注意。這在許多所謂「我們可以用不同以往的方式來做事」的文章中也是可見的,這些文章包含了明顯預設立場的權力展現和控制——簡而言之,在整個選舉活動期間通過能由他們(媒體)而非閱聽人所掌握的渠道,來處理相關報導和大眾風向。
 
  Facebook對此保持消極態度,避重就輕地聲稱它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一家媒體公司。它的首席執行長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 在Facebook的貼文中寫道:「我們有幸能夠使世界更美好,而且我們有責任這樣做。」Twitter的執行長傑克.多爾西(Jack Dorsey)在一系列的推文中同樣選擇了不表態。他寫道:「我們是一個國家,我們有一個目標:為普羅大眾服務。」
 
  博澤爾在去年六月將Facebook描述為「保守主義市場」,企圖用這一說法來定義科技和媒體之間模糊的區別:科技創造了市場,其他人只是參與其中。它還提醒我們,市場不是中性的,而是驅使其創造者追逐利益。
 
  接受自身邊緣化的事實作為命運,對媒體而言是一個困難的選項;否定它則是另一個。但忽略它,卻從來都不是選項。

---------------------------------
 
原作者:JOHN HERRMAN
原文網址:http://www.nytimes.com/2016/11/11/business/media/online-everything-is-alternative-media.html?_r=1&utm_campaign=Newsletters&utm_source=sendgrid&utm_medium=email

英國三分之一的自由記者須申領國家福利補助生活

英國三分之一的自由記者須申領國家福利補助生活 
  數位時代來臨,訊息傳播方式大變。在多樣管道興起下,只要有題材,有發表慾,似乎誰都可以充當起記者,把作品透過非新聞專業渠道,甚至專業媒體發表開來。幾年間,新聞工作之門儼然大開,大量新力軍湧現;這「人人是記者」現象,對傳統意義上的自由記者(freelancer)就業行列究竟帶來什麼影響呢?
 
  「英國全國記者培訓公會」(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Training of Journalists,簡稱NCTJ)最近就認真檢視了這一方面的情形,並對有關的入息情況進行了調查。
 
  在政府統計就業歸類中,填報freelancer,即表示日常主要謀生方式是自我僱用,從事獨立記者/公民記者/撰稿人/製作人/攝影師之類的工作。本文統稱之為自由記者。
 
  調查報告指出,報稱自由記者人士,現時一般上一年可從新聞工作中獲得約20,000英鎊收入(去年6月英國脫歐公投後英鎊匯率大跌,一英鎊現時兌換約39新台幣),而他們約三分之一的人都有申領國家福利津貼生活。
 
  報告又稱,一些原有的自由記者大有再難繼續以此謀生之嘆。
 
  在此之前,英國的「全國勞動力調查」(Labour Force Survey)已顯示,英國自僱記者的數量在2016年多達34,000人,而先一年只為18,000人。在英國人口中,現時總共有84,000人被歸類為記者(包括全職受聘及自僱),2015年時為64,000人。
  
  NCTJ的研究曾詢問過621名自由記者,其中526人回答了關於收入的問題。 
 
  在自由記者中,收入中位數或典型的收入數字為19,499英鎊,而平均為一年22,984英鎊。有兩個受訪者表示,他們一年從新聞工作中賺得超過10萬英鎊,認真是鳳毛麟角的了,而73個受訪者則表示他們一年的收入都不夠5,000英鎊。 
 
  大抵因為僧多粥少吧,大約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都說,他們除新聞之外也有做其他工作幫補生計。 
 
  報告指出,2015年英國的全職受聘記者的整體典型或中位數薪酬,為一年30,884英鎊,即顯示全職受聘者比自僱者普遍收入較高。相比之下,英國的總體工資中位數為27,645英鎊。 
 
  報告說,許多自由記者都感嘆他們的收入近年來已處於一直下降的趨勢。 
 
  有受訪者提到:「基本問題是價錢大跌,委託工作量也大幅少了。刊物出價太低,簡直已很少開工啦!」
 
  另一個說:「大趨勢是各傳媒(特別是網站)都想最好是無償供稿,給您多曝光就算!」 
 
  「過去10年來,自由記者的入息,今非昔比,大幅下降。」
 
  根據「全國勞動力調查」,目前約36%的自僱記者都正在申領國家福利或稅務減免,而全職記者有這方面情形者為17%。 這數字已反映了實際情況,許多自由記者,生活並不好過吧。
 
  報告表示,許多自由記者也抱怨需要面對報酬遭到拖欠的問題。有人說:「最慘是並非按時收到錢,又或對方雖已講好價錢倒頭來卻少付,要追就會很無奈的!」 
 
  另一個亦說:「逾期付款就最難應付,不能不追,但又怕影響彼此的關係呀!」
 
  NCTJ執行長Joanne Butcher說:「研究報告內容廣泛,有助了解自由記者行業的具體情況。在英國現時的經濟領域中,新聞界是最高自我就業率的其中一環。本公會今後必將更加投入,提供培訓,協助現代的自由記者追上時代需要。」 
 
可點閱NCTJ之自由新聞工作調查報告詳情。
  
可參閱報導:
http://www.pressgazette.co.uk/one-in-three-freelance-journalists-in-the-uk-are-on-state-benefits/

舊媒體的新思惟,類比廣播搭上網路數位化商機無限

廣播圈已入夕陽了嗎?飛碟電台去年才歡慶開台20年,沒想到農曆年後所有六日節目都收光,張小燕傳出已辭董座,多位DJ打包走人。飛碟電台爆出經營危機?據《蘋果日報》2017.02.20報導,飛碟電台不敵大環境和時代變遷影響,收聽廣播的群眾不如以往,整體收聽率下滑、營運亮紅燈;此外,勞動部「一例一休」新制讓飛碟人事、營運更吃緊,為了節省成本,連假日節目已採預錄方式進行,而知名 DJ 蔡燦得、路嘉怡前兩天已陸續在節目中向聽眾道別,連播12年的長青節目《青春點點點》,也在臉書告知節目將停。
 
  去(2016)年臺灣被稱為OTT元年【註一】,許多國外線上影音平台及臺灣本土OTT業者都看好這片戰場,面對這樣的趨勢,傳統紙本業者包括雜誌、報紙以及類比媒介例如:廣播,都將面臨二種現況,不是「淘汰」、即是「轉型」。
 
  「新媒體」這一名詞,需從工具、載體和內容三項來判準,工具的運用是否能跟上時代、或隨時代不斷演進,這段演化歷程就從2016年年初開始,許多人陸續搭上了直播熱潮,透過各種平台收看與自己興趣相仿的直播內容,而2016年更是被稱為「直播元年」;簡單說,直播這麼紅的原因,是因為閱聽眾會選擇他們最感興趣的平台內容來觀看。因此APP的「大平台」就越來越活躍,例如YouTube於2011年推出直播功能後,為許多的大型活動建立了健全且成熟的平台,更在去年將直播服務擴大到一般創作者,且透過行動裝置就能夠使用直播功能。傳統媒介就是相中互聯網的普及和硬體的成熟;因此,傳統媒體本該在「完美的三好球」時就結束!而誰又能料想到類比廣播電台在跨過資訊時代(DAB數位廣播電台)後來到互聯網時,彷彿打了回春的玻尿酸,微整型後又可在媒介中脫胎換骨的轉型、轉骨的在網路世界裡找到新的定位,即「數位化廣播媒體互動平台」,的確落實了「直播是趨勢,直播是未來,圖文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互動成為轉型的下一步。」
 
  只是,我們要檢討的是,臺灣媒體做好「媒體自律」的準備了嗎?近年傳統媒體積極朝數位轉型,然而是否將內容網路化就可以稱為新媒體?此答案是值得令人省思的,當節目製播還沒轉型時,節目主持人也常和聽眾做「現場節目」,其現場節目就如同「直播」。其中有何不同?或許你會問:「不過多了影像、少了點神秘感、增加許多親密和互動性?」但,閱聽眾您可曾想過,若原本廣播節目就有法規制約(NCC)規定商業電台一小時只能有九分鐘的商業廣告,而網路直播若把「商品」置入於鏡頭中,算廣告化嗎?算代言嗎?算置入行銷嗎?如何定義?又其中的「商品」本身是否已備有合格的檢驗標章或衛署字第號?.......再再都值得有關單位把關及應變。
 
  面對許多新興直播平台興起,以及舊有平台持續發表新功能下,直播儼然已佔了現代人越來越多的時間,面對越發頻繁的使用時間下,直播元年已進入尾聲,想必2017年又會興起一波直播浪潮。直播若和媒體結合,最大的隱憂還是容易被貼上「廣告化」的標籤,按目前的立法窒礙難行,要消除標籤化仍須靠媒體本身的「自律」,因為目前的法律及立法機制全都還在公聽、討論階段。
 
  對於直播是不是能夠在立法層面上有管轄權,按臺灣的律法來說目前較難實施,若又回歸網路到底是什麼樣的空間?臺灣目前的政府是否有能力及夠多的資源去處理這些網路問題,不管是霸凌、 詐騙等等不當行為……在一切都還沒有立法之下,「自律」仍是王道。
 
  但提到直播的好處,我們必須樂觀地接受說,這是一個新的數位媒體時代,面對許多網紅不斷崛起,傳統廣播電台想在此分一杯羹,除了要更用心經營充實自己的節目內容、培養節目特色、做出一系列的預告外,要思考直播只是一個輔助的工具,轉播後還是要透過PO文及加強網文連結等等做輔助互動,甚至在直播結束後剪輯出精華的直播片段,讓它的後續影響力得以延伸才能轉化成「經濟效益」;否則直播仍是淪為一般網紅,刷存在感而已。
 
【註一】OTT是「Over The Top」的縮寫,是指通過互聯網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

推薦訂閱
探索的勇氣,是翱翔未來的力量-財團法人忠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第三十一期@【財團法人忠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轉寄『川普的資訊戰』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