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09-07-03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鸚鵡螺小房子 社區參與工作坊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7-03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7-03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 史迪格里茲的三個誤會
【左右看】 免試升學與12年國教,差很大
  養干茶:公共運輸而非工程導向的交通建設
  政經掠影:韶關漢維工人衝突燒出的問題



【社論】 史迪格里茲的三個誤會
   

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近年來活躍於世界社會論壇等「另類全球化」的場合,擔任發表重要演說的嘉賓,在著作和講稿中對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華盛頓共識的執行者多所批評,也成功預言自由放任的美式資本主義將發生危機,陷億萬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因此,不少人將史氏視為當代反對自由市場的先鋒,對「全球化」最有力的批判者,但史氏日前卻為文否認與澄清,才知原來這只是一場誤會。

第一個誤會是以為史氏反對自由市場,其實恰好相反,他是自由市場的催生者與創建者,深知市場不會自然產生,需要國家或市場外的力量加以鋪陳。這是世銀的「初衷」,也是史氏身為首席經濟學家念茲在茲的課題,如何讓自由市場擴張並健全的運作,而非殺雞取卵的放任特殊利益團體恣意掠奪,才是史氏關心和批判美式資本主義的焦點。他在文中言明,沒有任何成功的經濟體可以不依靠市場,國家強力介入市場,只會帶來更多貧窮。他憂心許多發展中國家由於對他的誤解,雖然不至於讓老式共產主義再起,但卻回頭擁抱過度干預市場的政策。

第二個誤會則是以為史氏乃第三世界的擁護者,故譽其為當代最有良心的經濟學家,不過實際上他始終以美國的利益為優先。史氏強調政府與市場角色的「平衡」,國家機器要有效的發揮調節功能,不能讓特殊利益者團體為所欲為;更重要的是他未言明的前提,即如此才不會危及美國的霸權地位。曾在國際分工下作為美國附庸的東亞國家,其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在史氏看來是正面而適當,有助於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分工形成;然而,如今的中國和拉美雖同樣以國家為強力發動機推行資本主義,卻因為挑戰了美國一極稱霸的地位,而被指為破壞「平衡」。史氏不得不在文章中以非經濟的理由(民主)來責難這些國家的政府,已經逾越了分際。

第三個誤會,是史氏本身的誤解或刻意製造的危言聳聽,彷彿若不擁戴自由市場,就是支持國家干預,把社會主義等同於全面國有化,甚至暗示其必然不民主。其實社會主義是徹底的民主,不只在政治上,連經濟上也貫徹民主,由不得資本家獨斷獨裁。當史氏揭露「全球化」的荒謬後,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察覺資本主義的不合理,拋棄史氏開出的處方,尋求資本主義之外的道路,史氏反而緊張了;可知他向來不是先鋒,而是群眾的尾巴。

(回目錄)



【左右看】免試升學與12年國教,差很大

【左看】 不考試就能適性發展嗎?
潘欣榮/教育公共化連線

為何考高中必須擠破頭?因為僧多粥少:學校雖多、但經費充裕的好學校卻少。

從教育資源的角度看,錢不是萬能,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缺資源,不僅窮學生沒錢讀書,學校也不能增聘教師、降低師生比例、發展補救教學。

沒有增加教育資源的免試升學,只會讓前段生更拚命擠名校、後段生因註定唸免試的「後段」學校,而更早放棄學習。教育大餅縮水,只好把餅堆高。於是,教育部推出「高中職學校優質化」等方案,讓各校爭食「專案」小餅,於是貧校愈貧、富校愈富。

所以,「免試升學」與「增加資源」是一體之兩面,不可切割達成,而需畢其功於一役。此次教育部的12年國教,正是因行政院財政困窘、付不出2百億,所以只提免試,而未提增加兩百億的國教專款。

要逼政府出兩百億,就得問教育責任究應「個人」或者「社會」承擔?前者正是教育商品化的思維,學校考量成本,缺補助就向學生開刀。教育部再假好心,鼓勵學生用學貸來支撐學校。後者,則是坦承適性適所的國民教育是昂貴的、遠非國民個人所能負擔,所以,它必須要用公共化的角度,確立教育資源、社會承擔。




【右看】 都是「考試」惹的禍
吳恆祐/社會評論

二次基測已進入倒數十天,當看到孩子伏身桌案、埋首苦讀,多少青春皆已荒廢在無謂的考試上?但國中基測推動7年來,各項升學管道,仍以採計基測成績為主、多元能力評量採計為輔,造成許多學生仍深陷考試的水深火熱中。

於是,補習、同儕惡性競爭的慘狀不減反增。而這一切,都是「考試」惹的禍。要正本清源,正是要推動「免試及免費入學」,減輕學生及家長的萬斤重擔。

今日教育部推動「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乃是難得的德政。學生可以透過申請、甄選及登記分發三種方式入學。而大家最關心的招生名額,各類學校的免試入學名額,也將提高:公立高中40%;公立高職與五專到60%;私立高中職及五專到70%。

除了量的提高,更需要配套作為質的提昇,是故應強化下列兩點:首先,縮短公私立學校學費差距,增加私校補助,以政府補助取代學生負擔,才能拉近公私校間的學費、降低學費門檻,增進學生就讀私校的意願;其次,深化高中職學校優質化,強化各校特色。

在資源有限下,推動免試升學就是12年國教的第一步,希國教支持者能理性看待。

(回目錄)


  養干茶:公共運輸而非工程導向的交通建設
■李芋台(媒體工作者)

台北市政府基於節能減碳與推廣綠色運輸的政策目標,花了近半年的時間在敦化南北路兩側規劃了單車專用道。豈料實施不到一個月,就引發開車族、機車騎士、行人,甚至單車族的抗議,認為單車專用道的設計不但危險又造成塞車。

北市府規劃單車專用道的原意,除方便自行車騎士外,還希望藉此解決小客車路邊隨意臨停的行為,希望因為種種的危險與不便利,使民眾被迫改騎單車或乘坐大眾運輸工具。這種藉由硬體設施的變革,毫無其他整合與配套措施,就希望可以自然改變民眾交通使用習慣的作法,是一種工程導向的思維,不但把痛苦加諸於民眾身上,又凸顯出執政單位欠缺人本思考與便宜行事。

推廣綠色運輸、解決路邊臨停問題,難道沒有更為便民、從民眾需求出發的方式嗎?為什麼不能讓民眾因為安全與便利,而自動選擇大眾運輸工具?

同樣的思維展現在興建捷運上。面對捷運通車後,搭載人次不夠高,沒有替代自用小客車便利性的問題,台北市政府的解決方式就是蓋更多的捷運。依捷運局的規劃,6年後每年都會有一條捷運通車。等到第三階段路線完成後,大台北地區捷運路網將達到270公里,每天旅運量將達到360萬人次,是現在的3倍。

建設捷運成本高昂,已耗費4千億以上的經費,為什麼不先檢討民眾使用率不夠高的原因,規劃出更便民的公共運輸設計?例如,將紊亂的公車系統統一重新規劃,達到無縫接軌的目標,讓民眾充分感受到搭乘公共運輸系統的便利而改變使用習慣,不但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提高公共運輸運量與節能減碳的目標、讓公共建設現有的使用效益提高,更節約成本,減少公共資源的浪費。

建設當然有其必要,但是不能妄想只用工程建設就能解決社會問題與促進城市發展,必須當下就以整體的設計規劃與管理,來解決民眾行的需求,並搭配減少自用小汽車的政策,逐步達到綠色都市的目標。更何況,除了捷運的建設成本,施工期間衍生的環境、噪音與交通成本都未計算在內,顯示出工程思維的不經濟。

從民眾的需求出發,規劃公共運輸導向的公共政策,讓民眾因為安全與便利,而選擇使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可以馬上提升捷運的3倍運量,而不用等待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建好的大眾捷運系統。

(回目錄)


  政經掠影:韶關漢維工人衝突燒出的問題
■卞中佩(社運工作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再度適合用來形容這個時代的中國,只是不知道火會往那邊燒而已。

繼湖北石首的護屍搶屍案後,日前廣東韶關港資旭日玩具廠爆發嚴重的漢維工人集體械鬥事件,在多次傳出漢族女工遭維族工人性侵,又不相信官方多次「查無此事」的調查結果,漢族工人決定自力救濟,釀成大規模的群毆混戰,最後造成兩名維吾爾族工人死亡。更讓人心驚的是,就像聲援鄧玉嬌、石首事件,網路上一面倒地稱讚漢族工人維護正義、維族人早就該打該殺等法西斯言論層出不窮。

目前的中國社會秩序,可以說是各種不同矛盾按照權力大小實現自己正義的叢林法則。在珠三角這個世界最龐大的移工區域,日常生活無所不在的官貪資霸,相應也密集爆發民工們無組織、素樸正義感而起的抗議、堵路、罷工事件,而這種最直接反應式的「正義」,這次卻訴諸種族,造成了這次漢維衝突及之後對維族人極盡詆毀的文字暴力。

族群的確是移工複雜面貌的一個重要部分,移工的自我認同常常不是起於階級,而是來自鄉土源流。至今中國許多工廠在招工時,仍會擬出每個省分的工人比例上限,避免工人容易因籍貫而團結。工人之間的省籍意識則常常出現在對某省籍民工的負面標籤上,漢族間已經有這種情緒,更何況漢族與其它少數族群的相處。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歷史上的移工社會。20世紀初上海剛萌芽的資本主義生產及僱傭勞動形式,吸引了大批各個省分的民工進入,並組成一個個或團結或鬆散的原鄉幫會,他們曾經發動多起的勞資抗爭,彼此也有多次的械鬥,再加上黑社會性質的青幫介入及官商勾結,這中間的轉化,除了是抗日戰爭需求鍛造出來的整體民族意識,及資本主義的作用將鄉土特質消弭之外,中國共產黨應該自知,當年曾花了多大力氣,將移工的原鄉情結昇華為階級意識。

但現在中國社會貌似全面控制,但實際上卻是在許多層面任由權力的叢林邏輯關係自流,共產黨做為權力食物鏈的最上端,本身不再深入瞭解工人意識,僅作為資產階級先鋒隊,打壓第一線接觸工人的維權團體,讓工人無法有累積的集結,暫時穩定資本主義社會發展。但工人的階級意識型塑淪為空窗,也會讓工人尋求正義時往更多方向流竄。這次韶關漢維衝突冒出的法西斯,只是告訴我們中國工人目前有多躁動。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7-03』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