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5-27─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5-27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5-27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
【社論】 | 世界汽車王國易手的兩種未來效應 |
【左右看】 | 陳菊來去中國 |
衛報週評:非洲應準備迎接下一波榮景 |
【社論】 | 世界汽車王國易手的兩種未來效應 |
2008年中國汽車市場銷售突破1千萬輛,超越美國而成為世界第一,最近又連續3個月汽車產量領先全世界,半個月前上海汽車大展轟動全球;這幾天,即使3個月前新政府紓困貸款百餘億美元,美國兩大汽車廠通用與克萊斯勒,仍在研究以何種方式聲請破產,美國華盛頓郵報5月22日說:「底特律垮了,中國成為汽車事業中心」。此前3天,歐巴馬政府宣布嚴厲的節約能源新政策,嚴格限制大型汽車的耗油量。 |
|
(回目錄) |
【左右看】陳菊來去中國 |
【左看】 | 直趨表演政治的極致 |
文 | 趙萬來/大學教授 |
有謂政客弄人已至「表演政治」的地步,高雄市長陳菊這回藉口「行銷世運」,行到了中國大陸,可謂直趨表演政治的極致。 |
【右看】 | 綠營新路線彙報中央 |
文 | 甘向西/政治評論家 |
隨著陳菊出訪京滬回來,一條嶄新的政治路線正在綠營浮現出來:批馬、嗆老K,但不以中國為代價。 |
|
(回目錄) |
衛報週評:非洲應準備迎接下一波榮景 | |
文 | 節譯■葉興台 |
非洲國家的經濟政策現在充斥著「榮景不會再來」的氣氛,很多非洲經濟學家也持類似看法,這與資源價格暴跌有關。過去幾年,全球商品價格暴漲,為非洲國家代來榮景,此一榮景卻在去年9月嘎然而止,這是非洲獨立以來的第二次。 非洲自獨立以來,尚未將產業多元化,多半仍仰賴商品出口,因此當商品價格大漲之際,就為非洲國家帶來極大的機會,為他們帶來比國際援助更多的收入。去年安哥拉從石油和鑽石所得收入,為國際對非洲援助金額的兩倍多。第一波商品榮景出現在1970年代,當時非洲國家錯失了此一機會,不僅沒有加以利用來推動永續發展,反而埋下衰退的種子。 以波札那為例,成功運用鑽石收入讓國家脫離貧窮,但對波札那人而言,國家陷入四分五裂,宛似有好幾個獅子山共和國。短期而言,商品榮景可以幫助經濟,但就長期而言,商品榮景能否帶動經濟,端視政策選擇而定。但非洲國家的政策選擇通常出錯,對經濟的傷害遠多於幫助。 非洲國家沒有掌握到第一波商品榮景,20年後才等到第二波,非洲國家也有可能錯失第二波,只是目前尚無定論,這是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路易士‧卡塞肯迪(Louis Kasekende)所說的「榮景不會再來」背後所蘊含的氣氛。在下一波榮景來臨之前,非洲社會必須做好準備。所謂做好準備是什麼意思? 將地下的資產轉變成可造福老百姓的永續繁榮,需要廉正和精明。沒有廉正,這些資產可能遭到掠奪;不夠精明,這些資產將遭到浪費,兩個目標都很難達到。但廉正至少是最易於了解的。「採礦業透明行動動議」(Extractive Industries Transparency Initiative,譯按:該動議尋求提高石油、天然氣與採礦業付款與歲入的透明度)是非洲政府可以承諾的一項國際標準,該動議是在2003年推出,是非洲國家能斬斷過去的起點,卻不該是終點,光靠廉正是不夠的。 最近在奧斯陸公布的《自然資源憲章》(The Natural Resource Charter,見http://www.naturalresourcecharter.org),是由經濟學、政治、商業道德方面的各國專家共同制訂,目的是為了指導資源豐富國家的政府和社會,如何把握天然資源所創造的機會,該憲章在內容和過程方面很具特色。 該憲章試圖精明地完成「採礦業透明行動動議」所要求的廉正,內容包括12項橫跨決策過程的規定,如發掘過程的管理、對採礦業者漢投資者課稅、富國如何提供協助等。每個人,甚至是資源豐富國的總統,都能花幾分鐘來消化憲章內容。對尋常民眾而言,他們可以判斷政府與採礦業者剛剛達成的交易,是否符合他們的利益;對政府機構而言,他們可以發現透過拍賣專利權,為何比僅靠協商更有利國家。 《自然資源憲章》的整理一直在「採礦業透明行動動議」和維基百科(Wikipedia)之間進行,維基百科是個國際性的知識社群,不受官方管制或經費控制,與可能的股東磋商,儘量在世界各地開會,納入各種修正和改進的建議。《自然資源憲章》將持續進行內容修正,基於這個原因,該憲章不像「採礦業透明行動動議」,目的並非在要求各國做出承諾,而是建立知的社會(informed societies),避免重蹈過去的錯誤。 有些人會說,學術界人士在未經請求下,向資源豐富國提供這些建議,這是一種新殖民的傲慢,但這是對我們所提適當或有用建議的誤解。10年前,提出這些建議是不可能的:改變總是得靠政府,如今網際網路已開啟了達成更好政策的新方式,各國民眾可以串連討論先前被視為技術性的議題,政府沒有多少選擇,只能依照民意行動。對很多擁有無價天然資源的低收入國家而言,不讓「榮景不會再來」成為事實,是他們未來10年的重要挑戰。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