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7-20─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7-20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7-20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
【社論】 | 波波爭議再起 |
【左右看】 | 從G8到G192 |
哈巴狗電台:小狗阿正拜拜的故事 | |
看守台灣:請肯認及尊重民間社會 |
【社論】 | 波波爭議再起 |
台灣留學波蘭醫學院的畢業生(網路上被稱為「波波」)可否參加國家考試的爭議,自今年4月初延燒至今,考選部原本7月9日決議,今年取得波蘭大學醫學學歷、未曾報考者,不准參加7月18日牙醫師及8月1日醫師國考。但在波波向監察院陳情、對法院提告後,考選部7月15日又同意33位波波報考,此舉引起日前曾上街頭抵制波波參加國考的台灣醫學生強烈反彈,抨擊考選部黑箱作業,為權貴波波開後門。 |
|
(回目錄) |
【左右看】從G8到G192 |
【左看】 | 擴大參與未必奏新曲 |
文 | 李亮/文字工作者 |
自從世界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因應國際性的經濟危機,需要國際性的合作方案」,已成為老生常談。於是從G8到G20,一系列的大國聚會接力召開,不斷提出堅決反對保護主義、支持完成WTO杜哈回合談判、增加對發展中國家援助、加強金融監管、改革國際金融甚至貨幣體系等等八股老調。 |
【右看】 | 成事不足,清談何用 |
文 | 王放/政治評論員 |
由委內瑞拉倡議的G192會議,6月24日到26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會議同樣是以當前的世界金融、經濟危機與其因應方案作為主題,但與G8、G20之類的會議不同,G192號稱是真正具有全球代表性的。當然,誰能夠否認192個聯合國成員國共識的合法性呢? |
|
(回目錄) |
哈巴狗電台:小狗阿正拜拜的故事 | |
文 | ■陳真(醫師) |
英國有個動物收容之家叫 Battersea,收養一隻小小流浪狗「阿正」(Ahzen),因為生病,院方出於經費考量,決定安樂死。於是,阿正跟著其他小狗一起排隊,等待進場「銷毀」;就像排隊「進月台」那樣。不同的是,這些通往天國的旅客,只買了單程車票。 一隻隻小狗在安樂死中驚恐地死去,當輪到阿正時,卻突然以後腳蹲立,兩隻前腳做出拜拜乞求動作。工作人員受寵若驚之餘,不忍下毒手,於是決定法外開恩,繼續幫牠治病,並打算給牠找個新家。想不到6年後,阿正又被主人遺棄。這一次,快輪到牠銷毀時,牠又故技重施站起來拜拜。工作人員認出是牠:「ㄟ?阿正!你怎麼又回來了?」於是再一次,阿正又躲過了死亡。 當我聽說這故事時,阿正已10歲,快樂地和新主人生活在一起。那篇報導,連同阿正的大幅照片,一起登在報上。一時之間,成為傳奇:一隻會拜拜求饒的小狗。 海外10年,阿正拱手拜拜的照片,一直就擺在我書桌旁,伴我渡過3千多個孤獨的晝夜晨昏。看著阿正,我常陷入一陣莫名的迷惘。還記得那張著名的納粹照片嗎?幾名納粹軍人舉槍對著一名小孩,小孩高舉雙手做求饒狀。是什麼樣的社會,竟讓這些理應受到更多保護的弱小生命卻必須求饒? 會拜拜的阿正逃過一劫,可悲的故事終於有個快樂結局。但我不禁要想到那些不會拜拜的小狗,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生命結局?牠們心裏在想些什麼?有沒有什麼話要說?常盯著阿正的照片看,彷彿只要我夠專注,便能聽見牠心裏的話。我過去聽不懂的,慢慢聽得懂了。 前些天到總院參加一場社交大會,面對優雅的人們,野蠻心靈無從言說之餘,事後總不免要和山林大海打交道,療傷止痛一番,於是和學姐在陰雨綿綿中來到附近山區走動。途中有個亂葬崗,荒蕪許久的幾座孤墳,斷石殘碑上行禮如儀寫著父慈子孝的悼念字句。遠方天空隆隆作響,彷彿山雨欲來。 繞過墓地,便是一片樹林。行經轉角處來了一陣風,我問學姐:「妳有聽到嗎?剛才那陣風竟然會說話。」學姐反問:「那她說了些什麼?」我無言,但我畢竟從來不曾有過這樣的經驗。來自遠處山腰的一陣風,倏忽越過稻田,碎成一堆句子,灑落樹梢。我彷彿知道她說了些什麼,卻說不上來;努力想拼湊出句子,卻少了一種文法。 當大片烏雲迅速降落山頭,我們決定折返,回到人煙。回程路經原地,孤墳仍在,山風已無言。 |
|
(回目錄) |
看守台灣:請肯認及尊重民間社會 | |
文 | ■徐世榮(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
自從政黨輪替之後,一股強烈欲限縮民間社會活力的舉措不斷的湧現,這不僅發生於政府的行政作為,在許多相關立法中也明白表露。例如,執政者在陳雲林來台時的粗暴表現,讓人驚覺台灣民主的嚴重倒退;近日來超過百位學者及社運界人士挺身自首,聲援李明璁教授及林佳範教授,強烈抗議執政者欲藉由集會遊行法來箝制人民的公民權利,壓縮民間社會的空間,此為一最佳實例。 民間社會的活力偶而是透過社會運動或自力救濟方式來予以呈現,它對於現有的公共政策或是政治結構會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可能也會引起社會的緊張,這對於狹隘以經濟成長為施政主軸的保守型政權而言,是個嚴重的威脅,因為這些運動包含了環保、農民、勞工、族群、性別、住宅、土地認同等多元內容,會嚴重影響資本的積累及效率的提升。因此,這些社會運動在以往通常會被污名化,被醜化為「不理性」、「泛政治化」、「非經濟因素」、或是被冠上「環保流氓」的暴力稱謂,主政者欲除之而後快,而集會遊行法及檢警人員就成為最佳的工具。 上述的論調及作為充斥於民國70年代,尤其是解嚴的前後,那時立法院前的中山南路及行政院前的忠孝東路成為社運界的最愛,熱鬧滾滾。如今時過境遷,盛況不再,倘回首從前,再細讀彼等的許多訴求,可以發現這股社運力量根本不是主政者所宣揚的那樣負面,它們大部分反而是社會進步力量的前緣,因為它們帶動了政策的改變、制度的變遷、及政府行政組織的調整,它們是一股促使我們社會開放改革的正面力量。 這也印證了都市規劃學者曼紐‧卡司提爾(Manuel Castells)透過其對於社會運動的研究來分辨「政治體系」與「民間社會」的差異。他認為政治體系的目標是在於政府,因此必須倚賴於政府,並且成為政府連結的一部份,所以在某種程度之下,政治體系必須制度化某種社會控制,並且接受某種程度的妥協或交易。可是,另外一方面,社會運動則是生存及發展於民間社會,它並不像政治體系一般,必須受限於遊戲的規則,或是拘泥於制度化的傳統價值及標準。這也就是為什麼社會運動是社會進步創新的主要來源,而政黨、政治聯盟、利益團體或地方派系則為談判及利益交易的對象。 一個健康及民主的社會往往是體現於民間的活力,主政者應予以尊重,這恐無法透過威權的立法及行政來予以限縮,尤其是台灣社會已艱辛走過了一段自由化及民主化的歷程,我們不可能再回到從前,一個活潑又具相對自主性的民間社會已成為我們社會最佳的資產!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