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的發展史(上)─文化導覽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February 29,2012旗津的發展史(上)
旗津的發展史(上) (文:高雄市文化導覽協會理事長 黄暉榮)
一、旗津的土地誕生
高雄古稱為打狗,在古代的地形和目前是竭然不同,在約3000至4000年前間大湖海進時期,打狗的海岸線和目前有很大的差異。
當時打狗的海岸線覆鼎金沿著大華、外甲、大菜園、中崙、田寮、下莊、孔宅、中廓、二橋、鳳鳴連接而成,也就是沿著鳳山丘陵邊緣線而成,稱為古打狗海灣。目前的高雄市區,在當時大部分在水底下,旗后山與打鼓山、龜山、半屏山在古代是孤立在海上的孤島,隨著時間的累計,因受海上潮流推動,下淡水溪(高屏溪)流出的砂粒沖流至此,受到打狗山半屏山阻礙,沖積的砂土漸漸增加擴大,使得在打鼓山、半屏山及鳳山丘陵間土地逐漸生成,成為高雄平原。
旗津土地的形成,是受到古下淡水溪(高屏溪)流出來的泥沙所生成。古下淡水溪(高屏溪)所流出泥沙受到潮汐的影響,一出河口向北流,到了打狗山、旗津附近,受到獨立島等珊瑚礁的阻檔,生成了淺沙洲。後來逐漸延長成旗后島,這個沙洲會依水流影響,時而與台灣本島相連接,時而分離。而在台灣本島及旗後島之間的潟湖、內海仔,具有天然港灣的功能,如果日本人沒有進行為築港工程,那港區大概和鹿耳門、四草一帶因泥沙沖積逐漸變成陸地,而今日的旗津有可能會與高雄市相連結,那整個命運就大大不同。
旗津西臨大海,東為高雄港,旗後山在北向南形成長條沙洲止於紅毛港,紅毛港後接鳳鼻頭。沿岸主要的聚落為旗後,加上鳥松、大汕頭、赤竹仔、中洲、七柱、土地公仔、崩隙等統稱中洲,為旗津區。再南下為小港區紅毛港的張姓、蘇姓、洪姓、李姓、楊姓、塭岸頭、埔頭。而旗後位於旗後山下在荷蘭時期稱旦可阿(Tancoya),之後有「旗後」、「崎後」、「岐後」、「旂後」與「旗后」不同的寫法。
0
二、荷蘭時代以前旗津附近的發展歷程
在史前時期由於旗津陸地並未完全形成,所以在鳳鼻頭與旗后山之間的沙洲是隨時間有所變化。在旗津的南端鳳鼻頭具有豐富的文化,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出現「大坌坑文化」,新石器時代中期出現牛稠仔遺址中的鳳鼻頭類型。
新石器時代晚期,大約在三千五百年前至二千年前間,鳳鼻頭文化遺址有捕撈魚的取食行為。金屬器與金石時期,大約距今二千年前至四百年前間,此時期在南台灣產生豐富的原住民族群與文化,有補魚行為。
元代時期台灣海岸漁業活動,在元代時期漁船經常在台澎地區活動。元末時澎湖有設巡檢司,在台灣府志有記載:「其嶼屹立巨浸中,環島三十六如排衙。居民以薝茅為蘆舍,推年大者為長,以畋漁為業。」在元史列傳中記載著:「凡西岸漁舟,到澎湖下,遇颶風發作,漂流落漈,回者百一」。台灣縣志疆域記載著:「嘉靖末年-中國漁舟從魍港(蚊港)飄至,遂往來通販以為常。」
三、荷蘭時期旗津的發展歷程
在荷蘭統治時期由於需要稻米和蔗糖,大量招募漢人前來台居住種植。1638年荷蘭人治理台灣時漢人約有一萬人至一萬一千人左右,到1661年增為三萬五千人至五萬人左右。有不少漢人在冬天,前往安平向荷蘭人申請到打狗及高屏溪出海口一帶捕捉烏魚(也就是旗津海邊一帶)。
荷蘭人在十六世紀統治台灣時,在荷蘭人所寫的航海日誌曾記錄有關漢人來到打狗地區補魚的文獻,可知在早期打狗與旗津附近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漁場,這些漁民有時會在旗津休息躲避風雨。其紀錄如下︰
1633年1月14、15日︰「下午有十八艘漁夫的戎克船從南部來,載來約一萬五千條烏魚。戎克船打狗號護送他們回來以後,立刻又去南部,要去護送剩下的漁夫的戎克船。」;
※請尊重智財權,謝絕轉貼,如有引用請說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