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6-03─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6-03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6-03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
【社論】 | 歐巴馬終結文明衝突論 |
【左右看】 | 六四廿年 |
衛報週評:德國的歐洲政策出現改變 |
【社論】 | 歐巴馬終結文明衝突論 |
前天,全球最大兩家汽車廠,美國的克萊斯勒與通用破產命運塵埃落定,汽車王國正式傾圮,加上仍在緩慢下滑的美國經濟與金融,使保守派欲振乏力難以反撲,總統歐巴馬明天將在埃及的開羅大學發表演講,針對全球10億穆斯林,表達美國的開誠布公,尋求和解。 |
|
(回目錄) |
【左右看】六四廿年 |
【左看】 | 今天,我、你都開溜! |
文 | 趙萬來/大學教授 |
「六四」20年嘍!有心分子不累,但是這些人死纏活賴只叫人齒冷,且看今日徘徊於台北街頭的王丹,據說終於拿到哈佛的博士學位了,請問,20年間的生活費、學費以及飛來飛去的旅費,誰付?不是這裡的藍、綠政府付的嗎?不是法西斯政府豢養的嗎? |
【右看】 | 奉此,台、中真不同! |
文 | 甘向西/政治評論家 |
際此台灣與大陸急趨接近的時候,真正區別兩地的,不再是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也不再是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而是在政治上存在民主與專制的巨大鴻溝。可以說,台灣海峽任憑它海、陸、空都直通,唯獨兩岸政治體制的懸殊,依然海峽是天塹,形塑了一邊一國的定局。 |
|
(回目錄) |
衛報週評:德國的歐洲政策出現改變 | |
文 | 節譯■葉興台 |
「德國怎麼了?」大西洋兩岸的人經常在問,但在柏林,似乎沒有人瞭解這個問題。有關德國角色的質疑,與當前的經濟和金融危機有關,也與歐盟和其轄下機構的疲弱有關。自歐洲憲法和里斯本條約公投失敗以來,歐盟好像一直靠自動駕駛飛行,由其官僚所運作。歐盟已擴張成27個會員國,加上轄下機構和行政程序未做改革,歐盟的行政程序變得沒有效率。 危機總是展現真理的時刻,因為危機會揭露所有參與者的優勢和弱勢。基於這個原因,歐洲現在需要的不是疲弱的歐盟執委會或其他歐盟機構的領導,而是主要會員國的資本。 一如過往,當嚴重的經濟和金融危機迫在眉睫,外界總是會看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反應,但德國的反應令人困惑,因為德國公開拒絕領導。沒錯,德國已遭到經濟危機重創,但該國經濟卻比兩德統一和必要的勞力市場與福利體系改革後還要更強。 令鄰國和夥伴驚愕並導致疑慮加深的是,自去年9月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德國政府幾乎僅著力於國內的危機管理,斷然拒絕歐洲一體的解決方式。此外,德國與法國的關係日益緊張,德國阻止歐盟成立共同的天然氣市場,並與蒲亭領導的俄羅斯政府進行緊密的策略合作等,導致外界對德國的疑慮愈來愈大。 德國所恐懼的,不僅是歐洲一體的解決方式將使德國付出昂貴的代價,而且曠日廢時;德國新生的歐洲懷疑主義也顯示,德國絕大多數的政治和經濟菁英態度已出現根本的改變。只要問一個問題,就可以發現這個明顯的改變:今天德國還有可能放棄德國馬克,推動歐元為共同的貨幣嗎?答案是不可能。無論是德國總理梅克爾或外長史汀梅爾,德國政壇不分黨派的回答都是不可能。 在德國紅綠聯盟這個防護罩結束後,德國已出現根本的態度改變。對德國政壇而言,歐洲不再被視為重要的投射(project),他們不再把投資歐洲作為政治資本或德國未來的重要一環。相反的,在柏林圍牆倒塌20年後,統一的德國開始瞭解它也可以單獨行動,但這是一個天大的誤解。 在德國幾乎所有民主政黨眼中,德國與歐洲的關係是功能上的,儘管歐洲在宣示整體利益和國家利益上無疑地仍相當重要,卻不再是未來的投射。德國的視角因此轉到與法國與英國同一方向:歐洲漸漸被視為宣示國家利益的一個架構和先決條件,而非一個目的。這個深沉改變的原因相當明顯:兩德統一及「德國問題」(German question)因此獲得歷史性的解決;歐洲憲法公投失敗以及歐洲願景因此破滅,歐盟擴大成27個會員國,導致轄下機構的疲弱;歐盟轄下機構的效率愈來愈差。 那麼德國是否會回復到國家主義(nationalism)?德國所有政治人物都義憤填膺的否認這項指控,事實上,德國並無回復到國家主義的策略或宏圖之計,德國的歐洲政策之所以出現根本改變,就這麼單純地發生,幾乎可以說是「有機」(organic)過程的結果,但這不會讓德國的歐洲政策的緩慢改變變得更好。 如果歐盟的主要國家認為,不需要歐盟這個實體就能捍衛自己的地位,這是一種戰略的假象。德國真能承擔歐盟東擴計畫失敗的後果?德國真能承擔歐元遭逢危機,或歐洲共同市場被日益興起的保護主義和俄羅斯推進歐盟東邊所造成的危害?德國真能在中東和非洲進行獨立的國家政策,或在全球氣候變遷或建立新金融秩序等全球議題上扮演更積極角色? 這些問題的本身就是答案:只有實力更強、整合更緊密的歐盟,才能因應上述問題。但這樣的歐盟唯有在會員國和其人民願意投資極大部分的政治成就和國家利益,才會有未來。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